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泻痢门附吐泻

泄泻辨治

经云:“湿胜则濡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诸痛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又有夏月受暑而为暑泻者,亦热之类也。戴云:“凡泻水,腹不痛者湿也,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水泻,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食也。湿者散之,火者清之,寒者温之,虚者实之,痰者化之,食者消之,辨之真,治之当,其效易见。”节录《秘传》。

凡泄泻禁用枳实、枳壳,以其宽肠也。(《医诀》)

考古治久泻不愈,滑脱不禁诸方,虽多可采,无如景岳胃关煎,为治虚寒泄泻第一仙方也。(《精要》)

痢症辨治

丞阅天津《进德医药报》登载石君峻峰、黄君鉴波痢疾论各一篇,兹录要言于下,以供研究。

石曰:痢疾之症,古论有肠癖之说,又分热痢色似紫黑;痢寒白如鸭溏;湿痢像黑豆汁;风痢纯下清水;气痢状如蟹沫;积痢色黄,或如鱼脑;虚痢白如鼻涕冻胶;蛊疰痢黑如鸡肝。总之,未若以赤白分伤气伤血,再察兼暑湿与否之为准也。夫痢之为病,多由夏日饮食不节,寒凉过度,失其长养之道。(中略)

若论治法初患者服芍药汤加山楂炭等消导之,或用倪氏第一方。痢久气虚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若久而伤肾转成虚寒,四肢厥冷,脉微细者,附子理中汤加桂,此治痢之大略也。

至于运用之妙,则又存乎其人耳。

黄曰:(上略)症之治法,不可一致。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攻之。俗云:疹无下法,痢无补法。非也,疹亦有下症,痢亦有补症,此二者补下之法,察其形症,倘若失治,变为禁口之患,及种种败象,不可不慎。前医有云:补血和血,其痢必愈。调气行气,后重立除。余治痢症,调气快胃,和血化滞,湿滞则分利,表症则表之,里症则里之,随症调治,无不取效者也。

曹炳章曰:痢疾之症,病状多端,非普通数方所能治,惟平日家常易备之药,莫如初交冬时,制备莱菔菜(制法备法须查看喉症门)。此菜可治夏秋红白痢、水泻及喉病,即将此菜二两,浓煎温服,价廉效极,亦可传之一简便方也,炳亦试验之。

治泻痢第一妙药,莫善于萝卜缨。

每届初冬要制备,愿诸君广传之。

萝卜缨之方论

友丞研究医药,知萝卜缨治喉、治泻痢极效,然犹未知方义为憾,近日购阅《一得集》医书,见有萝卜缨为治痢之妙药论,大慰我愿,兹特照录于下:

夏秋间痢症最多,其病多由于暑秽食积而成者,萝卜缨治之最宜。萝卜性能消暑消积,又加以雨雪日晒,寒暑交攻,其内空松如缨,蒸受天之清气,以解肠胃之浊邪,无论赤白痢,俱极效验。而富贵之家,厌其轻贱,弃而不用,惜哉!岂知物虽贱而效至神,若能制以施送,则造福无量矣。盖是物至贱,存心济世者,人人可以制送,愿医者广为传说,则亦造福之一端也。萝卜即莱菔,福建俗呼小菜。

肖岩先生曾载此方,足证良方普及,成效卓著,仍将肖岩先生传方照录及之。

治痢疾方

冬至日,多买小菜头,铺屋上晒干,即风雨亦听之,一任雀鼠糟蹋,至立春日,乃收存,专治痢疾、泄泻。多次亦可服。

治赤痢久不愈者

初起者宜先服通利清湿热之药几剂,然后用此方。

用鲜红菱角连壳捣烂,绞自然汁一饭碗,露一宿,加白糖霜少许,隔汤炖略温,清晨空心服,每日一服,两三服必愈。加糖者恐其味涩也,如不畏涩,即可不加。

赤白痢

葱白一握细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

又方: 薤白和米煮粥食。

又方: 山楂肉炒黑,研细末,每服二钱,砂糖调化,开水送下,重则二服愈。

[参究加按]张若霞曰:伤食及食物不化者,宜用生山楂,惟泄泻则宜炒用。又曰:山楂肉含炭匿酸,有收敛之性,故治痢疾有效。余亦尝实验其有治泻痢之效用。宓连君曰:山楂治痢,非纯虚证无甚害处。又曰:此方颇平稳,服药外作为辅佐之品,尚属有益无损,但痢证热重、中满、呕恶,及虚痢中气消索者,仍不相宜。(丞)

噤口痢汤水不能下,则用萝卜切片,蘸蜂蜜,含于口中,含之有汁,咽下。味淡再换,久则自然思食。再以稀粥缓缓进之,则下矣。(《普济良方》)

[参究加按]噤口痢乃痢之重者,非痢疾外别有此症,不必设此名目,用药随证施治,非一端可以概论。宓莲君注。

按:莱菔为副食物,常服久服,未见有特别之效用,虽能治病,恐功力亦缓也。张若霞注

汪颖生云:捣服,治噤口痢。(丞)

又方: 用淮山药,半生半炒,研末,米饮调下。

又方: 砂糖、白蜜、萝卜汁各一杯,饭上炖化,服一次神效。

又方: 冰糖五钱,乌梅一个,煎浓频呷。

又外治法: 用大田螺二枚,杵烂,入麝香三分作饼,烘热,贴脐间半日,即思食矣。

治毒痢方  下脓血者是

用金银花一两煎汤,送香连丸三钱。

热痢方

用柿饼细切,同粳米煮粥食。

又方: 煮木瓜叶饮之。

又方: 每年五月五日午时,取完好荸脐,洗净拭干,勿令损破,安瓶内,入好烧酒浸之,黄泥封固收藏,每用二枚细嚼,空心原酒下。

又方: 乌梅肉二十枚,川连一两,研末,白蜜杵为小丸,如梧子大,日吞三次,每次二十丸。

治休息痢方

并治肠风便血,或称至圣丹。

苦参子(一名鸦胆子)用三十粒,去壳取仁,外包龙眼捻丸,每晨米汤送下,一二服即愈。此药味苦而寒,惟虚寒下痢者宜忌。久年痢疾名曰休息痢。

[用效证明]此方确经屡验,出自《幼幼集成》,所说方义甚详。《验方新编》亦有节录其要论矣。(丞)

瓜蒌散  治五色痢久不愈者

瓜蒌一个,以炭火煨存性,盖地上出火毒,研末,温酒服尽。(《兰台》)

久痢不止方

臭椿树根皮五钱,用酒一碗煎服。(臭椿树根皮即樗树皮)

治暴痢方

赤小豆研末,酒和,涂两足心,每日三次,油和亦可。

暑天吐泻

草纸半张烧灰,用极滚水,并新汲井水各半盅,合作一茶盅,调服即止,仓猝用之,甚便,屡试屡验。

丞按:草子即粗草纸。

治小儿吐泻方

糯米粉三钱,用鸡蛋清调摊纸上,贴囟门,泻止去药,如呕吐不止,亦用此药贴脚心,其吐即止。

中虚久泻

猪肚一枚,入蒜,煮烂,杵为丸,如桐子大,每次米饮下三十丸。

治久泻久痢方

用陈石榴皮酸者,烘干研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服之即止,不可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