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牧场:话说浙江海洋渔业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浙江海洋地理与气候环境

打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浙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部,东临东海,北连上海、江苏,西靠安徽、江西,南接福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四季分明,温差明显,光照较多,雨量充沛。这一气候对浙江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浙江的海洋地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部分,前者涉及沿海人口、行政区划与交通;后者更多的是对地貌、气候、灾害等内容的阐述。

截至目前,浙江临海地区分别是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和舟山,其中宁波、台州、温州和舟山这四个城市及下属沿海市(县)镇是浙江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浙江沿海交通主要以水运和海运为主,其原因在于地理因素,浙江沿海到内陆的通道多为高山所阻,而发达的水系则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腹地的扩张提供了很好的交通条件。自春秋时期以后兴建的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接,而宁波港便利的海运条件与浙东运河终点的位置将浙江沿海城市与京杭大运河连接起来。浙江海产品通过海运可在宁波、杭州中转经水运销往浙江内陆及北方区域。当然,浙江海产品的销售区域和规模也受限于当时的海产品加工与保鲜技术。

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浙江境内入海河流,极大地便利了内陆与沿海的交通环境,大量沿海水产品通过水运销往浙江内陆地区。同时,每年自西向东的浙江入海河流将带有大量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的巨量淡水源源不断注入浙江海区,不仅对近外海的水文要素有很大影响,还与这些海域的渔业资源分布和渔场的形成密切相关。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由于受到长江、钱塘江、甬江等河流污染、泥沙冲入的影响,水色都比较混浊。而从大洋里流出的水流,水色都比较清澈。在潮汐运动的作用下,涨潮时,外洋清水排向沿岸;落潮时,沿岸浑水排向外洋。水质的多样性使得各种海洋生物与鱼类都可以找到适合生长的水质环境。

浙江大陆海岸线北起平湖市的金丝娘桥,蜿蜒向南至苍南县的虎头鼻(沙埕港口)。在入海河流的冲刷下,浙江岸线曲折,约为直线距离的4倍。曲折的岸线使浙江沿岸多有深入陆地的港湾。较大型的港湾有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浦坝港、漩门港、乐清湾、大渔湾、北关湾和沿浦湾等9处。这些港湾大多水清浪平,水质肥沃,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良场所,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已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

除沿海海岸线滩涂适合海洋水产养殖,浙江还有数量较多的沿海岛屿可以挖掘近海养殖潜力。浙江沿海较大的岛屿有舟山、岱山、六横、金塘、南田、玉环、泗礁、洞头等,其中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众多的岛屿组成系列群岛,犹如一座座屏障,簇拥着浙江省辽阔的浅海和滩涂,为之遮风挡浪,成为浙江海洋环境的一大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沿海绝大多数岛屿散布在水深20米以内的浅海海域,有的还分布在沿海港湾内,为发展海水养殖业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基地条件。浙江可供养殖的浅海和滩涂,主要分布在海岛与海岸线隐蔽的港湾内,这些港湾是发展海水养殖最有利用价值的地方。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生产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潜力的浅海、滩涂将逐步得到更多开发。此外,广阔的浅海海域和滩涂环境对人工增殖放流十分有利,众多的岛屿暗礁是天然的增殖鱼礁。

紧邻浙江大陆的海底属于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地理演变中,大陆下沉,海面上升,淹没了大片陆上平原,使得海底原来较高的山地露出海面,成为岛屿。正因为如此,浙江沿海岛屿紧靠大陆海域的水较浅,而靠太平洋海域的水较深。在常年的潮汐与波浪冲击下,岛屿西侧较平,岛屿东侧边坡陡峭。据海底调查发现,我国东海大陆架水深70米处有泥炭层,150米处有贝壳堤,从而旁证了浙江海面上升且幅度很大的事实。浙江海域陆架渔场的海底沉积物以60—70米为界分为东西两带。西带沉积物为软泥和粉砂,主要是长江、钱塘江、瓯江等江河带入海中的泥沙。东带沉积物受海面上升和黑潮暖流的影响,以细沙为主,是典型的残留沉积物。东海大陆架是较宽广的陆架之一,浙江渔场正位于陆架宽阔处。东海大陆架北宽南窄,靠近沿岸地段坡度较陡,东部地区坡度较缓,平均坡度在1′左右。整个陆架以50—60米等深线为界可分为东西两部,西部为内带,东部为外带。东海大陆架的外缘是陆坡,它是冲绳海槽的西侧槽坡。冲绳海槽以及台湾岛、琉球群岛、九州岛的存在使东海与太平洋相隔,成为半封闭型陆缘海,渔业资源尤其是底层资源在这一近似封闭的空间内生活和移动,缺乏与太平洋及邻近海域的物质交换。

相比陆地,空气在海上流动几乎没有阻挡,所受的地表摩擦作用也很小,因此,海上的风速一般都比陆地大。冬春两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只要北方有冷空气南下,渔场就会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夏秋两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渔场常易受到台风的侵袭。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风力可超过12级。台风在海洋上形成,一般带来狂风暴雨,严重威胁海上船只安全。浙江每年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5—11月,其中以7—9月的可能性最大,影响也最严重。伴随台风而来的强降水和风暴潮不仅严重威胁渔船出海作业,对近海养殖业的破坏也是无法估量的。

在古代,由于人们对台风灾害意识不足,经常出现渔民在台风天气出海葬身海底的遭遇。有经验的渔民会对台风前兆性天气进行预测,以规避出海风险,但这无法避免台风对沿海居民的破坏性活动。自有史书记载以来,浙江近海渔村在台风天气所遭受的损失数不胜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海洋预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浙江沿海渔民在台风来临时都会接到预警提前回港避风。而地方政府也会在台风来临之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撤离并加强沿海抗台风工程与设施的修建。因此,近几十年来,台风季节对浙江沿海居民及海洋捕捞的影响已降到最低。不过,随着浙江近海养殖业的逐渐兴起与扩张,其在台风登陆时期所受到的损失也在日益增加。如2012年8月8日3时20分在浙江象山登陆的第11号强台风“海葵”就给浙江海洋渔业养殖造成了很大损失。台风登陆象山时,当地的梭子蟹由于海水倒灌而大面积减产,万亩梭子蟹围塘、鱼围、虾围等全部漫顶,共损失产量650吨。除此之外,台风还造成150余艘渔船发生碰撞,毁坏30余艘。

浙江沿海的气候具有典型的季风特征,每年9月至次年5月以偏北风为主,6至8月以偏南风为主。浙江沿岸年平均气温随纬度自北向南有规律地升高,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2月,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气温年较差北部大于南部。浙江沿海气温在近千年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研究,在过去五百年间,浙江沿海气温出现三次明显的降温时段,分别是1490—1519年、1620—1719年、1790—1899年。伴随三次明显降温的是浙江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异常,许多鱼汛都因为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年中,浙北、长江口沿岸海水温度年较差最大,浙江外海渔场东南年较差最小。浙江沿岸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至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浙江沿岸中部区域。

浙江海区水温变化主要受浙江沿岸水与台湾暖流水的影响,外侧深水区则受黑潮主干流影响,水温终年呈高温状态,变动小。浙江沿岸水温总的分布趋势是南部高、北部低,年较差是南部小、北部大。浙江渔场水温冬季最低,春季为增温阶段,夏季达到最高,秋季为降温阶段,增、降温的变化表层比底层快。海区水温最小值范围表层为5℃~22℃,底层为7℃~18℃;水温最大值范围表层为26℃~29℃,底层为20℃~26℃。水温年较差分布一般随水深的增加而递减,北部大于南部,沿岸大于外海。深水区终年为外海水所占据,水温年较差较小。

除了海水的温度,浙江近海海区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也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浙江海区盐度的分布、变化主要取决于浙江入海江河径流量的多寡和各个水系的消长,蒸发、降水与潮汐等也对此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浅水区因受江河径流的影响形成低盐区,深水区则受来自黑潮和台湾暖流等外海水的影响形成高盐区,从而构成浙江海区盐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冬季浙江海区表、底层盐度分布特点是南部高于北部,沿岸低于外海,分布范围为24‰~34‰。夏季,整个浙江海区表层盐度范围为17‰~34‰,低盐区在长江口外,浙江外海渔场为高盐区。海水盐度的不同带来的是浙江海洋渔业种群分布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