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贡献奖
浙江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综述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浙江,一次次开启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一次次扛起领风气之先的先锋担当,始终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浙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为引擎,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新优势。
201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倡导提出,要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他在2017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进一步提出:到2017年年底确保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80%左右的行政事项,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
2017年4月27日,省委书记车俊在安吉调研时强调:“当前特别要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再加劲、再提速,努力把这项改革打造成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块金字招牌。”
“最多跑一次”的承诺,体现了浙江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展示了浙江的自信与开放,表达了浙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获得感最强省份”的决心。省委书记车俊强调,这项改革是浙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是新阶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浙江继续创造和保持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
积极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各地发扬铁军精神,立即动起来、改起来,以政府的简政放权实现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府服务,换来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
浙江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最多跑一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推进政府的“放管服”改革。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改革。
近几年来,浙江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累计取消和下放了1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社会的边界,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各级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
在总结“四张清单一张网”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让老百姓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用老百姓“去政府办事方便不方便”的语言,表达政府自身改革的深化。
2017年2月10日,时任省长车俊主持召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会议,并亲自担任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协调小组组长。
2017年2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启动“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工作。全省分两批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公布工作,59个省级单位梳理958项,设区市本级平均梳理1002项,县(市、区)平均梳理862项。
2017年2月20日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思路,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四天后,省政府召开第九次全会,部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浙江代表团开放日上,针对媒体记者“‘最多跑一次’真的能做到吗?”的提问,车俊有力回应:浙江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前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下的基础,有政务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撑,有严格的制度保障。通过流程再造,“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国范围引起了高度关注。
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浙江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旨在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时,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时,能够少跑、跑一次甚至不跑,实现一次性办成事。“最多跑一次”表面上看只是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次数,实质上是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是“放管服”改革的浙江“升级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制度供给。
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纵深推进,势如破竹。
打造政府服务群众的友好界面
“最多跑一次”首先围绕行政服务中心这个群众和企业找政府办事的主要场所来展开。让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要入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办成。
“一窗受理”,是指行政服务中心分领域设置若干综合窗口。群众来办事,无需到多部门或多窗口分头跑,只需将材料提交给综合窗口,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流程协调,按责转办。“集成服务”是指各部门协同作战,开展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集成的政务服务。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现了受理与审批分离、审批与监督评价分离,改变了当前部门自我受理、自我审批、自我评价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
作为试点单位,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从2016年9月20日开始实施此项改革。他们归并整合了30个部门窗口,设置“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注册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公安服务、公积金业务和其他综合事务”共6个综合受理窗口。
办事群众将材料递进综合窗口后,行政服务中心全流程协调,分类、转交、办理由信息跑路,通过部门协办联合办,并借助快递等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据统计,在“一个窗口受理”的事项,审批时间平均缩短2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2016年4月12日,省政府在衢州召开“最多跑一次”改革座谈会,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为让基层群众少跑路,浙江还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乡镇、村延伸。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群众不出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就近可办理“生育登记”“食品经营许可”以及医保社保资金发放等热门事项。
截至2017年6月,全省1300余个乡镇街道、140余个功能区都建成了政务服务网乡镇(街道)站,并有22.08%的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
以往,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投诉举报电话,号码很多老百姓记不住,部门间还会相互踢皮球。
浙江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将各类非紧急的投诉举报热线统一整合到“12345”热线电话。2016年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完成,群众投诉举报更加畅通,对业务办理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与整合之前相比,全省11个设区市“12345”电话人工接听量从月均29.7万个增加到64.9万个,增长了1倍多。
再造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流程
“最多跑一次”改革,既包括政府服务群众前台界面改造,也包括后台政府内部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力量整合等改革内容。
“一窗”的背后是“一网”。浙江基于政务服务网推进流程再造,积极扩大电子化应用,加快实现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整合互通。
2017年2月,浙江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作出规范,用规章形式破解公共数据共享难的问题。
为推动数据共享应用,省政府办公厅在2017年3月下发了第一批《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向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服务中心先行开放29个省级部门、2600个公共数据项的共享权限。其中涵盖全省人口、法人基础信息和社保、民政等相关数据,以及部分专业资格证书、资质证照、信用信息等“干货”。
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推广电子签章,是打通“最多跑一次”后台的重要一环。
2017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浙江政务服务网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明确行政机关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办结归档的加盖可靠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与此同时,浙江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综合受理”专用平台、电子证照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电子监察平台等,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一系列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的举措,换来了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新昌县应女士申领会计资格证,通过浙江政务网上传了相关资料后,两三分钟后就收到申请提交成功的短信,通知她去县行政服务中心领证,或者选择用快递签收。这样的办事效率,让应女士真切感受到政府办事效能的提升。
2017年3月,浙江地税部门让“支付宝”与“金税三期”系统互联互通,借助支付宝的刷脸认证技术,实现纳税人报税“足不出户,随手即得”。纳税人登录“支付宝”APP,只需对手机眨眨眼,5秒钟内即可通过实名认证。随后填报相关数据,仅花三四分钟就能完成12万元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浙江省地税局征管处工作人员说,从3月1日到6月5日,全省通过支付宝完成或者查询12万申报的访问总量已达到266万次。
以需求为导向,浙江从群众和企业角度界定“一件事”,突出重点系统、重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制定办事指南,提高办事效率。
投资项目审批是企业关注的改革热点。浙江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广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建立“一家牵头、统一受理、同步办结、集中实施、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实现“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验收”。并推行全程代办制,作为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兜底保障机制。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浙江分领域分行业推进“多证合一”“证照联办”,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等问题。
比如对外贸企业,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在原“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再将海关、商务、公安、出入境、人民银行、贸促会六个单位的证(表)合到一本营业执照上,实现“十一证合一”。办理这项事务,审批材料从56份减少到23份,全流程审批时间从3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6个工作日,跑腿次数从14次减少到1次。
以群众获得感倒逼各项改革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事项是否贴近群众,还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提升?2017年3月8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杭州市民中心,体验不动产登记办理究竟“顺不顺”。
“办一本不动产证,有15个环节,群众还要多次取号排队。”换位体验后,陈铁雄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加强与住建、地税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整改。
如今,15个办事环节被整合为3个环节,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实行联合窗口并联办理,实现“一次取号、一窗受理”。办事群众提交资料后,3个部门同时对资料进行把关,符合受理条件的统一出具受理单,实现房屋交易、税收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60分钟领证”。
换位,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浙江各地纷纷通过“换位体验”和明察暗访,查漏补缺,让改革落到实处。
2017年4月25日上午,杭州市长徐立毅以暗访的身份,主动陪同在杭务工者高先生到市民之家公积金窗口,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这项业务看似简单,高先生却被告知需要开具无房证明,而开证明的房产档案馆却位于开元路。群众办事要“多跑两次”。
在现场,徐立毅责令相关部门立即改起来,深化流程再造,实现数据共享,争取数据多跑路,切实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最多跑一次”,是集结号,是冲锋令。全省各地定目标,快行动。
2017年2月10日,台州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率先公布第一批2491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涵盖发改、经信、民政、公安等30余个部门。随后,绍兴、湖州、丽水、嘉兴、衢州、舟山、金华、宁波、杭州、温州等市都先后公布了首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这些清单分别在当地媒体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最多跑一次”,“跑”出政府办事效率的加速度,收获了群众满满获得感。
绍兴市柯桥区提出全程代办制,企业不跑,让代办员跑。审批代办员小宋仅用20多天就帮当地一家新投资的电梯企业拿到施工许可证。他说,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区里的审批代办流程还在不断压缩。
台州市优化审批流程,群众不跑,让流程跑。新建商品房的买入、抵押登记全流程原本要13天,群众跑四五次是常态。如今,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办理时间压缩至5天,群众只需跑一次。
杭州市富阳区行政服务中心承担起第三方全程监管职能:办得慢,催着办;办不好,责任部门考评扣分。群众对行政服务中心满意度达99.98%。
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多跑一次”再加劲、再提速。
2017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将牵头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专项督查,查找短板,督查清单落实情况,进一步倒逼政府自身改革。同时,还将对全省政务发展环境进行第三方评估,发布各地政务发展环境指数来评价、倒逼各项改革。
我们有理由相信,“最多跑一次”覆盖80%左右的行政事项的改革目标一定能实现。“最多跑一次”必将用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带来百姓、企业、政府的共赢局面,成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金字招牌,再创浙江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案例评析
“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直在路上”的难题,设定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或“零上门”办结的目标,倒逼政府部门全面深化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简化材料、提高效率的自我革新之路,是“放管服”改革的延伸和创新。改革的基本框架分为前台、后台两大部分,前台后台的协同联动强化改革基础支撑。在前台,重点是按照“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响应”的要求,打造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三大界面:行政服务中心、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在后台,重点是围绕“放管服”要求,抓好深化“四张清单”建设、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的系统改革组合拳、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落实“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以更好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