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吴门治验录》,又名《顾晓澜先生医案》,四卷,医案著作,清代顾金寿著。
顾金寿,字晓澜,号稚皋遗叟,江苏如皋人,约生于清乾隆十四年(1759),卒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后。早年业儒,屡困名场,年四十在南方担任文教之官,侨居于吴门(今苏州),弃文从医,潜心临证,活人无算。至清道光二年(1822)春,于吴门寓斋完成《吴门治验录》,清道光三年(1823)其弟子辑录校对后刊行。
《吴门治验录》共四卷,卷一列便血、吐血、骨蒸劳嗽等22案,卷二列格阳证、时邪虚脱、怔忡健忘等28案,卷三列湿温、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25案,卷四列漏风、努伤、风痰等27案。共载验案102个,403诊,所辑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妇科次之,目、耳、鼻、咽喉又次之,时病较少,仅春温、湿温3案。书写体例为先案后按,每案先记载从发病至病愈全过程的医案及方药。按语为一问一答的师承实录形式释疑解惑,详析病因、病理,以及辨证用药的所以然。《吴门治验录》所载验案治法以“灵巧”见长。《冷庐医话》称其为与《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齐名的三部必读医案之一。
《吴门治验录》版本有澄怀堂本、文富堂本,经考证皆为青霞斋吴学圃刻本的藏版,正文为同一版刻,先后印行,由澄怀堂转藏文富堂,分别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五年(1825)青霞斋吴学圃刻本(澄怀堂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扬州文富堂刻本(文富堂本)为校本。校注原则如下:
1.繁体字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加标点。
2.底本中异体字、俗字、古字予以径改,不出注。底本中的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字词疑难或生疏者,予以简注。
3.底本中“右”“左”等作方位词“上”“下”义者,径改。
4.底本中药异名者,保留原字,出校说明。
5.底本中明引前代文献,简注说明。
6.底本封面有“清道光五年乙酉青霞斋吴学圃刻本(乙)”,扉页有“道光乙酉年秋镌”“澄怀堂藏板”字样,今删去。
7.底本总目录置于正文之前,今据正文修订目录。
8.底本每卷首题有“如皋顾金寿晓澜甫著,徐玉书作梅氏、门人黄鹤云客氏、沈焘可舟氏,男庆鸿吉人氏同校”,今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