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的分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而语法分类又是语法研究的基础。从汉语史角度而言,汉语词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其过程的,词类的产生和分类问题,都是谈发展问题的基础。因此,本书将词类的产生、分类和发展均列为每一章论述的基本内容。谈名词分类(包括以下其他各章),当以上古汉语为起始点。如果缺少这一环节,下面谈发展,则失去基础。
上古汉语名词,主要有五类:
(一)具体名词
具体名词是指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的词。如:
[1]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尚书·盘庚》)
[2]冉子为其母请粟。(《论语·雍也》)
[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4]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5]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韩非子·难势》)
[6]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史记·苏秦列传》)
[7]卒然牛马践根,刀镰割茎。(《论衡·累害》)
两汉以后,具体名词仍盛行于世,没什么变化。如:
[1]虎既死,其妇故活。(《搜神记》,卷五)
[2]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世说新语·德行》)
[3]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4]阮小五见放箭来,拿着划楸,翻筋斗钻下水里去。(《水浒传》,第十九回)
[5]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二)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是指表示思想、品德、道理或理念等内容的词。如:
[1]非予自荒兹德。(《尚书·盘庚》)
[2]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尚书·盘庚》)
[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4]颜渊问仁。(《论语·颜渊》)
[5]礼义由四贤出。(《孟子·梁惠王下》)
[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7]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8]理贯不乱。(《荀子·天论》)
[9]景公不知用势。(《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0]魏其、武安俱好儒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两汉以后,抽象名词在语言中也是大量存在的。如:
[1](施续)有门生,亦有理意。(《搜神记》,卷十六)
[2]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雅量》)
[3]佛法难闻,善心难发。(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4]贤人所以异于圣人,众人所以异于贤人,亦只争这些子境界,存与不存而已。(《朱子语类·训门人》)
[5]不如听咱劝你,认个自家悔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汉语前期,文献中抽象名词不是很多,但到了上古汉语中期,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古代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表达思想、理念的抽象名词却突然大量产生出来。如:
道、名、心、气、根、鬼、神、谷神、上善、自然、玄同、玄德、天网(见《老子》)
本、道、仁、礼、义、利、和、德、文、命、性、天命、大伦、法度(见《论语》)
仁、义、利、孝、悌、忠、信、礼、志、气、道、德行、邪说、仁政、心志、人性(见《孟子》)
性、道、德、精、神、情、志、祸、福、精神、道理、道术、道德、神明、仁义、礼教、阴阳(见《庄子》)
名、实、道、志、理、心、义、信、枢要、神明、权谋、志意、道义、正义(见《荀子》)
法、术、势、理、德、魂魄、精神、仁义、廉耻、智术、法术、阴阳(见《韩非子》)
(三)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是指专门表示人、物、地域、山川、河流、职官、邦国等内容的具有专一称谓的词。如:
[1]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尚书·金縢》)
[2]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尚书·多方》)
[3]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尚书·顾命》)
[4]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
[5]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左传·桓公三年》)
[6]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7]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庄子·天运》)
[8]火犯守角,则有战。(《史记·天官书》)
[9]太岁,岁月之神。(《论衡·时》)
[10]河发昆仑,江起岷山。(《论衡·效力》)
例[1][4][5][7], “太王”“王季”“文王”“季氏”“武公”“丘”,皆人名。例[2][6], “有夏”“有殷”“夏”“殷”“周”,皆朝代名。例[3], “太保”“太史”“太宗”,皆职官名。例[4][10], “泰山”“昆仑”“岷山”,皆山名。例[5],“曲沃”“翼”“陉庭”,皆地名。例[7], “诗”“书”“礼”“乐”“易”“春秋”,皆书名。例[8][9], “火”“角”“太岁”,皆星名。例[10], “河”“江”,黄河、长江之专名。
两汉以后,专有名词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1]我是伯夷之弟。(《搜神记》,卷十六)
[2]右扶风臧仲英,为侍御史。(《搜神记》,卷三)
[3]张天锡为凉州刺史。(《世说新语·言语》)
[4]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世说新语·文学》)
[5]青州刺史博望侯之孙,广武将军钜鹿侯之子。(唐·张:《游仙窟》)
[6]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水浒传》,第八回)
[7]如今的牛黄都是假的。(《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四)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是指表示人或物所处的方向、处所的词。
上古汉语,方位名词和即将谈到的时间名词,都是很发达的。这是因为不论是方位名词,还是时间名词,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同汉语谓语动词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上古汉语的方位名词出现得很早。其类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示方向的,一类是表示处所的。
1.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词
与表示处所的方位名词相比,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词产生较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了。以下四例,均采自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如:
[1]东土受年。(《合集》,9735)
[2]帝于西。(《前》,5.13.4)
[3]王于南门逆羌。(《合集》,32036)
[4]辛亥卜,内贞:帝于北方……(《合》,361)
从上古汉语开始,在传世的文献中,这种方位名词就更屡见不鲜了。如:
[1]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尚书·顾命》)
[2]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
[3]东西南北,谁敢宁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庄子·秋水》)
[5]尊长在西,卑幼在东。(《论衡·四讳》)
[6]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世说新语·任诞》)
[7]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8]天地既不辩(辨)东西,昏岂知南北?(变文《破魔变》)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古汉语中期开始,表方向的复音方位名词就开始出现了,而两汉以后,就更加普遍。对此,后面另有论述。
2.表处所的方位名词
与表方向的方位名词相比,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在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且表达精准、细致。如:
内/外 里/外
[1]王出,在应门之内。(《尚书·顾命》)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3]唯圣人能外内无患。(《左传·成公十六年》)
[4]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
[5]除日无岁,无内无外。(《庄子·则阳》)
[6]墙之外,目不见也。(《荀子·君道》)
[7]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史记·魏公子列传》)
[8]累害自外,不由其内。(《论衡·累害》)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汉语里少用“里”“外”相对。如《左传》就很少用“里”字,仅两例。大约从中古汉语起,语言中常常“里”“外”相对。如:
[1]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世说新语·德行》)
[2]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世说新语·德行》)
[3]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百喻经·得金鼠狼喻》)
[4]尔时此人过在门外。(《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5]今潜来,裹头隐在杨(卿)宅里,令童子清凉将书来。(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6]台顶独秀,与碧天接连,超然出于众峰之外。(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7]彼布袋里有明珠。(变文《庐山远公话》)
[8]善庆昨夜随从阿郎入寺,隔在门外,不得闻经。(变文《庐山远公话》)
中/间
[1]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3]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于门中,识其枚数,其可以与于此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左传·僖公四年》)
[5]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孟子·滕文公上》)
[6]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7]庄子行于山中。(《庄子·山木》)
[8]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庄子·山木》)
[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10]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劝学》)
[11]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12]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13]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论衡·说日》)
[14]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犹冰也。(《论衡·论死》)
两汉以后,“中”“间”的使用情况同上古汉语也没什么不同。如:
[1]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世说新语·文学》)
[2]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世说新语·文学》)
[3]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齐民要术·种梅杏》,卷四)
[4]竖枝于坑畔,置枯骨、礓石于枝间,下土筑之。(《齐民要术·安石榴》,卷四)
[5]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6]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百喻经·医治脊偻喻》)
[7]白瑠璃瓶中,有五粒舍利。(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8]今此五月犹寒,花开未盛,六七月间,花开更繁。(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左/右 前/后
[1]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尚书·顾命》)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3]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庄子·渔父》)
[4]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韩非子·十过》)
[5]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史记·苏秦列传》)
[6]佩刀于右,带剑于左。(《论衡·效力》)
两汉以后,“左”“右”“前”“后”也是常见的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如:
[1]此人宜在帝左右。(《世说新语·言语》)
[2]宣武与简文、太宰共载,密令人在舆前后鸣鼓大叫。(《世说新语·雅量》)
[3]左折右炊,停则牙生。(《齐民要术·禾》,卷十)
[4]左右僮竖,不能掩之。(《颜氏家训·名实》,卷四)
[5]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6]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水经注·河水》,卷四)
[7]黄蘖作驴籤,始知苦在后。(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一二五)
[8]行爱观牛犊,坐不离左右。(唐·寒山子:《寒山诗·满卷》,第一〇七)
上/下
[1]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3]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庄子·天道》)
[4]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5]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6]使之完廪,火燔其下;令人浚井,土掩其上。(《论衡·吉验》)
两汉以后,“上”“下”也是常用的方位名词。如:
[1]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搜神记》,卷三)
[2]下有黄金一釜。(《搜神记》,卷十一)
[3]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世说新语·德行》)
[4]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百喻经·医治脊偻喻》)
[5]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唐·寒山子:《寒山诗·人生》,第一三五)
旁(傍)/边/侧/头/次
大约从上古汉语后期开始,汉语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又增加了“旁(傍)”“边”“侧”“头”“次”等新生形式。如:
[1]景帝入卧内,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2]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史记·滑稽列传》)
[3]二帝之旁,必多贤也。(《论衡·本性》)
[4]离形更自为鬼,立于人傍。(《论衡·死伪》)
[5]母陈氏,随邺舍于亭傍居。(晋·王嘉:《拾遗记》,卷七)
[6]池傍有树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7]观者满路旁,个是谁家子?(唐·寒山子:《寒山诗·董郎》,第一三七)
[8]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世说新语·雅量》)
[9]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10]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11]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史记·李斯列传》)
[12]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世说新语·规箴》)
[13](魏武)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14]杨卿使及李侍御不肯归去,相送到长乐坡头去城五里一店里,一夜同宿话语。(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15]王光禄远避流言,明公蒙尘路次,群下不宁。(《世说新语·言语》)
[16]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晋·张华:《博物志》,卷七)
[17]昨因侍从,而伍子胥见强牵过,卒不得舍去,烦劳至尊暴露水次。(晋·葛洪:《神仙传》,卷七)
上古汉语里,方位名词“侧”“次”也有偶见者,但使用频率确实不多。如:
[1]绵蛮黄鸟,止于丘侧。(《诗经·小雅·绵蛮》)
[2]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孟子·公孙丑下》)
[3]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
[4]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史记·吕太后本纪》)
(五)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是指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或结束所需用的时间的词。汉语的时间名词产生很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已大量使用。以下五例均采自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如:
[1]戊寅……口贞:今日不雨。(《前》,3.17.1)
[2]中日大启。(《甲》,1561)
[3]贞:王其省盂田,湄日不雨。(《粹编》,929)
[4]丙辰卜,宾贞:于生八月饮。(《前》,1.46.5)
[5]壬辰卜,旅贞:今日亡祸,三月。(《人》,1618)
分析汉语时间名词,我们应当把握住三点:
1.时间名词和时点、时段
从上古汉语开始,汉语的时间名词均可分为时点和时段两类。时点表示时间名词在时量计算上是确定的,是集中在某一点上。如:
[1]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庄子·田子方》)
[2]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庄子·山木》)
[3]俄而王已睡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史记·滑稽列传》)
[5]斯须之顷,气绝而死矣。(《论衡·道虚》)
[6]三人登时仆地无气。(《搜神记》,卷二)
[7]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世说新语·言语》)
[8]俄而雪骤。(《世说新语·言语》)
[9]向时灌药,我取服之,是故欲死。(《百喻经·倒灌喻》)
[10]须臾,宫中皆恸哭。(唐·李朝威:《柳毅传》)
[11]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宋·无名氏:《梅妃传》)
[12]烦请二位义士同往小寨相会片时。(《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与时点时间名词相对的就是时段时间名词。表时段的时间名词,其时量计算也是确定的,是表示一段时间,定量而不定时。如:
朝/晨/旦/晓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晨往,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3]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天晏旸者,星辰晓烂。(《论衡·佚文》)
夕(昔)/宿/暮/夜/晚/暝/日夕/日暮
[1]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2]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庄子·天道》)
[3]去何以不径行而留三宿乎?(《论衡·刺孟》)
[4]暮寒,卧炭下。(《论衡·吉验》)
[5]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
[6]私作都门,蚤闭晚开。(《世说新语·规箴》)
[7]简文帝崩,孝武年十余岁立,至暝不临。(《世说新语·言语》)
[8]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明旦/朝旦/清旦
[1]明旦,二主又朝而出,复见智过于辕门。(《韩非子·十过》)
[2]常朝旦问讯,郗家法,子弟不坐。(《世说新语·俭啬》)
[3]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
朝暮/朝夕/旦暮/旦夕
[1]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孟子·公孙丑下》)
[2]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庄子·山木》)
[3]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平明/平旦/日中/午时/午后/夜半/宵中
[1]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荀子·哀公》)
[2]人之寐者,至平旦则寤矣。(《列子·力命》)
[3]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庄子·知北游》)
[4]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唐·蒋防:《霍小玉传》)
[5]从前不许午后出寺,今不许犯钟声。(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6]光武生于济阳宫,夜半无火,内中光明。(《论衡·初禀》)
[7]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1]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唐·袁郊:《甘泽谣》)
[2]至二更许,灯在床之东南,忽尔稍暗,如此再三。(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3]其萧禧只于厅上倚柱立地,屡遣人请唤,不肯下阶习仪,直至三更二点,却索归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4]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唐·杜甫:《月》)
[5]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唐·杜光庭:《虬髯客传》)
昼/旦昼/昼日/白日/终日/当日
[1]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战国策·秦策三》)
[2]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孟子·告子上》)
[3]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世说新语·言语》)
[4]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世说新语·德行》)
[5]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唐·杜甫:《愁坐》)
[6]当日夫人闻说,即时日夜坚持。(变文《欢喜国王缘》)
日/夜/昼夜
[1]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3]人昼夜居家,朝夕坐市,其实一也。(《论衡·诘术》)
[4]昼夜想念,情不能已。(《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
昨暮/昨夜/今宵/今夕/明夜
[1]昨暮月不宿毕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昨夜听殷王清言,甚佳。(《世说新语·文学》)
[3]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
[4]使人今夕当宿涿州。(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六)
[5]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前日/昨/昔/昨日/今日/翌日(翼日)/明日/旦日/明旦/后日
[1]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孟子·公孙丑下》)
[2]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唐·白居易:《赠梦得》)
[3]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庄子·外物》)
[4]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5]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6]王翼日乃瘳。(《尚书·金縢》)
[7]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汉书·武帝纪》)
[8]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
[9]将军旦日蚤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0]母顾明旦视臼出水,即东走十里。(《论衡·吉验》)
[11]当晚回复了西门庆的话,约定后日准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前年/去年/今年/明年
[1]去年虎食吾夫,今年食吾子,是以哭哀也。(《论衡·遭虎》)
[2]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论衡·死伪》)
[3]今年长安人吃人。(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4]前年皇帝与良嗣握手曰:“我已许南朝燕京,便我得之亦然。”(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日/旬/月/春/夏/秋/冬/岁/年/载/世
[1]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2]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孟子·梁惠王下》)
[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4]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
[5]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庄子·则阳》)
[6]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7]九载,绩用弗成。(《尚书·尧典》)
[8]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
2.时间名词和时制
汉语的时间名词,从时间的表达上说,分为定时制和泛时制两类。上述的时点时间名词和时段时间名词均属于定时制时间名词。定时制时间名词,就是指其时量是确定的,而非泛化的。与此相对的就是泛时制时间名词。泛时制时间名词,就是指其时量是泛化的,不可量化的,是个大概值,不是确数。泛时制时间名词,从大的时限来说,可以指明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或将来。
(1)表示过去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昔/古/初/时/古者/昔者/昔日/古昔/昔古/宿昔/昔岁/昔年/曩者/曩时/向者/前日/从前/前时/前年/顷岁/当时
[1]昔之人无闻知。(《尚书·无逸》)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4]时李元礼有盛名。(《世说新语·言语》)
[5]古者易子而教之。(《孟子·离娄上》)
[6]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庄子·齐物论》)
[7]昔日月离其阴,故雨。(《论衡·明雩》)
[8]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论衡·明雩》)
[9]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论衡·自纪》)
[10]宿昔习弄,非直一再奏也。(《论衡·感虚》)
[11]昔岁霍王小女将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万钱。(唐·蒋防:《霍小玉传》)
[12]昔年过洛,见李公简。(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
[13]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14]曩时端庄,不复同矣。(唐·元稹:《莺莺传》)
[15]臣向者进说,陛下欣然无难意,谓即行矣,今寂无所闻。(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16]前日更币,以为轻。(《史记·循吏列传》)
[17]从前不许午后出寺,今不许犯钟声。(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18]前时遗策郎也。(唐·白行简:《李娃传》)
[19]上党复有前年之祸。(《后汉书·冯衍传》)
[20]顷岁有李十八郎,曾舍于我家。(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21]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世说新语·德行》)
(2)表示现在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今/今日/今时/今者/今世/今朝/方今/当今/见(现)今/近者/今来
[1]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尚书·多士》)
[2]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孟子·离娄下》)
[3]今时韩、魏,与始孰彊?(《史记·魏世家》)
[4]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论衡·纪妖》)
[5]长生家在会稽,生在今世,文章虽奇,论者犹谓稚于前人。(《论衡·超奇》)
[6]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7]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世说新语·政事》)
[8]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世说新语·规箴》)
[9]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受此法。(唐·法海:《六祖坛经》)
[10]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唐·皇甫氏:《京都儒士》)
[11]今来北人称以黄嵬大山分水岭为界。(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3)表示将来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后日/后岁/后世/后时/他日/向后/明日/后/今后/已(以)后
[1]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尚书·盘庚》)
[2]后岁,人或梦见伯有介而行。(《论衡·死伪》)
[3]如千世之后,读经书不见汉美,后世怪之。(《论衡·须颂》)
[4]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5]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6]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唐·法海:《六祖坛经》)
[7](梅)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世说新语·方正》)
[8]汝后当得好妇。(《搜神记》,卷十一)
[9]我今后更不叫汝。(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10]若是此起不再商量定夺了当,已后终须难绝往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泛时制时间名词的时制问题,有时通过对比使用,更可以看出所表示的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时间概念。如:
[1]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孟子·公孙丑下》)
[2]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
[3]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4]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庄子·知北游》)
[5]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木》)
[6]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我先失,今欲觅取。(《百喻经·乘船失喻》)
例[1]—[7], “前日”和“今日”,“昔者”和“今日”,等等,均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的对比。又如:
[1]臣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业。(《百喻经·观作瓶喻》)
例[1][2], “今日”“明日”均用于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对比。
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汉语时间名词在发展中,有部分时间名词是由方位名词演变过来的。这种从空间意义到时间意义的转换,是借助词义的引申来完成的。由方位名词演变过来的时间名词,在定时制和泛时制两类时间名词中都是存在的。如:
方位名词→时点时间名词
[1]立春之际,百刑皆断,囹圄空虚。(《论衡·寒温》)
[2]其友应劭适往候之,语次相告。(《搜神记》,卷三)
[3]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4]师看经次,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摩却自看经?”(《祖堂集》,卷四)
例[1], “际”,《说文》:“际,壁会也。”段注:“两墙相合之缝也。”引申之,两物之间或交界之处也叫“际”。此“际”实为处所义。引申后,则为时间名词,指前后相接的时点或时段。例[2][4], “次”,《说文》:“次,不前不精也。”“不前不精”,恐非本义。次,古文作形,盖象帐幕之形,是个名词。因此,临时搭建的帐幕叫“次”。《周礼·天官·掌次》云:“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郑注:“次谓幄也。”引申之,停留或宿处均可叫“次”。再引申,短暂的停留之时也叫“次”。“语次”就是“语时”,“看经次”就是“看经时”。例[3], “头”,本指人头,引申之,可用于方位名词,如“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进一步引申,“头”由方位义变为时间义,“七日头”就是“七日时”。
方位名词→时段时间名词
[1]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左传·襄公十一年》)
[2]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3]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施政去赋。(《吕氏春秋·慎大》)
[4]至元和、章和之际,孝章耀德,天下和洽。(《论衡·讲瑞》)
[5]志诚奉使欢喜,遂半月中间,即至漕溪山。(唐·法海:《六祖坛经》)
[6]见说那状元祖居西蜀,家住成都,三岁上读得书,五岁上属得对。(《张协状元》,第二十七出)
[7](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儒林外史》,第一回)
例[1], “中”,《说文》:“中,内也”,指的是方位。中,甲骨文作、诸形,后来变作“”。中,甲骨文中是个氏族的旗帜,是个名词,因此卜辞中多有“立中”之词。“中”由一般名词引申指方位义和时间义,甲骨文中已经开始。以下两例亦采自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
[8]丁酉贞:王作三师右中左。(《粹编》,597)
[9]中日至墉兮启。(《甲》,547)
例[9]“中日”即“日中”,相当于后代的午时。例[2], “间”,《说文》:“间,隙也。”段注:“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间。间者,门开则中为际,凡罅缝皆曰间。”总之,“间”的本义是指两扇门中间的缝隙,引申为方位义,表示中间;进一步引申为时间义,表示动作、行为实施中的片刻时间或一段时间。例[5], “中间”,分析同。例[3],“内”,《说文》:“内,入也。”段注:“今人谓所入之处为内,乃以其引申之义为本义也。互易之,故分别读奴答切,又多假纳为之矣。”古“内”“纳”同形。依《说文》义,“内”之本义为“入”,是个动词,“内”之处所义,为其引申义。甲骨文有“内”字,只作贞人名。金文亦有“内”字,本义、引申义同时存在。以下两例采自陈初生先生编纂的《金文常用字典》:
[10]井白(伯)内(入)右师虎即立中廷。(《师虎簋》)
[11](摄)命于外内之事。(《叔夷钟》)
例[10], “内”,义入,动词。例[11], “内”,方位名词,与“外”相对。例[3], “三日之内”,“内”当是由方位义引申而成的时间名词。例[4], “际”,分析已见上。例[6][7], “上”,甲骨文形作,是个指事字,语法上当是方位名词。后引申为时间义,是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三岁上”“五岁上”“七岁上”,“上”即“时”义。
方位名词→泛时制时间名词
[1]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孟子·滕文公上》)
[2]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荀子·非相》)
[3]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者,莫不兴起,非圣而若是乎?(《论衡·知实》)
[4]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彊宛之患。(《史记·高祖本纪》)
[5]千岁之前,万岁之后,无以异也。(《论衡·实知》)
[6]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例[1][2], “外”,甲骨文无“外”字,金文“外”作、诸形,已用于方位义。如:
[7]厤自今,出入敷命于外。(《毛公鼎》)
例[1][2], “三年之外”即“三年之后”,“五帝之外”亦即“五帝之后”。“外”均是用于泛时义的时间名词。例[3], “上”“下”,甲骨文作、形,是指事字,方位名词。引申为时间义,均用为泛时义的时间名词。“百世之上”即“百世之前”,“百世之下”即“百世之后”。例[4]—[6], “前”“后”,《说文》云:“前,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又云:“後,迟也。”依《说文》解释,“前”“后”本来都是个动词。甲骨文已有“前”“后”两字。“前”作、诸形,“后”(後)作、诸形。“前”,小篆作形,“止”下之“舟”,依甲文形,或谓“履”字,以为足穿履行在路上,故有“进”义。“后”(後),依甲文形,“止”在“系”(绳)下,以表示世系在后之义。“前”“后”由动词引申为方位名词,进而又引申为时间名词。如:
[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9]故王不如速解周恐,彼前得罪而后得解,必厚事王矣。(《战国策·东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