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子显微镜
1 概要描述与要点
1.1 从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然后呢?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只能到达微米级(几乎是病毒的大小,比可见光波长大了一个数量级),后来在有了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之后,人类的探测能力提高到了原子级(比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尺度大了一个数量级)。由上,我们可以猜测,依靠现有各种显微镜,可以进行原子内部结构的直接探测(虽然我们有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但都是通过一些实验现象归纳总结,间接得出的)。
但是,想要对更小尺度进行观察,只能使用波长更短的探测介质,如重子,其中,人类可以轻易获得,又能在探测同时引起更少变化的是中子,也就是中子显微镜。
目前,对撞机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但看看那些人类历史上野心勃勃筹划,最后又不得不放弃的加速器,就知道对撞机的成本高得离谱,只能是精英科学家阶层的昂贵玩具。最后代表未来研究工具的也许就是中子显微镜。
印凯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本科生
1.2 中子显微镜的可能路径
中子显微镜的原理应当类似于电子显微镜,如图1所示。

图1 一种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中子显微镜第一步:获得足够稳定的高速中子流。
这一步就会出现问题,由于现在人类只能加速带电粒子,现在的中子源全是由天然放射源产生的中子,因此现在还无法将中子加速到表现为很强波动性的程度。加速中子,这将会是在人类对基本力的掌握达到相当高度以后才能实现的,而不再是依赖电磁力进行加速。
第二步是让中子流对通过检材,获得信息。这一步也许可以参考电子显微镜对检材的处理。
最后一步是对中子携带的信息的解析。同样可以参考电子显微镜,只是由于中子的破坏力远超电子,检测头的老化会严重许多。
同时,由于中子质量比电子大很多,与它的探测对象将会是几乎同一数量级的,所以中子会引起许多无法忽略的干扰,这需要大量实验归纳总结排除干扰。
1.3 中子显微镜的可能运行模式
中子显微镜的可能模式类似于上海光源(见图2),让许多分线站共用一条探测介质发生装置,因为高速中子发生装置也许会非常庞大,但是一个发生装置有足够能力同时让许多探测设备开展工作。

图2 一种可能的中子显微镜的运行模式
2 应用意义与前景
现代社会中,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但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科学。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使用超级计算机,但是超级计算机的程序算法依然来源于实验,甚至计算机本身的发展都要依赖于基础科学方面的进步,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物质的本原——这也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子显微镜可以使这一切更简单、更经济、也更高效。就像望远镜的发明使得天文学突飞猛进,直观地看到并看清楚研究对象总是一件好事。
现在人类正面对一个困局:研究亚原子结构就要用到对撞机,而对撞机数量有限而且成本很高。虽然可以预见的是,中子显微镜依然不会平民化,但至少不那么昂贵,这会加快人类对物质深层结构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基础科学方面的进步总是对人类进步有利的,尽管也许在许多年后才体现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