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杂病针灸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临床常用特色疗法

一、 腕踝针针法

腕踝针是在腕部和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在临床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其特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无痛,适用范围较广,尤其对以痛为主的病证,疗效显著而迅速。吴旭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并在临床上运用该种疗法,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现已成为其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种疗法目前被广泛用于急症、痛证以及疑难杂症,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 基本概述
1. 分区与主治病症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
1区: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心脏、腹部、会阴部。
主治病证:前额痛、目赤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痛经、白带、遗尿等。
2区:躯体前面的两旁(1区的两侧),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
主治病证:后牙痛、乳房胀痛、哮喘、胸肋痛、少腹痛等。
3区:躯体前面的外缘(2区的外缘),范围狭窄。包括沿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主治病证:颞浅动脉痛、沿腋前缘垂直线部位的胸痛或腹痛。
4区:躯体前后面交界处,包括头项、耳以及腋窝垂直向下的区域。
主治病证:头顶痛、耳鸣、耳聋、腋中线部位的胸腹痛。
5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主治病证:颈后外侧痛、落枕、肩胛部痛、侧腰痛。
6区: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部、骶尾部、肛门等。
主治病证: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
四肢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又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膈线,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以此类推,用称各区。
2. 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按分区查明病证所在区,即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腕与踝部各有6个点,分别代表上下6个区。
腕部: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称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上1: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觉凹陷处。
适应证:前额痛、目疾、鼻疾、面神经炎、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眩晕、盗汗、失眠、郁证、癫痫等。
上2: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2区病证,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等。
上3:靠桡动脉外侧。
适应证:治疗上3区病证,如高血压、胸痛等。
上4: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适应证:治疗上4区病证,如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
上5: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5区病证,如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
上6:小指侧尺骨缘背。
适应证:治疗上6区病证,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
踝部:踝部进针点亦有6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相当于悬钟、三阴交)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下1:靠跟腱内缘。
适应证:治疗下1区病证,如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下2: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适应证:治疗下2区病证,如胁痛、侧腹痛、过敏性肠炎。
下3:胫骨前缘向内1厘米处。
适应证:治疗下3区病证,如膝关节痛等。
下4: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中点。
适应证:治疗下4区病证,如股四头肌部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证、下肢瘫痪、趾关节痛。
下5:在外侧面中央。
适应证:治疗下5区病证,如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
下6:靠跟腱外缘。
适应证:治疗下6区病证,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脚前掌趾痛。
3. 操作方法
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尖沿皮下浅表层刺入一定深度,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若患者有酸、胀、麻、沉感觉,说明针体进入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调针至皮下浅表层,针刺深度约为1.4寸。针刺方向一般朝上,如病变在四肢末端则针刺方向朝下。
针刺沿皮下浅表层进达一定深度后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留针期间不做捻转提插。一般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急症可每日1次。
选进针点时,对局部病证,选病证所在的同侧分区的进针点;对全身性病证,如失眠、盗汗等,可选用两侧上1。
4. 注意事项
腕踝针进针一般应不痛,进针痛时要调针,以不痛为宜。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再重新进针,或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
若出现头昏、心慌等症需将针退出以防晕针。
(二) 临证总结
1. 正确查区、选点
查区就是要查明病证所在部位,并将其分归于6个纵行带状区域中。选点就是在查区的基础上,根据病位的上、下,选取腕部或踝部的治疗点。吴旭教授认为病位明确的病证,选点一般较便利;而一些病位在界际处的病证则需精心选点;对于一些病位不定或全身性疾病,如失眠、盗汗、全身瘙痒等病证,一般均取双侧治疗。
2. 运用恰当的针法
不同医者临证运用腕踝针施治时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针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吴旭教授认为腕踝针在施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掌握进针、调针及留针的手法,这是施治取效之关键。
吴旭教授进针一般选用30号或32号1.5寸毫针。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但针刺踝部时以卧位为宜。选好区点后常规消毒,针体与皮肤呈30°进针,迅速通过皮肤,切勿进入肌肉层,如果进入该层,要缓缓退针,务必使针尖达皮下为最佳。然后针体与皮肤贴平,顺直线沿皮下表浅进针约1.4寸。进针要缓慢,以施术者感觉进针无阻力,患者无酸、麻、帐、痛等感觉为佳。施针时还需注意避开血管。而调针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为针位的深浅。过深刺入肌肉层时患者有酸麻胀痛之感,或者针后让患者治疗部位上下左右活动,如见针体随着活动逐渐退出,则说明针入过深,必须退针重新调浅。但如果过浅,患者会有剧痛。所以针位必须不深不浅,恰好在皮下,以患者感觉不痛、活动方便,术者感到手下轻松为宜。二是针刺方向,一般都向上(向心),但若病证在四肢末端,则针尖向下。要求针尖指向病所,不可偏弯。而效果不明显时,只需将针向左或向右稍微调整一下即可见效。确如《黄帝内经》所云:“如风之吹云。”当进针后调针达到要求时即可把针柄剪短,预留大约0.5cm的针柄在皮肤外,然后用胶布将露出皮肤的部分固定住。腕踝针留针时间一般应视病情而定。吴旭教授主张慢性病证应较长时间留针,若患者无不适感,秋、冬季可留针2~3天,但患者应注意不污染或弄湿施针部位。可嘱患者自行起针,并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