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广电优秀作品研究 (宁波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教专题 方言传承,用声音留住历史

【片花1】

【录音:“余姚方言”叠加】:“侬饭吃过浪米?我饭吃过浪哉!余姚下饭较关好,一碗一碗搬上来……”

余姚方言是隶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的一种方言,它动听、温婉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余姚人清秀细腻、稳重内向的性格特征。

【录音:陈燕】可以说我们的方言消亡得特别的快,就世界范围来说的话呢,每年都会消失十种语言或方言……

【录音:小朋友】1.什么是余姚老话?2.我会讲一点点,侬饭吃过老哉吗?3.我们不会说余姚话。

【录音:铁城】语言是什么?用方言朗诵就回归诗的本源了。

【录音:杨鹏飞】文字要往下保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声音如何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场景?

2017年暑期,余姚人民广播电台特别策划了一场“余姚方言童谣比赛”。

【录音:童谣选手】鸡话咯,我要给你们生蛋来,还是杀只鸭……

关注方言文化,留住乡音乡情!

欢迎收听《方言传承,用声音留住历史》。


【录音】

鲁桂花:来!阿拉一起念“宝宝喂,侬要啥人抱?”

小宝宝:“宝宝喂,侬要啥人抱?”

鲁桂花:“我要阿奶抱。”

小宝宝:“我要阿奶抱。”

鲁桂花:“阿奶腰骨什硬。”

小宝宝:“阿奶腰骨什硬。”

鲁桂花:“额勿倒。”

小宝宝:“额勿倒。”

(录音渐隐)

正在教小朋友念童谣的这位老人名叫鲁桂花,今年66岁,是土生土长的余姚人,也是浙江第一批进入国家方言有声数据库的余姚方言发音人。她一边教着小宝宝念童谣,一边非常兴奋地说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游戏时常念的童谣,她还饶有兴致地念上了一段。

【录音:鲁桂花】踢里拍,踢里拍,一罗麦,两罗麦,三罗开始打荞麦……

2017年暑期,余姚人民广播电台特别策划举办了一场“余姚方言童谣大赛”。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有兴趣学说余姚话,感受传统方言的趣味与魅力,营造学说余姚话的氛围与环境,电台在活动的发动报名阶段,特别邀请了热爱方言又热心公益的方言发音人鲁阿姨到电台录制方言童谣,在节目和微信平台进行播放宣传后,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他们替孩子报名参赛的热情。

【录音:家长】我在开车时听到了这个活动的报名宣传,当时正好播了一首我小时候经常念的童谣“啷啷啷,骑马到低塘”,心里突然一动,好像回到了童年,心想,自己的孩子现在都不太会说余姚话了,可能通过念童谣,他还能学会说一点余姚话。

鲁阿姨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本次活动的方言童谣推广者,并担任了比赛的评委,她说自己很意外,也很荣幸。

【录音:鲁桂花】真咯没想到,心里真是开心啦!电台能够搞这样的活动我也觉得较关欣慰,讲余姚方言要从娃娃讲起,阿拉是余姚人,不会讲余姚话真咯话匆过开咯!这个工作,也是我作为一个方言发音人应该做的事!

除了感到荣幸外,鲁阿姨说,这次活动也唤起了她很多童年的记忆。

【录音:鲁桂花】小辰光的余姚,有阿拉余姚的风俗习惯,还有现在已经消失的老墙门,老弄堂……还有好吃的“里罗”,米罗篮里的甩煞豆、烤洋芋艿,没想到念童谣可以回忆童年。

(同期声比赛现场背景声淡入)

就在这次余姚方言童谣比赛中,所有的小选手在台上兴致勃勃地念,家长们在台下饶有趣味地跟着念。

【录音:参赛选手与家长赛场采访】

【音乐淡入:《姚江水长又长》伴奏】

余姚方言,不仅代表着“东南最名邑”余姚,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是一段段历史的“有声记忆”。保存一种方言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留住的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留住的则是他们的童年、青春和生命的记忆。发起方言童谣比赛活动的目的,一是对余姚方言资源进行保护,二是通过有声方言能够还原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的风貌。著名播音员、朗诵艺术家铁成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他用湖南方言即兴朗诵起了《忆秦娥·娄山关》,道出了方言需要保护和建设的感慨。

【录音:铁成】你用方言朗诵就会明白:语言是什么?方言是多彩的艺术。

铁成老师对方言文化的独到见解与探究是对方言传承保护的重视。方言好似声音的文物,我们凭文物上的文字来了解当时的文化情况。浙江广电交通之声的资深主播阿宝模仿萧山方言还原了诗人贺知章的古诗《回乡偶书》,在浓郁的萧山方言中,不但听到了这首古诗的原始韵脚,仿佛还穿越回到了唐朝越州,贺知章的故乡唐朝越州永兴就是现在的浙江萧山。

【录音:阿宝】萧山方言念《回乡偶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方言凝聚一地情,各地方言从不同文化层面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方言,它不仅是地域的,更是民族的、国家的。余姚市社会科学院专职副院长杨鹏飞认为,声音可以还原历史,这是保护方言的意义所在。

【录音:杨鹏飞】录音剪辑

文字要往下保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声音如何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场景?怎么来保存它?首先的出发点是保护我们语言的资源,因为它是可以被消耗掉的,它不可恢复。许多方言口语无从考证,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地方最有特色的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第二个出发点呢,就是经过很多年以后的发展,来还原我们当时政治、社会、经济的这种风貌,这个是非常有利的一个佐证的材料。

余姚方言是余姚文化的语音符号,电台作为方言童谣比赛的策划组织方,也有了媒体传播的思索。

【录音:凌宏】我在想,是否可以把类似这些方言童谣和余姚老话系列的都录成语音或视频,然后建一个分享的网络平台进行保存,还可以传播,可以让全国的、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来看我们的方言、听我们的方言、学习我们的方言、保护我们的方言。那么这些资料呢,永久保存,过多少年以后,大家还可以知道:噢,原来那时候的余姚话是这个样子的。

【片花2】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地域间人口流动日渐频繁。那么,余姚方言的现状如何?

【录音:谢建龙】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当中的许多词汇已经慢慢消失,比如阿拉余姚的老话“风几糟劳,千遭百日”现在基本听不见了……

关于方言资源保护,广大民众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请继续收听《方言传承,用声音留住历史》。

一项围绕“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离开家乡后,仅有一小部分(23.6%)的受访者经常讲家乡方言,而偶尔讲或者几乎不讲家乡方言的受访者占到了绝大多数。关于个人的方言水平,也仅有少部分人(21.7%)认为自己的方言讲得非常地道,甚至有一些受访者表示,自己连听家乡方言都很吃力。

事实上,许多方言地区都面临着方言资源逐渐消失的窘迫处境。

【录音:陈燕】(作为一名语委的工作人员)我觉得目前各地的方言消亡都特别的快,就世界范围来说呢,每年就会消失10种语言或方言,对于中国来说呢,这个速度也差不多,我们目前就有很多濒危的语言或方言。我记得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就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电台的童谣比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是否能够把我们已经拥有的“方言发音人”也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来宣传推动方言的传承。

作为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文献名邦余姚的方言虽然不至于达到消亡的境地,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语言本身的流动和变化,不得不承认,余姚的部分方言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流失现象。对此,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长谢建龙老师表示:

【录音:谢建龙】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当中的很多词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它实际上有一种消失的迹象和趋势。同样是讲方言,55岁以上的人和25岁以上青年,他们用的词汇很多都不同。你要想让青年的生活当中强加进去某一个已经消失的方言元素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个也是我们语言发展的正常的一个流变的过程。你比如说以前没有用过的“囧”啊,近些年来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年轻人一代的人都用了,非常多。

面对余姚方言资源流失的现状,方言爱好者在表示理解的同时,对于余姚方言资源的保护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录音:娄城】应该说是正宗的方言怎么说,你把它记录下来,这个就可以了。有记录的声音后,什么时候你都可以把它调出来听听学学。我是学播音的,你看我现在用方言来主持节目,阿拉余姚有档《姚江桥头讲滩头》,不是很受欢迎啊?!

这些年,余姚市档案局也进行了余姚方言的语音录入和收集整理工作,并出版发行了余姚方言的相关书籍。钟情于余姚话的鲁桂花说,如果能够将方言的音像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必将有利于帮助传承余姚的传统文化,保护余姚方言资源。

【录音:鲁桂花】像我们这批方言发音人也应该经常到电台说说余姚话,可以教我们的下一代。方言也是一种余姚的传统文化,要把它传承下去。

【音乐淡入:《姚江水长又长》】

用声音留住历史,每个余姚人对保护方言资源、保护方言文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想要让我们的方言资源、方言文化绵延不断地流传下去,需要的不仅是几个方言发音人、方言爱好者和几场方言赛事活动的努力和配合,更需要你、我、他,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人的关注与投入!

【录音:徐铭泽】我是一名中学生,觉得保护方言是非常重要的,方言是从我们家乡出来的一个身份证,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标准,让自己在家里多说一说方言,也可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一下。

【录音:黄飞】我是唱姚剧的演员,就更加觉得讲好方言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承是非常值得大大提倡的。比方说我们的姚剧,我来唱一句:三月桃花红沉沉。如果不会讲余姚话,怎么唱姚剧呢?这里边就包括很多余姚的语言文化精髓,所以如果我们老百姓能够支持姚剧,能够多去买票,多去观赏,其实,对我们语言文化传承也是另外一种支持方式。

【录音:徐剑】普通话,我觉得至少是我们交际的一个需要性,但是方言是自己家里的一个东西。打个比方来说,去外面也许我们办事要穿西装,但是在家里我们更喜欢穿睡衣,虽然睡衣不是那么的好看,但是在家里仍然喜欢穿睡衣,它是给我们一种家的舒服感觉。

听众朋友,《方言传承,用声音留住历史》为您播送完了,感谢您的收听!

【音乐淡出:《姚江水长又长》】

单位:余姚市广播电视台作者:周凌宏、陈霞、王一男播出时间:2017年12月7日

《方言传承,用声音留住历史》评析

李新祥 王皓

对于广播新闻作品而言,选题要有现实意义、有传播价值,要有新意,或可以挖掘出新意。这篇文章的选题为用方言传承历史,在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方言来传承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毫无疑问是有价值,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对于本篇广播新闻作品而言,最突出的点在于对于人物的采访。例如对于鲁阿姨的采访,不仅让鲁阿姨在采访中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而且基本上做到了除了手里拿着的话筒,还把采访者自身变成一只话筒,全方位地录下采访对象鲁阿姨没有说出的话,录下了采访者对采访对象(人、事件、现场)的心灵反馈。

编辑过程是按声音的规律去架构节目的过程。广播记者的采访主要是录音响,写稿也是写音响,让音响自己去讲故事。在本篇广播新闻作品的开头就放出了余姚方言的声音,把余姚方言这一全篇作品最重要也最有魅力的声音放在全篇文章的开题,既可以在作品的开头点明主题,也利用方言这个特色来迅速地吸引听众。在整篇广播作品的进程中,也是充满了悬念,在作品开头提出了“什么是余姚老话”“语言是什么”“文字要往下保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声音如何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场景”等好几个问题,这样的悬念设置要让节目形成一种吸力,一直引导听众听下去。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本篇新闻作品的行文方式也是将问题提前抛给听众,后文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完整的新闻作品。完美的音响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音响,有些音响有杂音,或有别的瑕疵,但如果这样的音响是真实的、有足够的信息含量和感染力,即使有杂音或有缺陷也一定是很有价值的。在本篇作品中,我们可以听见在采访的录音中,有采访对象所处环境的背景声,有采访对象的笑声,有方言比赛的同期声,等等。这些出现在作品里的杂音不仅没有让新闻作品出现瑕疵,反而让新闻作品更加真实。

最后,整篇广播新闻作品的制作是很完整的,有方言引入的开头,也有音乐淡出的结尾,但全篇新闻作品制作的亮点在于解说的录制。本篇作品解说的录制十分自然,做到了与真实的音响融合,给人一种画面感。而在解说录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端起架子凌驾于所有的音响之上。解说太强会导致节目产生一种强加于人的态势,容易让听众产生排斥感,造成节目与听众心灵之间的隔阂。这个问题在本篇作品中基本上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就是本篇作品中对于音响和音乐的使用,基本上做到了二者的平衡。对于音响和音乐的使用来说,不是好听的音乐、音响都要用,要以内容、主题的表达是不是需要来取舍。作品中出现了几处“留白”让人印象深刻,也给听众留出了喘息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