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累又没有成就感?因为你无效努力太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每天上班,来得最早的是你,走得最晚的也是你,可是升职加薪的时候就是不见你;咬咬牙,花掉两个月的工资办了张健身卡,可是三个月过去了,体重不降反升;费尽心思追了好久的女神,最后还是投入别人的怀抱;起早贪黑背理论、做习题,这次公务员还是没考上;……
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多,那么累,还是没有成就感?
答案是:你的无效努力做得太多了。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付出都是在做无效努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付出的努力和设定的目标不合适。这种不合适表现在两个方面:
图 造成无效努力的两个原因
文菲是一个写手,也是我的朋友。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今年公众号的粉丝一定要达到3万。于是每天找选题,埋头苦写,头发一抓掉一把,我实在是心疼她,便对她说:“要不你把文章发在豆瓣、知乎、微博上,看的人多了,关注的人不也就多了吗?说不定还能收获什么惊喜。”
文菲说:“可是我觉得我写的还不够好,不敢发,怕别人笑话。”
我说:“既然如此,你当初为什么要定这么高的目标呢?如果没有做到,岂不是很挫败,何不先定一个小目标,收获一波成就感,接下来也有动力不是吗?你现在做的都是无用功,你自己不觉得累吗?”
文菲没有对自己的能力和设定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以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过大的目标。如果文菲迟迟看不到成效,那么她很可能会怀疑自己,渐渐不认同这个目标,进而放弃。这就是心理学中的“不值得定律”。
通常来说,当我们在做一件自己无法认同的事情时,基本上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即使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收获多大的成就感。
当然,连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常常会用“假装努力”来麻痹自己,给自己求一个心安,并安慰自己:我正在努力变好,如果我没变好,那就是生活对我不好。拉倒吧,别以为生活抛弃了你,生活根本没空搭理你。
很多人觉得,我写这么多书,一定很有成就感吧。其实,我想说,我还是挺幸运的,我一直坚持在写文章,我的目标很简单,只要我写的内容有人看,有人与我互动就行了。后来,我向一些大号投稿,有几篇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的公众号,我有了第一批粉丝。很难想象,如果我当初给自己定下“宏图大略”,却迟迟达不到,我现在就不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了吧。
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也会让你觉得“又累又没有成就感”。
低效率的努力只会让我们的内心感觉更焦虑,而且会产生“为什么别人那么轻松就做好了,我付出双倍的努力还做不好?”这种消极的想法,并且恶性循环。
因此,在大家努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安排的问题。“二八法则”告诉我们:时间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参加工作后,我想提升一下自己,决定试着考一下高级BEC。可是不巧,一位前辈请我帮忙,她的孩子高考,想让我帮忙补补英语。我觉得凭我的能力,应该可以应付地过来的,可是我错了,基本上下课回家就复习不了了,当天要复习就上不了课。我陷入了两难,前辈之前帮过我挺多的,我也不好拒绝,但是考试我也不能放弃。
后来我权衡了一下,决定把注意力先放在补课上,至于复习我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先练习基础,等高考完后,其实还有很长时间足够我攻破难点。事实证明我的安排是对的,当我全心全意给前辈的孩子补习时我发现,有很多基础语法,我已经掌握了,给我以后节省了很多复习时间。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做得面面俱到,可能性为零,因此,我么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坚持要面面俱到,不如先从各个击破开始吧。把80%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再用剩下20%的时间,带动其余事情的发展。
除了客观原因会导致我们看不到付出的回报,没有成就感,还有一部分主观原因:我们陷入了“达标谬论”的怪圈。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确定了很多积极的目标来填满我的生活,并且也做到了,可是我们还是没有成就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我们朝着目标进发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期待。我们的达到会接受到这种期待,进而产生情绪上的愉悦感,觉得最后的结果就应该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提前在感受成就感了,由于前期我们接受了太多这种思想麻痹,所以当目标真正达成的那一天,我们并没有那么开心。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吧。”
前段时间我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去了我一个我一直很向往的地质公园。图片上宏伟险峻的大峡谷,整齐如刀切的悬崖,壮观的云海,都让我心驰神往。于是,我收拾好行李,愉快地上路了。
可是天公不做美,第二天下大雨,盘山公路之险,路途之长,天气之恶劣都让我开始后悔这趟旅行。到了景区门口,售票大厅挤得满满的都是人,进了景区,栈道上挤得满满的都是人;坐了索道上山,观景台挤得满满的都是人;游览完毕准备返程,停车场挤得满满的都是人。难道照片上看的都是假的吗,难道我来了个假的大峡谷?返回酒店躺在床上,我真的又累又没有成就感。
我也掉入了“达标谬论”的陷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开这个陷阱呢?
很简单:善于发现快乐,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有心理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是成就感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说,如果你是发自内心想做这件事,对这件事有极大的渴望,那么最后,你获得的成就感也会越多。
其实,我也可以换个角度看这趟旅程,虽然人多,但是我帮助很多热情乐观的叔叔阿姨拍照,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对生活的热情;观景台上人很多,可是我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更为壮观的云海;栈道上都是人,可我克服内心恐惧,走在悬崖边的栈道上,这也是进步啊。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目标,关注追逐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法力无边的神仙。也许有的人内心非常强大,强大到不需要这一点点成就感来安慰,依然可以坚持前行。
可是,我不是这种人,我的内心不够强大,相信拿起这本书的你也是。我们都需要这微不足道的成就感给自己安慰,让自己有继续奋斗的动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去和一个人相亲,如果对方和你三观不合,你还会和对方相处下去吗?除非你有别的目的,比如想报复前任,比如想赶紧“完成任务”。
做事情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可是迟迟没有成就感,是不是应该思考问题出在哪儿?还有继续的必要吗?是不是该换个方式?
愿你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也不做无用功,早日收获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