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光临证经验撷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吕绍光简介

img
img

吕绍光,男,1946年4月9日出生,福建省建瓯市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3年,福建省卫生厅与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其“福建省名中医”。现任福建省立医院二级中医主任医师。曾任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行政主任。

一、学术渊源

吕师于1964年考入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疗本科(六年制)学习。毕业后曾跟师著名老中医俞长荣(原福建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长达8年(1975~1982年);跟师郑荪谋主任医师1年余(1988~1989年);跟师林朗晖主任医师达3年(1992~1994年),有名师指导,其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内分泌疾病与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治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与进展。自1983年吕师始跟师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林浩然主任医师学习西医妇科学达5年,还跟师福建省立医院儿科叶孝礼主任医师。吕师刻苦钻研,中西医融会贯通,在治疗月经病、不孕症方面倡导简化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有独特见解。

二、医德医风

吕师性情温文平和,十分重视德行的修养,常教导我们:做医先做人,修术先修德,医者当有一颗慈悲宽大的心。吕师对患者尽心尽力治疗。2007年被授予“全国医德标兵”称号。在授业上,吕师更是精心指导,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还常作为后盾支持协助后学者参与科研及学术交流。

三、学术专长

吕师精于医术,酷爱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在多位名师的熏陶及教诲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诊疗领域尤有研究。他全身心投入中医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每周2次的专科门诊及3次的特约门诊,平均每次门诊量达100多人次,其中以妇科内分泌病人居多。

(一)临床诊疗

吕师在临床开展内分泌病与中医疑难病治疗。如内科内分泌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妇科内分泌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妇科炎症;男科内分泌病(不育症)。对内科内分泌病如糖尿病、甲亢等病归纳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自拟“消渴方、消瘿方”等,有显著疗效。对妇科内分泌病如月经不调、不孕症,较早应用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即中医药人工周期辨证方法治疗),并研制出“调经合剂”作为院内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男科内分泌病如不育症,提出“补中兼清”的治疗原则,并研制出“益精胶囊”(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科研课题)。对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既符合中医辨证原则又有独特的创新思路,在临床中还善于使用福建特有的中草药,如寒草(金线吊葫芦,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定经草(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小春花等。

吕师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临床。”即临床治疗有效的病种不断增加,临床治疗有效的范围不断扩大。临床的关键在于中医辨证的思路与方法,而临床疗效是其直接的体现。因此,吕师十分重视临床研究,重视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认为“学经典、做临床”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关键之路。

1.对2型糖尿病结合临床总结新证型

吕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2型糖尿病是以“阴虚燥热”为基础,经过临床观察结合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病程及并发症情况将2型糖尿病分为“脾虚痰湿”“阴虚燥热”“虚中夹瘀”三个证型,既符合临床辨证思路,又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2.对疑难杂症从气血津液辨证,重视肾、脾、肝

吕师认为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吕师对疑难杂症侧重从肾、脾、肝考虑,以气血津液辨证为主,重视“气虚、血虚、肾虚、精亏”,“脾虚、湿阻、痰凝”,“气滞、肝郁、血瘀”,并根据个体不同随证遣药。

3.对月经病及不孕症重视中药人工周期治疗

吕师对女性月经病及不孕症重视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临床有显著疗效。同时以诊治内科疾病的思路进行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主张男女双方同时就诊,配合治疗,男性不育症重视补阳滋阴兼清,自拟益精合剂。吕师目前仍继续进行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益精胶囊的药学与临床研究”的科研工作。

吕师从医40余年,在中医药临床取得了一些成果,他牢记导师俞长荣教授关于“先规矩、后方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中理法方药一致性”和林朗晖主任医师关于从医得“胆大、心细、行方、智圆”等前辈名师的中医学术理念,重视临床辨证思路。

(二)教学科研

吕师长期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带教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93年开始担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学”教学任务。

吕师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精液异常不育症208例的临床分析》一文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交流。吕师参与5部著作(包括教材)的编写。

吕师3次申请科研项目中标,其中“益精胶囊的药学与临床研究”被列为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

吕师4次获科研成果奖:《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不孕症118的临床分析》获1986年福建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又获福建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闽政[1988]12号文件),于1989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精液异常不育症的血清激素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观察研究》获1987年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闽卫[科]奖字第973506号),又获1998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1998-3-071-1)。

四、学会工作

吕师曾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及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名誉主任委员,是福建省内分泌中医学科带头人之一。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曾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福建省中医男科专业创始人与学科带头人,又是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理事,不育症专业副主任委员,在全国中医药不育症专业占有一席之地。

五、获奖成果

吕师自1993年担任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成果与科研课题专家评委。他是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医院管理评定委员会《医师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中医学》撰写人,担任福建省卫生厅人事处、职改办晋升职称理论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撰写人。吕师自1996年开始担任福建省科委(科技厅)科研课题、科技成果评委,担任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医药学科组成员;自2003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研课题、科技成果评委;担任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福建医学》编辑委员会委员;被福建省卫生厅聘为福建省中医人员高级职称评委,并任专业组组长;被福建省人事厅聘为福建省中医人员高级职务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国医大师”评委。吕师长期承担全院各病区疑难病症会诊及部分省市级领导干部及高干的中医医疗与保健咨询工作。2008年起担任福建省保健委员会第三届保健专家组成员。

鉴于吕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成果,中国台湾的《福建名中医探奇》做了传记报道。《澳门日报》于1997年1月31日以题为《罕见三胞胎在福建诞生》做了报道。2002年6月28日美国《侨报》今日福建版刊登《吕绍光·致力中医药不育症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六、团队介绍

吕绍光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福建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内分泌专业团队开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内科及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取得良好疗效。2011年组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并资助50万元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吕绍光主任工作室。他带领的内分泌专业团队具备了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力量。团队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目前团队中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各1名,福建省中医糖尿病及妇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各1名。内分泌专业团队已培养硕士生8名,博士生1名,在读硕士生7名。年门诊量约36 000人次,病房收治病人约300人次。

(一)郑星宇简介

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留校任教两年。1986年考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广东名医黎炳南教授,研究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2003~2006年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学习,师从福建省立医院吕绍光主任。从事中医专业21年,擅长以传统方药治疗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年门诊量超过10 000人次。作为第一责任人,2003年完成了福建省卫生厅课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活血祛痰对肺功能和免疫的影响”;作为第二责任人,2008年负责福建省创新课题“P2Y12、CYP3A5基因多态性的高血压病血瘀证人群分布及对补阳还五颗粒反应差异性影响的研究”。编写了《农村常见病》等专著。担任中医科心脑血管专业组负责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学会理事,中医男科学会常务委员。

(二)郑姜钦简介

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疗系,20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我国内分泌专业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1年,系统掌握内分泌疾病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提高了内分泌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甲亢、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等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能独当一面,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绍光主任医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每年2次参加福建省卫生厅组织的福建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习班,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水平。2007年修业期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师合格证书。她担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兼秘书,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她还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带教,是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秘书,担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学”上课教学任务。在搞好临床和教学的同时,她认真做好临床科研,多年来潜心于中医临床科研工作,与专业组同道共同努力,进行多项科研课题,现正在进行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重点课题“名老中医吕绍光专家诊治系统的网络构建”,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益精汤对少弱精子症男性IVF-EF治疗结局的影响”。总结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总结《吕绍光主任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论文获第九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三)李红简介

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获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病证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妇科内分泌病证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曾到全国内分泌疾病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师承吕绍光、吴熙、尤昭玲等全国名老中医。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科杂病、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及不孕症等病的诊治。承担和参与国家级及省级关于围绝经期疾病、2型糖尿病、名老中医经验挖掘等系列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围绝经期阴虚体质妇女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奖。参与编著中医妇科经典名著研究系列丛书之一《〈金匮要略〉妇人篇研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学”教学工作,培养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研究生5名。现担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内科分会、糖尿病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四)蓝健姿简介

医学硕士,上海东方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95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1998年在上海瑞金医院肾内科进修。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吕绍光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师承)硕士研究生毕业。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病、高血压病、妇科病、糖尿病等。熟练掌握肾脏穿刺技术。先后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带教及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学”课程教学工作。担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分会委员。2006年主持进行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益肝肾解毒饮对乙肝相关性肾炎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及福建省卫生厅重点课题“解毒通瘀肾汤对慢性肾炎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五)孟晓嵘简介

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妇科病、老年病、肾病等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工作。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其在搞好临床和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临床科研,多年来潜心于中西医临床科研工作,与专业组同道共同努力,进行多项科研课题,现正在主持进行1项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糖尿病痰湿证与β3-A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六)马坤简介

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2007年7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多年来潜心于中西医临床科研工作,现正在主持进行1项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与血清脂联素、AMPK、hs-CRP的关联研究”。

(七)陈莹简介

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住院医师。 2012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妇科内分泌病证的临床、科研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围绝经期疾病相关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