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师范大学的十年创新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既是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地方的必然选择。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逐步构建从本科到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杭州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创新、改革试验,以应用型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杭州师范大学走出了一条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新路,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构筑坚实的知识和人才基础,成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源”与“智力库”。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实践应用型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率先提出了“需求导向、开放办学”、变“学科逻辑”为“产业逻辑”、校企共建新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建立了以强化政、产、学、研“四方协同”为特点的“招生、课程、教学、师资和评价”“五环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了以“意识—能力—实训—实战”四层级进阶式“双创教育”为突破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新路径。

1.“需求导向”、“产业逻辑”,创建新型学院,实现培养定位与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

(1)“适应需求、分类指导”,共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学院。打破以学科命名学院常规,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艺术设计(动漫)等专业及传统学院基础上,围绕区域重点产业,与阿里巴巴集团、IBM等世界著名企业合作,率先创立了以企业、产业命名的阿里巴巴商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和国际动漫学院等面向现代产业的新型学院,建立了应用型学科专业分类建设原则,实现传统办学功能转型。学校在政策上进行分类指导,经费上实行独立核算,招生指标上给予倾斜。学院采取企业深度介入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拥有充分自主权,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提供新思路。

(2)“立足产业、面向行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通过整合、改造、扩展、新增等方式,在新学院中分别构建了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三大产业紧密对接的3个应用型专业群。以学科为支撑,以“核心专业”为龙头,既强调专业群内学科共性和专业互融,实现师资、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又适时反映产业发展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要求和特色,实现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2.“创新机制”、“开放办学”,加强协同育人,实现政、产、学、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融合

(1)创新政、产、学、研“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学校、地方政府、企(行)业与科研院所共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沟通协商新机制;建立了以学校资源为基础,企(行)业与科研院所优质资源深度融入、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校外资源全程介入学校人才培养,扩展了传统教育中的“师资”、“课堂”、“实验室”、“校园”等概念,引入企业“师资、课程和生产线”,制订了独特先进的培养方案;建立了以满足现代服务业需求为主的知识体系,以产学研平台为主要载体、以各项制度为重要保证的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建立了“学校+企(行)业+学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和反馈机制。

(2)推进“招生改革、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师资培养、分类评价”“五环联动”。阿里巴巴等企业高管全程介入“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共把人才培养“入口”关。校企(行)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编写新教材”。以技能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推行“百名企业高管进课堂计划”,120余位高管进入课堂。以产学研平台为载体实施“百名博士教授进企入园践习工程”,“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67.2%;选送22位教师出国接受半年以上浸润式双语教师培训,邀请国际专家如德国埃尔福特应用科学大学校长KIL教授等来校授课指导,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以“质量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实施了专业动态监控与分类评价制度,促使专业建设上水平。

3.“产学对接”、“平台支撑”,强化“双创教育”,实现培养质量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无缝接轨

(1)政、产、学、研共建“双创平台”。发挥地域优势,与“中国制造2025”“杭州硅谷”等有效对接,以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和学校双创智库为依托,以创业学院、学校科技园、校园梦想街区为基地与区域互融,以主持承担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互动共享平台”为载体,建设“IT众创空间”、“淘宝创业实验室”和“动漫创意工作室”等校内实训平台,成立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杭州城西中心等36个产学研平台和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集团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等26个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实训实践、科研训练的“双创”平台,实现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为培育高素质“双创”人才搭建孵化平台,探索了以“双创教育”为突破口、课内课外并重强化实践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

(2)校政协同齐推“双创项目”。2010年,杭州市政府出资12亿元设立学校攀登工程项目,其中在3个新学院中实施了《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际探索》等6个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专项,同步实施“教育国际化工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和“外语综合能力提升计划”等;校政协同实施以建设“特需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实训中心、实践基地、教师进企业”等为重点的“产学对接工程”和“应用型人才提升计划”,助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

(3)区域互融同构“双创体系”。突出实践,构建了“课程—案例—项目”双创课程体系,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双创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强化创新,以开展学科竞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新苗人才计划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与区域互融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外忙起来”。利用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心区域优势,产学研合作共建了“意识—能力—实训—实战”四层级进阶式的“双创教育”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质量。

4.“能力为本、实践为重”,坚持“素质、知识、能力”三维度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和行业要求,与行业联合制订专业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专业群的“学科专业平台课+主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特色课”课程体系。将新课程(企业、行业课程)嵌入专业核心课程群,比例达30%以上,对接产业建立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突出专业实践,将实践类学时从20%提升至40%以上;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将双创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双创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增设专业外语、商务外语和全外文授课课程,实行四年不间断外语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改革引导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由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模块设计、实践教学方法选择构成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学校在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学校被浙江省列入“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高校。2015年,我校阿里巴巴商学院和国际服务工程学院2个创新创业学院以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应用化学、文化创意等5个专业群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示范点,是10个省应用型建设示范学校中唯一以二级学院和专业群形式示范建设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逐渐增强,学科竞赛、发明专利等方面成绩喜人,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生起薪率、创业率等指标上出类拔萃。学生就业率年均98.7%,在校生创业参与率达21.6%,毕业一年起薪率位居省内前列。已孵化创业团队187家,在校生注册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引入企业资金13700余万元。教材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与企(行)业联合开发了近30门新课程,出版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系列教材22部,其中“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被100余所高校使用。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创新创业高校50强;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未来,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将从注重外延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学校将围绕建立健全“校企、校政、校研”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结构体系;在现有专业转型升级和加强新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完成与金融服务、旅游休闲、信息软件、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地方支柱性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对接的、满足智慧经济发展需要的若干应用型专业群,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提高学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应用型学科发展;在继续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计划”学校攀登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以责任、创新和实践为着力点,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以能力为本,坚持“素质、知识、能力”三维度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专业标准和行业要求创新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具备“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以协同育人为主要途径,加强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加强产学对接、校企(行业)合作,重点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问题。以试点学院、试点专业(群)为抓手,以项目制推动为组织方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增强学科专业的融合度,强化专业群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把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书是杭州师范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向地方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10余年来教学成果的总结。既有实践探索,也有理论思考,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借本书出版之际,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杜卫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