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医案精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或)睡眠时憋醒、尿量减少、体重增加、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或搏动增强、双肺底湿罗音和(或)呼吸音减退、胸腔积液、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交替脉、第三心音奔马律、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淤血性肝大、踝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该病相当于中医心衰、心悸、喘证、水肿等病症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乃因外邪反复侵袭,或劳累过度,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阳不振,阳气鼓动无力所致。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病性以虚证或因虚致实为多。
阳虚水泛证
患者黄某,男性,58岁,长沙人。
【初诊】1989年7月4日。
[主诉]活动后气促39年,加重4年,伴胸前区闷痛间作1年。
[临床表现]患者于1950年底在朝鲜时出现活动后气促,当时医师确诊为“风心病”,先后多次在多家医院住院,病情有时稳定,有时反复,但用“护心”等药物能使病情缓解,也能坚持轻微工作。1985年病情加重,活动后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经常在医院住院,出院后间断服用“地高辛”,症状不能完全缓解。1年前开始间作胸前区闷痛。现活动后气促心悸,有时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难以平卧,胸前区闷痛间作,口不干苦,纳食可,无脘腹胀闷,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紫,苔薄腻,脉弦滑而数。心率112次/分钟,血压120/75mmHg。颈静脉充盈。胸廓正常。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1cm处,搏动弥漫,二尖瓣区有收缩期震颤,心率112次/分钟,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双相杂音,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杂音,两肺底有湿啰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复查心电图,结果为二尖瓣型p波,左室肥大劳损。超声心动图结果为联合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瓣狭窄。左心功能射血分数(EF)35%,左室短轴缩短率(FS)17%。
[诊断]中医病名:心痹。中医辨证:阳虚水泛证。
西医病名: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脏扩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心功能4级。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方药]苓桂健心汤加减。
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制附子6g(先煎),黄芪15g,当归10g,丹参15g,防己10g,枳实15g,葶苈子15g(布包),大枣15g,甘草5g。5剂。
【二诊】1989年12月11日。患者服上方5剂后气促减轻,夜间可以平卧;又加服7剂,胸痛已不明显,则自己停药,并从事轻微工作。1周前因劳累后复发,病情逐渐加重。现活动后气促、心悸,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间作胸前区痛,纳食一般,脘腹不胀,舌质淡紫,苔白,脉弦滑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仍考虑为阳虚水泛,守温阳利水之法。
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制附子6g(先煎),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防己10g,葶苈子15g(布包),大枣12g,甘草5g。5剂。
【三诊】1990年2月1日。患者服上方40余剂,讲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气促明显减轻,胸亦不痛,可从事轻微家务。春节期间因受凉而复发并加重。现又气促不能平卧,时作胸痛,足肿,舌质淡紫,苔白,脉弦滑数。仍考虑为阳虚水泛为主,守前法加减。
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制附子6g(先煎),黄芪15g,当归10g,丹参15g,防己10g,枳实15g,葶苈子15g(布包),甘草5g。5剂。
【四诊】1990年2月14日。服上方10剂。静息及轻微活动时呼吸平稳,上楼及快步时气促,足已不肿,时作胸部刺痛,舌质淡紫,苔薄白,脉弦滑。效不更方,守前法加减。
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制附子6g(先煎),黄芪15g,当归10g,丹参15g,防己10g,枳实15g,葶苈子15g(布包),红花5g,甘草5g。5剂。
【结果】患者于1990年3月22日专程来门诊,讲服上方30余剂,基本病情稳定,可以从事轻微家务,要求停药。后未再来就诊。
【按】此案乃因早年感受风寒湿邪,治疗不及时,病邪内舍于心,导致心痹。邪舍于心,乃其心气本虚,此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之谓。因其虚而血脉运行不畅,终致“心痹者,脉不通”(《素问·痹论》),心络瘀阻;因其瘀而经隧不利,日渐影响水液代谢,此即《血证论·总论》“瘀血化水”之意,同时因气虚而损及阳气,因心病而损及脾肾,影响脾之运化、肾之气化,从而加重水肿。患者以气喘、心悸、胸痛、水肿为主症,皆乃水气泛溢所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逆调论》),此即水泛之喘;“水既内停,心不自安,故为悸也”(《杂病证治准绳·悸》),此即水泛之悸;“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素问·脉解》),此即水泛之痛;“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水热穴论》),此即水泛之肿。其治疗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防己,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肃降肺气,利水平喘;加黄芪益气;当归、丹参活血;枳实理气。全方以温阳利水为主,阳回则水退,诸症自除。二诊、三诊均为复发,续用上法,再次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