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古员针与师氏磁圆梅针

一、古员针(第二针)

(一)古员针的形状

《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1],筩[2]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圆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二)古员针的作用及应用

古员针主要应用于病邪在分肉间的病证。

《灵枢·九针论》:“主治分间气[3]。”

《灵枢·九针十二原》:“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4]。”

《灵枢·官针》:“病在分肉间[5],取以员针于病所。”

小贴士

《黄帝内经》刺分肉法与员针

《灵枢·官针》中的分刺、合谷刺均属刺分肉法,但要刺入皮内,不同于员针。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即针刺直达肌肉部)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即在肌肉较丰厚处,针刺得气后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的分叉,以治疗肌痹)

注释:

[1]絮针:絮,指棉花的纤维,如棉絮、被絮,或指古代的丝纤维。絮针,即缝制棉絮或丝制品的针。

[2]筩:音tǒng,意“直”。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筒以竹为主,其体直,故谓直为筒”。这里指针身圆直呈柱形。

[3]分间气:指分肉间的邪气。

[4]分气:同分间气。

[5]分肉间:古代分肉指现代的骨骼肌,故分肉间即现代的肌肉与肌肉之间的间隙。

二、师氏磁圆梅针

(一)师氏磁圆梅针的形状

见文前图4。

1.针体 长6cm,两端针尖嵌有3000高斯磁铁,其中一端为如绿豆大的球形,叫“磁圆针”,另一端形似梅花针针头,叫“磁梅花针”。

2.针柄 磁圆针柄为合金铝所制,分为两节,两节间由螺旋丝口衔接,前节较细,长12cm,后节较粗,长10cm。

(二)使用方法

1.磁圆针叩击方法 以手拇、食指握持针柄中部,中指、无名指轻握针柄后部,小指轻托针柄末端,使针头与皮肤垂直,以腕力叩击,形成弹性的叩击力,即“弹刺”。

(1)磁圆针的三种叩击方法

①循经取穴叩刺法:即沿经脉循行线找穴叩刺,并重点叩刺相关的重要穴位(主穴)。

②经脉叩刺法:即单纯叩刺经脉。可视病情叩刺一条或数条经脉,也可叩刺一条或数条经脉中的一段或几段。

③穴位叩刺法:即单纯叩刺腧穴。一般来说主穴可重叩或多叩,配穴则轻叩或少叩。

以上三种叩刺方法除可单独应用外,也可配合应用。

(2)磁圆针的刺激强度:一般可分为轻、中、重三种刺激强度。

①轻度:局部皮肤无明显改变,叩刺时仅有振动感。

②中度:叩击至皮肤潮红,第二天皮下有黄青色斑点。

③重度:叩时皮下痛感明显,叩后皮下出现黄青色斑点,随即转为青紫色斑点。

(3)磁圆针的补泻:一般顺经脉循行方向轻度叩刺为补法;逆经脉循行方向重度叩刺为泻法;沿经脉以中度手法来回叩刺,为平补平泻。

2.磁梅花针叩击方法 以手拇、食指握持针柄中部,中指、无名指轻握针柄,以与皮肤垂直的方向轻轻叩刺患部或患部周围,主要应用于皮肤病。

(三)磁圆梅针的作用及适应证

1.磁圆针 磁圆针的“弹刺”可形成振动力,使作用力深入到经脉穴位的肌层(分肉),从而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叩击经脉穴位的同时,可形成动磁力,产生电磁作用,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磁圆针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病证:

(1)内科病证:胃下垂,急、慢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泄泻,神经衰弱,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硬化,脱肛等。

(2)骨伤科病证: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跌打所致的血瘀肿痛,肱骨外、内上髁炎。

(3)外科病证:静脉曲张(注:治疗前先做深静脉回流试验,如深静脉回流正常,方可使用本法)。

(4)妇科病证:如子宫脱垂、不孕症等。

(5)儿科病证:如小儿腹泻、小儿遗尿等。

(6)耳鼻喉科病证:耳鸣、耳聋。

(7)保健:乌发美容。

小贴士

磁疗原理

磁石的性味及归经:辛咸,平,无毒;归肾经、肝经、肺经。

“磁石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神农本草经》)

磁石辛咸,色黑,属水。能引肺经之气入肾,补肾益精。(《本草纲目》)

现代研究:磁场的生物学效应:①改善微循环,消肿。②降低血液黏度,减低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③提高某些酶的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④降低血脂。⑤提高免疫功能。⑥增加脑腓肽,镇痛。⑦镇静,改善睡眠。

2.磁梅花针 主要用于皮肤科病证,如蚊虫叮伤、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等。

(四)古员针与磁圆梅针的异同

古代的员针虽然为邪在分肉间而设,但由于分肉间疾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故古代员针可以认为是针对分肉间邪气的一种针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灵枢·官针》中有分刺、合谷刺、分肉刺等刺法,丰富了病在分肉间的刺激方式和方法。磁圆梅针根据《黄帝内经》记载的古代员针,参照中国古代磁石治病的记载和现代磁疗原理,综合了古员针、现代梅花针及磁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范围较古代员针大大提高,而且疗效也非常好。同时,由于磁圆梅针的便携性及易操作性,目前,已成为许多普通人的保健用具。

三、磁圆梅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1.磁圆针叩击治疗婴幼儿泄泻

治疗方法 首先叩击背部督脉、膀胱经、夹脊,根据病的虚实进行迎随补泻,根据病势的轻重掌握手法的轻重;叩击3~5分钟后,再由督脉向两侧进行疏散1~2分钟;接着叩击下肢膀胱经及肾经,以膝关节以下为叩击重点,叩1~3分钟;再由任脉向两侧疏散叩击1~2分钟;然后在胸腹部叩击脾经约1分钟;再开始进行下肢的胃经和脾经叩击1~2分钟。全过程10~20分钟。急性泄泻1日2次或3次,慢性泄泻1日1次。

疗效 治疗87例,治愈率83.91%,显效2.64%,无效3.45%,总有效率96.55%。

出处 秦建平.磁圆针叩击治疗婴幼儿泄泻87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1998,7(3):189-190.

2.磁圆针叩击法治疗哮喘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主穴:肺俞、定喘。配穴:风寒加列缺、风门;痰涎壅盛加膻中、丰隆;虚证哮喘加太渊、太溪、肾俞、气海、足三里。操作方法: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执磁圆针,用雀啄法叩击穴位,叩击时间为每穴3分钟,叩击频率为每分钟40~60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口服中药汤剂。

疗效 磁圆针组痊愈59.4%,有效37.5%,无效3.1%,总有效率96.9%;中药组痊愈33.3%,显效50.0%,无效16.7%,总有效率83.3%。磁圆针组优于中药组。

验案 杨某,男,5岁。每因天冷或受寒哮喘反复发作,发作时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胸膈满闷,痰少咯吐不爽,口不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苔白滑,脉浮紧。至我科就诊,予磁圆针叩击法治疗3次后哮喘缓解,余症消失,再巩固治疗7次,随访半年未复发。

出处 冷钰玲,潘清蓉,李义.磁圆针叩击法治疗哮喘64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2):32-33.

3.磁圆针治疗不寐

治疗方法 补法:顺着经脉循行以磁圆针轻叩经脉循行部位5次;泻法:逆着经脉循行重叩10次;平补平泻法:沿着经脉来回中等度叩击8次。实证不寐:泻肝经;补任脉、胃经、脾经、膀胱经、肾经;平补平泻心经、督脉。胸腹部以任脉为中心,腰背部以督脉为中心,分别向两侧中度叩击1~2分钟;太冲、安眠穴重叩20次,涌泉轻叩10次。虚证不寐:补任脉、脾经、胃经、督脉、膀胱经、肾经。胸腹部以任脉为中心,腰背部以督脉为中心,分别向两侧轻叩1~2分钟;内关、神门、足三里、太溪、涌泉、安眠穴分别轻叩10次。

验案 张某,女,36岁。1995年6月22日初诊。因家事烦扰彻夜不眠或梦多易醒半月,伴心烦胸闷,面红口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红苔薄,脉弦细。此乃肝郁化火,上扰心神。用实证不寐之法治疗3次后睡眠明显改善,夜寐4~5个小时,又治疗7次后,睡眠复常。

出处 周广成.磁圆针治疗不寐[J].江苏中医,1999,20(1):21.

4.磁圆梅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法 将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磁圆梅针叩击左侧内关、大陵、胸大肌、乳突肌旁反应点及颈部,对照组则针刺双侧内关穴,观察两组治疗1次后的即时疗效。

疗效 观察组即刻缓解4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即刻缓解0例,显效6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0%。

出处 解清禄,解同显.磁圆梅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07:1.

5.磁圆梅针局部叩刺治疗皮痹

治疗方法 局部皮肤暴露消毒,操作时手握持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中段,使用手腕之力进行弹刺,使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即可,叩打的部位以病变区为主。隔日治疗1次,操作时间为40分钟。

验案 某,男,50岁,个体商人。主诉:双大腿外侧皮肤麻木、感觉减退2年余。查体:双大腿外侧皮肤无异常改变,局部约有10cm×15cm范围的感觉减退,触压皮肤发硬,肌肉发硬,成板状,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西医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中医诊断:痹证(皮痹)。以上法治疗5次后,病变部肌肉松弛,痛、温觉有所好转;治疗10次后,病变部皮肤及痛、温觉如常人。

出处 孙海青,胡玲.磁圆梅针局部叩刺治疗皮痹的临床体会[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2011:2.

6.磁圆梅针治疗带状疱疹

验案 杜某,男,54岁,干部。1992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左腰部3天前抽痛,外贴虎骨膏,昨日左后腰部起许多水疱、灼热疼痛。查体:左后腰部可见范围4cm×5cm大小集簇状水疱,疱壁紧张,水疱周围红晕,舌质红,苔黄腻。辨证:脾湿郁久化热,外感毒邪。治疗方法:叩足三里、血海稍重,然后循经叩击脾经诸穴,以达除湿健脾之功;用磁圆针轻刮皮疹,偶有破溃用青黄散(黄柏19克,青黛0.3克)吹拂皮疹处,用磁梅针稍重叩皮疹周围3cm处,使周围皮疹潮红为度,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2次后疼痛大为减轻,水疱壁松弛,疱液吸收许多;3天后水疱基本吸收,结痂,改为每日1次;6天后大部分痂脱,疼痛基本消失,继治3天而愈。

出处 石红乔.磁圆梅针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药,1993,37(6):25.

7.磁圆梅针循经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甲钴胺组、磁圆梅针组、联合治疗组三组,每组20例。所有病例均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降糖药物,使患者血糖平稳控制在满意水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0mmol/L,且无低血糖发生。甲钴胺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500µg/次,每日3次,疗程1个月;磁圆梅针组循经叩刺患者患部的经络,每日1次,时间为40分钟,1周休息1次,5次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联合治疗组为在口服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磁圆梅针疗法。三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其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

疗效 甲钴胺组有效率90%,磁圆梅针组有效率9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与甲钴胺组、磁圆梅针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与甲钴胺组、磁圆梅针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

出处 孙海青,胡玲.磁圆梅针循经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5):47-49.

8.磁圆梅针治疗肩周炎

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右手持磁圆梅针,左手固定患部,然后以磁圆梅针两头交替叩刺病变局部,叩刺时采用中度手法循经叩刺肩髃、肩髎、肩井和阿是穴以及所经过的经络,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疗效 在52例中,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0%。

验案 王某,女,58岁,工人。1998年2月24日初诊,主诉:右肩部疼痛、不能上举3月余。患者因3个月前受凉,右肩疼痛,上举、外展困难,影响日常穿衣、梳头,经服药治疗疗效欠佳,近日逐渐加重。查体:右肩关节局部呈弥漫性压痛,右肩关节外展60°,内收、上举功能明显受限,右肩局部喜热恶寒,舌淡红,苔白,脉弦紧。诊断:肩凝症(右肩周炎)。辨证:风寒入络,经脉受阻。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以上法治疗5次后,右肩痛减轻,肩外展至80°,仍按上述方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4次,患者肩痛消失,功能恢复自如而痊愈。

出处 凌楠,陈丽仪.磁圆梅针治疗肩周炎5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4):27.

9.磁圆锤治疗落枕

治疗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左手托患侧腕部,右手持磁圆梅针,以磁圆针端按压内关穴,手法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做前倾后仰、左右转动等动作。此时患者自觉颈部松弛,疼痛减轻。每日按压1次,3天为1个疗程。

疗效60例均于3天内治愈,1次治愈者32例,2次治愈者17例,3次治愈者11例。

出处 郭建山.磁圆针按压内关治落枕[J].中国民间疗法,1996,(5):16.

10.磁圆梅针治疗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 右手持磁圆梅针,左手作为押手将周围皮肤压住,然后以磁圆针端叩刺病变局部。叩刺时采用重度手法,以腕部力量为主,配合手指力量,在静脉曲张团处由下而上弹刺,以叩至皮下出现隆起、看不见蚯蚓团状的曲张静脉为度。一般叩刺5~10针,每周治疗2次,7~10次为1个疗程。

疗效 本组102例,其中治愈80例,占78.43%;显效20例,占19.61%;好转2例,占1.96%。

验案 颜某,女,35岁,挡车工。1988年3月12日初诊,自诉:双下肢憋困不适,伴下肢血管变粗隆起10年,诊断为静脉曲张,建议手术治疗,因畏惧手术,故要求针灸治疗。检查:双下肢明显可见静脉血管青紫扩张。经用上法治疗2次后,下肢憋胀明显减轻,曲张隆起的静脉团基本消失,仅遗留局部青黄色;又治2次后,症状、体征均告消失;随访2年,一切良好。

出处 师怀堂,师爱玲.磁圆梅针治疗静脉曲张102例[J].中国针灸,1990,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