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思想:出土文献所见黄老道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黄老道家作为道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端于先秦时期,盛行于秦汉之际,转型于魏晋之后。与老庄道家相比,黄老道家有比较浓厚的政治情怀,有比较具体的政治理念,有比较成功的政治实践,也有比较深远的政治影响。然而,说到道家,无论是学界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首先想到的都是与政治和现实拉开距离,以批判者面目出现的老子、庄子等道家人物及其思想。这有很多原因。首先,两汉以后,政治理念和实践的承担者主要是入世的儒家,作为儒家文化的补充,以出世形象示人的老庄道家更易受到重视。其次,黄老道家的很多重要观念,例如天地人一体同构的宇宙观、顺应自然节拍的生产生活模式、用阴阳五行编织起来的世界图景、对大一统政治格局的维护、对一君万民政治体制的推崇、对无为因循政治理想的向往等,其实已经被汉以后集大成式的儒家收入囊中,消化于无形之际了。最后,20世纪以来西学背景下的哲学史研究方法,有将丰富生动的思想现象教条化、机械化理解之嫌,学者们倾向于从文献中寻找纯正的、“哲学性”强的内容,哲学史成为干巴巴的几条线索,儒家就是孔、孟、荀三点一线,道家就是老、庄两点一线。黄老道家在道家哲学史中只能占很小的篇幅。这种有所选择、重点突出的叙述方式虽然其来有自,但会使今天的读者误以为这些思想主线和代表人物,天生就已经具备明确的哲学意识和完善的思想结构,而那些观点不够鲜明、结构不够清晰的文献与思想,例如与黄老道家相关的传世文献《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大戴礼记》《淮南子》《鹖冠子》等,很难得到系统的研究,而事实上,正是这类文献,反映着时代真实、复杂的面貌。

正因如此,那个曾经被汉初司马谈视为无所不在、无事不宜,可以融汇百家之长的黄老道家,在今天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面目不清了。实际上黄老道家才是战国秦汉之际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道家,目前的道家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相关描述可以说背离了先秦思想的真实面貌,也和出土文献所见先秦思想的复杂性、多元性有很大距离。好在出土文献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提供了与黄老道家相关的资料,结合史料中对黄老道家曾经有过的辉煌描写,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热衷于整理黄老道家的相关文献,重建黄老道家的思想脉络和谱系,恢复黄老道家的本来面貌,探讨黄老道家在道家思想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和价值。

近年来,我一直比较关注黄老道家的问题。2015年出版了以整理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凡物流形》《三德》,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等文献为主的《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一书,这次利用王中江教授主编“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的机会,再次推出一部与黄老道家研究相关的书籍。书名《文本与思想:出土文献所见黄老道家》显得有些迂阔,显然,这样一本小书难以覆盖如此庞大的内容。起这个书名,主要是想表明自己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我们今天在面对这个以复杂、广大著称的思想现象时,必须秉持多元、开放的姿态,不能被固定的方法、单一的立场、僵化的思维所束缚。但有一点是可以作为前提的,由于黄老道家文献比较琐碎、脉络不够清晰、涉及领域非常宽泛、过去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就目前而言,我们依然必须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最好的研究方式莫过于从文本到思想,即首先占有、梳理相关的文献,通过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辨别,确定其文献的性质以及与黄老道家的关系,然后再上升到思想的判断与脉络的整理。尽量让材料说话,不尚空论,不放空炮,让结论站在文本的坚实基础之上,这是我在研究黄老道家时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本书由七章构成,下面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章“《老子》与黄老道家”,是我2015年1月在国家图书馆面向公众做的一次报告。在这次学术演讲中,配合图片,我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所理解的黄老道家的基本面貌,其中包括黄老道家在汉初的政治实践、《老子》与黄老道家之间的关系、黄帝与老子之间的关系、《论六家要指》与黄老道家之间关系等问题。我想,这样一种非正式学术论文的形式,或许更有助于读者尤其是对黄老道家所知不多的读者,在相对轻松的气氛中,较快、较完整地了解黄老道家的基本轮廓、思想主旨、相关文献以及研究动态,也可以比较方便地接受本书后面几章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

第二章“出土文献视野下的黄老道家研究”,最早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又见于《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一书,之所以再次纳入此书,主要原因在于,此文基本总结了我对出土文献与黄老道家之间关系的最为主要的观点,因此非常重要。这些观点包括:通过对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等文献的研究,我相信存在着一个可以和老子思想系统互为补充的“黄帝”名义下的思想系统,而且这两个系统还可以各自区分出所谓的“老子类型的道论和政论”“黄帝类型的道论和政论”,这就能合理地解释“黄老”为何是“黄”与“老”的结合体,从而证明“黄老道家不过是老子思想的创造性转化”“黄帝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假托”等观点并不确切。此文还提出,通过观察《太一生水》《恒先》《三德》《凡物流形》等战国楚简,可以发现往往有着与早期黄老道家各种形态的宇宙生成论相应的政治哲学,这就为黄老道家“从天道到人道”的经典思维框架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此文还提出,黄老道家有着不同于其他各家的特殊的文本结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果这一点得以认可,那么就为寻找黄老道家的特殊符号、为我们今后确认黄老道家文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系数。

第三章“‘自生’观念的发生与演变——以《恒先》为契机”,最早刊发于《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2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道家类文献,引发学界强烈关注,而被认为具有重大思想价值的莫过于《恒先》了。《恒先》上半段是宇宙生成论,下半段是政治理论。其中有一些很奇特的话,那就是:“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我发现,这些话必须放在道家“自生”思想史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恒先》上半段的宇宙生成论是为下半段人间政治哲学服务的,论述宇宙生成论的“气是自生”,目的在于为统治者的“无为”、为百姓的“自为”提供合理性依据。在道家哲学中,“自生”是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传世文献中相关资料虽然很多,但过去没有好好整理,通过《恒先》,我们了解到,“自生”思想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个观念和《老子》《庄子》的“自然”思想有密切关系,后来被严遵、王充、郑玄、《列子》等接续和发挥,一直影响到郭象,从以“道”为前提的“自生”理论变成了不以“道”为前提的“自生”理论。《恒先》的发现,为“自生”观念演变的研究,为道家多元宇宙生成论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没有来自黄老道家的特殊视角,没有出土文献《恒先》的问世,“自生”演化史很难受到重视,其脉络可能永远难以浮出水面。

第四章“上博楚简所见阴阳家思想的影响——以《三德》《天子建州》为中心”,最早刊发于台湾《哲学与文化》2015年第10期。从此文的题目看,似乎与黄老道家无关,其实有密切关系。我把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理解为黄老道家的宣言书,黄老道家兼综各家,其中第一家就是阴阳家,阴阳家是黄老道家落实“从天道到人道”思维以及行为模式的关键,以黄老道家为指导思想的《吕氏春秋》一上来就用阴阳家理论来构建宇宙的基本框架。

在上博简《三德》《天子建州》等文献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文字,侧重从天地人的整体框架讨论人的行为方式,即人事必须遵循天地、四时的天道运行模式,依据阴阳、文武、生杀、刑德的原理指导政治实践,并将这种带有禁忌色彩的行为准则称为不可抗拒的“天礼”。在这些文献上,既可以找到黄老道家的痕迹,也可以找到儒家的痕迹,这说明这两者之间存在交合之处,如果我们考虑阴阳家的因素,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阴阳家其实是儒、道共同的思想资源。黄老道家大量使用阴阳家学说,是没有争议的。而《荀子》《大戴礼记》上所见黄老的影子,在相当大程度上,正是阴阳家的影子,通过阴阳家这个媒介,儒家和黄老发生了重合。因此,结合《三德》《天子建州》等出土文献,我们发现了阴阳家的学说与原理是后世黄老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源头。也发现先秦儒家面貌复杂、系统多元,有一部分儒家显然受到阴阳家的深刻影响,直接借用了其概念或框架,将其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从而与突出德行与伦理的其他儒家形成鲜明对比。可见,阴阳家的思维作为一种可以提供政治合理性的思想资源,被战国中期的儒家、黄老道家所共同接受,成为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出土文献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思想的多元构成,重新审视《礼记》及《大戴礼记》中一些过去不受重视篇章的价值,提供了帮助。

第五章“清华简《三寿》《汤在啻门》二文中的鬼神观”,最早刊发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中,有一批比较特殊的文献,如《殷高宗问于三寿》、《汤在啻门》以及《汤处于汤丘》,其形式都是上古帝王与臣下之间,例如商汤与伊尹、殷高宗武丁与彭祖之间的对话。黄老道家文献中,有一类文献非常特殊,我将其称为“帝师”类文献。这类文献都采取对话的形式,对话的一方是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被天下之人公认为贤明的、成功的帝王或君主,如黄帝、尧、舜、禹、殷高宗、周文王、周武王等;另一方是深明天道又洞察世事、可以称作帝师的人物,如岐伯、彭祖、伊尹、姜太公等。帝王所问,从内容上看,往往都是最为重大的、紧要的问题,例如如何获取天下,如何获取军事上的成功,如何获得政治上的长治久安,如何养生并长生,等等。而“帝师”往往是天道的代言人,他们的话带有强烈的神秘感,又具有浓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这两篇也具备“帝师”类文献的特征,具有转化为黄老文献的倾向,或具有影响后世黄老道家的可能性。黄老文献在利用天道、鬼神等自然禁忌为人类政治行动提供合理性和绝对性方面,往往不遗余力。《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这两篇文献都对鬼神非常敬重。《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彭祖反复强调,让“神”与“民”均得到满足,是衡量统治者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汤在啻门》讨论了构成“人”“邦”“地”“天”的重要因素,其中“四神”和“九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此二文既重视鬼神又不唯鬼神,既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又借重鬼神禁忌所能产生的神秘力量,因此和将鬼神视为绝对力量的墨家无关,思想倾向更接近黄老道家。《汤在啻门》出现了“地真”这个特定的道教用语,“四神”和“九神”也很有可能和道家、道教中的“神人”“真人”等神仙有关。所以,后世道教可能从这些文献的鬼神观中吸收了资源。

第六章“清华简《汤在啻门》译注”,最早刊发于日本《出土文献与秦楚文化》第10号(2017年3月)。如前文所示,虽然与黄老道家可以关联起来的出土文献越来越多,但这些文献面目复杂、思想多元,很难简单定性,所以我认为第一步的工作还是严格的文本梳理,以确认其文献性质是具有黄老道家倾向还是黄老道家源头,是典型的黄老道家文本还是仅一部分内容与黄老道家有关,在此基础之上,再判断其思想的特征以及在黄老道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在《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一书中,我就对《恒先》《三德》等文献做过类似的工作,但这本书出版时,《汤在啻门》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尚未出版,所以没有列入其中。《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公布于世以后,我在整理者释文和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这两篇文献重新做了完整的译注,《汤在啻门》译注相对成熟,因此放入此书中,《殷高宗问于三寿》中间部分“九大理念”比较难解,自己满意的注解还有待时日。

总的来看,《汤在啻门》这部出土文献存在着大量对先秦思想史而言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其中,从养生到治国,从天道到人道,重视利用术数、鬼神等自然规则、禁忌的力量,同时以“帝师”类文献的方式加以阐说,这些,都可以说与黄老道家有一定关联。但是,《汤在啻门》虽然在思想、语言、风格上呈现出一定的黄老道家色彩,但尚未突出“道”的至高无上。所以,虽然不能否定《汤在啻门》与黄老道家的关系,但将其视为一种早期的公共资源,称其对后世各家,尤其对黄老道家、道教产生了较多影响,可能更稳妥些。

第七章“《黄帝四经》所见‘节’‘度’之道”,最早刊发于《史学月刊》2017年第6期。我对马王堆帛书《老子》卷前古佚书(即学界通称的《黄帝四经》),从文本到思想都做过长期的研究,已经发表了比较多的论文,从各个角度对其加以了考察,这次纳入本书的是最新的一篇。《黄帝四经》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讨论政治艺术的书,这本书指出,政治绝不仅是机械地、僵化地、简单地去模仿、套用天地间那些确定不移的禁忌和规范,而且要注意观察、揣摩、提炼、运用天地间阴阳消长的节律以及万物间那些看似复杂、实则充满规律的辩证关系。这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如果说“法天则地”是黄帝政治行为的准则,那么可以说“节”“度”之道就是黄帝政治行为的方法。过去,作为客观法度和刚性标准的“节”“度”较受重视,而主观意义上的、作为柔性原则的的“节”“度”还较少受关注。在《黄帝四经》看来,确定的、不变的、成文的“节”“度”固然是“法”,微妙的、灵活的、弹性的“节”“度”同样是一种“法”,黄帝之道正由此体现。黄老道家也推崇平衡之道,但平衡并不表现为绝对均衡,有时适当地偏向其中一方反而是处理矛盾关系最好的方式。对于灵活性政治原则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大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仅仅追溯到《周易》《老子》《论语》是不够的,《黄帝四经》不仅有着更为系统的论述,而且也有很多独到之处。

2011年,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合研究”,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个子课题“出土文献与古代道家政治思想新视野”的负责人,可以说本书主要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合研究”的结晶。近年来,自己在黄老道家研究上能够集中精力并取得较多的积累,和这个项目的引领与促动是分不开的。在此,对王中江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2014年,我开始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新研究”,2017年,我开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同时,我还有幸参与到由清华大学李学勤先生主持的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项目中。因此,本书也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以及“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成果。

在此,对于来自各方的学术支持与鼓励,献上真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