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植物景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文化特质

植物在诗词歌赋、绘画、音乐等各类中国传统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画的主要题材是山水、花鸟、人物。山水画、花鸟画中,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元素,甚至就是画的主体。人物画中也缺少不了植物的点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管是形式还是表达的境界都离不开植物。垂柳、松柏、荷花、水仙、兰花、菊花、牡丹、梅花、竹、芭蕉、玉兰等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园林植物无不出现在绘画之中。绘画赋予这些植物更多的形式美与意境美,展现它们或孤寂或深远或孤傲或高洁的文化特质。明代画家陈洪绶喜欢画芭蕉。他的《蕉林酌酒图》中,主人坐在芭蕉林下望着远方,一位煮酒的女子坐在一大片芭蕉叶上,将菊花倒入鼎器。芭蕉暗示生命的脆弱,画作利用芭蕉的文化属性表现即幻即真的生命不可确定性。中国画中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私家园林中,以表达园主的心性与追求。

私家园林中的玉兰窗景

和绘画相同,中国历代诗词中出现的众多植物,如竹、柳、桑、松、桂、梅、兰花、桃花、菊花、茶、杏、木兰、银杏、梧桐等,亦被赋予各种情绪、情怀以及精神。楚辞带有超迈、烂漫、自由的情调,与《诗经》一南一北,构成了战国以来中国人审美的两大因素。“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作者借木兰与秋菊的芬芳与洁净表达了自己的洁净情怀与追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亦是以江离、辟芷、秋兰这些香草代表高洁的精神。唐代是诗的全盛时期,《全唐诗》中出现的植物共计398种。其中,柳树是引述最多的植物,“柳”因与“留”谐音,在诗词中被用于表达浓浓的离愁。词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全宋词》中出现的植物有321种,以柳最多,梅次之,荷、竹、桃、菊又次之 。[3]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借菊花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植物依旧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古琴、箫等传统乐器本身就是由植物材料制成。许多音乐的主题是植物。如古琴曲《梅花三弄》就是借物抒怀,借梅花的洁白、耐寒、独自开放等特征来歌咏具有高尚情节的人。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曲中常常通过起兴、隐喻暗示情节。《全元散曲》中共引述268种植物,引述次数最多的依次是柳、荷、梅、桃、竹、茶等植物。梁辰鱼的《南双调孝南歌·庚午初秋悼亡改定旧曲》 “梧桐清影凉,人孤夜长。鞋拆金莲,镜破菱花样。香冷萸囊,被卷芙蓉帐”,以梧桐、茱萸象征秋天,表达凄凉心境。 [3]

植物在不同季节具有特殊表象,极易令人触景生情,产生各种情绪与感触。宋代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用早春柳枝在春风里狂舞、柳絮在空中漫天飘散的情景比喻一个人得意猖狂的状态,令人深思。南宋诗人谢枋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用桃花喻指世外桃源,借景抒情,抒发作者在国土沦丧时的忧心以及避世怕人知晓的情绪。罗隐的《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以凋落的梅花和盛开的杏花为比对,表达世间兴衰与荣辱的变化无常。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用满架的蔷薇花和山亭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唐代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用松树、木槿和葵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以夏日荷花花叶的相互映衬,表达对荣衰相依的政治伙伴的渴望以及与夫人之间的琴瑟和鸣。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用秋风中即将飘落的梧桐叶的瑟瑟响声突显孤寂、思念与落寞之感。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秋霜染过的秋叶灿烂体现经历风霜后的美丽,以及秋天堪比春天的热烈与生机勃勃。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用桂花不以色诱人、追求内在的品格之美,表达对不以炫目光泽和娇媚颜色取悦于人的独特风韵的喜爱,以及对温雅柔和、恬静、忘名远利性格的追求。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用冬季雪中松树的坚挺比喻人的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宋代张淑芳的《满路花·冬》“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用寒风中的竹叶、梅花的暗香和枯枝描述人世间寂寞飘零之感与思念之苦。唐代李白的《冬日归旧山》“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用冬日旧居久无人住后藤占路、竹侵屋、树倒伏的场面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借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表达自己发愤、振作、实现抱负的理想。

桃红又见一年春

卷舒开合任天真

霜叶红于二月花

仅梅花知苦,香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