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春华秋实二十载,砥砺前行育英才。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20周年华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于1996年12月,由原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合并而成。2003年7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共党史系(始建于1956年)合并组建成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20年的发展成熟,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雄厚的学术底蕴、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成为国内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输送基地,同时也成为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要“智库”,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处于领航地位。
学院建立了国内最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6个二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中共党史二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其他相关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也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学院共有12个博士点,除了上述10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生外,还经学校批准自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史两个专业的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与哲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等相关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和研究方向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建关系。为了配合学科建设,学院的基本教学和科研单位设有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四个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两个研究机构,以及中共党史系。此外,挂靠本院的科研机构还有: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等。学院内部还设有“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台港澳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国际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院著名学者何干之、胡华、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高放、陈先达、周新城、靳辉明、奚广庆、杨瑞森、顾海良、梁树发等辛勤耕耘,成就卓著,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如《马克思主义史》(4卷本)1997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学校乃至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领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起到重要作用。2012—2015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其中包括26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多个项目已结项并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600多篇,其中近100篇发表于教育部发布的A类期刊;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2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包括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目前,学院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据相关实证研究(刘顺等:《近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载《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4期),2005—2014年,以学院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5种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量居于全国各单位、各学科点之首,达961篇,占全部发文量的8. 7%。学院的科研工作在国际学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先后组团赴韩国、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美国、西北欧国家开展学术研讨或考察,目前已有100多人次到国外访问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台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学院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教育能力强、专业素质优、年龄结构合理、人才荟萃的学术团队,产生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63人,教辅行政人员9人。其中包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6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6人,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7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15人(其中首席专家6人),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4人。
学院拥有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聚焦于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向全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学院每年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5名,接收访问学者和进修生近40名。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各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新教学模式。自成立至今,学院教师已获得校级以上各类教学奖项数十项,学院共培养了6000余名各类毕业生,这些人才中已经成长起来许多学养深厚、影响深远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院有着名师辈出的学术底蕴、生动活泼的院风院貌、包容中外的气度胸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奠基和引航作用。目前,学院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重镇,正在向建设国际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目标努力迈进。
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探索与创新》一书,共收录来自学院现任教师的57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各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年来科研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学院教师的学术传承、现实关怀与创新精神。这些论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6个二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领域。
从整体上看,这些论文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立足时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结合,系统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结合,研究“四个选择”等基本问题。
具体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面,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历史性、唯物主义等基本观点进行了合理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思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观点、正义观等具体理论观点进行了研究探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领域,学者们进行了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并从思想发展史和文本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异化劳动理论、政治哲学观点、政治经济学批判、自由观,具体厘清了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系,阐发其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学者们评析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批评分析了巴兰、斯威齐、科恩等学者和“批判实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等流派的理论观点,辨析了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系。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者们就如何把握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数据时代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研究,并具体探讨了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尝试、中共领袖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和艾思奇的哲学互动等思想史专题,并聚焦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成本等现实问题研究。在中共党史党建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科学运用、高校党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等学科基本问题,对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共对理想信念信仰问题的认识进行了历史考察,并具体探讨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嬗变、任弼时在共产国际的工作等专题,并对中西党政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发表对策建议,还论及工会建设、老区互助组织、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马列主义进大学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辨析了中国优秀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梳理了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并探讨了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回溯过往,忆峥嵘岁月二十载;展望今朝,看继往开来谱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识、输送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书编委会
执笔人:郝立新、郗戈
2016年9月22日于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