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矿石)

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分布极广,几乎全国各省区均有蕴藏。随时采挖,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质者佳。打碎生用或煅用(CaSO4)。

生石膏

煅石膏

形:纤维状集合体

色:白色或灰白色,纵断面有绢丝样光泽

【性味功效】辛、甘,大寒。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功用特点】本品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泻火,甘可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外用收敛生肌。

【验方精选】发热:石膏120g,麻黄、桂枝各30g,研末,水煎分多次服。

【注意事项】性大寒,脾胃虚弱及阴虚内热忌用或慎用。

知母(根茎)

来源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等地。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以体肥大,质坚硬,断面黄白色者为好。除去茎苗和须根晒干者为“毛知母”,剥去外皮晒干者为“知母肉”。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形:长条片状,微弯曲,偶有分枝

色:断面黄白色

味:微甜、略苦,嚼之有黏性

【性味功效】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内服煎汤6~12g。

【功用特点】本品苦寒,清泻肺、胃、肾三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验方精选】

1.肺痨有热:知母、贝母各3g。研末服。

2.梦泄遗精:知母、黄柏(去皮)各3g,滑石9g。研末,加水和丸,空腹温酒盐汤送下。

【注意事项】本品性寒质润,“多服令人泄”(《名医别录》),故脾胃虚寒、大便溏稀者忌服。

芦根(根茎)

来源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L.)Tr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分布于我国各地。全年均可采挖,以条粗壮,色黄白,有光泽,无须根,质嫩者为佳。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用。

形:短圆柱形,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色:表面黄白色有光泽,节部显红黄色

【性味功效】甘,寒。清热除烦,透疹解毒。内服煎汤干品15~30g,鲜品加倍。

【功用特点】本品甘寒质轻,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养阴生津除烦,降逆止呕。又可清肺热,利小便。

【验方精选】

1.咽喉肿痛:鲜芦根适量,捣绞汁,调蜜服。

2.小儿呕吐,心烦热:鲜芦根1两。先加水煮汁,再加红米适量,于汁中煮粥食。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天花粉(根)

来源于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栝楼Trichosan-

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秋冬季采挖。以条均匀,色洁白,粉性足,质坚实,味微苦者为佳。鲜用或切成段、块、片,晒干生用。

形:类圆形厚片,断面富粉性,可见黄色筋脉点略呈放射状排列

色:外皮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切面白色或黄白色

味:微甜

【性味功效】甘、微苦,微寒。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脓。内服煎汤10~15g,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功用特点】清肺胃之热,因药性微寒,故清热力弱;甘润又养胃阴,生津止渴,润肺燥;解毒消痈。

【验方精选】

1.痈未溃:天花粉、赤小豆等份为末,醋调搽。

2.天疱疮:天花粉、软滑石等份为末,水调搽。

【注意事项】

1.反乌头。

2.天花粉有致流产的作用,故孕妇忌服。

3.单独注射天花粉蛋白制剂,可出现发热,头痛,药疹等反应,有过敏史者慎用;肝肾心功能不良、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亦应慎用。

淡竹叶(茎叶)

来源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等地。夏季采收,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晒干,切段生用。

形:不规则小段,叶脉平行,有横向小脉,形成网格状

色:淡绿色或黄绿色

【性味功效】甘、淡,寒。清热,除烦,利尿。内服煎汤6~9g。

【功用特点】本品甘寒,清心热除烦,利小便。用治热病烦渴,心火亢盛,口疮;心热下移于小肠的尿淋涩痛。历代方剂中,用竹叶者多,用淡竹叶者少,而近代与此相反,因竹叶用鲜品,贮运不便,而淡竹叶采集、贮运均较方便,形成商品,为此药典只收载了草本淡竹叶。近几十年来,药店配方供药,方中的竹叶、淡竹叶,均配的是草本的淡竹叶。

【验方精选】咽喉肿痛:淡竹叶30g,栀子根15g。水煎服。

【注意事项】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栀子(成熟果实)

来源于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秋季采收。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习惯认为浙江产者最佳。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六条翅状纵棱

色:红黄色或棕红色

味:微酸苦

【性味功效】苦,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内服煎汤6~9g,外用生品适量。

【功用特点】本品善于清泻三焦火邪,泻火除烦;又清热利湿退黄;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验方精选】

1.鼻出血:栀子、血余炭。研末,吹入鼻中。

2.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匀,涂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夏枯草(果穗)

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 L. 的干燥果穗。分布于我国各地,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夏季当果穗半干时采收,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去杂质,晒干生用。万般植物,均是春生夏长秋实冬凋,唯有它与众不同,“冬至后生叶,三四月开花,结子作穗,五月便枯”,因其夏至后枯干,故得此名。

形:呈棒状,叶脉纹明显,有白毛

色:淡棕色至棕红色

【性味功效】苦、辛,寒。清肝明目,散结解毒。内服煎汤9~15g。

【功用特点】本品主入肝经,清泄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痰火郁结,瘰疬瘿瘤的要药;本品清肝火,除了治疗肝热目赤外,还可用治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之证者。《本经》将夏枯草列为下品,谓其专治淋巴结核,是治疗瘰疬的专药,亦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味抗结核药物,于2000多年前被载入史册。

【验方精选】

1.甲状腺腺瘤:夏枯草30g,鲫鱼大者一尾或小者数尾,去鳞,清除内脏后洗净,加水与夏枯草同炖。食鱼及汤。

2.羊痫风,高血压病:鲜夏枯草9g,冬蜜3g。开水冲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决明子(种子)

来源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tora L.的干燥种子。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以颗粒均匀、饱满,色绿棕者为佳。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捣碎入药。

形:菱方形或短圆柱形

色:绿棕色或暗棕色

味:微苦

【性味功效】甘、苦、咸,寒。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内服煎汤9~15g。

【功用特点】本品寒清,苦泄,主入肝经长于清肝明目,且甘咸入肾兼益阴,凡肝热目赤,肾虚目暗引起的虚实眼病均可应用,故曰决明,实为清肝益肾明目的佳品;种子类富含油脂,又能润肠通便。

【验方精选】

1.口腔炎:决明子60g。浓煎频频含漱。

2.小儿疳积:决明子9g。研末,鸡肝1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

【注意事项】本品可轻泻,便溏泄泻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