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清虚热药

青蒿(地上部分)

来源于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以质嫩,色绿,气清香者为佳。阴干,切段入药。

形: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线,中部有髓,叶卷缩破碎色:茎黄绿色或棕黄色,叶暗绿色或棕绿色气:微香

【性味功效】苦、微辛,寒。清热解暑,除蒸,截疟。内服煎汤6~12g。

【功用特点】本品清泻肝胆及血分之热,使热邪由阴分透出阳分,故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之功效;治疟疾寒热,既有退热功效,又能抑制疟原虫发育,为治疗疟疾的良药。

【验方精选】

1.鼻中衄血:青蒿捣汁服之,并塞鼻中。

2.牙齿肿痛:青蒿一握,煎水漱之。

3.蜂螫人:嚼青蒿敷之。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地骨皮(根皮)

来源于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is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宁夏、甘肃等地。春初或秋后采挖,剥取根皮,晒干。以身干,块大,肉厚,无木心者为佳。切段入药。

形:筒状、槽状或不规则片状,外皮易呈鳞片状剥落

色:外皮灰黄色或棕黄色

味:微甜而后苦

【性味功效】甘、淡,寒。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煎服,9~15g。

【功用特点】本品甘寒清润,清肝肾虚热,除骨蒸,为治疗阴虚血热,骨蒸劳热及盗汗等症的要药;且可凉血止血;清肺降火,又为治疗肺热咳喘所常用。

【验方精选】赤眼肿痛:用地骨皮3斤,加水3斗,煮成3升,去渣,放进盐1两,再煮稍时,频用洗眼和点眼。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银柴胡(根)

来源于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产于宁夏及内蒙古等地。秋后采挖,晒干。以条长,外皮淡黄色,皮细质脆,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切片生用。

形:类圆柱形斜切片,外皮略有扭曲的纵纹,切面粗糙,中央稍有菊花心

色:外皮黄棕色

味:微甜

【性味功效】甘、苦,凉。清虚热,除疳热。内服煎汤5~10g。

【功用特点】本品清虚热,为治疗阴虚发热、盗汗及骨蒸潮热的佳品,多与地骨皮、青蒿同用,如清骨散;又能消疳积,治疗小儿疳积发热,与健脾消积杀虫药同用。

【验方精选】温病潮热,身体枯瘦,肌肤甲错,不润泽:银柴胡6g,鳖甲9g。水煎温服。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胡黄连(根茎)

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西藏。秋季采挖,晒干。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味苦者为佳。切片生用。

形:不规则圆柱薄片,切面有木质部环状排列

色:外皮深棕褐色,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木质部白色

味:极苦

【性味功效】苦,寒。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煎服,1.5~9g。

【功用特点】本品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益阴除蒸功效与银柴胡相似,而清热燥湿作用与黄连相近,可治疗湿热泻痢,痔疮肿痛,与黄芩、黄柏等清热燥湿药同用。

【验方精选】便秘:胡黄连、枳壳、大黄各15g,火麻仁8g,芒硝6g。将上药研末混匀,以蜂蜜为丸,每服6g,每日2次,米汤送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