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发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校注说明

《瘟疫发源》为清代医家马印麟编纂,初刊于清雍正三年(1725),是一部从五运六气学说出发,论述瘟疫病之病因证治的运气学著作,也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着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温病学著作。

作者马印麟(1646—1735),字长公,号好生主人,古青(今山东青州)人,清代医家。因祖上世代业医,故受其祖父影响,自幼习医,并“各处寻访明师贤友”,苦读穷究《类经》,对瘟疫一门颇有研究,著《瘟疫发源》。三十余年时间,将书中理论及所创方药反复运用于临床实践,“屡验屡效”,始刊刻济人。

本书目前共有两个版本,一为清雍正三年初刻本(简称雍正本),一为甘豫熹抄本(简称甘本)。雍正本刻印精良,书版完整,属于善本、祖本、足本,故作为本次校注底本;甘本据考为清代后期抄本(约1865),所宗底本不详,脱文及文句省略较多,但抄写字迹清晰,加之本书目前没有发现其他版本流传,故作为主校本。同时,以本书所引著作《素问》《类经》进行他校。本书采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结合理校法等校勘方法校注。

本次校注主要是对底本进行标点、校勘、注释,具体问题处理方法如下:

1.底本中年代描述有明显错误,原文不动,出校说明。

2.底本与校本不一,难以肯定何者为是,原文不动,出校说明。

3.底本中确系明显的错别字,据校本或文义改,出校说明。

4.底本中一般笔画之误,如己、巳不分,戌、戍混淆者,均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5.底本中凡属异体字、俗体字、古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说明。

6.底本中凡属通假字,原文不动,首见处出校说明。

7.底本中凡属缺笔的避讳字,如玄、眩(末笔缺点),径改为原字,不出校说明。

8.底本中表示文字位置的“右”“左”,据现代横排统一改为“上”“下”,不出校说明。

9.底本中引录他书文献,多有删节或缩写,凡不失原义者,保持原貌;若影响文义者,原文不作改动,出校说明。

10.底本正文中“五运六气药方目录”下设药方名目录于总目录已载,故正文中仅留药方内容,目录删。底本目录与正文参差较多,或位置颠倒,或文字有出入,如正文正确而目录有误,据正文订正目录,如目录正确而正文有误,据目录订正正文。

11.底本中注释性文字,用小字排版,独立标点,置于正文之后。

12.“飧泄”与“飧泻”、“泻黄散”与“泄黄散”、“盛衰”与“胜衰”在文中多处通用,为保持原貌,不作改动,或出校说明。

13.“六气天时民病”部分内容较多、较琐碎,为便于阅读,用加粗小标题进行分段显示。

14.“五运六气瘟疫发源”下,正文之前,有“古青世医马印麟长公甫纂历下漪园张廷璧赵玉甫校”,今一并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