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瘦:很享受的高效减肥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为什么当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用饮食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这样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体重不好,却还是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如果你有过这些疑问,那么本节内容就是为你写的。

绝大多数人的肥胖是后天经历造成的,特别是童年的经历。尽管我们已经成年,但可能依旧背负着童年的包袱。这些包袱已经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的一部分,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减肥的第一步是拒绝增肥,那么就需要去发现童年的经历是怎样影响着我们当下的行为方式,食物在我们心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肥胖对我们来说代表着什么。

过去我有一个病人叫婷婷,她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妈妈家里人都很爱吃,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一家子“吃货”,每次家庭聚会总离不开各种聚餐,而且吃的都是大鱼大肉,到最后,一家子都是吃到体型偏胖。婷婷小的时候每次去外公外婆家,老人总是给她各种好吃的,生怕喂不饱。但是爸爸家完全相反,一家人很自律,对自己、对他人要求特别高,特别完美主义。她的爷爷奶奶非常看重身材,每次婷婷过去玩的时候,就会说:“婷婷啊,你是不是最近又胖了,这样身上都是肉,多难看啊。如果嘴巴都管不住,你将来怎么能够出人头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婷婷学到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信念。妈妈家的信念是:食物就是快乐,食物是满足感的唯一来源。爸爸家的信念是:我没有用,我不够好。前者是对食物的信念,而后者是对自己的信念。

从认知行为心理学上来说,我们称之为信念,但它们并不是事实,只不过是我们对事实的一种诠释罢了。不同的人对食物会有不同的信念,比如婷婷认为食物带来的是满足感,但对有些人来说,食物带来的是罪恶感。不同的人对自己也会有不一样的信念,比如婷婷认为自己没用,别人不喜欢自己;而有的人会觉得自己很优秀,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对食物、对自己有消极的信念,那么一些小事会很容易触发负面的认知和情绪,进而造成情绪化进食。

拿婷婷来说吧,因为她是一个护士,在医院轮班一次就是12个小时,所以压力很大。而压力会很容易触发她对自己的消极信念。比如说,她给一个病人打点滴,有的时候血管比较难找,需要扎好几次针。但是这个病人脾气比较急躁,指责婷婷说她连打点滴都做不好还怎么做护士。这就彻底触发了婷婷对自己的消极信念。就像她小的时候经常被爷爷奶奶批评一样,婷婷开始想:也许他说得有道理,也许我的确不适合做护士。婷婷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差,对自己生气,开始回想过去种种失败的经历,然后越想越抑郁。

你可能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这么抑郁其实很难受的,特别是到了晚上回到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情绪就更低落了。到了晚餐的时间,婷婷对食物的信念就被激发了,因为她相信食物可以提供满足感,这样很自然地,她就开始用食物来解决自己的不开心。吃着吃着,婷婷也就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坏心情。只可惜的是,情绪化进食只能在短期内帮助我们降低负面情绪,结束了胡吃海喝之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暴饮暴食了,于是又一次地感觉到,自己当真什么都做不好,连自己的饮食都控制不了,因而更抑郁了。

我们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受我们的情绪支配,而这些负面情绪往往和我们过往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希望你可以留心生活中什么事件会令你产生强烈的情绪,而这些事件到底触发了怎样的信念,我希望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样消极的信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和我过往的经历有关吗?

婷婷只是一个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对自己、对食物的消极信念。再举一些其他例子。有的人从小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可能吃一顿饱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下一顿,这样孩子会意识到:如果当下有的吃,一定要吃饱,不然会饿着。尽管现在他长大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但他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要吃到饱才好。还有的家庭很讨厌浪费食物,这也没有错,但是孩子从小就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我一定要把碗里的都吃掉,不然爸妈会骂。到了今天,他吃饭的时候宁愿撑着自己也不能把食物倒掉。有的父母可能会用食物来奖励或安慰孩子,比如:考试好了给买好吃的,不开心的时候给买好吃的。这样孩子不知不觉形成了习惯,把食物当作是安慰自己的最佳方法。还有的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不论是父母的婚姻问题,还是在学校被别人欺负,都对别人缺乏信任感,而长得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安全的壁垒。

对自己的信念,大概有两个大类:一个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很失败,自己不够好;另外一个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没有信心,认为没有人会喜欢自己。而这些信念和我们童年的经历,不论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还是在学校的老师同学,有着莫大的关系。

长期的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童年的创伤会导致成年期的肥胖。一个来自瑞典的研究团队集中分析了23个研究项目、11万多名实验对象的数据,发现任何一种童年创伤,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会显著提高成年肥胖的发生率,而且创伤越严重,肥胖的概率越高。(Hemmingsson, Johansson & Reynisdottir, 2014)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他们分析了一万多名受试女性,结果发现16岁前发生的创伤会导致成年肥胖。(Alvarez, Pavao, Baumrind& Kimerling, 2007)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8000多名青少年,得出结论:童年父母的缺失会导致青少年时期的肥胖。(Shin& Miller, 2012)你可能觉得有点儿吃惊,童年的创伤跟成年后的身材竟然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来自意大利罗马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也指出,童年创伤会导致负面情绪,进而带来成年肥胖。(D'Argenio, Mazzi, Pecchioli, Di Lorenzo, Siracusano & Troisi, 2009)

减肥是个任重道远的任务,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进而导致减肥失败。所以说,减肥的第一步是要能够全面停止增肥。增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情绪化进食,而之所以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食物和自己存在消极的信念,这些信念往往来自我们的童年经历。

减肥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是能够充分觉察到自己的消极信念。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希望你可以用心去留意自己的负面情绪,留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那一刹那,看看你能不能描述出自己负面情绪或不健康饮食背后的消极信念。然后记录下来,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我这种信念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了我这样的信念?当你找到自己信念的来源时,这信念就不再那么强大了,你也就可以用更成熟的角度来审视这样的信念,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作业

1.请进行自我审视:自己有着怎样的童年经历,而这些经历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饮食行为的呢?

2.你对食物和自己有怎样的负面信念?这些负面信念又怎样影响到你的情绪化进食?

3.在接下来的一周,请使用本书附带的ABC记录,对自己的负面信念进行记录和分析,特别是那些生活中的不顺心和压力大的负面事件。请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信念来自哪里?这些负面信念和我的童年经历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