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息风涤痰通络法为主治疗脑梗死、高血压致中风中经络
患者男性,72岁,已婚,家中闲养,住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深圳市人。2006年10月17日初诊:
【主诉】
上唇左㖞4天。
【现病史】
患者于本月13日9时左右在酒楼吃早餐时突然上唇左偏,语言不清,立即送某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血压172/145mmHg,四肢运动无障碍,饮食、二便正常,神清,否认头痛头晕,该院予西药(用药不详)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遂就诊于余。目前症状如上。
【既往史】
素体健康。
【体格检查】
血压164/68mmHg,双眼闭合自如,上唇左偏,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四肢肌力Ⅳ级。舌质淡红,舌体胖瘦适中,舌苔中根部白厚,脉弦。
【其他检查】
头颅CT扫描: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多发腔隙性梗死。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肝风挟痰阻络)。西医诊断:1.脑梗死;2.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治疗】
熄风涤痰通络。处方:葛根30g,白芥子15g,制南星5g,赤芍15g,珍珠母30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黄芪30g,全蝎10g,白附子6g,白僵蚕15g,川芎15g,丹参30g。3剂,每日1剂,水煎,由本院中药汤剂制剂室按标准机械煎煮,塑料软袋真空包装,每袋150ml,每日3次,每次1袋,温服。另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松林血脉康胶囊2.0g,每日3次,口服;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1次,口服。查生化28项。
嘱患者清淡饮食,经常揉按面部肌肉,以助其瘫痪经络再通。
2006年10月18日二诊:
患者语言较昨天清晰、流利,血压136/64mmHg,余症同上。生化28项报告:葡萄糖7.6mmol/L,余项无异常。补充西医诊断:1、2型糖尿病;治疗丹参注射液加至40ml,余药续上不变。嘱患者低脂低糖清淡饮食。
2006年10月21日三诊:
患者唇㖞几正,伸舌稍微右偏,血压126/60mmHg,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今起停用缬沙坦胶囊;中药上方去白附子,以减其毒性损害,加地龙30g,以强化通络作用,5剂,用法同上;余药续用。
2006年10月26日四诊:
患者按上述方案治疗,至24日唇舌俱正,语言流利,四肢运动矫健,舌脉同上。今起停用针药及松林血脉康胶囊,单以上方随症加减调理善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按】
余曾言,中风有因于气虚、血瘀、痰滞而致者。其中,气虚是本,痰瘀为标。气虚导致血行滞缓瘀塞、流痰壅遏脉络;痰瘀形成之后,阻塞脉道,复加重气虚。三者之间常常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此中风病因病机之一种情形。而另有风、痰、瘀相兼致病者。乃肝风内动,挟流痰上窜脑腑,壅阻络脉,络脉被阻,瘀必兼矣,该患者即是也,故治以熄风涤痰通络。方中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全蝎、白僵蚕镇肝熄风,通络散结,以开经络之梗塞;全蝎、白僵蚕与制南星等相配,又具牵正散之雏形,有较好的熄风止痉化痰作用。白芥子、制南星、白附子功善入络搜剔经络伏风流痰;白附子与全蝎、白僵蚕相合即牵正散,是专治中风口眼㖞斜之效方;只是白附子、南星有毒,故小制其剂,不提倡久服。葛根、赤芍、川芎、丹参活血祛瘀通络,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弹性。黄芪补气,可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保护神经细胞,且能调控血脂、血糖,防止动脉硬化形成。由于制方目的明确,用药精专,药入体内犹沸汤溶冰,重波涤垢,故收效迅捷。余体会,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较强的优势,只要辨证仔细,用药得当,一般会收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