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况
2014年,市社科规划办与首都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首都科学发展和北京学术之都建设,立足长远、夯实基础,全面提升、重点突破,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基础工作扎扎实实、重点工作有声有色,推动北京社科规划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夯实基础、不断进取,社科规划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经过调研与协调,2014年初正式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接轨,为今后社科研究工作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打下基础。
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与北京学术之都的定位与需求更加适应。北京社科规划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要面向市属单位,还要整合首都高度聚集的部属其他科研力量来研究北京问题,因此对项目数量及经费投入的需求远大于其他省市。同时,北京作为首都,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肩负着更多使命,在社科研究领域打造高地、培养名家、培育品牌、推出精品,是北京社科规划工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市社科规划办一直积极努力,从市财政预算、市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争取更多经费支持,使北京社科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预算总收入达到5 356.44万元,比2013年增长3.97%,连续两年突破5 000万元大关。其中,市财政局拨款收入3 621.26万元,市委宣传部投入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1 735.18万元。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为北京社科规划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全国各省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单项资助力度大幅提高,吸引更多专家学者为首都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增强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对专家学者,尤其是名家、大家的吸引力,在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单项项目经费资助力度,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资助金额分别增加到12万元、8万元和5万元,增长幅度达50%左右。通过提高单项资助力度,有效团结、引导了更多社科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为北京适应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需求,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好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切实发挥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研究基地规模有序扩大,为建设首都新型高端智库打下基础。选取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学科、优势领域和重要机构,批准成立了首都工程教育发展研究基地等5个研究基地,并依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这是市社科规划办首次依托社会组织建立研究基地。经过10年建设,研究基地总数达到73家,初步实现了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成为北京社科研究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和首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基地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汇集和培养了一批社科人才,开展了大量高层次学术活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同志对此项工作做出批示:“市社科规划办在智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平台作用,十年努力,成绩斐然。”
(二)精心谋划、深耕细节,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更见成效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稳定增长,其他类别项目实现突破。2014年是实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不得同时申报的第一年,在项目申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市属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在2012年实现翻番的基础上,连续三年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09项(含1项由重大转为重点、6项艺术学项目和6项教育学项目)。年度项目平均立项率接近18%,高出全国平均立项率4个百分点,尤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立24项,立项率达到28.6%,相比上年增加了11项,增幅达84.6%,在北京地区高校年度项目立项数总排名中跃居至第5位。同时,市属单位还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为历年最多)、后期资助项目5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项(实现零的突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
北京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质量稳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立项工作水平,采取了拓宽选题来源、鼓励自主申报、完善评审制度等措施。在年度项目申报中,认真总结往年的成功经验,严格落实匿名通讯评审、专家信息保密和回避等制度,坚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以确保立项质量;在研究基地项目申报中,采用了单独申报、单独评审的方式,要求围绕各自研究领域确定选题,开展深度挖掘和持续跟踪研究,并经学术委员会把关后择优报送,确保了项目的特色和质量;在增补项目申报中,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充分体现增补项目以问题为导向,时效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全年共确立各级各类项目625项,其中包括重大项目26项、年度项目365项、研究基地项目141项、增补项目53项、与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联合立项项目40项。评审专家普遍反映,近年来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项目中期管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在开展在研项目年度检查时,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以年度检查促进项目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把课题研究进度、成果及转化应用、重要事项变更作为检查的重点,专门召开科研管理工作会进行动员部署,成效显著。共有562项在研项目参加了检查,参检率达到95%,参检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较往年均有较大提高。通过年度检查,摸清了在研项目的底数,绝大多数项目进展顺利,所取得的成果量多、质佳,共形成阶段性成果1 726项,平均每个项目3.7项,其中有1 087项公开发表、近100项出版,还有50余项获得领导批示或被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参考采纳。同时,也发现了在研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延期现象较为常见、调研难影响研究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渠道较少、部分科研人员不熟悉管理制度、一些承担项目数量较少的“散户”单位存在管理难问题等,为下一步加强中期管理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成果鉴定结项数量创新高、质量有提升。通过加强对在研项目的跟踪管理,全面实施到期项目督促结项和逾期未结项目清理等措施,全年共有395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申请结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有256项经审核合格准予结项,这些项目共形成62部专著、178份研究报告、68部论文集以及1部词典和1套软件系统。从成果质量看,有55项符合条件免于鉴定,有105项获得优秀等级,免于鉴定和获优秀等级的项目占结项总数的六成以上。这些成果或注重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积极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或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以学术研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有17项成果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5项成果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有25项成果获得有关领导批示,32项成果被相关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纳应用。此外,还出版专著60部、发表论文659篇,有 17篇成果观点被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采用。
研究基地建设成果丰硕。对完成三年建设周期的23个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经专家组综合评议,有12个研究基地被评为优秀,11个被评为合格。验收结果表明,各研究基地在整合资源形成专业特色、搭建平台服务首都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具体表现在: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经费增长明显,累计达19 852万元,相比上一期增长44%,其中自筹经费大幅增长;承接国家级项目的能力显著提高;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共出版专著543部,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 420篇,撰写咨询报告65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7项;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新突破,向有关单位提交540项研究成果,获局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28项,被实际部门采纳399项;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国内外学术交往十分活跃,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65次、国际性学术会议121次。
成果宣传推介渠道不断拓展。全年共编发《成果要报》40期,内容涉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病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获市级以上领导批示18期、24人次,为历年最多;征集项目成果、专家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向决策者报送,全年在《北京日报》、《人民论坛》等媒体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的相关刊物、简报上发表项目成果观点摘要70余篇。一些对策建议通过《人民日报内参》、市政府《中办专报》等渠道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如《人民日报内参》刊登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叶堂林副教授、祝尔娟教授的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完善治理机制 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得到张高丽同志批示等。
(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多项工作亮点频出
主动出击抓精品。在第四批重大项目中新增基础研究类项目,专门资助那些潜心治学、在某研究领域有专长和学术积累的学者,推出更多精品研究成果。在组织基础研究类重大项目申报时,委托各科研管理部门认真调研、切实了解掌握本单位研究整体情况,筛选高水平课题推荐报送,实现了从等项目到找项目的转变。共受理各单位推荐材料155项,经评审确立基础研究类重大项目16项和特别委托重大项目5项。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日趋完善,以《关于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题所做的近年来重大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得到了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建章立制树规范。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内部建设与管理两个系列管理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修订。尤其是在进行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制度修订时,一方面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科研管理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多次组织召开内部研讨会,围绕项目管理各项具体工作,针对新问题、新矛盾,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制定新措施、新办法。经过多轮深入细致的研究,分别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9个管理工作文件,为进一步提高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完善手段促管理。将在研项目年度检查与成果鉴定挂钩,凡无故不参加年度检查的项目,待其结项时不得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鉴定,一律参加由市社科规划办组织的成果集中鉴定,推动了年度检查参检率的提升;为确保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成果鉴定工作的严格、规范、公正,增加了成果鉴定审核环节,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将拟鉴定成果的名称及字数、拟聘请专家的详细信息、拟采用的鉴定方式等报市社科规划办审批,通过后方能启动鉴定工作,减少了不规范鉴定行为的发生;对成果集中鉴定组织方式进行创新,首次抽取部分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参加,以检验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成果质量,以及相关科研管理部门鉴定组织工作的规范性。
创新方式建智库。创新研究基地工作会议的组织方法,以河北省和天津市社科规划办作为支持单位,协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承办了主题为“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一体化共赢之路”的大型论坛年会,为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和各研究基地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借鉴提供了平台。编辑出版了《建设首都新型智库——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年巡礼》,全面展示研究基地十年建设发展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提升内涵创品牌。深挖项目研究成果服务决策的潜力,使《成果要报》成为打通专家学者服务社会、服务决策“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抓手和品牌。《成果要报》的稿件来源进一步多元化,尤其是研究基地成果采用数量显著提升,全年共有19期研究基地专家撰写的稿件被采用,接近发稿总量的50%。广大专家学者通过《成果要报》为北京市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投稿量较前几年大幅提升,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也把《成果要报》当作为北京市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首次编写并出版了《北京社科规划工作年度报告2013》,向社会特别是广大社科工作者公开北京社科规划工作的主要情况及相关资料,对当年规划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北京社科规划工作年度报告2013》出版后获得多方好评,以后将每年编写出版,力争使之成为展示北京社科规划工作的一个窗口和品牌。
多措并举带队伍。表彰了2014年北京社科规划工作25个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见表1—1)和31位先进个人(见表1—2),授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等25个科研管理部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张朝意等31名同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面向科研管理单位与研究基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学习培训,将搜集到的各科研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推广,共有90余家单位的150余名项目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建立了项目管理工作QQ群,以增强信息交流、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举办了两期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骨干研修班,近80名北京社科基金项目二级管理单位、研究基地科研管理骨干参加了研修。
表1—1 201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名单
续前表
表1—2 201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续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