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20年7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那些年我们飚过的船——科幻作品中宇宙战舰的造型艺术

文/索何夫

每当有太空歌剧的大片上映,比如最近的《星球大战》新三部曲,我们总能听到一种来自“硬科幻爱好者”的声音:“这不是科幻。”“这不科学。”

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在第一部《新希望》杀青时,乔治·卢卡斯也说过,《星球大战》“不是一部科幻电影”。这部受到黑泽明电影叙事与故事结构深刻影响、并保留了大量20世纪上半叶“太空牛仔”小说风格的电影,也确实充满了不那么“硬”的地方:比如玄之又玄的“原力”,其中的太空战争也有强烈的复古风格。

即便只略略看过电影,巨大的帝王级歼星舰(Imperial Class Star Destoryer)的造型也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庞大战舰的造型并不类似现实中的军舰,横剖面大致呈楔子状的锐角等边三角形。高耸的舰桥和巨大的推进器位于三角形的底上,而整个舰体则从后向前逐渐收窄,识别度一流。

当然,设计师们把银河帝国的主力舰弄成这样,不仅仅是为了让它显得卓尔不群。事实上,在《星球大战》背景故事中,它的特殊造型被赋予了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解释:为了确保舷侧火力能够有效集中到战舰前方。

虽说这一解释并不稀奇,但只要稍稍想想便能发现其中耐人寻味之处:现代军用舰只上,武器装备要么沿着船体中轴在甲板上方对称(如各种舰炮),要么位于甲板之下的舰体内(如垂直导弹发射单元),几乎没有布置于舰体两侧的。舷侧火炮这种装备其实是风帆战列舰时代的老皇历:在前装填滑膛炮时代,因为舰炮的射击命中率相对较低、弹着点散布范围很大,且火炮射速缓慢,风帆战舰为了最大限度发扬火力,往往排成一列纵队、亦即战列线,用众多舷侧火炮同时射击。这种战术在17至18世纪逐渐成形,到19世纪初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前后达到顶峰。而19世纪中叶,由于蒸汽铁甲舰的出现,这种战术开始受到了横队战术的挑战——在利萨海战后的19世纪下半叶,许多国家的海军都转而使用横队,强调以主力舰的正面火力压制敌方纵队、然后高速强行突破。在这一时期,主力舰往往将主炮布置在船只的前甲板和船腰部位,大致呈锐角三角形,以确保火炮的前方射界……

《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太空战,恰恰是将19世纪的海战高度浪漫化后硬“搬”到了太空中,其中的战舰设计,也正是为了这种“场景再现”而服务的:在《星球大战》系列的前传三部曲,尤其是第三部的科洛桑太空战中,卢卡斯影业燃烧了巨额特效经费,极为精细地还原了一场大气层外的特拉法尔加角式会战:银河共和国和分离主义邦联的巨大战舰在太空中沿着细长的战列线一字排开、互相轰击,在战舰的船舷上,成排巨大的固定式舰炮以风帆时代的速率缓慢而沉重地喷吐着巨型炮弹。甚至,卢卡斯故意将战舰上的舰炮设计成了需要手动操作的类型:在不止一个特写镜头中,我们能看到B1战斗机器人和克隆人士兵忙碌地搬运和装填巨大的实体炮弹,用手动方式控制火炮复位、调整俯仰角并射击。而正传三部曲中,“进化”为三角形的帝国战舰则一边直挺挺地高速冲向目标、一边将火力朝舰首方向集中,与现实中19世纪下半叶的海战方式别无二致——事实上,在“执行者号”无畏舰(达斯·维德的旗舰)被击毁前,指挥官的最后一条命令正是“朝舰首方向集中火力”!

总之,虽然“在太空中复刻19世纪海军”显得“不够科幻”,但《星球大战》的太空战舰设计确实取得了审美层面上的重大成功,并且高度契合了电影的艺术表现需求:前传三部曲中那些一字排开的“太空风帆战列舰”相当有效地营造了银河内战的宏大感和史诗感,而正传中动辄朝着主角舰船直扑而来的帝国歼星舰则极大地强化了敌强我弱的威压感和银河帝国的国家恐怖主义色彩。甚至在涂装上,银河共和国的战舰(比如猎兵级)色调也更加柔和,与帝国统一的银灰色涂装体现出的严酷无情形成了强烈反差。

作为帝国的对手,正传中义军同盟战舰的外形同样是设计服从表现的典型:与整齐划一、庞大骇人的帝国歼星舰/无畏舰不同,义军同盟的战舰除了整体上“小一号”外,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杂”了——庞大的蒙·克莱梅利级巡洋舰有着大致成梭形的舰体、表面布满了气泡状的不规则上层结构;尼布隆-B护卫舰则有着非常明显的“蜂腰”和同样怪异的高大外部结构。更小的科雷利亚炮艇、锤头级护卫舰、武装运兵船更是造型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甚至与电影中的民船造型颇为相似;至于“千年隼”这种武装船只,索性就是从量产版民用货船改造而来的。但也正是这些缺乏统一标准、“自由奔放”的造型风格,相当有效地表明了义军“来自人民”的特点,以及其复杂且多元化的来源,有力渲染了整个银河共同对抗帝国暴政这一基调。

不过,虽说《星球大战》系列是标准的太空歌剧,但作为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幻电影的典型产物之一,这种“不科学”的让步仍然是相对有限的。写实主义仍大量存在于《星球大战》的太空战中,比如舰载机在太空战中的大量运用、利用陆基武器平台辅助行星防御作战。相较之下,更“新”的太空歌剧则完全没有了这类顾虑,在强调艺术表现方面走得更远。

在通过造型差异区分阵营方面,同为太空歌剧界一等大IP的《星际迷航》算是一个典型。或许某些《星球大战》爱好者会对一些不那么出名的舰只的阵营归属感到困惑,但《星际迷航》则绝对不会——因为它的每个阵营的舰船全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所有舰艇都遵循着大致相似的几何构型,而且有着被刻意凸显的识别度。

以好斗的克林贡人为例,他们的战舰“猎禽”无论大小强弱,全都在外形上高度模仿猛禽,有着张开的双翼和细长舰身,并且辅以相对艳丽显眼的醒目涂装。而相对的,人类一方的各路联邦战舰的造型,基本都与大名鼎鼎的进取号(Enterprise)相去无几:充满科技感的巨大碟状主船体和相对“苗条”而干练的舰身构成了它们的标准“招牌”。

此外,博格人的“立方体飞船”也颇有特色。这玩意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整体上就是方方正正的一块、完全没有明显的外部建筑——倒是和这个没有自我意识的半机械种族的审美风格相当搭调。不过这其实也不奇怪。毕竟,在太空中的飞船并不像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尤其是在高度模块化设计的状态下,其外形大可以极简、省略掉那些脆弱而复杂的外部建筑。因此,立方体甚至球体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相较于乐观向上、更偏向标准科幻风的《星际迷航》,另一套科幻大IP、以冷酷黑暗(Grim dark)与“类奇幻”风格著称的《战锤40000》中的战舰造型,则进一步将对不同艺术风格与审美风格的强调走到了极致——以桌面游戏出身,它从一开始就有着将宇宙战舰这种大号棋子做得精益求精的强烈冲动。而充满悲观主义的黑色哥特风格更是为它的战舰艺术设计提供了不少背景加成。

在《战锤40000》的各类宇宙战舰中,最常见、数量最多、也最具有这部作品“本格”特色的战舰,自然是人类帝国的舰艇。剧情中的人类帝国技术衰退、愚昧落后、有着强烈的中世纪宗教特质,而这种特质在战舰造型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型战舰看上去甚至不像是作战舰艇,而更像是飞行在宇宙中的教堂或者神龛。在它们有着巨大的彩色窗户、高耸的尖顶和其他充满了前现代气氛的哥特式上层建筑上,繁复华丽的巨型雕像鳞次栉比,而代表“人类的纯洁性”的醒目颅骨标志更比比皆是。即便是稍小一些的船舰也处处有浓烈的宗教气氛。

不过,“战锤”系列中的银河毕竟是个危机四伏的所在,光靠宗教氛围显然不足以御敌。但作为比《星球大战》更加“本格”的太空歌剧,《战锤40000》中的太空战甚至显得更加“古典”一些——在这个“特立独行”的世界观中,人类最重要的舰对舰作战方式之一竟然是……跳帮战。

没错,跳帮战。

古典时代,由于海军的舰载武器威力很难直接击沉敌方舰艇,战斗人员直接登上敌船夺取控制权的战术——“跳帮”一度大行其道。但到了近代,大口径火炮的出现让海军交战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纵然能够接近,也会遭到速射武器的压制——在日本倒幕战争的末期,宫古湾海战便是因此而发生了战况逆转。在之后的海战中,跳帮战术便逐渐遭到了舍弃。也正是由于这种战术看上去实在是过于不靠谱,即便是在20世纪的大多数太空歌剧作品中,也极少出现。《星球大战:新希望》开头那段达斯·维德率领501军团跳帮义军船只、试图夺回死星设计图的镜头,在“标准”太空歌剧中已经算是罕见的特例了。

但是,酷爱古典美学的游戏公司Game Workshop却不打算随大流。从《战锤40000》第一版《行商浪人》开始,跳帮战就被设定为重要战术之一——而为了让其合理化,类似于载人反舰导弹的“跳帮鱼雷”,甚至更加“玄学”的传送突袭等手段纷纷出现。为了对抗这种威胁,人类战舰必须保留数量众多的舰船防卫部队、甚至还得在船只上设立防御工事。许多战锤背景下的巨型军用宇航器甚至直接变成了“漂在太空中的要塞”,比如各式各样的“星堡”,或者帝国之拳军团的移动基地“山阵”号。这些庞然大物大多高墙林立、碉垒重重,活脱脱就是太空中的中世纪城塞。

另外,《战锤40000》也在“看风格识种族”上做得相当不错。兽人(Ork)的炮舰和巡洋舰造型看上去就像是一大堆废铜烂铁拼凑而成、天知道能不能太空航行的丑陋玩意儿,而其主力舰——“攻击卫星”(attack moon)索性就是在被挖空的岩石小行星或者小型卫星上装上巨大粗糙的推进器和武器系统变成的。艾达灵族的战舰修长、轻灵,迅捷,而且有着标志性的羽翼状结构。综合实力最为弱势的钛帝国(Tau)的舰艇相对较小且更为实用,有着类似海洋生物的外形;曾经的银河霸主太空亡灵们的“墓穴舰”宏大而神秘,充满了古埃及风格的装饰结构。至于最“另类”的泰伦虫族,其战舰则是彻头彻尾的巨大活体生物,庞大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当泰伦攻占并“吞食”一个行星时,这些巨型战舰会悬浮在星球的大气层外、通过细长的活体管道直接吸收已经被消化成有机物糨糊的行星生物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战锤40000》的精神同胞和忠实模仿者,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系列中,各大种族的舰船造型正是战锤中战舰的“现实化”改造版——人类的各级战列巡洋舰,无论是早期的“巨兽”级,抑或是后期的“戈尔贡”级,其四四方方、极具金属质感的造型,遍布船身的大小火炮,都与战锤系列中人类帝国的舰只有着无法撇清的联系。但是,为了便于展开传感器阵列与安置武器系统而设计的“双髻鲨”式舰首,以及相对而言“朴实无华”的外观,又与战锤式的哥特风格做了有效的切割。而星灵(Protoss)一族与艾达灵族、虫族(Zerg)与泰伦虫族的“血缘关系”也十分显著,前者金光闪闪、外形竭尽华丽的巨型母舰“亚顿之矛”号无论在设计目的(移动避难所)还是造型上,都酷似流亡灵族的“方舟世界”,后者的生物战舰“利维坦”与泰伦虫族活体飞船之间的关联性更是不言自明。

不过并非所有太空科幻都喜欢走“华而不实”的路线,以现象级射击游戏起家的《光晕》系列就是个很好的反例:在二十年前,《光晕1》的玩家们在看到开头动画中的“翠鸟”级巡洋舰(更准确地说是辅助巡洋舰)“秋之柱号”时,大概有不少人都难免失望——这艘承载着全人类希望的战舰看上去就是一截灰不溜秋、棱角分明的“漂”在太空中的大水泥柱子,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显眼的上层建筑,只有一个和舰身相比小得不成比例的悬挂式舰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威风。

不过,作为高度偏向现实主义风格的科幻作品,《光晕》系列的飞船——尤其是没有先行者遗留黑科技加持的人类飞船——的设计虽然不够美观,却比着重艺术效果的太空歌剧要合理得多:地球海战中,舰桥的作用是通过增加高度以抵消地球曲率的影响,为战舰上的指挥或观察取得更好的视野。然而,太空并非行星表面,更没有曲率可言,让全体指挥或控制人员聚在巨大的舰桥之内,唯一的“好处”仅仅是方便敌方将他们一次性蒸发掉罢了。除此之外,虽然太空中只要推力足够,长成啥样的飞船都能跑得动,但大量叠屋架床式的外部结构会极大地增加舰艇的被弹面积和进行装甲防护的难度,而且为损管部门制造出巨量难题。于是,尽可能地将主要功能区整合到舰体内部,就成了最合适的选项。

当然,《光晕》系列中人类舰艇的粗笨模样,也和它们的作战方式以及主力装备有关。为了对抗船坚炮利,还有发达的护盾技术护身的星盟舰艇,单发威力足够强悍的磁力加速炮系统是关键装备。这些直径以米计算的超巨型电磁炮虽然原理并不复杂,但却需要极长的炮管和巨量能源进行加速,以便击穿敌舰,这直接导致人类战舰的一切其他设计需求必须为这种每艘船只能塞进一两门的大家伙“让路”,其外形自然变得很不美观。在现实中的人类造船史上,曾经于19世纪末风靡一时、并被中国海军大量购买建造的“蚊子船”在设计思路上便与UNSC战舰颇为类似。

相较之下,作为技术发达(或者说侥幸捡到了发达的古代技术)的强大外敌角色,星盟一方的舰只倒是漂亮得多——为了体现其压倒性的技术优势,星盟战舰不但全都配置了能量护盾,而且完全看不出显著的外部结构:它们将传感器、武器系统、船体装甲等统统模块化集成到了船壳之上。在官方小说中,星盟驱逐舰的等离子炮开火时,只是“红色的光芒在船壳上聚集”,看不到明显的火炮结构。至于这些战舰的指挥/控制系统,更是深藏舰体内部深处。虽说这种设计仍然无法阻止神勇无敌的士官长前去刺杀战舰指挥官,但在合理性方面已经足够了。

在近现代科幻史上,源自各式各样UFO的“飞碟”,也是“外星宇航器”的一个重要门类。只不过,碟型飞行器设计在人类航空史上相对不算成功,而碟型战舰的构思更是被证明为彻头彻尾的失败(沙皇俄国在黑海建造的这类特殊外形战舰,被证明为甚至无法在航行过程中稳定射击)。因此,这种造型也鲜少在以“卖情怀”为主的太空歌剧中出现,而更多地被用于扮演“先进外星智慧生物入侵地球”的外星人载具。比如,堪称典范的《独立日》便将人们的“飞碟恐惧症”发挥到了极致:在片中,搭载着超巨型主炮和大量舰载机的外星飞碟以雷霆万钧之势抵达地球主要城市上空,先是拒绝进行一切交流沟通,然后又以绝对的暴力将这些城市挨个抹去,将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就产生的对“陌生人”的恐惧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庞大到夸张、仅仅阴影便覆盖了整座城市的巨型飞碟本身所产生的压迫感,甚至比那毁灭性的一炮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之后的即时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3》中,外星侵略者“思金人”的飞碟状母舰的思路正是来自于此。但不幸的是,它所采取的大部分镂空式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特殊的科幻感,却也大幅度削弱了本该极具压迫性的视觉冲击效果。

无独有偶,极尽无厘头与黑色幽默之能事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改编电影中,宇宙官僚主义集大成者、具有极端恶劣的审美与文学水平的沃贡人派往地球的“拆迁队”也体现出了与《独立日》中的外星母舰相同的风格。这些方方正正、毫无特色的“大砖块”成群悬浮在地球大气层外的景象虽然颇有些荒谬可笑,但不可否认的是,那种泰山压顶式的威慑气息的确是十足的。

除了飞碟之外,仿大气层内飞行器造型的飞船,尤其是大型飞船也属于影视作品中的“少数派”——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机翼完全没有存在价值。而这类飞船如果出现的话,通常都会兼顾大气层内的行动任务:典型是《阿凡达》中那艘被临时改装成巨型轰炸机、最终被炸得粉碎的穿梭机。不过,除了克林贡猎禽舰这种稀罕货之外,大多数太空战舰都不会考虑这一套。毕竟,比起在大气层内苦苦争夺制空权,从轨道高空直接把对方炸个稀烂,不是容易得多吗?

总之,科幻作品中宇宙战舰形形色色的造型,事实上更多的是人类历史记忆中刻板印象的集合。虽然写实风格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更多的时候,艺术表现的需求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并在许多人惊呼“这不是科幻”甚至“这不科学”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心潮澎湃、惊叹不已。

【责任编辑: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