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堂课,解读开创性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人》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金融稳定性:明斯基时刻

本文着眼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假说——繁荣埋下萧条的祸根

海曼·明斯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术生涯至1996年去世,一直在相对寂寂无闻中工作。他有关金融危机及其成因的研究吸引了一些忠实拥趸,但几乎并未赢得主流关注:明斯基在世时,本刊仅援引他一次,而且只是一笔带过。直至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突然间,似乎人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著作,试图藉此解读眼前的乱象。证券经纪人致信客户称“明斯基时刻”席卷金融市场。央行官员们在发言中纷纷引用其理论。明斯基成了媒体追认的明星,几乎所有主要媒体都辟出专栏版面和时段探讨其理论。《经济学人》杂志自2007年以来至少有30篇文章提到了他。

明斯基一生不受瞩目,至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不循学术常规。他在大学一开始攻读数学,后来转到经济学,却很少运用计算,尽管该学科日益强调定量方法。相反,他通过论文、讲座及著书把自己的观点构筑成一套理论,其中一本书是关于对他思想影响最深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他也在任教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马克吐温银行(Mark Twain Bank)里担任董事,从中获得实践经验。

明斯基成长于大萧条时期,总爱琢磨有关灾难的问题。多年来,他一再回到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要了解金融危机缘何发生。这一关注点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在20世纪后半叶,主导理念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要说发达经济体将全面陷入灾难,似乎是危言耸听。或许股市泡沫破裂或者货币崩溃偶尔还是会出现,但现代经济体似乎已经击败了其最凶险的恶魔。

满头灰发的明斯基面容严肃,他反对那些断言,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研究长期繁荣如何为下一次危机埋下祸根。这一假说是审视过去十年市场动荡的重要视角,而理论本身的历史也同样重要。其从边缘学术理论到主流辩论议题的发展轨迹显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现实已发生巨变,经济学也正随之调整。

明斯基一开始先解释了何为“投资”。就本质而言,那是用今天的钱换取明天的钱。一家公司现在付费建造工厂,假如一切顺利,工厂运作得来的利润将转化为其未来的资金。简单来说,今天的钱可得自两个来源之一:公司自有资金或他人的资金(例如公司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两者之间的平衡是金融体系的关键问题。

明斯基区分出三类融资。第一是他所谓的“对冲融资”,是最安全的:公司以未来现金流收入偿还借款本息。要顺利做到这一点,它们的借款必须很有限度,而且要有健康的利润。第二种是投机型融资,风险大一点:公司以现金流收入偿还借款的利息,但必须续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的本金。经济运行平稳之时,这问题不大,不过一旦发生衰退便会带来困扰。第三类是庞氏融资,最为危险。现金流收入既不还本也不付息;公司孤注一掷,期望相关资产的升值足以偿还负债。假如无法做到,它们将陷入违约风险。

“对冲融资”占主流的经济体(拥有较强现金流收入及低负债水平)最为稳定。当投机型融资和庞氏融资成为市场主流时(尤其是后者),金融系统会变得更加脆弱。假如因货币紧缩政策或某些外部冲击,资产价值开始下降,最为过度扩张的公司将被迫出售资产头寸。这将进一步打压市场的资产价值,拖累更多公司。为避免陷入此危机,企业可限制自己只做对冲融资。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经济风调雨顺之时,借债的诱惑就会变得难以抗拒。增长看似必然,何不多借点资金?繁荣期越长,银行就越会降低信贷标准,为借贷添加动力。假如违约只是极少数情况,何不多贷款出去?明斯基的结论让人不安。经济稳定滋生不稳定,繁荣期会也向金融脆弱期过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银行过度放贷及零首付按揭的恶果仍历历在目,明斯基的观点也许看起来清楚明白。当然,债务和融资很重要。但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甚少关注前者,并把后者归入到子学科中,而非视其为更广泛理论的基本要素。明斯基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既质疑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理论的支柱,也挑战了人们对有效市场的普遍信念。

明斯基本人视凯恩斯为偶像,如果说他的理念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这也许显得奇怪。然而他认为凯恩斯主义已大大偏离了凯恩斯自己的想法。此前,经济学家们建立起模型套用凯恩斯的论点来解释经济。最著名的是主要由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和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创建、显示投资与资金之间关系的IS-LM模型,它至今仍是教学及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然而,尽管凯恩斯深刻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希克斯和汉森的模型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金融部门。明斯基认为,这是“对凯恩斯微妙而复杂见解的不公平且幼稚的表述”。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有助于填补这些漏洞。

他对主张“市场有效论”的先知们提出的挑战更为尖锐。尤金·法玛(Eugene Fama)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等人说服大多数学术界和政界人士相信,随着人们接受所有可用的信息,市场会趋向均衡。金融体系的结构几乎被视为毫不相关。最近几年,行为经济学家们已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一大要点做出攻击:人们远非懂得最大化收益的理性行为人,而且往往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多年前明斯基就已经抨击过另一要点:他认为,金融体系中的深层次力量驱使系统陷入危机,稳定只是转瞬即逝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