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1]
中 风
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
少商[2]二穴 商阳二穴 中冲二穴 关冲二穴 少冲二穴 少泽二穴
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凡向左,灸右;向右,灸左。各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灸之,取尽风气,以口眼正为度[3]。一法:以五寸长笔管,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左灸右,右灸左。
中风,风邪入腑,以致手足不遂:百会、耳前发际[4]、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悬钟凡觉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此风邪入腑之候,宜灸此七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风邪入脏,气塞涎壅,不语,昏危: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凡觉心中愦[5]乱,神思不快,或手足麻痹,此风邪入脏[6]之候,宜灸此七穴,五七壮。如风势略,可遇春、秋二时,尤宜常灸以泄风气。若素有风人[7],尤当留意。
中风,鼻塞,时流清涕,偏正头风,及生白屑,惊痫目上视,不识人:囟会禁针。
中风,头皮肿,目眩虚,振寒热,目疼不能远视:上星。
风痫瘛疭等症:印堂。
头项急,不能回顾:风府针,禁灸。
手不能举:禁[8]阳池。
腕酸不能屈伸,指疼不能握物:外关。
手弱不仁,拘挛不伸:手三里。
痰咳,肘挛,寒热惊痫:列缺。
惊怖,声音不出,腕肘酸痛:通里。
腰背拘急:委中禁灸。
腰膝疼痛,转筋拘急:承山。
腿脚麻木,冷痹冷痛:阳陵泉。
转筋拘急,行步无力,疼痛:昆仑。
腰胯疼痛,不得转侧,腰胁相引:环跳。
中风不语,手足瘫痪:囟会禁风、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百会、肩髃、肩井、风市、环跳、委中、阳陵泉。
中风不醒人事:人中、中冲、合谷、哑门禁,大敦、百会、申脉禁。
口噤不开:颊车、地仓、人中、百会、承浆、合谷、廉泉。
半身不遂:悬钟、昆仑、合谷、肩髃、曲池、手三里、足三里、肩井、上廉、委中、行间、风市。
口眼斜:地仓、颊车、人中、合谷、听会、承浆、翳风。
左瘫右痪:手、足三里、阳溪、阳辅、合谷、中渚、昆仑、行间[9]、风市、丘墟、曲池、阳陵泉。
两足麻木:阳辅、阳交、悬钟、行间。
手臂麻木:肩髃、肩井、曲池、合谷、列缺。
肘不能屈:腕骨。
冷风酸痛:肩井、曲池、手三里、下廉。
偏风:列缺、冲阳。
脊背反折:哑门、风府禁[10]。
身体反折:肝俞。
肘挛:内关。
眼戴上翻:丝竹空禁[11]。
吐涎:百会、丝竹空。
不识人:水沟、临泣、合谷。
风痹:天井、尺泽、少海、委中、阳辅。
风痫:神庭、百会、前顶、涌泉、丝竹空、神阙禁针[12]、鸠尾禁针。
惊痫:尺泽、少冲、前顶、束骨。
风劳:曲泉、膀胱俞。
风疰:肝俞、脾俞、肾俞、膀胱俞。
四肢麻木:肩髃、曲池、合谷、风市、腕骨、昆仑、行间、三里、悬钟、委中、通里、阳陵泉。
中风喑哑:支沟、复溜、间使、合谷、阴谷、鱼际禁灸、灵道、然谷、通谷。
中风痛:百会、肩井、肩髃、曲池、天井、间使、内关、合谷、风市、三里、解溪、昆仑、照海。
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公孙。
心惊中风,不省人事:中冲、百会、大敦、内关。
中风不语:少商禁灸、前顶、人中、膻中、合谷、哑门、申脉。
中风偏枯,疼痛无时:悬钟、太渊、曲池、肩髃、三里、昆仑、申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