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城市旅游业研究
第一章 城市学与城市旅游业
第一节 城市的功能与定义
城市是一个客观实体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难定义。以中国古代城市的物质文化内容为例,其宫室、园林、道路、器皿,以及其精神文化方面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风俗观念等,都在城市中有更为集中的表现(张雨,2016)。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对城市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涌现出了许多城市研究的新学科,如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人口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旅游研究等。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速度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快时期。人们从科学的角度对所居住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理论,有了探讨如何为今后城市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和良好环境的研究成果。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围绕城市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的研究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对城市进行综合的研究。城市学主张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运动的规律,是综合研究城市的学科。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科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按照自己学科的理论体系加以研究和界定。对城市的现有定义多着眼于城市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特征分析,从不同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阐释,有的从城市起源角度阐述城市的发生定义,有的从城市功能角度讨论城市的功能定义,有的从城市集聚本质讨论城市的集聚定义,还有的从城市系统性角度解释城市的系统定义等(王国平,2013)。
对于城市的起源问题,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古代城市最早兴起于防御上的需要。从“城市”这个词的构词来看,城市由“城”和“市”两部分构成。所谓“城”,是指以高墙围起来,扼守交通要冲,形成要塞,形成具有防卫意义的部落。《管子·度地》曾描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吴越春秋》也曾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市中的“市”即“交易的场所”。因此,“城市”被看成“城”与“市”的结合体,即以高墙和瞭望台围起来的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王国平,2013)。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大分工的形成,人们居住的空间被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组成部分。首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这次分工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出现了产品剩余,从而为产品交换创造了前提条件。随后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起源于金属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手工业和农业逐步分离,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使部分农村居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商品产生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而逐渐成形(马克思,恩格斯,2012),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逐步分离,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应运而生,由此导致了城市和乡村的最终分离。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集市贸易逐渐成规模,居民和商品交换活动慢慢集中,进而出现了城市。
二、城市的功能与定义
城市有别于农村居民点,不仅是因为人口集聚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功能的特殊性。学者林广曾通过研究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其著述中总结了城市的五大功能。第一,城市是人居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居住和生活。第二,城市是文明的生产者。因为“人类的精神思想是在城市环境中逐渐成形的”(芒福德,1938:4)。城市是记录人类文明的史书,也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场所。第三,城市具有教化功能。芒福德(1938)认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僵化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力……城市是体现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理想的城市经济模式应该是关怀人和陶冶人。第四,城市具有社会功能。与传统的乡村不同,城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集、碰撞和融合,产生新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在这里聚合、杂处和生活,形成新的人群。城市的全方面开放性促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地域差异的束缚,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有机联系的社会群体。第五,城市具有经济功能。城市的资金、人力等资源较为集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生产、消费等活动,为产生利润创造了条件。“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恩格斯,2012:57)相较于乡村,城市更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城市研究的不同角度赋予了城市不同的定义。广为接受的有从城市聚集特征出发的定义和从城市系统特征出发的定义,其分别从城市本质特点和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为城市概念做了限定。前者是从城市的本质特点给出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城市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场所,也是产业、资金、技术、文化和建筑物密集的场所。钱学森(1985)认为,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后者从城市的空间角度加以阐释。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各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内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有机体。芒福德(1986)曾解释说,城市既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又是占据这一组合的结构,并不断与之相互作用的各种社会联系,各种社团、企业、机构等在时间上有机结合。英国学者K.J.巴顿(K.J.Button)认为,城市是一个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Button, 198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城市区域中心特征总结出的城市区域定义及专业性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城市景观定义、城市文化定义、城市生活方式定义等方面。各种定义对城市的认知具有一定共通性,即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整体。
城市的复杂特性使人们不得不重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明确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区别是定义城市的主要途径。城市相对于农村,人口总数多、密度大,非农业劳动密集,居民职业构成、社会构成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活动集聚,具有高度开放性、包容性、现代化及社会化等特征。二是明确城市的定义应该是综合性的概念。不同的定义所选择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相互联系不可割裂。日本学者山田浩之认为,城市须具备密集性、多样性及非农业土地利用三方面特点。山田浩之分别从城市的一般性质、社会性质、经济性质对城市加以定义,并认为三类性质相互作用,构成城市的大致框架。三是明确城市定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时,城市是具有防御功能的交易场所;如今,城市的发展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城市已经是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大系统。
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城市可分为资源型、创新型、交通港口型、旅游型和综合型这几种类型。本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型城市。旅游型城市拥有能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各类设施、机构、城市功能发达而完备,旅游产业结构合理,运转高效,并处于支柱产业地位。浙江杭州是旅游型城市的代表之一。
旅游型城市的物质构成要素有自然生态环境、空间结构布局、建筑与经典建筑作品,以及由以上三方面组成的风景景观等。非物质构成要素有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国内旅游型城市大都是在当地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途径之一。但有关资料表明,部分旅游型城市对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未能充分保护环境,存在旅游产业链多、短等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节 城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近代以来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学者把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科学课题加以研究,逐步建立了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城市学”学科体系。近些年出现了从不同视角研究城市学的成果,如以城市教育问题为切入点的研究。2015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15”围绕“城市教育问题”研究城市教育制度创新,其目的是探索如何推动城市教育科学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城市教育研究与城市旅游研究一样,是城市学的要素之一(毛春红,2016:33)。
一、城市学的定义
与任何一门新理论、新学科的创建一样,城市学建立的基本问题在于“如何创建一门纯粹统一的城市学学科”。鉴于此问题的思辨哲学色彩过于浓厚,也可以具体转化为“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是否存在着普遍性或共通性的问题、范畴、知识、方法、框架与规律”。这是一个发生在具体的城市研究之前的、具有先验性质的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实证哲学或一般经验研究的范围。从对国外城市研究的回溯来看,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归纳出两种主要的观点与态度:一是城市悲观主义者把城市本身理解、描述为“无序的复杂性”,甚至还把人类治理、改造城市的努力与实践称为“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否定了建构城市学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二是以20世纪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为代表的“有机整体”观,她认为城市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可言的,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雅各布斯,2005:485)。城市既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本身就必然存在着共通性的特征、规律与本质,为建构一门名为“城市学”的新理论、新学科指明了前行方向。由此可见,国外对城市学的基本定义是,城市学研究关注其有机整体本身所存在和具有的共通性特征、规律与本质。
国内对城市学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说法。其一,城市学是一门应用的理论科学,而不是基础科学,或者说是一种技术科学,而不是基础理论。钱学森于20世纪80年代在《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中是这样定义“城市学”的:具体而言,城市学是研究城市本身的,不是乡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而是城市的科学,是城市的科学理论。有了城市学,城市的发展规划就可以有根据了。他进一步强调,城市学要研究的不光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并指出我国今后城市发展专业化的问题,预言将来会有除钢铁港口城市外新的专业城市,如科学城、金融城、旅游城等。这一预言在30年后的今天已成为现实。以高新技术、金融贸易及旅游为主体的城市比比皆是,城市发展专业化已然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气象。随着愈来愈多的城镇进入城市化历程,城市发展专业化已由单一产业转为多产业齐头并进,发展过程更为复杂多元,产业结构层次更加分明。例如,浙江省会杭州市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发展一直受到关注,旅游业一直受到支持。其轻工业及新兴电商产业也借着改革开放的新风迅速崛起,成为城市发展的坚实支柱,有效地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钱学森发表这篇论文前,国内另一位重要学者李铁映(1983)已在《城市问题》杂志发表了《城市与城市学》一文,提倡创立城市学。他认为城市是一个大系统,关于这个大系统的理论就是城市学。城市作为大系统,应该作为整体以城市学来研究。城市学不是研究每个分支科学的理论,建立在这些分支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城市理论,应该综合地加以研究,包括城市战略、城市学概念、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模型、城市性质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作用,为解决城市诸多矛盾提供大系统的理论基础、前提和依据、边界条件、协调反战的限制性因素等,应该认识城市诸矛盾本身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为推动城市学研究,探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推动城市学发展,杭州成立了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的城市学、杭州学研究机构。中心围绕中央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两大战略决策,树立了打造具有国际特征、中国特点、杭州特色的城市学学派和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城市学智库两大目标;中心以“城市概念性规划”为品牌,以“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为抓手,以“中国城市学年会”为平台,组织开展了征集评选、课题研究、论坛组织、人才培养、成果发布等一系列工作,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为各级党委政府规划、建设、管理、保护、经营城市提供智力支持。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国际化问题等。
二、城市学的提出
“城市学”(Urban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希腊学者康斯坦丁诺斯·A.多克西迪斯(Constantionos A. Doxiadis)提出创立新学科“城市学”的主张。后来的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设置的城市研究所所长莫伊尼汗(Moynihan)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格莱齐尔(Clazier)等教授均针对“城市学”进行过讨论,并自称为城市学家。
20世纪50年代,英文单词“Urbanization”还未被选入词典,“Urbanology”很少出现在广泛使用的英语中,许多权威的辞典、大全和百科全书都没有收录这一单词,有些辞典虽然收录了,但在释义上还相当模糊。1979年出版的《韦氏新二十世纪英语大词典》(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收录了“Urbanology”(城市学)条目,但仅解释为“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法国学术界也对“Urbanology”的定义存在争议。法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法兰西城市规划学院创始人及前院长皮埃尔·马尔兰(Pierre Merlin),巴黎第八大学和法兰西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弗朗索瓦兹·肖埃(Françoise Choay)联合主编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词典》收录了“Urbanology”这一条目,并解释这个词的创立是为了替代“Urbanisme”(城市规划)。由于“Urbanology”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具备实体性,因此这种等同关系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法国城市社会学家克里斯蒂安·托巴罗夫(Christian Topalof)在其文章中论述城市学的内容及研究对象时就使用了“La Science de la Ville”(城市的科学),来取代“Urbanology”,显然城市学这一学科在当时还未完全形成。
城市学的研究直到20世纪初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形成后才开始深化。城市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始创于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盖迪斯把生物生态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把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和勒·布莱(Frédéric Le Play)互相对立的社会学统一起来,综合了两人研究中的地理学因素和历史学因素,并进一步把分散于各个方面的城市研究都综合到一起,包括环境考察、实用卫生学、住宅建造、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城市文化等,创立了城市社会学和建筑学的整体概念,奠定了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思想基础。
三、城市学的研究内容
20世纪30年代,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国外有关城市、城市化研究的论文陡然增多,研究的方向有建筑、规划、设计、社会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学等,国外城市学研究的发展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基础理论研究的阶段,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应用科学阶段。之后的研究可将城市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方向:理论研究,包括城市原理、城市结构、行政管理等;应用科学研究,包括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及发展等;城市社会危机研究。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学”一词几乎与“城市化”一词同时在中国出现。宋俊岭(2012)曾解释过城市学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处。他认为,城市学能不能真正站起来,要看这三个条件能不能满足:第一,要有客观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半天没有对象等于没有前提。第二,这个学科要有自己的合理定位,完整的框架,以及独特的贡献。如果其他人没做,你得有做这种绝活的决心。从实践层面来说,要有教材,要开设相关课程和有授课的专业人员,还要有大量艰难、长期、坚定的科学研究和科研实践。城市科学研究方向有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人口学、城市法学、都市法学、都市园林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从认知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正是记录、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记录中归纳真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修正记录,因此城市学学科建设最核心的就是宗教和哲学,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历史科学和文化人类学。宋俊岭强调历史科学是祖母科学,而宗教更是文明之母,是所有学科的发源地。文化人类学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学科建设的另一核心,是因为城市说到底,是人类现象。正是在研究城市历史和人文的基础上,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市政学、法学和建筑学等,提取构成了城市学自身的范畴、逻辑、理论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为城市规划、建设、设计、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就是用理论来指导实践。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文件,将杭州列为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而浙江同时入选的还有宁波、义乌,成为入围数量最多的省份。所谓城市设计,范围可大可小,从整个城市三维空间架构的制定,到城市区域的安排,甚或一个弄堂的改造,一栋历史建筑物的维护,以及一个纪念碑的设计,都可包含在城市设计范围内。相对于理性构建城市骨架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则是更进一步的人文情怀的血肉堆砌,塑造出了当代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发展的新形象。
城市学是一门从整体上综合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产生、运行和发展的科学(陈光庭,1998),它是研究城市的学科,有别于规划建设城市的城市规划学。城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城市和城镇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城市的特征与本质、城市的结构与运行机制、城市与人及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基本理论与衡量指标体系等。汉语文献中,城市学与城市科学混淆的现象也频繁出现,实际上城市学与城市科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城市科学是研究城市的学科群体(Urban Sciences),而城市学(Urbanology)则是单一学科,归属于城市科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日本城市学家吉村英一曾在其主编的《城市问题事典》中设立“城市科学”条目,特意指出“城市学与城市科学并不一样”。也可以这么理解,城市学是形成城市科学中心的学科体系,但不是城市科学本身,城市科学是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等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总称。
第三节 旅游城市的功能与定义
一、旅游城市的形成
城市具有为人们提供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娱乐、休闲场所等功能。城市还具有综合实力强、环境优美、娱乐休闲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城市吸引来自各地的商务人士和前来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游客。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的中心,有着旅游管理、接待、集散的功能。作为人口的密集聚集地,城市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旅游城市的形成是在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区位因素与集聚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政策、旅游市场需求、旅游客源市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整合组成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尽管多因素综合演变是旅游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但不同城市、不同时期都存在不同的主导因素。国内城市学学者王国平在其著作《城市学总论》中将旅游城市按不同主导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资源推动型、区域推动型、政策推动型、需求推动型及经济推动型。
资源推动型旅游城市的形成主要基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具有先天优越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的城市很容易最先发展起来,成为颇有名气的旅游城市,如拥有西湖的杭州、依傍庐山的九江、紧挨黄山的黄山市等。城市有高品质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是城市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产品产生的前提条件,所需的开发成本较低,回报率高,因此成为早期旅游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
区域推动型旅游城市的形成依托较好的经济区位,能更好地发挥其中心辐射功能。地理区位同样能为城市带来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国内有些城市旅游资源禀赋较弱或者基本不具备旅游资源,但因其具备较好的区域区位特征,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也可以投入资金发展城市旅游业,开发旅游购物、会展旅游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旅游需求,如占据改革开放先机迅速发展的深圳、成为中国商业中心的“魔都”上海等。
政策推动型旅游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基于政策的引导,率先获得发展旅游产业机会的城市。近几年,国家着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在部分具备旅游资源,但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无法实现旅游业长足发展的偏远城镇。部分地区政府设立了“旅游扶贫开发区”,把“旅游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以期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如福建厦门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
需求推动型旅游城市是基于游客爱好、出游能力等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规模、特征等发展起来的旅游城市。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如有着苏州园林的苏州,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旅游市场,这也促使苏州积极增强旅游竞争力,逐步往旅游城市发展。
经济推动型旅游城市的形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城市动力作用的进一步强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城市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资源型、区域推动型等被动发展,而是走向旅游产品升级、人工产品开发。一些拥有优越经济条件的城市依托其经济实力,开发一些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人造景观,通过城市集聚和辐射作用,吸引大量资金、人流,如有号称投资上亿的“瓷房子”的天津市。
二、旅游城市的功能与定义
与一般城市不同,除了具有城市文化、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学、教育等中心功能外,旅游城市主要发挥“旅游”功能,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使城市的各种功能与之相适应。在发展旅游业时,又要重视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使各个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陈洁行,1988)。与西方国家旅游城市发展注重休闲功能不同,中国旅游城市发展关注的是旅游的经济功能。旅游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直接影响,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消费行为和活动有助于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整体消费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城市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增加外汇收入。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增加外汇,平衡本地区的对外发展支出。
二是促进当地交叉产业发展。联合国统计司2013年的具体测定表明,旅游业是典型的龙头产业,其发展可以带动110个行业的发展,对餐饮业的贡献率达到40%,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达到90%。此外,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为当地城市化提供支撑。
三是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旅游行为能为区域之间带来财富的流动,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收益,从而带动当地城镇的经济发展。
四是扩大当地政府的税收。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收入,而税收的最终用途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治安与和谐的环境。当地政府通过旅游的税收进一步建设规划本地经济,一方面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人民创造小康社会,另一方面也努力保护城市文化和景区风景。
五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支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体验满意度,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六是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旅游业发展将促进城市科学规划,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同时,将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管理更趋人性化,扩大对外文化传播,全面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20世纪末以来,学者们对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关注程度急剧增加(黄安民,韩光明,2012)。然而关于旅游城市,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对旅游城市的定义强调旅游城市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为基础;生态学角度,认为旅游城市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承载能力为基础;经济学角度的定义,则着重于旅游经济的投入产出比例高这一方面,强调旅游产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目前,人们对旅游城市的普遍认识是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吸引要素的。人们认为旅游城市包含美丽的自然风景、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周到的旅游服务及良好的城市形象,是集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旅游产业和完善的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三、旅游城市的研究内容
城市旅游推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奠定了我国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城市作为具备独特性质的新兴城市类别,其发展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旅游城市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城市的概念研究,旅游城市的特征研究,旅游城市的形象研究,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旅游城市的竞争力研究。
关于旅游城市的概念研究,李伟(2005)认为,旅游城市即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从而旅游业为其重要城市职能的城市,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及特点、建设模式、建设原则等。李娜(2006)认为,旅游城市是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旅游产业发达且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杨其元(2008)曾经讨论过旅游城市系统的构成,探讨了旅游城市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城市系统的系统结构框架及动力机制;同时分别从城市设计、经济学、生态学角度对旅游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针对旅游城市的特征,赵兵(2004)基于旅游城市的分类,对比分析了各种类型旅游城市的特征。连晓燕(2007)在对旅游城市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城市的一般特征,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旅游城市进行了分类,对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路径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究。王旭科、冯书春(2009)分析了旅游城市的主要特征,指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传统旅游城市转型升级的模式。阚如良、操诗图、胡晶晶(2006)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提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围绕旅游城市的形象问题,韩顺法、陶卓民(2005)探讨了我国城市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毛宗清(2005)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旅游城市形象设计的核心和定位,梳理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措施和方法,并提出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基本思路。宋章海(2000)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应当从主客体双方的要求出发,根据双方的特点、条件发展状况,合理导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正确评价旅游地的形象,并从旅游者角度提出旅游地形象应具有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的特点。杨慧芸(2009)提出旅游城市形象的口碑传播策略、影视传播策略、危机传播策略和空间传播策略。
有关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研究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则相对较少。赵兵(2004)提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董大为(2005)界定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内涵及功能,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了测度模型。杨其元(2008)从城市设计、经济学、生态学的不同角度对旅游城市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旅游城市发展的理论框架。
陈红梅(2006)针对旅游城市竞争力就我国中小旅游城市、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及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的内涵进行过界定,并分析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大城市旅游竞争力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并建立了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吴静(2009)界定了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分析旅游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差异,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并构建了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杨其元(2008)在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开展了城市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业效率、城市旅游国际化等相关研究。杨新军、祁黄雄(1998:119)论证了旅游开发模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务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阶段性问题。李东、石维富(2013:69)分析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商品资源的类型及特点、攀枝花市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从旅游商品的开发、建立与完善,旅游商品的购物网络,公平与放心的市场秩序的营造,旅游购物营销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攀枝花市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杨春梅、赵宝福(2014:65)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的方法,选取50个著名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业效率值进行测算。针对旅游业效率值分析,他们提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源集中配置的建议。宋家增(1993:18-21)以天津为例,探讨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国际化的问题。
第四节 城市旅游业研究的意义
一、国外城市旅游业研究的意义
关于城市旅游业,国外主要开展了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城市旅游、游客行为、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旅游地产、旅游地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城市管理模式、旅游城市规划与管理、旅游产业开发营销、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旅游城市功能及城市空间拓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实证分析、案例解析、数据模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R. A. Smith(2005)通过对泰国芭提雅城市拓展过程的分析研究,指出该城市滨海线性空间开发强度不断增大,滨海度假区的建设用地逐步增加,随着用地的局限,空间上城市在沿海岸线扩展的同时向内陆地区拓展,滨海用地以商业用地及旅游接待设施用地为主,与之相对的内陆则以居住用地为主。
D. Pearce(1982)以巴黎为例,基于旅游交通的角度讨论旅游城市功能分区及发展方向,研究其旅游功能分区,得出了旅游城市中的商店和服务业用地布局在旅游的带动作用下会向主要的旅游景区靠近的结论。
旅游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生态退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obert Maitland的研究探讨了旅游战略对历史文化名城剑桥发展管理的长期影响,围绕通过管理措施合理控制城市发展来实施这些旅游规划的战略目标,旅游发展促进废弃建筑得以重新利用、历史遗迹得到修复和保护,进而为历史文化名城带来新的活力(连晓燕,2007)。
Kevin Meethan(1997)以澳大利亚东北部约克角半岛的约克角城为例研究了旅游城市的管理,讨论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作为居住、工作场所之间的管理冲突,并提出了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对策。
Robert Maitland的研究也是关于旅游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研究。他对英国及其城市剑桥1978—2003年的旅游规划与管理进行了探究,讨论了旅游战略对历史名城发展管理的长期影响,特别是通过控制城市来实施这些规划的战略目标和政策。Stephen Litvin通过对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和卡罗来纳州的研究,为城市改建工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馈,也为其他历史城市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连晓燕,2007)。
二、国内城市旅游业研究的意义
我国城市学着重研究城市发展中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等问题(陈为邦,2007)。在国内城市学研究初期,研究关注点就在于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内计划经济影响仍在,传统工业城市思想仍然遗存,人们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概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城市观念有了变化,城市研究宣传了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帮助人们对城市有了一定的认知。
我国城市学研究的另一特征在于强调组织跨行政区的综合研究,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尽管由于行政区域的局限,区域协调发展的行政机制和体制至今尚未得到完善,但学术研究则在不同区域的协调上享有较为自由的空间。198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科会联系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南京、杭州三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倡议开展,会议成立了联系中心,合作开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跨行政区的城市科学研究的卓有成效的活动。又如京津冀城市协调发展研讨会首次会议于1991年在天津召开,与会城市就区域内城市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途径,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决定建立联系机构,协调开展工作。在此之后,三地城科会多次举行联系活动,相互沟通,并正式提出了开展京津冀北区域规划的建议。这些学术活动对促进政府之间的联系,推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具体来说,国内城市旅游业的热点集中在旅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城市旅游业案例研究、城市旅游业发展概况研究及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数据分析、评价模型、RS分析方法、跨学科理论,如景观生态学、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低碳经济等理论,成果丰硕,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旅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例如,郝艳丽(2008)以旅游用地为切入点,研究旅游用地在城市中的合理利用,通过对著名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旅游用地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黄山市旅游用地的空间结构和分区的功能优化,以促进城市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李铭(2011)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外部形态扩展、城市内部功能结构优化等的影响,分析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总结了一般规律,提出了城市形态优化的对策。
城市旅游业案例研究。例如,张萍、孙俊涛(2012)采用了文献查阅等方法调查了北京市居民关于北京奥运会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影响的认识和看法,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一致认为奥运会改进了城市的旅游设施,为奥运会而改进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奥运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者的数量。曹芳东等(2013)从经济、市场、效率、公平四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业绩的评价体系,系统分析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分异明显,经济驱动、市场驱动、产业链驱动、政府驱动及相互间的综合驱动共同作用,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格局的演化。
城市旅游业发展概况研究。例如,刘艳(2004)讨论了中国城市旅游业的现状、地位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冯守宇(2014)对中国城市旅游业、会展业联动发展的基础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多种措施,以促进两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黄磊、郑岩(2015)回顾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历程,发现研究焦点集中于国内外对比、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个案、发展机制与路径、评价体系和发展模式,并基于以上综述,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进展,提出研究展望。
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例如,厦门大学郭雅诚(2014)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视角,运用当前较为先进的能值分析理论,确定旅游能值综合指标,对厦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RS分析方法,以厦门市近十二年旅游能值分析为依据,对未来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安永刚(201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足迹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低碳经济等方面的理论来研究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和改进生态足迹两种方法来分析长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根据低碳理念来提出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郑扬(1998)从市场机制、历史文化、城市转型等方面开展调查,对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调查了北京胡同旅游业发展,探讨了市场机制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此外,国内还开展了标识语、公示语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邵红万(2012:46)以江苏省扬州市公共标识语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拼写错误、中式翻译、译文不一致、拼音使用不当和语用失误五方面揭示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有效促进旅游语言环境建设的五大对策。葛丽等(2011)以陕西省西安市世园会中汉英公示语错译为例,从语言和文化角度分析公示语错译的原因,指出错译对旅游城市语言环境建设发展的影响,探求改进策略。冯丁妮、孙智(2008:112)从英语语言功能出发探讨旅游英语语言的特征,研究旅游英语的文化内涵,揭示英语语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关系,论述旅游英语在辽宁省大连市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中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城市学研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城市研究,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人口学、城市传播学等,也包括近年来新兴的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美学、城市哲学等交叉学科,这些研究吸引了政治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研究队伍恰好对应于当代城市发展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围绕着城市发展中的环境、交通、生态、建筑、文化、历史等问题,有大量专门性的城市研究成果出现,部分甚至涉及城市一般发展与演化规律的共性探索。但就城市研究的总体现状而言,由于传统上形成了科学壁垒,我国的城市研究对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本质、特点和趋势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面对高速发展、涉及面广和环境复杂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中长期与当下需要、总体目标与局部利益、空间资源与现实条件、物质文明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矛盾冲突,现如今的城市学研究可以说是严重不适应和不对称的。我国的城市学研究需要厘清早期经验,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更有创造性、更符合逻辑进程,以及更能主动承担历史必然要求的城市学科。
目前国内与城市相关的研究分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固有的学科壁垒使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严重不足,这让国内的城市研究往往表现为一种“片面的深刻性”或“局部的有效性”(刘士林,2012:23)。在三种学科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是自然学科,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交通以及新能源开发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城市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但也由此带来了愈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伦理问题。因此,当前最为活跃的城市研究当属城市社会科学研究,如城市社会学、城市人类学、城市管理学等,通过实证、统计得来的数据和模型已然成为当下城市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及管理效率的主要参考依据。但由于实证科学本性排斥人文主义问题,因此城市社会科学研究往往从根本上忽视了城市的理想与信念。当然,排除了社会科学的城市人文科学也是同样不可取的。如何围绕城市研究突破学科壁垒,改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互不相容的恶性状态,尽快结束三大学科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立与对立状态,在更开放的城市科学框架内实现三种基本知识与伦理的协调和统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城市旅游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很多,存在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研究深度的文献。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基础理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空间、城市旅游形象、具体实例研究等。从研究综述角度,目前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城市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等方面了;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视角更加新颖,研究方法不再限于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通过实证研究,结合各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力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但国内的城市旅游业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体系的建设是城市旅游业研究的薄弱环节。关于城市旅游的理论研究课题在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仍然存在问题:如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理论没有清晰的理论框架,会展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理论比较浅显等。城市旅游业研究多数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微观深入的研究比较少。国内研究多为模仿追随国外研究成果,研究限于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而展开。尽管出现了不少零碎的研究成果,但尚未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不能形成完整体系,因此很难有力地指导具体的城市旅游业实践工作。
第二,城市旅游业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和“旅游”是两个独立又复杂的概念,研究城市旅游业意味着要跨越多个学科来实现城市旅游向多学科多层次的发展,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并结合这些学科来建立模型或探讨新的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
第三,关于城市旅游业和旅游城市之间的联系的结合分析较少。城市旅游业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两者概念既有不同也必然有所联系,如城市旅游规划与旅游城市规划、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要研究探讨城市旅游业,从“旅游业”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入手,才能真正厘清城市旅游业的概念。
国外关于城市旅游业的研究主要从旅游产业、城市旅游、生态旅游、游客行为、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旅游地产、旅游地营销等方面进行。上述文献说明,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有旅游城市的具体管理模式、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城市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城市的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同国内城市旅游业研究存在一样的问题,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撑,研究多形成零散的成果,涵盖领域广。这样的研究理论不利于系统性地指导实践,也难以促使城市旅游业研究成为一门完整的系统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