脐针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脐针疗法的理论之四——脐时间医学理论

(一)时间医学概念
时间医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医学分支,是研究不同时间与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等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的关系,从宏观上探索人的各种生命形式与宇宙运动所形成的年、月、日等时间节律的反馈调节机制学说。揭示了人体的时间节律与疾病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使能更好地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预防水平。
时间医学是在近代时间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报道最早研究时间生物学的文献是始于1729年,由法国学者De Mairan从观察植物叶片昼夜活动的规律发现的,他发现将植物放在暗室里,其叶子也存在白天挺张而夜晚蔫萎的活动节律,此后又有人观察到花、鸟、虫、草等动、植物的活动都存在一定的节律,这种情况就像体内有一个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时钟,即所谓的“生物钟”。于是许多人都投入到研究生物节律的领域里,并在1937年正式成立国际生物节律研究会,从此“时间生物学”就应运而生了。
除了动植物外,人体是否也存在这种生命活动节律呢?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健康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称之为人体生物钟节律。而时间生物学引入现代医学后,逐步发展和丰富了时间医学的内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生物钟
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具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而生物体内控制这种生物节律的机制则是生物钟。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身体状况就以23天为周期进行循环变化。其中每周期的前11天为健康最佳期,后半期为健康衰退期。重要的是每个周期的第12天和第13天,身体处于变化的临界状态,此时各系统、组织、器官很不协调,疾病发生率上升,尤以第12天为著。生物钟的规律给我们提示了预防和养生的理论根据。
2005年7月在北京中科院心理所召开的“脑、心理与行为的遗传机制”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两位华裔学者丁健明先生和孙中生先生分别报告,人类已发现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生物节律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国外研究发现,生物钟靠光调节,是从视网膜的一个独立通道直达下丘脑,它不同于视觉通道。因此,提示我们对先天失明的患者不要轻易摘除眼球,因为他们的眼球仍具有生物功能。
2.人体节律性
人体的节律性活动有许多种,至目前为止已知至少100多种,但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六十年节律:
这个节律很长,但却十分重要,中国古代的纪历是以天干地支纪历法,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重来纪历的。很多人认为这仅是一种纪历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人与天地节律相吻合的计算公式,在这个六十年节律里可以了解人的节律性,也知道了天地的节律,并由此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六十年一个轮回,六十年一个重复,古人称其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表的五行纳音,到底是根据什么原则定的,古人虽有所论述,但一无根据,又没讲清,因此十分深奥难解,变化无穷的“六十甲子表”对于我国学术界仍然是一个谜。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医学乃至我们先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都是以阴阳变化为原理,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
我们的先人发明了天干地支作为阴阳五行在大自然和人体上的各种信息的具体标志,这样就能够了解人体阴阳五行之气和大自然阴阳五行之气的分布、结构、排列组合及五行生克的时间和对人类的命运影响。因此,六十甲子表既是人体阴阳五行之气,又是时间、空间方位的信息标志。因为人的生命短暂,一般人的生命都不超过两个甲子,故一个甲子的轮回就基本包涵了人的一生,所以它既是人身体好坏,又是人命运顺逆的信息标志;既是人体阴阳五行之气旺衰,又是阴阳五行发生生克制化的信息标志。
(2)年节律: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为一年,在旋转的同时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并随着四季的变化出现了温、热、凉、寒的温度差异和光照长短的节律变化。比如夏天最热,冬天最冷,又如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长。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生存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环境变化也随之形成明显的年周期节律。比如人体脉搏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体气行的春筋、夏孙络、秋皮、冬骨等。
(3)月节律:
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为一个月,这样就形成了月节律,这个周期大约时间是28~33天。在这个月节律里月球的视运动是从月晦到上弦月,从上弦到望月,再从望月到下弦月,从下弦月又回到月晦。这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变化息息相应,其体温、激素变化、新陈代谢、生理和心理都呈近似月节律变化,而前面所说的人体生物钟变化基本也是以月节律周期变化。
(4)日节律:
地球的自转一周形成了一个昼夜,即一日,这个节律又称为日节律或日生物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复着这个规律。人体的节律变化体现在温度、代谢、血压、脉搏、心电、血红蛋白、血中氨基酸、葡萄糖耐量曲线、血和尿中环核苷酸水平、电解质、尿素氮等都是因昼夜而变化。此外人体某些激素的生成、酶的活性、凝血功能、细胞分裂速度、肾与胆汁的排泄也都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故日节律是人体与大自然每日光照的强衰、温度的变化相符合的一个同步节律。
3.月经周期
人体最明显的节律变化莫过于成年女性的月经周期的变化,它是呈月节律变化,妇女的月经期与月亮的盈亏及地月的引力有关。有人从10万~25万例统计中得出,月经周期为29.5日左右,而朔望月一轮正好是29.5日,月相的变化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潮汐的涨落息息相关,这是真正的“天人相应”的具体表现。
根据女性月经来潮与月相变化的关系,应该进一步确定是圆满潮还是月晦潮,是上弦潮还是下弦潮。医学统计学发现,一般情况下妇女的排卵期多发生在满月时,因此在朔望月的满月前后受孕的妇女最多。女性的性周期受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月节律,其峰值在月经来临前。有人专门探讨月经来潮的时间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发现,凡在月满或接近月满这段时间来月经的,不孕症的发生率很低。而不在月满的时间来潮,离月满时间越远,甚至在月晦来潮的女性,不孕症发生率就会很高,并且其他妇科病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月满而潮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还是同人体与大自然的阴阳五行之气有关。月满说明这个时间大自然里阳气充足,那么与大自然相应的人体也就阳气充足。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月属阴,月满应该是阴气充足之时而非是阳气充足。这是一个误区,月虽属阴但却反映的是阳气的情况,古人云“月本无光”其光来自太阳,月亮是太阳的一面镜子,间接地反映了地球上阳的情况,故古人就有“月满不补,月亏不泻”的针刺原则。月满是大自然阳气充足之时,人体的阳气同样受大自然的影响,处于充足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给他补,能补得进去?同样,月亏之时说明了大自然的阳气处于藏的阶段,是阳气不足的状态,如果这个时间你给患者泻,这个患者不是越来越亏了吗?这就是“天人相应”。在大自然和人体阳气足的时间段相交就容易怀孕,而在大自然和人体阳气不足的时间段自然就不容易受孕。从这个“天人相应”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治疗一些不孕不育症了,首先了解女性的自然月经周期是属于月相的什么阶段,然后利用现代医学的人工周期进行激素的调整,使这个月经来潮与月相的满月相符合,这样就比较容易受孕。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脱落,而子宫内膜脱落又由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其分泌呈一个周期性,而这个周期也正好与月周期相当。
4.时间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时间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发展很快,根据需要已经形成了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免疫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物学等。
(1)时间生理学:
主要探讨时间对正常人的生理变化的影响,它分以下几个系统。
神经系统:脑内酸性黏多糖含量有日节律变化,其浓度与动物的行为活动有关,运动时消耗,休息时得到补充。脑内的β-内啡呔可使人转入睡眠并导致能量储存,体温和脉搏下降,而抗β-内啡呔的物质可使人苏醒。日节律在人体外表显现的主要是睡眠与觉醒的节律活动,虽然有众多的学说,但比较公认的是与中枢内5-羟色胺(5-HT)的含量发生周期性变化有关。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维持动物的觉醒状态,5-HT的作用是抑制上行激动系统,使动物或人转入睡眠。
循环系统:一个人的血压一般来讲上午较下午高大约10mmHg;脉搏则上午8时偏高,而晚上8时偏低。
呼吸系统:肺容量在上午6~9时和晚上6~9时偏高,故肺咯血大都发生在这个时刻。
消化系统:胰液在年节律里是在夏季分泌量最低。在日节律里早晨分泌量最高,而晚上最低。
生殖系统:人的出生率是呈月节律变化,一般来讲在月圆时最高,新月前后最低。产妇分娩则多半在下半夜,这个时期的分娩比白天要多出30%左右。而胎儿出生大多集中在0~6时。
代谢系统:体温在早晨2~6时最低,晚上5~6时最高,每间隔2~3小时波动一次。男性的体温周期为24.8小时,女性的体温周期为24.6小时。肝糖原是脑的食物,人体肝糖原是傍晚开始降低,到早晨3~6时基本已耗尽。
血液系统:人体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峰值在夜里0~4时,白天12~16时为最低。人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呈昼高夜低的规律。正常人的血浆环磷腺苷酸(cAMP)中午最高,下半夜最低。
内分泌系统:血液中睾酮呈日节律,早上8~9时最高,半夜最低。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素(CRH)早晨4~8时最低,午后18时最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则昼高夜低,峰值出现在8~9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由早晨4时开始上升,于6~8时达到高峰,在夜晚22~1时为最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在黄昏时上升,至半夜零时达峰值。生长激素(GH)则是在入睡后的深睡眠期迅速上升达峰值,其后还可以有数次较小的升高。催乳激素(PRL)在入睡后60~90分钟急剧上升,在凌晨5~7时睡眠结束时达峰值,然后急剧下降,在上午10时至中午之间最低。垂体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激素(FSH)呈阵发性分泌,大约1~3小时一次。
排泄系统:肾脏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以上午和中午为最高。尿中的钾、钠、钙的排泄与体温变化同步。尿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于早晨6~10时最高,半夜24~2时最低。
(2)时间病理学:
人体健康是受生物钟支配的。人体的血压、脉搏、体温、内分泌、血糖、血红蛋白、肝脏的合成代谢,红细胞的分裂速度,各种酶的活度,血液黏稠度等动力性变化,乃至记忆、情绪均呈不同的节律变化。而人类的疾病更是与生物钟密切相关。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表现都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比如周期性发热、周期性呕吐、周期性麻痹、周期性出血、周期性关节痛,还有疟疾、五更泻、结核热、风湿热等。
还有一些疾病从发病、病情转换及死亡,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比如排尿性眩晕多发于晨起第一次小便后。溃疡病多发于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慢性肾炎多发于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支气管哮喘也多发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且在一天中夜里0~3时发作最频,并在6时之前危及生命。心脏病患者一年之中多在冬季发作,一天之中以早晨病情最稳,晚上病情加重。心源性哮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多发作于半夜,死亡则多见于下半夜。按年节律来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高峰在冬季,胃肠道感染死亡高峰在夏季,衰老或慢性疾病死亡高峰于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时令。
(3)时间免疫学:
近年来免疫系统疾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时间免疫学就是从这方面来研究和探讨时间与人体免疫关系的。人们已发现免疫与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关系,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时,免疫系统就相对地抑制,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人体免疫系统则增强。人们也注意到白天交感神经多处于兴奋状态,而夜晚则副交感神经多处于兴奋状态,这也提示我们为什么中国的气功能健身、能益寿,用气功来提高各种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不是没有理论根据。
对于女性来说,其免疫功能存在着一个月节律变化,比如女性皮肤对多种抗原的敏感试验在月经来潮的第3天和第18天为最高,而在月经期则抵抗力降低。
(4)时间治疗学:
治疗疾病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因为任何疾病对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都可随时间变化而疗效也在变化,时间治疗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两方面的规律的,这样不但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也节省了许多药物。我们搞手法的大夫,更应该知道和了解时间与疾病的疗效关系,这样我们才可以选择最佳时间来治疗疾病,在临床上取得最佳疗效。
心脏病患者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在早晨9时左右最高;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在凌晨4时比在其他时间要高4~40倍,在此期间服药既减少了毒副作用,也节省了药物。在凌晨4时给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即便是给最少剂量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因为这个时段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支气管哮喘后半夜给药或针刺疗效比较好,因为哮喘病的发作一般在0~3时,在疾病发作前治疗就可抑制其发作。在应用抗组胺药物早晨疗效比下午强一倍,在上午7时给药其疗效可持续16个小时,如果在下午7时给药其疗效只能维持8个小时。
(5)时间药物学:
治病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用药,而投药的效果在不同时段可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许多药物进入体内,其代谢、治疗指数、排泄速度、体内停留时间、半衰期及毒副作用都有一个昼夜变化规律,搞清了一种药物体内变化的时间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来治疗疾病,并可以用最少的药物获得最大疗效。比如阿司匹林在早晨6时服药,其排泄时间最长,上午8时服药则距排泄高峰的时间最长,若在晚上20时服药就可立即达到排泄高峰,故此药在上午服是最佳时间。
还有可以根据时间生理学的特点进行投药,如人体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早晨8点其分泌量达到高峰,中午较少,晚上最少。用这个规律可指导临床用药。在治疗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和风湿热,常需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生物钟原则,服用这类药物要符合皮质激素的正常节律,即和生理分泌同步,如按一日三次的平均分配法服用,早晨的量就会不够,中午和晚上的量就会太多,毒副作用就会增大。如将一日量的皮质激素在早晨一次性服下,药量甚至可以减少一些,疗效又好,毒副作用又少,又节省了部分药物,何乐而不为呢!
又如可根据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昼夜节律,服用生血药物,因势利导促进更多的骨髓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加快细胞生成,提高治疗血液病的疗效。
根据每月满月前后溃疡病出血的发生规律,在高发时间给予H 2受体拮抗剂来预防出血。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高的时辰,提前给药进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夜半子时有明显集中趋势,在临床上给予特别的关注并进行急救前的心理准备。以及抗抑郁药氯米帕明在治疗精神病时白天效果最好。而免疫抑制剂因其毒性极强,动物实验证实每日给药一次最合理,应选择在非活动期(夜间)为好,等等。
5.时间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家都知道中医与西医不同,其不同之处有许多方面,但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时时不忘天地对人类的影响,时时不忘随天地时辰变化治疗患者,其方、其法也随其变化而变化,故中医本身就是一门时间医学,忘记了时间对治疗的作用,其实就是将中医落入西医的思维范畴,摒弃了中医的精华。因为人体生命与宇宙大自然息息相通,人体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里,阴阳四时,无时不在转化、调整,人体内的生物节律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时辰节律的变化息息相关。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深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中就有许多关于时间节律的论述。如《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些论点都是我国古代中医里时间医学的雏形,并提出人体功能随月盈月亏而变动,应四时变化而呈现阴阳消长。在临床上辨证论治必须遵循“因时制宜”等卓见。
(1)理论基础:
中医的整个理论其实都充满了时间医学的内容,是中医组成的一个部分。
1)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奠基石,是中医的基础,没有阴阳五行就没有中医。阴阳是太阳视运动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关系,而五行是宇宙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关系。因为这些星球的运转产生了天地变化,产生了一年四季,产生了寒热温凉,产生了黑夜白昼,产生了昼夜的阴阳消长,四时的阴阳消长,我们祖先就是根据这个阴阳消长的变化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
2)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
这个理论说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体本身,并产生与之相应的各种变化。“天地大太极,人体小太极”,人体内的气血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关系,并与大自然的阴阳消长相一致。比如一日之中平旦阳气渐长,日中阳气最旺,日西阴气渐生,夜半阴气最盛。人与自然相应,故阳虚病在午前治当重扶阳,阴虚病日西治当重补阴。同样,一年之中四季的阴阳消长是春季阳气渐长,夏季阳气最旺,秋季阳气渐消,冬季阳气已藏。人体内气血也是如此变化,治疗中也同样注意阳盛用寒凉药,阴盛(即阳虚)用温热药等。
3)中医的整体观理论:
古人云:“上医者治国,中医者治人,下医者治病。”上医者治国,这里指的是政治家治国理念。中国古人很重视治国与治人、治病的关系,从来就有“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思想。治国与看病一样,必须懂得天地人的三者关系,懂得天道、地道、人道,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中医者治人,就是强调患者是一个整体,治病不能不考虑这个整体,也不能忘记这个整体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不能头痛治头,脚痛医脚。下医者治病,就是指那些在临床上只关注疾病而忘记了全身的大夫,耳疾治耳,鼻病治鼻的思维。中医的整体观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统一,又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一致性,因为世界里的物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任何一种物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4)中医的圆运动:
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圆的规律。《易·泰卦·九三》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反映了天道是循环往复的,天体的运动是呈周期性的,一切事物都呈现出周期的、动态的循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呈圆的循环、旋转,因此自然界气候产生了阴阳消长、昼夜寒暑的周期性循环。于物则出现萌、长、茂、枯、死,于人则为生、长、壮、老、亡的动态往复。
圆道对中医影响较大,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经络循环、营卫循环无不以圆的规律出现。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把人视为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天道如此,人道岂能例外?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圆运动是中医的精髓,这个圆运动是以脾胃居中,心肾分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圆道。这个圆运动和文王(后天)八卦相吻合,故心应离卦,肾应坎卦,肝应震卦,肺应兑卦。中医气机升降圆运动是脏腑气化的表现形式。
5)中医与几种节律关系
①六十年节律:
六十年节律又称六十甲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其深刻的内涵是无法想象的。所谓的六十甲子是以天干的第一干“甲”,地支的第一支“子”相合而命名的,为用于纪年的符号。天干和地支配合,天干在前,地支在后,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天干往复排列6次,地支往复排列5次,共得60年,此后又轮到甲与子相合。故六十年一周,称为六十甲子,这样构成60年一个循环的一个大自然气候变化周期。在这个六十年的循环里,相隔六十年的气候有相似的趋势,比如,有气象学家发现1976(丙辰)年杭州地区冬季奇冷,最低气温达零下10.5℃,而甲子一周60年前的1916年也是奇冷,气温与上述一致。又如,天津地区1928(戊辰)年夏季气候极为炎热,气温高达41℃,而甲子一周60年后的1988年的夏季也是奇热无比,据英国气象局宣布,从大约100年前有可靠的温度记录以来,1988年是世界上最热的一年。
②年季节律:
自然界四季更迭反映了天地间的阴阳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万物如此,人也不能例外。《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与大自然相应,能配四时,通阴阳,随五行的节序而变化。
中医在临床里多运用年季节律和人体关系,比如,以四经应四时,既以肝、心、肺、肾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相应,又以年的十二月与日的十二时辰相应,十二时辰又与人体的十二经脉相应等。
③月节律:
中医认为不仅女性的月经周期与大自然的月节律有密切的关系,人体的很多生理状态都与月亮的盈亏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素问·八正神明论》记载:“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④日节律: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础,而这个阴阳是以太阳运动观察得来的,白日为阳,夜晚为阴,故日节律的昼夜更替是阴阳消长最明显的标志。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长期的大自然生活环境中,人类已经造就了与大自然日夜同步的生理节律,符合这个节律的是谓得道,故曰:“顺天道者昌,逆天道者亡”。这个“天道”就是“阴阳”,健康者“阴平阳秘”,疾病者“阴阳失衡”。
(2)临床运用:
中医本身就是一门时间医学,故在中医临床上运用时间医学方法比比皆是。
1)用药:
因时制宜是时间治疗学的核心,根据季节调整用药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医择时用药是调节生命节律,以顺应天地之时而御病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反映在:
①不同药物的择季应用,强调凡用药应顺应四时,如《脾胃论·用药禁忌论》曰:“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使阳气不动也。”这种择季应用大概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原有处方基础上随季节加减,比如“补中益气汤”根据季节不同,在夏季加白芍就是一例子。还有“羌活愈风汤”在大寒之后加半夏、柴胡、人参;望夏之月半加石膏、黄芩、知母;季夏之月加防己、白术、茯苓;初秋、大暑之后加厚朴、藿香、桂枝;霜降之后加附子、官桂、当归等。其二,同一病症随季节变化而用药,因为患病季节不同,在治疗同样一种疾病之药物也应不同,比如表虚自汗病症在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枝等。
②不同性质的药物应择时应用。因为无论是年季节律还是日时节律,其核心都是阴阳消长,都是阴阳变化关系,故在一日之中阳药当昼进,阴药当夜服。此外注意补阳药、利湿药、催吐药都宜于清晨服用,解表药、益气药则宜于午前服用,泻下药则宜于午后或入夜服用,滋阴药宜于入夜服用,而安神药宜于夜卧服用。根据药物与时间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大凡升提外透之药物,宜于午前服用;沉降下行之药物,宜于午后服用。
大凡温阳补气之药物,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滋阴养血之药物,宜于入夜服用。
大凡祛除阳分气分之邪的药物,宜于清晨服用;清泄阴分伏火之药物,宜于入夜服用。
③不同类型方剂应择时择季应用。如汗剂当选择人体阳气旺盛的午前服用,下剂当选择人体阳气渐衰而阴气渐生的午后服用。
此外,春气主升浮,若饮食劳倦,脾胃气虚使春气不行,则阴火上冲而病“热中”,当以补中益气汤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因为补中益气汤不仅补气升阳,又是春季的时方。
长夏湿气盛,人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宜以清燥之剂治之,用清暑益气汤主之,是为长夏时方。
秋燥令行,湿热少退,当升阳益胃,用开阳益胃汤主之,是为秋季时方。
冬月寒凛,易病“复气”,主以神圣复气汤,是为冬季时方。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有四张著名方可分别代表四季,青龙汤主春,其理在升;白虎汤主秋,其理在降;麻黄汤主夏,其理在浮;真武汤主冬,其理在沉。
2)辨证:
《内经》认为“治病者,必明天道地道,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临床上所见之病千奇百怪,莫可名状,无从辨证者大有人在。有些虽有证可辨,但以常法治之则无效可收。故病与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不甚明了时,却与寒暑往来、时辰更替存在密切关系,在临症中除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外,还要了解人的生理节律变化和天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其阴阳消长、气血流注和脏腑经脉的运行规律来获得疾病信息,特别对那些发病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辨证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八纲辨证,它们是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但在脐针疗法里八纲辨证并非主要内容,笔者主要是辨脏腑、辨疾病、辨方位,又因为方位与人体的脏腑、疾病、五行有密切的关系,故笔者是很注重脏腑的辨证,在易医学里就有“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的原则。前面已经讲过辨脏腑的几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根据时辰脏腑气血盛衰节律来辨。《灵枢》指出:“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并描述了十二经脉流注的昼夜节律,即一天十二时辰分别与十二经脉相连,十二经脉又与脏腑相对应,故根据时辰经脉气血流注来辨证。比如,病在子时两侧头部奇痒,根据时辰和经脉流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胆肝的病,因为子时乃胆经流注,又位在头部两侧,是胆经循行之处,故为胆经之病。头部发痒是为虚证,故补胆为主。
3)针灸:
人体的经络循行无论十二经或奇经八脉都呈现着圆的循环。十二经络的循行,自肺经起始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又复传至肺,如是十二经分值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其分值时序歌括为: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这告诉我们在子时是胆经流注,丑时是肝经流注,寅时为肺经流注,卯时则是大肠经流注,辰时是胃经流注,巳时是脾经流注,午时是心经流注,未时小肠经流注,申时为膀胱经流注,酉时是肾经流注,戌时是心包经流注,亥时是三焦经流注。
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都遵循上述时间规律。
中医学中与时间医学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子午流注,其认为人体气血在各时间运行时,皆循一定的经络,子时阴退阳进,午时阴进阳退。人体气血从子到午,从午到子先后流注不同的盛衰循环规律,受十二经气血流注的影响,人体的某些穴位还会呈现周期性的开与阖。当这些穴位处于开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此穴位对疾病治疗的最佳效果,反之则差。这些穴位不仅是经气出入、阴阳交会之处,也是运用时间医学穴位开阖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近年来,有人采用穴位电阻测定仪对十二经五输穴皮肤电阻连续12小时跟踪测定,认为十二经脉气血在十二时辰中有盛时和衰时,并与十二经气血流注有着基本一致的昼夜节律。
4)死亡预测:
如果按时间医学里的日节律和季节律来推断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消长与死亡有密切联系,有人曾分别对131例、740例和107例三组死亡患者的死亡时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夜间戌、亥、子时的死亡率最高,白天巳、午时死亡数最低。同样,有人对某市的一个火葬场10年间的44967例死亡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冬季和冬春交替时死亡人数最多。还有人对某市的4家医院的死亡者进行分析,发现死于24节气前后各2天(共5天)的比平常要多。以上都表明人类死亡与阴阳消长、季节变化和节气转归有密切关系。上述提示对重危患者的看护和治疗中,遇到夜晚、冬春交替这些阳气衰藏时,更要注意其生命安全。对节气来临和转归的时候也要提高警惕,防止发生意外。
(二)六经辨证与时间医学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时间医学概念,但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时间医学的思想,特别是六经辨证中疾病自愈的时间特点,更提示了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医学可归纳为几个纵线,其根是阴阳。从阴阳的一分为二到四象的一分为四,再到八卦的一分为八都是将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对分法,这种分类方法一直可以进行下去,这是中医里的主线。除此之外,中医里还有一个三分法,就是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分为三,如上下中,天地人,前后中等,这个分法虽然不像二分法那样普及和明显,但在中医里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再将这个三分法按一分为二就成了六分,中医里的六经辨证就是典型的六分法,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六经辨证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创举,他的主要功劳就是将个体的整体调整与大自然的时空结合起来,用动态观来看待人与大自然的时空关系,看待疾病与时空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这里所说的“会通六合,各从其经”,这个经指的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宇宙之经,而中医的五运六气就是讲宇宙的每一条经怎么和人体的经络相结合。宇宙之经分六条,或说六个系统,六个层次,即三阴三阳,这三阴三阳是: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宇宙的六经实际上也包含了天体运行的六个区间,在每个区间运行的时间段里,是将人的脏腑、经络与宇宙之经相联系的一个标志,比如在天体运行到厥阴时间段时是与人体肝经和心包经联系最密切,故称其为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同样在天体运行到少阴时间段时是与人体心经和肾经联系最密切,故称其为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其他以此类推。
大家都知道,造成疾病的外在因素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医里称其为“六淫”,而这个“六淫”既与大自然的天体运行有关,也与人体的经络有关,通过上述的三阴三阳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天体运行到厥阴时间段时,不仅与人体的肝经、心包经有关,而且还与大自然气候气象的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样少阴与热有关,太阴与湿有关,少阳与火(暑)有关,阳明与燥有关,太阳与寒有关。这样就将天体运行的区间和人体的六经及气候气象的风寒暑湿燥火联系在一起,三阴三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隐世界,但也是一个操纵风寒暑湿燥火与人体疾病在时间变化上的世界。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巳至卯上”。这几条揭示了六经之气在一日之内有相对旺盛的时间,以及六经病证在时辰中自愈或减轻的特点。
“欲解时”关系到部分的诊断问题,但实际上患者更注重的是疾病的发生或加剧的问题,故有人提出一个相对的概念叫“欲作时”或“加剧时”,这在临床上更为方便、实用。既然有一个欲解时,必然会有一个加剧时(经气相对衰退时间)或欲作时,其必定在欲解时相对的位置上。比如,春天疾病缓解则在秋天疾病加重,冬天疾病发作则在夏天疾病减轻。同样在一日之内也是如此,上午病重则下午病轻,晚上病重则白天病轻,这一切的变化其核心还是阴阳。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中医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跨越,他将二仪(阴阳)与三才(天地人)结合在一起,自创了另外一种辨证的方法,他是借鉴了易经六爻关系并根据人体经脉气血流注与时间关系的理论来进行辨证,如果某种病在某经脉循行时辰多发或加重,即可辨证为此经脉的病。
六经辨证其实与四季、五行、十二地支等图是同出一辙,其核心还是阴阳消长,我们可以看几个图,就可以十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季的方位是上夏、下冬、左春、右秋,这个图说明阳气是左升右降,上盛下藏。五行图的方位是上火、下水、左木、右金、中土。如果暂不看中土的话,同样,阳气是左升右降、上盛下藏。十二地支图虽然存在着十二个方位,如果以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分类,左寅卯(属木)右申酉(属金),上巳午(属火)下亥子(属水),同样存在着阳气的左升右降,上盛下藏的规律。那么,再来看六经图,就不难发现左少阳(相火),右阳明(燥金),上太阳(寒水)下太阴(湿土),这三阳一阴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图,瓜分了一年四季或一日的十二时辰,同样是体现了阳气的左升右降,上盛下藏的消长关系。再加上其他二阴所占的时辰位置,也只不过说明了阴在转归中要比阳在转归里慢,要困难一些,更加证实了“病在阳好治,病在阴难愈”的理论。
人的气血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人在日节律、月节律或年节律中阴阳盛衰均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中医的相关性。如一日之中寅时为晨,而在年节律中则为正月,在季为春。它们的共同相关性是阳气升发,人体气血开始逐渐加盛,这样提示在考虑六经辨证时,不应局限于一日之中的时间规律,还应考虑月节律和年节律。比如“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就是欲作时,从寅至辰上)”,提示我们在一日之中,寅卯辰三个时辰(3~9时之间)中,疾病发作或加剧的患者,应该考虑到是阳明病的可能。除此之外,一个患者如每年在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时常旧病复发或加剧,并极有规律,也应考虑是阳明病的可能。其他各经依此类推。
(三)脐针疗法与时间医学
在脐针治疗中,采用治疗的定位进针方法较多:有压痛点进针法、寻找皮下结节法、脐洛书全息进针法、脐八卦全息进针法、五行生克制化进针法等。其中有一种定位进针方法与时间医学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使用极为方便,即脐地支进针法。在谈到脐地支进针法时有必要简略地谈一下天干地支。
1.关于天干地支的相应关系
(1)十天干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阴阳之分:《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论十干》说:“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五行各一阴一阳,故有十日。”甲为什么属阳,乙为什么属阴?一是先言者为刚为阳,二是奇数为阳,故甲为阳。甲在先,乙在后,甲奇数,乙偶数,故乙为阴。
十干五行: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十干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十干配五季:甲乙属春,丙丁属夏,戊己长夏,庚辛属秋,壬癸属冬。
十干配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齿舌,戊己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十干配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单为腑,双为脏。
十干化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
(2)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名为月,故《尔雅·释天》中有:“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十二支配五行: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十二支配方位: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辰、戌、丑、未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故为四季土。
十二支配四季: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
十二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小肠,戌辰胃,丑未脾,申大肠,酉肺,亥肾,子膀胱。
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就产生了六十花甲,也叫六十干支纪时。比如天干阳甲配地支阳子,称为甲子。天干阴乙配地支阴丑,称为乙丑。以此类推,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等,配完正好六十,古人用以纪数,在六十年内是不会重复,故有人称六十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第六十岁的那一年也称花甲之年。知道了天干地支的相配,就可以利用干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来推算和预测疾病。
2.脐地支全息
前面已经学习了天干地支,地支与十二个月相合,又与每日的十二时辰相合,这样就可以用来纪月、纪时。除外地支与易经里的十二消息卦相对应,来解释阴阳轮转的关系。
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农历正月地支为寅对应泰卦,二月地支为卯对应大壮卦,三月地支为辰对应夬卦,四月地支为巳对应乾卦,五月地支为午对应姤卦,六月地支为未对应遯卦,七月地支为申对应否卦,八月地支为酉对应观卦,九月地支为戌对应剥卦,十月地支为亥对应坤卦,十一月地支为子对应复卦,十二月地支为丑对应临卦。
在一日里的十二个时辰,子时对应23~1点,丑时对应1~3点,寅时对应3~5点,卯时对应5~7点,辰时对应7~9点,巳时对应9~11点,午时对应11~13点,未时对应13~15点,申时对应15~17点,酉时对应17~19点,戌时对应19~21点,亥时对应21~23点。
脐十二地支全息图
从上述的内容已经知道,地支与时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脐地支全息(见“脐十二地支全息图”)是脐针的四大全息图之一,其主要是用于临床上有明显时辰规律的疾病,范围涉及各科,只要有固定的发作时间,并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无论是什么病,均可用此全息法,而且疗效不错。
在脐地支全息里,将肚脐视为一个地支图,也就是一个十二时辰循环图,根据发病的时间在脐地支图相对应的点上进行针刺治疗,其进针方式与其他进针方式一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脐地支图上的寅位既可以治疗一天中5~7点这个时段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也可以治疗每年正月这个时段发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