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体内新陈代谢是在基因和环境的作用下,机体有序和不断对代谢物进行调控的结果,各种代谢物处于动态的平衡,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遗传代谢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功能下降,酶蛋白催化功能和转运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一系列的代谢改变。遗传代谢病代谢缺陷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发病机制见示意图1-1,主要与以下机制有关:

图1-1 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1.膜转运障碍;2.酶缺陷;3.辅因子缺乏;4.旁路代谢异常;5.副产物的抑制作用
1.所有因酶代谢缺陷引起的遗传代谢病都有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导致正常生理功能丧失,例如21-羟化酶缺乏可导致终末代谢产物皮质醇、醛固酮缺乏,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线粒体病导致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障碍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产生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复发性。
2.受累代谢途径的底物蓄积和(或)旁路代谢产物大量产生,发病前常有无症状期,或症状呈间歇发作。例如,在苯丙酮尿症时,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代谢底物苯丙氨酸增高,代谢旁路加强,旁路代谢产物苯乙酸、苯乳酸增高,这些物质能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在21-羟化酶缺乏时,代谢底物孕酮和17-羟孕酮增高,通过旁路代谢产生大量雄激素,使女性男性化和男性性早熟。
3.由于代谢途径受阻,产物缺乏,底物蓄积,旁路代谢物大量产生,从而导致代谢紊乱,肝、脑、肾等组织功能被抑制,能量供应不足,直接或间接影响多个器官功能,严重者危及生命,这是许多遗传代谢病的共同发病机制。当然,在不同的疾病类型中,有些疾病常以某一种因素,或底物堆积,或产物缺乏,或旁路代谢产物产生为主,或者多种因素协同,共同产生病理损害。
4.遗传代谢异常影响的细胞器疾病,例如溶酶体贮积病,主要影响生物大分子的正常降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从而使得溶酶体发生肿胀,细胞功能受到影响。戈谢病在细胞中蓄积的葡糖脑苷脂不能被降解而在肝、脾、骨骼、骨髓、肺和脑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溶酶体中累积,形成典型的戈谢细胞,导致机体多器官受损。
(顾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