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2010年3月举办首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以来,我们每两年开展一次,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在全省引起了较大反响。2016年6月以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浙江各地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今日浙江》杂志社和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开展了“第四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本届评选活动得到了全省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共收到案例申报278项,与上届相比,增加了28项。此次申报的案例,一是在数量上大幅增加,二是在内容上覆盖面更广,三是在体系上增加了省直机关部门,四是在质量上创新性、绩效性都有了明显提升。
为确保此次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主办方制定了详细的评审办法,确定了省内外专家名单,对各地申报的278个参评案例进行了认真评审,并开展了案例实施效果实地评估等工作,严格按照创新性、绩效性、推广性、重要性四方面评审标准,经过层层筛选,好中选优,认真实施了初选、实地调研复选和终选三个环节。在此次大会召开前,主办方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召开了讨论会议,对终评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最终评出了33个获奖案例,其中有7个案例获得“特别贡献奖”,10个案例获得“十佳创新奖”,16个案例获得“优秀奖”。结合本届参评案例,我们认为以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政府部门简政放权问题。公共管理,不能理解为政府把大事小情全都管起来,把所有东西包办起来。中央多次提出,“放管服”要三管齐下,但简政如何简、放管如何结合、服务如何优化,一直以来缺少具体执行标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使“放管服”改革有了明确“标准”,让简政放权的路径和要求越来越明晰,为从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提供了实现路径,以明确的量化目标倒逼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改革全面落地。例如,德清县农村产权交易示范平台建设,通过有效赋权、充分活权、方便办权,初步实现农村产权资源高效有序流转,不仅为农村产权市场开了好头,也比城市早一步在产权交易上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第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乃至道路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公问题需要大力予以破解。以医疗资源为例,浙江省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推动医学人才下基层,实现合作办医长效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破解医疗资源“上大下小”与医疗需求“上小下大”的矛盾;宁波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看云医,不出社区(乡镇)看名医”目标,促进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这类创新实践有力提升了市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第三,继承发扬优秀文化的问题。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重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浙江以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建立服务菜单,组织“文化走亲”,开展“文化惠民”,培养乡土能人,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农村和谐,使农村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中心工作,注重发现和总结各地在推进公共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新探索、新实践,助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为浙江各地乃至全国的公共管理创新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