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慢性支气管炎(5例)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样变和萎缩变化所引起的,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相当于中医咳病、咳嗽、喘证等病症范畴。其发病乃因邪袭肺卫,或脾失健运,肾不纳气所致。其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病性呈虚实错杂。
1.风热袭肺证
患者徐某,女性,66岁,长沙人。
【初诊】2008年12月25日。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30年,加重1周。
[临床表现]患者从30多岁开始经常出现咳嗽,通常在药店自购药物(不详)治疗,也间常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虽然治疗有效,但发作次数逐渐增多,发作的持续时间逐渐增长。近10年来几乎天天咳痰,但冬春加重。去年8月曾因痰中带血在某医院住院,经各种检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1周前因受凉后咳嗽加重,现咳嗽频作,咯白黏痰,不气促,无痰鸣音,咽痒痛,口苦,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
[诊断]中医病名:咳嗽。中医辨证:风热袭肺证。
西医病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连翘12g,紫苏叶3g,杏仁10g,薄荷10g,法半夏10g,炙紫菀10g,蝉蜕10g,桔梗10g,重楼15g,鱼腥草30g,青黛10g(布包),马勃3g(布包),葶苈子3g,甘草6g。7剂。
【二诊】2008年12月31日。咳嗽明显减少,痰量减少,但晚上睡前要咯痰出才舒服,不易咯出,口干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考虑风热仍存,仍守前法。用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连翘15g,紫苏叶3g,杏仁10g,薄荷10g,法半夏10g,炙紫菀10g,蝉蜕10g,桔梗10g,重楼15g,鱼腥草15g,青黛10g(布包),马勃3g(布包),蛤壳10g(布包),沙参10g,甘草6g。5剂。
【结果】2011年1月19日患者因后循环缺血来就诊,讲咳嗽一直未发作。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往往与其他六淫之邪相合而为病。并且“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素问·咳论》),从而伤及于肺,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之意。此案咳嗽已达30年之久,乃因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一旦外邪袭肺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患者也曾经出现痰中带血,则因病邪“久则传里,变为郁咳”(《证治汇补·咳嗽》),邪郁化热,伤及肺络所致,即《黄帝内经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谓“民病上热,喘嗽血溢”之意。此次因受凉而加重,显然新感外邪;伴口苦、咽痒痛,乃因风热上扰,津液被耗之故;舌质红、苔薄黄,为风热之象;其脉浮滑,浮主风邪,滑主痰热,皆为风热炼津为痰之征。其治疗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紫苏叶、蝉蜕疏风清热,开宣肺气;桔梗、杏仁、法半夏、紫菀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葶苈子肃降肺气;鱼腥草、重楼、青黛清热解毒;马勃、甘草清利咽喉。风热祛、痰热清则咳嗽自止,并且疗效稳定。
2.风痰壅肺证
患者郭某,女性,69岁,长沙人。
【初诊】2010年6月14日。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3年,复发并加重17天。
[临床表现]患者从2007年开始经常出现咳嗽,最初以自购药物(不详)治疗为主,后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经胸部X线片等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但仍然发作次数逐渐增多,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去年咳嗽时间累计达4个月以上,今年春节前后也咳嗽达3个月之久。17天前因吹空调后咳嗽复作,现咳嗽频作,咯痰量多,为白色稀痰,不气促,无痰鸣音,咽痒,口中有黏稠感,时苦,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细滑。
[诊断]中医病名:咳嗽。中医辨证:风痰壅肺,有化热趋势。
西医病名: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宣肃肺气,化痰止咳,兼以健脾。
[方药]三子养亲汤合宁肺杏苏汤加减。
紫苏叶6g,杏仁10g,薄荷10g,法半夏10g,炙紫菀10g,蝉蜕10g,桔梗10g,前胡10g,莱菔子6g,白芥子10g,鱼腥草30g,党参10g,白术10g,甘草6g。7剂。
【二诊】2010年6月28日。咳嗽明显减少,但仍夜间时咳,咳时小便出,平时汗多,口不苦,咽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考虑痰浊渐化,脾虚之征逐渐明显,拟改用健脾化痰为主。用宁肺六君汤加减。
党参10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5g,紫菀10g,百部10g,葶苈子5g,桔梗10g,黄芪30g,鱼腥草30g,川贝母6g(研末分冲),马勃5g(布包),炙甘草6g。7剂。
【三诊】2010年7月8日。本来已经不咳,但昨天吹空调后又开始咳嗽,痰少,汗出不多,口不苦,纳食及大小便均可,面浮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用宁肺六君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党参10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5g,紫菀10g,百部10g,葶苈子5g,桔梗10g,黄芪30g,防风6g,紫苏叶7g,蝉蜕10g,鱼腥草30g,车前子15g(布包),炙甘草6g。7剂。
【四诊】2010年11月10日。前段时间一直不咳嗽,但半个月前因受凉后又出现咳嗽,痰白而黏,量多,无气促、胸闷,伴咽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考虑脾虚感寒,有化热趋势,治拟健脾化痰为主,佐以清热。用宁肺六君汤加减。
党参10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5g,紫菀10g,百部10g,葶苈子5g,桔梗10g,重楼10g,鱼腥草30g,矮地茶15g,马勃5g(布包),炙甘草6g。7剂。
【结果】未再就诊。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表明人体脏腑功能正常,卫外固密,能够抗御邪气的侵袭,病邪便难以侵入。此案反复因吹空调、受凉而发病,并且一病则迁延难愈,乃因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感邪后既不能及时祛邪外出,又无力尽快修复病邪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故致其候,即《灵枢·口问》所谓“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之意。外邪内郁于肺,影响肺气的宣肃,肺不布津,聚津为痰,痰浊阻塞气道,致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咯痰量多;痰浊阻滞,泛溢于上,故口中有黏稠感。但此案有3个方面要引起重视,一是咳痰稀白、咽痒、苔白而脉象兼浮,乃风寒之邪仍能尽祛之象;二是口苦而脉象兼数,有痰郁化热之虞;三是反复受凉后咳嗽,并且脉象兼细,乃脾肺气虚,无力抗邪之象,但纳食可、大便正常,且无疲乏诉说,可知尚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辨证为七分实三分虚。其治疗用白芥子温肺消痰;莱菔子导滞行气;法半夏、桔梗、杏仁、前胡、紫菀化痰止咳;紫苏叶、薄荷、蝉蜕疏风散寒;鱼腥草清热,以防痰蕴化热;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正以祛邪。二诊后改用补脾益肺为主以善后,亦即《医约·咳嗽》所谓“若形气病气俱虚者,宜补宜调,或补中稍佐发散清火”之意。
3.痰热壅肺证
患者杨某,男性,59岁,长沙人。
【初诊】2008年3月4日。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多年,复作并喘息50天。
[临床表现]患者多年来一直有慢性咳嗽,认为与抽烟有关,没有重视。50天前因吹风受凉后咳嗽复发,并出现喘息,在某医院住院,经胸片、肺功能等检查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经输液治疗(不详),咳嗽已明显减轻,仍喘息不已,遂来本院就诊。现喘息,有痰鸣音,活动后为甚,咳嗽不明显,头枕痛,口时苦,纳食可,大小便可,足软,舌质红,苔白厚,脉浮滑。
[诊断]中医病名:喘证。中医辨证:痰热壅肺证。
西医病名:喘息型支气管炎。
[治法]疏风宣肺,化痰清热。
[方药]加减定喘汤加减。
炙麻黄6g,白果10g,款冬花10g,炙紫菀10g,法半夏10g,桑白皮10g,紫苏叶6g,杏仁10g,黄芩10g,薄荷10g,蝉蜕10g,地龙10g,葛根30g,紫苏子6g,葶苈子6g,补骨脂10g。7剂。
【二诊】2008年5月26日。服上方后喘息完全缓解,但受凉后发热1天,伴右胸痛5小时,咳时尤甚,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滑。用宁肺杏苏汤加减。
紫苏叶7g,杏仁10g,薄荷10g,蝉蜕10g,法半夏10g,炙紫菀10g,桔梗10g,前胡10g,蚤休30g,鱼腥草15g,青黛10g(布包),冬瓜子30g,薏苡仁30g,甘草5g。3剂。
【三诊】2008年5月29日。已不发热,咳嗽明显减轻,右胸不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仍用宁肺杏苏汤加减以巩固疗效。
紫苏叶7g,杏仁10g,薄荷10g,蝉蜕10g,法半夏10g,炙紫菀10g,桔梗10g,前胡10g,蚤休30g,鱼腥草30g,青黛10g(布包),冬瓜子30g,当归10g,桃仁10g,甘草5g。7剂。
【结果】未再来就诊。
【按】此案发病于吹风受凉之后,乃因外邪侵袭,邪蕴于肺,壅阻肺气,肺气失于宣降,因而上逆作喘,与《灵枢·五邪》所谓“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的发病机制是一样的。风寒外束,经输不利,则头枕痛;外寒郁肺,肺失宣肃,聚津为痰,痰浊阻塞气道,肺气不利,则为气喘痰鸣;邪滞于内,郁久化热,则口苦;舌质红,苔白厚,乃痰热之象;其脉浮滑,浮主风,滑主痰,乃风痰之征。此案外感风寒,内蕴痰热,其病以实为主,即《素问·调经论》所谓“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之意。但有一点要引起重视,因患者之喘促活动后为甚,且伴足软,此为实证中所蕴含的虚象,要警惕其上损及肾之虞。其治疗用麻黄、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紫苏叶、薄荷、蝉蜕疏风解表,开宣肺气;黄芩、桑白皮、葶苈子、地龙清肺除热,泻肺平喘;法半夏、款冬花、紫菀、紫苏子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白果敛肺气以定喘,且可监制麻黄过于辛散之弊;葛根升津润络,为缓解枕痛之要药;补骨脂补肾纳气,“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寓治未病之意;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宣、清、降、补俱备,故喘息很快缓解。二诊2个月之后新感外邪的再次发病,咳而未喘,改用宣肺清热之剂以收功。
4.寒饮化热郁肺证
患者陈某,男性,72岁,长沙人。
【初诊】2008年7月23日。
[主诉]咳喘反复发作15年,复作并加重10天。
[临床表现]患者1993年因体检发现肺癌而行切除手术,次年开始反复发作咳嗽气喘,经常去某医院就诊,并多次住院,经胸片、肺功能等检查诊断为肺癌术后、慢性支气管炎,经各种药物治疗(不详),咳喘仍经常发作。10天前因吹空调而上症复作并逐渐加重,遂来本院就诊。现咳嗽,咯痰色白而泡沫状,咯出不利,气喘,有痰鸣音,活动后为甚,夜间不能平卧,口时苦,纳食可,大便干,舌质淡红,苔黄厚,脉浮弦滑。
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7.2kPa(正常值10.6~13.3kPa),二氧化碳分压8.4kPa(正常值4.67~6.0kPa)。
[诊断]中医病名:喘证。中医辨证:寒饮化热郁肺,兼肾不纳气。
西医病名:喘息型支气管炎。
[治法]利水蠲饮,化痰清热,兼以补肾纳气。
[方药]宁肺五子汤加减。
车前子30g(布包),葶苈子10g(布包),白芥子10g(布包),莱菔子10g,地龙10g,桑白皮15g,法半夏10g,蝉蜕10g,矮地茶30g,炙紫菀10g,补骨脂10g,淫羊藿15g,瓜蒌子6g,臭牡丹30g。7剂。
【二诊】2008年7月31日。咳喘明显减轻,呼吸平稳,坐位不喘,仍咯黄色黏痰,舌质黯,苔黄厚,脉浮弦滑。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11.3kPa,二氧化碳分压5.6kPa。效不更方,仍用宁肺五子汤加减。
车前子30g(布包),葶苈子10g(布包),白芥子10g(布包),莱菔子10g,地龙10g,桑白皮15g,法半夏10g,蝉蜕10g,矮地茶30g,炙紫菀10g,补骨脂10g,淫羊藿15g,党参10g,白术10g。7剂。
【三诊】2008年9月10日。不咳,痰不多,坐位不喘,但活动后气促,舌质黯,苔少,脉细滑数。考虑肺阴亏虚,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地黄15g,玄参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麦冬10g,白芍10g,太子参15g,臭牡丹30g,葶苈子6g,补骨脂10g,砂仁3g,麦芽30g,谷芽30g,甘草5g。7剂。
【结果】未再来就诊。
【按】《素问·经脉别论》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指出肺在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之后,既能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又能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以及人体下部,故称之为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此案起病于15年前,乃因手术伤损肺脏,肺气不能正常宣降,影响津液输布,聚津而生痰饮,痰饮停肺,更加影响肺之宣肃,故见“肺病喘咳”(《素问·标本病传论》)。此次因吹空调而诱发喘促,且脉兼浮象,乃外寒引动饮邪之象;饮停于肺,泛溢于上,阻塞气道,故咳吐泡沫痰、气喘痰鸣;夜间不能平卧,即《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口苦、便干、苔黄,是饮邪化热之象;活动后为甚,要警惕上损及肾之兆;其脉浮弦滑,浮主风,弦主饮,滑主痰,乃外邪引动痰饮之征。其治疗用车前子、葶苈子利水蠲饮,泻肺平喘;白芥子、瓜蒌子、莱菔子、法半夏化痰降气,止咳平喘;地龙、桑白皮、臭牡丹清肺平喘;紫菀、矮地茶止咳平喘;蝉蜕祛风解表;补骨脂、淫羊藿补肾纳气。全方以利水蠲饮、化痰平喘为主,兼以清热、补肾,与病情相符,见效甚捷。
5.肺肾阴虚兼痰热郁肺证
患者张某,男性,60岁,长沙人。
【初诊】2008年3月27日。
[主诉]咳喘反复发作8年,复作并加重12天。
[临床表现]患者近8年来反复出现咳嗽、气喘,在多家医院反复就诊,皆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经用抗生素、喷雾剂等药(不详)治疗,病情经常反复。12天前因吹风受凉后咳喘复发,仍用上述治疗,症状逐渐加重。现咳喘以夜间明显,发作时不能平卧,咳白黏痰,平时胸闷,咽痒,口时苦,纳食可,大小便可,睡眠差,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滑。
胸片检查示支气管疾患,双下肺感染。
[诊断]中医病名:喘证。中医辨证:肺肾阴虚兼痰热郁肺证。
西医病名:喘息型支气管炎。
[治法]补肾纳气,化痰清热。
[方药]宁肺益肾汤合苏葶丸加减。
熟地黄15g(砂仁拌),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6g,五味子6g,丹参15g,炙紫菀10g,桑白皮10g,地龙10g,紫苏子6g,葶苈子6g,枇杷叶10g,法半夏10g。7剂。
【二诊】2008年4月10日。服上方后咳嗽、喘息完全缓解,夜卧平安,胸不闷,但纳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腻,脉细滑。仍用宁肺益肾汤合苏葶丸加减。
熟地黄15g(砂仁拌),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6g,五味子6g,丹参15g,炙紫菀10g,桑白皮10g,地龙10g,白术10g,麦芽30g,谷芽30g,法半夏10g。7剂。
【三诊】2008年12月23日。病情一直稳定,但1个月前咳喘复作,每于夜间2点发作,发作时不能平卧,有痰鸣音,咳嗽不多,伴胸闷口苦,纳食及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用宁肺益肾汤加减。
熟地黄15g(砂仁拌),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6g,五味子6g,丹参15g,炙紫菀10g,桑白皮10g,地龙10g,鱼腥草30g,蚤休30g,葶苈子6g,炙麻黄6g,杏仁10g。7剂。
【结果】未再来就诊。
【按】《灵枢·营卫生会》曰:“日中而阳隆,为重阳;夜半而阴隆,为重阴。……夜半为阴隆,夜半后而为阳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隆,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这是昼夜阴阳消长规律,表明夜间是一日之中阴气由盛转衰的时刻,阴气充盈则在这一时刻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阴气不足则因之更衰,从而出现病变。“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表明上半夜为肾所主,下半夜为肝所主。此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白天不咳不喘,一到夜间就咳喘发作,并且不能平卧,此乃因五脏阴阳与昼夜的阴阳交替相适应,肝肾同源,已虚之肾阴又逢于阴衰之夜间,则虚者更虚,纳气功能更加受到影响,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从而出现咳喘不能平卧,一旦天亮,阴阳更替,轮为阳气主时,肾主纳气的功能也因时气之助而暂时恢复,咳喘也就缓解了。此即《灵枢·经脉》所谓“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又《素问·经脉别论》所谓“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患者平时胸闷、口苦,苔兼腻,脉兼滑,乃痰热内郁之象。其治疗用七味都气丸滋肾纳气;法半夏、葶苈子祛痰降气,泻肺平喘;桑白皮、地龙清热平喘;紫苏子降气平喘;紫菀、枇杷叶化痰止咳;丹参活血通络。全方以滋肾纳气为主,清热化痰为辅,符合患者病机,很快见到疗效。第三诊是复发,续用亦见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