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转公募要跨几道坎?
随着修订后的《基金法》6月1日的正式实施,原来属于“专营”的公募基金业务,变成了百家饭。根据证监会今年2月正式发布的有关规定,目前有资格去做公募业务的私募公司至少已有十多家,但公募这碗饭要不要去吃?如何吃?还是让私募精英们颇费思量。
2013年7月
看上去很美
尽管公募基金的规模近年来徘徊不前,但到去年底,公募基金的规模依然超过2.8万亿元。相比不足3000亿元规模的私募基金,公募的“饭局”足够大。那么,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大餐味道如何呢?
首先,公募和私募的吃法不同,如果能分得一杯羹,公募的饭吃起来似乎更容易。公募基金主要靠管理费生存,而私募基金主要靠业绩提成。也就是说,做公募如果达到了一定规模,端上了饭碗,业绩就算很中规中矩,日子也能很滋润。而私募业务更像是明星制,业绩优异,则众望所归,名利双收。但如果业绩还是中规中矩,则很难长大,只能是温饱而惨淡经营。其次,公募的饭局群众基础好,吃起来更踏实些。私募基金主要面向高净值的客户,其投资起点就是100万元,而公募基金主要还是面向海量的中小投资者。高端客户,好则好矣,但他们往往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也更有主见,其资金的稳定性较差。第三,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宣传,因此如果业绩好或是在大牛市中,其口碑效果远强于私募,能够迅速把规模做大,私募则只能遮遮掩掩,传播范围有限。
入局门槛多
公募虽好,但从实际情况看,私募入局公募者还不多,其原因何在?主要还是门槛太多,很多私募知难而退了。除了管理规模、注册资本等硬门槛外,更多的软门槛也使很多私募公司踟蹰不前。那么,对于那些已跨过硬门槛的私募公司而言,真的要做公募业务,还要跨越哪些软门槛呢?
第一道门槛是心态,做公募是放长线钓大鱼,指望“短频快”赚钱的,还是不要入局。观念的转变还包括愿意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包括投资和信息披露,愿意为中小投资者服务并接受媒体的监督等。第二道门槛是投入,做公募有很多刚性的投入,无论你管理规模大小,这些投入都省不了。由于有法规及行政指引的要求,公募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要比私募高许多。如买一套后台的TA系统,就要花上百万元。公募的客户服务、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成本也都高于私募。据测算,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如果不足50亿股票型基金,那么它基本不赚钱,甚至是亏的,而十几亿规模的私募基金公司却能活得很好。第三道门槛是管理,相比私募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要复杂得多。从公司架构看,公募公司的必设部门明显要多于私募,除部门间的管理工作外,公司与监管部门、媒体、投资者等的管理协调工作都要比私募繁杂。与私募公司不同,公募公司的总经理一般都不会直接从事投资管理,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销售上,因此公募基金如果要取得好业绩,则需要管理者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平衡各种利益。
适者生存
因此,公募业务更像是有钱人玩的行当。目前公募基金公司已有80多家,有近一半的公司还处于烧钱阶段。以个人股东为主的私募公司,能否像银行、券商等现有公募公司股东那样去大把投入,的确要认真考虑。此外,公募基金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下,其受到的制约更多些,因此尽管其体量很大,但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则逊于私募。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盘指数的单边牛市较难出现,市场的机会更多表现为结构性机会,对这些机会的把握,私募公司具备“船小掉头快”的优势。而且,随着市场对冲工具的出现和完善,各类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相继问世,这是近年来基金业的一股新风,而这些对冲产品基本都架构在私募基金的框架下,对冲基金将会是今后若干年基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纵观近年来基金业的发展,我们看到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业务的融合和贯通。公募、私募并无本质上的优劣,都可以立足。新《基金法》虽然打通了两者间的壁垒,便于基金管理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业务方向的选择,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发展的,或甘愿为之付出的,才是最睿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