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内妇科临证精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小儿疳积

(一)中西医病名及诊断要点

1.中西医病名

中医:小儿疳积。

西医:营养不良、消化不良。

2.诊断要点

疳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于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本病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二)中医论治

小儿疳积是一组慢性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病年龄在1~5岁多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于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疳证的病因有异于前代。古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因此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中医就疳积的发病机制早有研究,如金元时期张子和《儒门事亲》不仅论述了身瘦疳热一类疾病的辨证和治疗,还对眼疳、牙疳等疳证做了详尽的阐述,如疳眼即小儿疳涩眼,数日不开,皆风热所致。元·倪维德《原机启微》认为疳证为养护失调、饮食失节所致,主张茯苓渗湿汤、升麻龙胆草饮子等,以升阳降阴。

清代医家冯赵张提出了“因虚致疳”的著名论断,指出“疳之受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虚为积之本,积反为虚之标”。清代医家陈复正亦提出了疳病因真元怯弱,气血虚衰而致,关键是脾肾虚弱。现代中医儿科专家对疳积的论治多有发挥,取得了富有特色的治疗进展。

疳积的临床症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中关于疳证的诊断标准拟定。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胀满等脾胃功能明显失调者,形体消瘦,体质量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兼有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人血白蛋白在20g/L以下。常老认为消瘦烦躁、面色萎黄、面舌虫斑、毛发稀疏、纳钝嗜香、二便不调,脉细或沉弱,舌淡或干黯而红,苔薄黄或厚腻,十有八九多可诊断为小儿疳积。

(三)常氏用药特色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太平圣惠方·小儿五疳论》曰:“小儿百日之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食肥腻,恣食甘酸,脏腑不和,并生疳气。”指出小儿多在5岁之前易患疳积,且多由饮食不节及饮食不当所造成。《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曰:“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泻后,以药吐下,致脾胃虚弱亡津液。”认识到疳积的病位、病机变化主要在脾胃。《活幼心书·疳证》曰:“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脏一家,有积不治,传之余脏。”阐明了疳证的病因病机和转化因素。

常老认为,疳积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喂养不当,或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调。因为小儿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脾常不足而胃常有余,多食易积,积而难化,郁久化热,脾失运化,胃失受纳,脾胃生化乏源,无以化生气血,久而成疳积之证。常老临证注重辨疳积之虚实,注重运脾健脾之法,用药精准,疗效甚佳。

2.论治经验

(1)实证宜运脾消积

此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患儿形体消瘦、面色少华、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饥、睡眠不定、大便质干等症状。常老认为,此证主要是由于小儿胃肠有热,脾失运化所致,在治疗中应运脾消积。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切不可一味地使用消导药,应重在运脾。常老治疗此证用其经验方,基本组成:苏梗,木香,陈皮,地骨皮,胡黄连,鸡内金,焦三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炒白术,枳壳。根据小儿体质,灵活加减。

(2)虚证宜健脾消积

此证多表现为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大便溏薄等症状。常老认为,此证主要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无力运化水谷所致。在治疗中应健脾消积。常老治疗此证多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在临床中,疳积中的实证较为常见,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胃常有余,易积而化热,导致脾失健运,治疗中因注重运脾之法,切不可一味地消积或健脾,应做到祛邪不伤正,补正不留邪。

(四)验案

徐某,女,5岁,2011年11月8日初诊。主诉:自幼纳差,加重半月余。现症: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食则饱胀,大便溏稀而臭,1~2次/日,时有潮热,舌淡胖苔黄腻,脉细缓滑。证候分析:本证因虚致积,脾胃虚弱,气血不充,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脾不健运,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而停积,致气机不利则不思饮食,食则饱胀,大便溏薄。治拟消疳理脾。处方以常老经验方消疳理脾汤加减:胡黄连9g,地骨皮10g,炒白术12g,茯苓12g,炒枳壳10g,炒鸡内金10g,焦六曲12g,焦山楂12g,炒麦芽12g,太子参15g,炒干蟾皮6g,乌梅丸15g(包煎),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共7剂。

2011年11月15日复诊:其母喜告饮食已香,食后无饱胀,大便尚溏。上方加地锦草15g,继服7剂。

2011年11月22日三诊:症见纳佳,眠安,大便调。按上方继服15剂善后。

按:常老经验方消疳理脾汤基本药物组成:胡黄连,地骨皮,炒白术,茯苓,炒枳壳,焦六曲,焦山楂,炒麦芽,太子参,乌梅丸(包煎),炙甘草。全方消疳理脾,运导中州。方中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地骨皮凉血除蒸;太子参、炒白术、茯苓成四君子之义,健脾益气,兼利水湿;炒枳壳行气消胀导滞;焦六曲、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和胃;乌梅丸缓肝调中;炙甘草补益中气、调和诸药。综观全方,振中州,消疳积,制方精当,方证对应,故奏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