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肝囊型包虫病并发症
肝囊型包虫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经常是由其并发症的产生而引起关注,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一、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
肝包虫囊肿破入腹腔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自发性破裂:即未受到任何外力作用发生包虫囊肿破裂。包虫囊肿外囊是所在脏器组织形成的一层厚实纤维结缔组织,通常较厚,包裹限制包虫的增生、扩张,随着内囊、子囊的生长,囊腔内的压力逐渐增高致使高达50~80cm H2O;包虫囊肿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血管、胆道等较硬组织阻碍时向脏器薄弱的表面突出,最终因高低压力间的压力差产生破裂;当内外囊壁间合并有胆瘘,囊内继发感染,囊壁炎症、水肿时,外囊壁发生坏死更易破溃造成囊液外溢。②外伤性破裂:包虫囊肿因受外界暴力与过度挤压、碰撞后,囊内压力在原有基础上骤升导致包虫囊肿破裂。常见原因有车祸、跌撞、坠落伤、外力挤压、刀枪贯通伤等。③医源性破裂:查体、临床操作及手术时手法粗暴致挤压损伤;肝脏、腹腔穿刺活检或PTC检查误入包虫囊可致破裂;术中减压穿刺抽吸囊液时囊液外溢或探查操作不当致囊肿破裂囊液外溢。
包虫囊液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包虫囊肿破裂腹腔组织吸收囊液,使人体致敏,产生抗体,即在血液内产生免疫球蛋白,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包虫囊液抗原与机体内抗体结合,致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及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发生变态反应,所以包虫囊肿破裂会产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在新医大一附院1994—2009年诊治的185例包虫囊肿破裂病人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者42例,其中过敏性休克者8例。病人对包虫囊液的反应程度不同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个体差异是过敏反应强弱的主要因素。过敏程度与速度和机体的相应特异性抗体的量有关。因此,在临床上常常可见到即使同种性质或同等部位的包囊破裂,在不同病人的身上可出现不同的反应。②有活性的包虫囊破裂后过敏反应较重,而钙化和继发感染的包虫囊肿破裂后反应较轻。③包虫囊肿寄生于人体的病程长短和体积大小不同,其过敏反应的轻重也不同,寄生于人体的时间短、体积小,机体吸收的包虫抗原则少,产生相应抗体有限,故反应轻;反之,寄生时间长、体积大,产生相应抗体多,则过敏反应重。④包虫囊破裂的部位不同,其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腹腔包虫破裂过敏反应较严重,而破入胆道、肠道中者过敏反应较轻,这可能与腹膜面积大,吸收快有关。
1.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合并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
对于肝包虫囊肿破裂同时合并过敏性休克病人,由于病人发病突然,迅速恶化,病情危急,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如延误抢救或抢救措施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故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抗休克、抗过敏等抢救措施,同时积极术前准备,争取尽早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具体急救措施:①必须使用抗过敏药物脱敏治疗。②迅速开通2~3个静脉通道,迅速升压扩容,纠正休克。③吸氧,注意呼吸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考虑为过敏原引起支气管痉挛,可给予解痉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④迅速做好术前准备,急诊行手术,剖腹探查,快速吸净腹腔包虫囊液,清除破裂包虫囊肿内残留内囊、子囊,反复冲洗腹腔缩短囊液(过敏原)与机体的作用时间。
2.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的手术治疗
对于肝包虫囊肿破入腹腔急诊入院的病人,多因病情紧急危重,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手术医师多采用传统的内囊摘除术+残腔引流术,以往术中并不常规应用局部灭活剂冲洗腹腔,导致术后包虫腹腔播散种植的发生率更高。针对此情况,新医大一附院2002年提出先行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在吸净囊肿内的囊液取尽囊皮及子囊后,囊腔内用10%的高渗盐水浸泡、反复擦洗,杜绝残留,并行外囊壁切除,尽可能使残腔减小甚至变为“残壁”。术中还应仔细探查盆腹腔,尤其是膈下、肝肾间隙、两侧结肠旁沟和盆腔间隙等隐蔽之处,尽可能吸尽腹腔内的囊液及子囊,然后用10%高渗盐水浸泡腹腔2~3分钟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高渗盐水长时间浸泡腹腔,以免发生高钠血症、腹腔脏器化学损伤等情况。笔者近年来常规采用10%高渗盐水浸泡、擦洗囊腔、冲洗腹腔,目前尚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的发现及报道,但高渗性盐水长时间浸泡腹腔与其可能继发的不良后果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术后处理
包虫病破裂病人腹腔播散种植和复发率较高,需行2次甚至多次手术。药物治疗包虫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治疗不但对复发、多发、晚期及手术不能切除的包虫病有意义,包虫破裂病人预防其复发也有重要意义。发现高效、低毒的抗包虫病药物一直是从事包虫病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人们对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吡喹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明确肯定了治疗包虫病的作用,尤其阿苯达唑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有效的抗包虫病药物之一。经多年临床经验,包虫破裂病人术后预防性口服阿苯达唑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量为10~15mg/(kg·d),早晚餐后两次服用,服用6~12个月。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如出现肝肾功损坏,需停药,经治疗恢复后,可继续服用。
二、肝囊型包虫病胆道并发症
肝囊型包虫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刺激周围肝组织,形成较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外囊,外囊中常包含有肝胆管,这些胆管因受挤压发生扭曲、萎缩和变形。其主要胆道并发症及相关并发症有黄疸、感染、狭窄、出血过敏反应、胆漏等。
1.梗阻性黄疸
在肝囊型包虫病所致梗阻性黄疸中多数为囊肿破入胆道后造成胆管阻塞所致。肝包虫囊肿破入胆管是由于包虫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外囊挤压领近胆管发生扭曲、萎缩和变形,进而引发胆汁淤滞或胆汁渗漏。甚至在膨胀性外力的作用下外囊壁破溃形成瘘口即肝管-包虫囊瘘,或者包虫囊肿在生长过程中对相邻胆管产生压迫致胆管壁缺血坏死部分内囊壁随囊内压力增高突出于胆管,并在胆汁的作用下发生破溃。因胆道与包虫囊肿之间有压力差,破入胆道后囊皮、子囊等进入胆道可引起梗阻,肝包虫破入胆道的程度与包虫体积大小、包虫囊肿压力的高低、包虫囊肿分型、破口的大小有关(其发生率约在3%~17%),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梗阻往往合并胆道感染,临床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部疼痛、黄疸、寒战伴发热等。包虫碎片柔软而且润滑,较容易通过壶腹部括约肌排入十二指肠内,随即解除梗阻,从而成为一过性梗阻性黄疸。包虫囊肿还有可能多次少量破入胆管系统而出现间歇性黄疸。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55%~60%发生在肝右胆管,25%~30%在肝左胆管,约10%破入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
虽然肝包虫囊肿压迫胆管可造成梗阻性黄疸,但发生率较低,而此类病人多发生在外囊壁较厚多发包虫囊肿,并且相对集中地分布于肝门区,对穿行囊肿之间的较大胆管产生对冲性或围管性挤压,导致管腔狭窄,远端肝内小胆管轻至中度扩张。与破入胆管所不同的是病人没有明显的胆绞痛,不出现寒战、发热等胆管炎表现,而且压迫所造成的梗阻多为不全性梗阻。
根据病人流行病史、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及影像学检查肝包虫病较容易诊断。USG和CT检查是肝包虫病的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但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诊断较困难,而在包虫病流行区病人如出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或触及肝脏包块,血清免疫试验阳性,肝内的囊性占位性病变和胆总管扩张等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可能有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US和CT检查如检出包虫囊肿与胆管的交通口,可确诊。但大多数病人检出胆总管增粗或于增粗的胆总管内见短线状、条带状或小光环状回声等间接征象,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检查,可以诊断本病。ERCP是有效、准确诊断该病的方法,可以看到包虫囊肿与胆管的交通口后增粗的胆总管内包虫内囊和(或)子囊碎片,其准确率可达86%~100%。与ERCP相比,MRCP具有无创的优点,准确度和灵敏度达75%~100%。但仍有部分病人需术中确诊(图3-4-1、2、3、4)。
图3-4-1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CT,MRCP和ERCP片
图3-4-2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手术应探查胆总管并彻底清除包虫
图3-4-3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手术应胆道减压
图3-4-4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手术应胆道破口要缝合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是肝包虫病严重胆道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后果,一旦确诊,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原则是清除肝包虫内囊和(或)子囊,酌情处理包虫外囊残腔,同时探查胆总管并实施有效地引流。摘除内囊后探查残腔时,要尽可能找到与残腔相通的胆道,胆道造影是简单、可行的方法。用丝线缝扎破损处,可以有效地的缩短病人的带管时间及预防术后胆瘘的发生。手术应探查胆总管并彻底清除包虫内囊、子囊及碎屑,术中胆道镜清除是有效的方法。胆道减压是保证胆管破口及包虫残腔闭合的必要条件,胆总管内置T形引流管为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总之缝合胆瘘、胆总管减压是治疗肝包虫破入胆道的合理、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方法。
2.包虫与胆道相通并胆道感染和(或)包虫囊肿感染
肝囊型包虫在膨胀性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刺激周围肝组织,形成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外囊,这些外囊常包含有肝胆管,肝胆管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扭曲、萎缩、变形和破损,最终与胆道相通。肝囊型包虫与胆道相通除上述肝包虫完全破入胆道外还有隐匿型相通,其发生率高达85%~90%是引发胆道感染及包虫囊肿感染(发病率占20%)的最主要原因。
包虫囊肿与胆道隐匿型相通病例中包虫囊壁与胆道相通但囊内容物尚未进入胆道,临床上病人往往无特异性症状,术前影像学B超CT等难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术中仅仅表现为包虫囊液黄染而无明显肉眼可见的胆漏口,目前研究显示常规内囊摘除术后仅凭术者经验缝闭胆漏口,23.5%的胆漏口可能被遗漏,由于胆总管下段Oddi括约肌的存在,内囊摘除术后胆道内压力大于包虫残腔,胆汁通过遗漏的胆漏口流出,术后表现为通过残腔引流管引流出不等量的胆汁(50~300ml/d)。如胆漏引流通畅,胆漏口尚可能自行闭合,但残腔引流带管时间长(0.5~3个月),且可能引起逆行性残腔感染,甚至有些胆漏口经久不愈(多达2年),反复感染,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一旦残腔胆漏引流不畅,就可能会继发残腔积液,残腔感染,甚至胆汁性腹膜炎、肝脓肿危及生命。如何寻找术中可能遗漏的胆漏口解决术后残腔胆漏,很多学者在手术方面做了各种改进,如经术中B超,经胆道镜探查等,但这些方法均因术中操作复杂,不易掌握等特点限制了其广泛推广应用。术中胆道探查造影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中寻找胆漏口的方法。传统胆道探查为经T管探查,在临床大量病例中观察到,这种方法彻底虽解决了残腔胆漏的问题,但放置“T”管引流带来了诸多并发症,如术后有大量胆汁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T”管脱落,胆道出血,胆道狭窄,“T”管放置不当引起胆漏,延长住院时间,“T”管可作为异物刺激引起胆管炎症变化等。新医大一附院从2002年起在提出肝囊型包虫内囊摘除术中行经胆囊管注射美蓝胆道探查并减压方法,在解决术后残腔胆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经胆囊管探查包虫囊肿壁与胆道的漏口不仅可准确的缝闭残腔与胆道的漏口,彻底解决术后残腔胆漏的问题,且保持了胆道的完整,避免了T管相关并发症,留置较细减压管,术后由于胆总管下段括约肌的存在,缝合口处有较大的压力,放置减压管,则对漏口的愈合防止漏口再次裂开形成胆漏起到了作用,且在探查中如残腔胆漏口大于0.5cm,考虑漏口较大,有包虫内容物进入胆道可能,缝闭胆漏口后再次行T管探查减压。根据资料显示经胆道探查减压组术后残腔并发症与术后带管时间显著低于未行胆道探查组,经胆囊管探查减压组与经T管胆道探查减压组在术后残腔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性,但在胆道并发症方面经胆囊管探查减压组显著低于经T管胆道探查减压组。术中经胆囊管探查减压可有效解决肝囊型包虫病术后残腔胆漏,且保持了胆总管完整性,避免了T管相关并发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且针对术中残腔胆漏口较大(大于0.5cm),考虑有包虫内容物进入胆道可能病例,再次行胆总管探查T管减压为有效的诊治手段(图3-3-5、6、7)。
图3-4-5 包虫内囊塌陷并合并感染
3.胆道出血
是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急重症,属少见并发症,但也可表现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临床表现之一,因胆管壁炎症导致其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出血或包虫囊肿压迫胆管壁,引起局部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形成胆管-静脉瘘或胆管-动脉瘘,可导致胆道出血。
临床表现及诊断如一般的胆道出血。病人多突然上腹部绞痛,随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在肝囊性包虫病的胆道出血,多由包虫病所致的胆道梗阻,胆道感染引起,出血速度同血管的在肝内级别和来源于动脉、门静脉不同而不同,由于急性炎症期肝周围小门静脉支多闭塞,大多数周围血管出血来自肝动脉。床旁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快捷、不影响救治、可反复对比,对胆系病变准确率高,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皮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可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及其来源。
图3-4-6 术中探查发现多个胆漏口
图3-4-7 术中探查胆漏口示意图
对于出血量少可逆行胰胆管镜注入止血药物,亦可试用高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止血。但出血量较多,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或伴有休克症状时,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准备手术探查。对于大出血者,为明确出血的来源,先用胆道镜探查,确定出血来自的肝叶胆道,暂时用干纱布填塞相应的胆管,再解剖肝动脉,对出血的肝血管行结扎止血。由于在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急性化脓性炎症期,肝脏充血、水肿、质脆,肝断面出血难以制止,术后又容易发生胆漏,所以不主张行肝叶切除术,否则,对病人创伤大,死亡率高。胆总管探查“T”管以引流术是处理这类疾病的基本手术方法。切开后可根据出血速度和颜色初步判定出血来源于动脉还是门静脉。治疗原则关键在于胆管引流通畅,所以应及时解除包虫囊肿对胆道的压迫,应待出血控制后进一步行包虫囊肿的摘除。T管引流胆汁有助于控制感染和出血病灶的愈合,术后可利用型管观察出血情况并注入药物。
4.过敏并发症
肝包虫囊肿破裂发生的部位不同,其过敏反应发生的程度也不同,肝包虫破入胆道过敏反应较轻。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体征及处理方式可同一般的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但过敏的发生多因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因此病人仍以胆管炎为主要症状,若病人能耐受手术,应给予抗过敏治疗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若病人过敏反应较重,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须以抢救病人生命为首要,后再行手术摘除包虫囊肿。
5.胆道狭窄
部分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的感染使胆管呈慢性性炎症改变,增厚的管壁内血管增生,胆管壁瘢痕化狭窄,此外包虫囊膨胀性生长过程中刺激周围肝组织增生逐渐形成囊肿周围局部纤维化,外囊挤压胆管发生扭曲、萎缩和变形,亦可使胆道结构改变并狭窄。若狭窄进行性加重,则其近端的胆管进行性扩张同时病人出现梗阻性黄疸临床表现,与破入胆管所不同的是病人没有明显的胆绞痛,不出现寒战、发热等胆管炎表现,而且所造成的梗阻多为不全性梗阻。不同程度黄疸,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胆道狭窄能否准确定位,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这就要求对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病变对胆道的影响主要问题是压迫,由于包虫多在肝内生长,胆道狭窄的位置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上段,甚至局限在一侧的肝内胆管,影像学提示病变以上的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受累胆管的局部管壁不规则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截断,胆囊多呈萎缩状态。
治疗上依照胆道良性狭窄的治疗,但必须坚持去除病灶、解除梗阻和畅通引流的原则。一般包虫的胆道梗阻位置较深,多位于肝内,且多伴有肝脏转位,甚至合并肝肥大-萎缩征,术中应注意改善肝门显露。手术治疗应注意如下几方面:根据胆管阻塞部位、肝脏毁损的区域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处理。如病变局限在一个肝段、肝叶或一侧肝脏,则可作相应肝切除。如一侧肝阻塞致肝萎缩,又继发对侧肝管或肝外胆管梗阻,应在解除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之同时切除萎缩肝脏,再酌情行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部分包虫所致的胆道狭窄可通过内镜扩张及置内支架方法治疗可以解除胆道的狭窄症状,但对于钙化型包虫的治疗效果不佳,且因无法去除肝内包虫病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采用。但对于难以耐受手术,且包虫外囊纤维化程度较轻者可以考虑。图3-4-8。
图3-4-8 包虫所致的胆道狭窄可置胆道内支架治疗
6.胆道结石
肝包虫囊肿在慢性生长过程压迫挤压周边肝脏形态改变,肝门及胆囊扭转引起胆道系统供血、回流受阻及胆汁排泄障碍;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的梗阻及感染等均是胆道形成结石的主要病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胆管炎症状和体征,诊断上需要与钙化型包虫造成的胆道狭窄相鉴别,B超为首选方法。手术是治疗寄生虫性胆道结石的主要方法。但包虫导致的胆道结石多在肝脏形态改变的基础上合并病变肝叶或肝段的萎缩,肝脏形态严重失常,手术难度多较大。但对于难以耐受手术或有较大地手术难度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或其他胆道碎石方法亦是可选择治疗手段。
三、肝囊型包虫病并胆管支气管瘘
肝囊型包虫病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是一种较罕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1%~4.5%。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肝囊型包虫病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因涉及胸腔及腹腔脏器,发病及病理过程也较为复杂。包虫囊肿发生感染使外囊壁及其周围组织炎性水肿、与膈肌、肺底粘连,组织变性坏死,可使包虫穿通囊壁、膈肌与肺底组织形成肺脓肿及支气管瘘,而包虫囊肿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其与胆道相同。感染及胆道压力增高是引起胆管支气管瘘的两大主要原因。膈肌随着呼吸运动与肝顶部包虫坚硬的外囊壁摩擦造成局部损伤也是诱发肝囊型包虫病胆管支气管瘘的重要因素之一。肝囊型包虫病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绝大多数于肝Ⅶ、Ⅷ段,新医大一附院1992—2012年间收治的39例胆管支气管瘘肝包虫病人中37例包虫囊肿位于肝Ⅶ、Ⅷ段,仅2例包虫囊肿位于肝左叶(Ⅳ段),与右下肺形成瘘,报道也有肝左叶与左下肺形成胆管支气管瘘的病例。图3-4-9、10、11。
图3-4-9 肝左叶包虫形成胆管-包虫囊-支气管瘘
图3-4-10 肝包虫形成胆管-包虫囊-支气管瘘示意图
图3-4-11 肝包虫形成胆管-包虫囊-支气管瘘术中胆道造影
病人主要以刺激性咳嗽,咳胆汁样痰液为主要症状就诊,痰中偶可见粉皮样物为包虫囊皮。病人可反复出现胆道感染及梗阻的表现,发热、寒战、黄疸等。既往有牧区居住史或养狗、羊史。辅助检查中CT、MRCP、ERCP、PTC的结合运用能够更加明确的显示肝包虫的位置、范围、瘘管的走行、胆管的扩张情况、狭窄情况等。以便于指导制订手术方案。另外术中胆道造影能够清晰的显示瘘管情况。
肝包虫合并胆管支气管瘘的治疗仍然依靠手术治疗。由于同时涉及胸腔、腹腔及膈肌,使得胆管支气管瘘成为非常复杂的外科问题。新医大一附院过去20年中外科诊治的39例肝包虫合并胆管支气管瘘病人肝包虫均位于肝顶部,局部反复感染造成与膈肌粘连严重,且位于腔静脉、肝静脉附近,有损伤血管的可能性,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均较大。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经腹切口及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关键是处理包虫病囊肿感染病灶及胆道减压,即“处理原发病灶,解除梗阻,引流通畅”切除包虫后缝扎残腔内胆漏并放置引流管,胆总管探查必须清理干净胆道内结石、包虫囊皮,并放置T管,以达到胆道减压的目的。胸腔内的感染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如肺部病变较严重,也可行肺叶切除术。笔者认为,不论选择何种切口,把握手术原则,依据临床病变类型,病人全身健康情况及客观条件等选择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术式,应尽可能行一次性手术,达到快速康复目的。
四、肝囊型包虫病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的并发症重在积极预防,贵在正确处理。
1.过敏性休克
手术当中包虫囊肿破裂或过度挤压囊液进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是休克。目前,难以预测发生过敏休克的概率,无法降低致敏人体IgE免疫抗体水平以及减弱致敏原,因此尚无预防过敏反应的方法,但须从手术操作防范囊液外溢污染手术野。包虫外囊随着病程延续而增长肥厚,使包虫内囊液压力升高达300~500mmH2O,当穿刺包虫时,囊液可直接渗入肝组织内,或当包虫破裂时,囊液呈喷射状涌出,污染手术野,故而在选用穿刺摘除包虫时,操作须谨慎快速,即选用三通穿刺针,保持通畅吸出囊液,迅速降低囊液压力,减少囊液外溢,并用另一个吸引器头对准穿刺点,及时完全吸出喷射出的囊液。以及采用“无瘤手术操作”原则,用纱布巾严密保护手术野,并在穿刺点周围用长纱布条围绕,防止囊液喷洒污染手术野。
为预防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麻醉后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成人输入1000ml平衡液,滴注氟美松10~20mg,尽管激素不能阻止过敏性休克,但对预防或减轻过敏反应程度是有益的。手术开始前备齐麻醉机、氧气、插管盘、抢救药物,以防延误急救。麻醉师不能离开病人头部,严密观察病人,若发现休克前期征兆,立即静注血管收缩升压剂、肾上腺素治疗剂量纠正低血压,并持续静滴,注入β-内啡肽受体阻滞剂纳洛酮可改善过敏反应引起的肺组织病理性损伤,减轻肺水肿,提高血压改善呼吸衰竭,脱敏剂氟美松10~20mg、非那根25~50mg、心肌兴奋剂葡萄糖酸钙1.0~2.0g、维生素C 2~3g。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早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快速输液扩容可用平衡液、5%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维持血压用阿拉明、多巴酚叮胺静脉点滴。经及时有效抢救后病人意识逐渐恢复、全身皮肤转为潮红伴散在大片荨麻疹、球结膜充血、血压脉搏逐渐恢复、休克纠正后仍需继续观察、遇有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时及早切开气管。
清除过敏源:边抗休克边进行手术,吸尽囊液,摘除已破的包虫及外囊内残留的囊液,注意吸尽膈下及盆腔内积留的大量囊液,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全腹腔,当清除过敏原后,往往休克逐渐恢复,发绀消失后皮肤潮红温热,继之可出现大片荨麻疹。因此手术清除包虫及囊液是解除过敏休克的主要措施。如休克未好转,自主呼吸未恢复,可导致心跳骤停,需及时上冰帽及抢救心脏停跳的措施。
2.术后复发与播散种植
包虫囊液内每毫升含有原头蚴数万到数十万个,在手术摘除包虫时,未能将原头蚴杀灭,遗留在外囊空腔内则可继续生存,在原外囊腔内长成包虫,即原位复发包虫。若包虫囊液溢出污染手术野,或包虫破入腹腔,则大量的原头蚴移植于腹腔,附着在脏器浆膜的表面吸取营养而继续存活,小者如米粒,大时似手拳,少则数个,多时数以百计的包虫与腹腔、盆腔脏器、肠管、系膜,网膜广泛粘着长成为播散性多发腹腔包虫病,需分区多次手术摘除,常因并发粘连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而难以根治。
外囊剥除术和肝叶切除是根治性术式术后无复发和播散种植。如实施内囊摘除需要充分显露包虫囊,仿“无瘤手术”操作原则,用纱布巾保护切口及覆盖于肝膈间,使包虫与腹腔及膈下隔离,在包虫周围用长纱布条包围穿刺点,保持吸引器通畅快速吸出囊液,并用另一吸引器对准穿刺孔,及时吸除由穿刺针孔周围喷出的囊液,严防囊液溢出污染手术野。口服阿苯哒唑20mg/(kg·d)术前7天及术后6个月,能抑制播散的原头蚴的生存,可取得预防效果。术中局部用药,即在吸出部分囊液后,向囊内注入杀灭原头蚴的药物,经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优选20% NaCl液,借高渗作用使原头蚴脱水而毁损。甲醛、乙醇、过氧化氢等虽具有杀灭原头蚴的作用,但对正常组织也有侵蚀的副作用。
术后诊断包虫原位复发或播散种植,需要再次手术摘除。
3.肝包虫合并胆瘘
包虫囊肿在膨胀性生长、刺激周围肝组织形成包虫纤维外囊的过程中常有部分胆管被包入其内,这些胆管因长期受压逐渐萎缩、扭曲和变形,形成薄膜样盲端并可发生缺血坏死,部分内囊可随囊内压力增高而突出于胆管内,并在胆汁的作用下发生破溃。手术摘除包虫后,残腔内漏出胆汁。
对合并胆瘘的包虫摘除后,在外囊壁上寻找胆瘘的方法是用干纱布置于空腔内,取出纱布观察黄染部位即瘘口所在或经胆囊管探查注射美蓝确认胆漏口,需缝合闭锁瘘口,缝针深浅需慎重操作,缝线过浅或拉力较大易撕裂外囊瘘口,或缝合的瘘口在术后裂开,反而将小瘘口扩大成大瘘口;缝线过深易致肝管完全缝死而闭塞,甚至损伤Glisson系统,刺破血管大出血,或术后延迟出血,故在缝合瘘口时宜选用瘘口两侧的外囊壁拉拢缝合,如较大瘘口缝合的同时给予有效地胆道减压。
术后出现的小胆漏可以自行闭合,无需处理。但顽固性胆漏需要再次手术缝合漏口和胆道减压或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道减压胆漏自行闭合达到治疗的目的。
4.包虫残腔继发感染及窦道形成
术前肝包虫已合并感染,由于外囊壁肥厚,对包囊内的炎症有屏障作用,而限制炎症向肝组织浸润,故较化脓性肝脓肿反应轻,可使感染长期存在。肝内小胆管漏的发病率可达80%左右,内囊摘除术后当十二指肠压力增高时,肠道中的致病菌可逆性经过胆道而入包虫残腔导致感染。引流管逆行感染是术后残腔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巨大残腔引流不畅,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开放引流,大囊腔闭合不完全而易发生积液及感染。
手术清除合并感染的包虫囊,擦拭外囊壁,剪除部分外囊壁,内置粗引流管,缝闭外囊闭式引流。术中尽可能的胆漏口给予缝合。预防引流管逆行感染,需要早期拔管。
对早期拔除引流管的指征:①引流出空腔渗液稀薄,胆液减少不混浊,无继发感染。②引流量日益减少。③必要时从引流管注入造影剂,显示残腔已缩小,无潜在腔隙。④夹管2~4日后无炎症反应,即可拔管。对术前已继发感染的包虫,摘除包虫后,外囊壁肥厚硬韧,空腔不易内陷缩小,置管闭式引流术后仍继续有坏死组织脱落、混合感染脓液及混浊黏稠的胆液,引流量较多,夹闭引流管出现体温升高及局部炎症体征,均需持续引流。
晚期拔管的指征:①引流液混浊含黏稠的胆液。②引流量较多。③夹管后有炎症反应。④经引流管残腔造影,残腔仍较大而不规整。混合感染的残腔常形成潜在的间隙和复杂的窦道,经久不愈或假性愈合,待残腔内继续积脓及胆液较多时出现全身症状及肝脓肿的局部体征,常由原引流管形成窦道愈合处破溃溢脓,而需再置入引流管,造影观察残腔及窦道形态、大小、部位,以确定引流管放置部位,保持引流管低位引流通畅,若引流不畅往往需扩大窦道及引流口,并多次刮除窦道内的肉芽,瘢痕组织及缝线等异物,清除残腔不愈合的原因,保持引流通顺,拔管时需逐次拔出,形成由深部渐向浅部生长,达到真性愈合。
包虫残腔感染及窦道形成的治疗目前还是以窦道切除术+残腔引流术为较好的方法
5.胆道狭窄
部分包虫囊肿破入胆道引起的感染使胆管呈慢性性炎症改变,增厚的管壁内血管增生,胆管壁瘢痕化狭窄,此外包虫囊膨胀性生长过程中刺激周围肝组织增生逐渐形成囊肿周围局部纤维化,外囊挤压胆管发生扭曲、萎缩和变形,亦可使胆道结构改变并狭窄。若狭窄进行性加重,则其近端的胆管进行性扩张同时病人出现梗阻性黄疸临床表现,与破入胆管所不同的是病人没有明显的胆绞痛,不出现寒战、发热等胆管炎表现,而且所造成的梗阻多为不全性梗阻。不同程度黄疸,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胆道狭窄能否准确定位,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这就要求对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病变对胆道的影响主要问题是压迫,由于包虫多在肝内生长,胆道狭窄的位置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上段,甚至局限在一侧的肝内胆管,影像学提示病变以上的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受累胆管的局部管壁不规则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截断,胆囊多呈萎缩状态。
治疗上依照胆道良性狭窄的治疗,但必须坚持去除病灶、解除梗阻和畅通引流的原则。一般包虫的胆道梗阻位置较深,多位于肝内,且多伴有肝脏转位,甚至合并肝肥大-萎缩征,术中应注意改善肝门显露。手术治疗应注意如下几方面:根据胆管阻塞部位、肝脏毁损的区域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处理。如病变局限在一个肝段、肝叶或一侧肝脏,则可作相应肝切除。如一侧肝阻塞致肝萎缩,又继发对侧肝管或肝外胆管梗阻,应在解除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之同时切除萎缩肝脏,再酌情行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部分包虫所致的胆道狭窄可通过内镜扩张及置内支架方法治疗可以解除胆道的狭窄症状,但对于钙化型包虫的治疗效果不佳,且因无法去除肝内包虫病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采用。但对于难以耐受手术,且包虫外囊纤维化程度较轻者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