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饮酒确实能致癌

“烟酒不分家”,是说烟、酒这两样东西在世俗交际上的作用,送人香烟、请人喝酒了,接下来的事便好办了。不过这里要说的却是烟与酒对人健康的危害,实在也是“烟酒是一家”,一个样的。

酒有国酒、洋酒、白酒、红酒、黄酒、啤酒、茅台酒、酒鬼酒……但万变不离其宗:凡酒必含酒精,因为若不含酒精便不称之为酒了。

酒精之化学名为乙醇,三杯下肚,酒精大约不到半个小时便被吸收,经肠入肝,人之肝脏中有乙醇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酸,乙酸在肝脏中经过一个名为“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过程,释出些能量,再演化为二氧化碳与水,前者经呼吸排出,后者经尿液排出。若是如此,则饮酒何害之有?原来问题却出在这中间环节的乙醛上,乙醛本应由乙醛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酸,再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的,但若这乙醛脱氢酶活力不足,则乙醛不能充分被转化,便在体内积聚起来,而此物却是一种细胞毒性物质,能损伤细胞核内有“细胞化工厂”之称的线粒体。线粒体伤则细胞伤,细胞伤则器官伤、人体伤。偏偏在亚洲人中这乙醛脱氢酶活力不足者居半,故亚洲人多半一旦饮酒便面红耳赤,便是这乙醛已在体内积聚的表现。而即使此酶活力尚佳者,若大量饮酒,一时亦必“应接不暇”,大量乙醛来不及处理,流窜全身,仍必造成危害。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过去多理解为“伤肝”一项。确实,酒精可引起一系列肝脏的损害。但就如吸烟不仅伤肺一样,酒精也不仅损肝。酒精、乙醛进入血液流转全身,伤胃、伤胰,也伤心。

酒精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一定的舒缓作用,使人感觉放松,无拘束感,“无喜而乐”,事实上这已是对思维判断力损害的表现了。不过既能凭空生出个“乐”来,饮酒者乐在其中,也就不管这乐从何来,或是会不会乐极生悲了。若是浅尝辄止倒也罢了,可惜人们到了此时自控能力已经下降,往往欲罢不能,继续饮酒的结果是思维紊乱、感情失控、失礼误事、昏睡不醒,甚至一命归西。即使尚能控制以不醉为度,经常饮酒亦可使人产生对酒精的依赖,一旦得不到酒精补充,便会产生手抖、恶心、焦虑、烦躁,甚至血压上升等症状。而且一旦发生酒精依赖,对酒精的需要量还会不断增加,最终形成慢性酒精中毒状态:病人营养不良、精神颓废,思考记忆能力下降,不修边幅、不知荣辱,甚至人格扭曲。慢性酒精中毒者帕金森综合征与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亦明显增加。酒精对脑的伤害以往多被“喝醉了”一言蔽之,近年才开始受到重视。

吸烟会损伤男性生精的能力,增加不孕的概率,孕妇吸烟则增加流产、早产的概率。20世纪70年代则发现了孕妇饮酒会伤及胎儿,导致胎儿发生“酒精综合征”,身体发育不良,头小脸平、眼裂短小、鼻短颏尖,智力亦有障碍。抽烟、喝酒不仅危害本人的健康,还祸及子孙,两者又何其相似。

人们认识吸烟的危害自致癌始,而对于酒精与癌症的关系的认识则十分滞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一般还只将酒精视为促癌剂,认为其本身并不致癌。最早注意到酒精与癌症关系的上海肿瘤流行病学家在崇明农村调查的结果证明:患肝炎后继续饮酒者肝癌的发生率是患肝炎后不再饮酒者的两倍,结论是酒精对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即酒精是促癌物质。后来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者则观察到在并未患肝炎的人群中,因嗜酒发生了肝癌,称酒精是致肝癌的“独立致癌因子”,即酒精本身即可以是导致肝癌的致癌物质。其后各国学者的研究证实:除肝癌外,酒精可引发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还特别注意到除这些消化道癌外,酒精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人专门研究了红酒与乳腺癌的关系,认为其关系是肯定的。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致癌物质分类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即“有充分的人体研究证据”的致癌物质。至此,饮酒能致癌之说尘埃落定。

吸烟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而饮酒的历史少说也有两三千年。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才几十年,真正认识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更晚,因为饮酒似乎还和“文化”搭上了些关系,使其危害更具了些隐蔽性。不过如今时代进步、科学昌明,科学格物致知,去伪存真,还事物之本来面貌:酒精亦致癌!智慧如讲求文化之人,利害得失焉能不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