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急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常用量表

临床评估除了病史收集和查体、精神检查和辅助检查外,量表是重要辅助手段。量表主要有3大类,即诊断量表、症状量表和用于某些特定目的的量表,如不良反应量表用以评定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损量表用以评定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缺陷程度。量表评定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自评和他评;其中,他评又有观察评定和检查评定两种方法,也可两者结合。检查评定的方法有定式检查、非定式检查和半定式检查。
2.3.1 诊断量表简介
精神医学中的诊断量表是与一定的诊断标准系统相配合,用于诊断各种类型精神障碍的工具。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系统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ICD-10,美国精神医学会(APA)编制的DSM-Ⅳ。在中国,有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CCMD-3。只有在罹患的疾病符合诊断标准时,方能做出具体疾病诊断。
WHO的ICD-10配套编制了半定式检查诊断量表“神经精神病性症状学临床评定表(SCAN)”和定式检查诊断量表“复合性国际诊断用检查(CIDI)”。这两个量表的编制过程也注意到适用美国的DSM-Ⅳ。美国First等(1996)编制的诊断量表“用于DSM-Ⅳ轴Ⅰ障碍的临床定式检查(SCID)”专与DSM-Ⅳ配套。在中国,陈彦方等(1992)编制的诊断量表“用于精神障碍的诊断量表(DSMD)”专与中国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CCMD-2)、第2版修订本(CCMD-2R),以及第三版(CCMD-3)配套。经现场测试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发展成为“健康与疾病的定量测试法(RTHD)”,既注意适于CCMD-3,也注意适于ICD-10和DSM-Ⅳ,因此通用性较好。
诊断量表规定了精神检查的范围、包括的症状、询问的方法、顺序和过程。诊断检查应按照所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规定严格的定式检查,须完全按规定程序和方式提问,检查时照本宣科,不能修改提问语句和用词;规定不太严格的半定式检查按规定内容提问,但提问语句和顺序有相对灵活性,可有所变通。
急症患者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和完成诊断量表的评定。
2.3.1.1 健康与疾病的定量测试法
健康与疾病的定量测试法(Rating test for health and diseases,RTHD)由陈彦方等编制,作为CCMD-3的配套诊断量表,由于包含急症病症障碍的有关条目,并可与ICD-10、DSM-Ⅳ等诊断标准配套,适用性很广。RTHD特点:①规定躯体和精神检查的范围,主要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及其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②规定检测症状的询问方法、躯体和精神检查的顺序和过程。③纳入辅助检查条目。④克服了既往诊断量表难以评定不典型的临床病例和共病病例的不足,更适用于临床实践,并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良好条件,故本书推荐RTHD作为首选诊断量表。
(1)组成:
RTHD,即供普通大众应用的健康与疾病定量测试法-大众版(Rating test for health and diseases-person self rating,RTHD-P),是内容类似CIDI的自评量表。RTHD的临床版(RTHD-C)和科研版(RTHD-R)编排顺序类似于精神科病历,具体分为有机联系的两部分,即第一部分的描述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量表。门诊医生应用RTHD临床版(RTHD-C),其描述部分为详细的精神科门诊病历,在用计算机书写病历后,进行量表评定。住院医生应用RTHD科研版(RTHD-R),由于是在传统住院大病历基础上进行量化后形成的诊断量表,并且已经开发成为计算机软件。如果受检者事先完成RTHD-P或在门诊完成了RTHD-C评定,通过数据共享系统自动转输到RTHD-R中,使接诊住院患者的医生,只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病历和RTHD-R评定,可节省一半时间和精力。因此RTHD既保持传统手写病历详细描述的优点,又有量化后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2次开发和计算机逻辑诊断的特点。
RTHD-R,其项目分18节,具体如下:
第1节:健康与疾病的定量测试法(RTHD)指导语;
第2节:一般资料;
第3节:主诉症状与病程;
第4节: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
第5节:疾病有关因素;
第6节:烟;
第7节:酒;
第8节:物质滥用或乱用;
第9节:躯体健康;
第10节:治疗;
第11节:外表与一般状态;
第12节:感知觉;
第13节:思维;
第14节:情感;
第15节:行为;
第16节:社会功能量表(SFRS);
第17节:交谈检查质量;
第18节:诊断。
RTHD的组成已经考虑到适应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通过RTHD测试,临床医生应能作出轴Ⅰ精神障碍、轴Ⅱ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改变、轴Ⅲ躯体健康情况与疾病、轴Ⅳ应激源、轴Ⅴ社会功能、轴Ⅵ现状总评、轴Ⅶ诊断轴间关系等七轴诊断。众所周知,根据WHO的健康定义,健康包括躯体、精神、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健康。临床诊断的定义是临床工作者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包括患者)的疾病和健康时间作出临床判断,据此,进行治疗和护理,并进行临床预后的判断。因此,对急诊患者应当做出多维度的全面评估。即使在急症现场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只能进行初步检查和评估的时候,也应对关键的躯体、精神和功能状况,做出初步评估和印象诊断,据此立即进行急症治疗和护理,并做出初步的临床预后判断。
RTHD附有计算机软件,医生在完成RTHD后,导入RTHD-逻辑判别系统(RTHD-LVS),可得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建议。
(2)评定注意事项:
由经训练的精神科医生担任。一次评定约需1.5小时。评定者应熟记RTHD规定,并在评定前熟悉医疗记录(病历等)或询问知情人,尽量多掌握有关资料。评定一开始就可从受检者最关心的章节开始。例如,对急症病症者先进行第9节躯体健康、第13节思维和第14节情感等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很自然地在临床躯体检查和精神检查过程中与受检者交谈,让受检者感到医生正在为他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评定者应熟记全部躯体检查和精神检查项目,不应查阅RTHD文本,以免破坏检查气氛。
(3)结果分析和应用评价:
RTHD经全国量表协作组现场测试结果满意。我们在现场测试中,系统进行RTHD与APA的用于DSM-Ⅳ轴Ⅰ障碍的临床定式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axisⅠ,DSM-Ⅳ,SCID-Ⅰ)的比较。SCID-Ⅰ的明显缺点之一是编排不符合临床工作习惯,难以为临床医生接受。尤其在交谈检查时,需不断查阅文本,甚至要求照本宣读,往往影响检查交谈的气氛,使受检者常提出以后不再希望进行这类检查和交谈。RTHD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RTHD适于各种急症病症的临床评估。
2.3.1.2 用于DSM-Ⅳ轴Ⅰ障碍的临床定式检查
SCID-Ⅰ是First等为DSM-Ⅳ配套设计的半定式诊断量表。SCID-Ⅱ是用来评定DSM-Ⅳ轴Ⅱ人格障碍的工具。其中有10种诊断见于DSM-Ⅳ人格障碍部分,作为种独立诊断工具出版(First et al,1996),本节只介绍SCID-Ⅰ。
(1)组成:
SCID-Ⅰ有两种版本,即SCID-Ⅰ研究版(SCID-Ⅰ/R)和SCID临床版(SCID-CV)。前者又分为用于检查患者的SCID-Ⅰ/P、用于筛查患者的SCID-Ⅰ/P删节版(SCID-Ⅰ/P/Psychotic screen),以及用于检查非患者的SCID-Ⅰ-NP三种。SCID-CV只包含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DSM-Ⅳ轴Ⅰ障碍的评定。SCID-Ⅰ-NP(非患者版)是对尚未确定研究对象是否患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研究设计的。
(2)项目评定
1)SCID-Ⅰ/P的评定流程:
在开始检查是否符合某种特殊的DSM-Ⅳ诊断前,SCID-Ⅰ/P先对现有疾病和过去躯体、精神症状发作进行整体回顾。评定需要费时1.5~2小时。在SCID轴Ⅰ诊断完成后,也可进行轴Ⅱ诊断。对某些患者,SCID评定可能要分几次进行。
2)SCID评定的时间和疾病种类框架:
SCID可确定轴Ⅰ诊断是否曾经存在(曾患病),如果用SCID判断现患疾病,其时间界定为1个月。但下面这些疾病则不然,SCID仅能确定是否为现患疾病,包括心境恶劣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以及适应障碍。SCID评定DSM-Ⅳ的轴Ⅰ精神障碍诊断时,用终生患病和现患两种表达方式列出。
SCID没有设置急症病症的评定,因此本书不推荐使用SCID作为急症病症的诊断量表。
2.3.2 危重病情相关症状量表
在急救现场,应首先及时、准确地对病情作出正确的评估,以便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处理程序。通常不做量表评定,而对急症患者通过简短询问和检查分为以下3类:
(1)危重患者:
指病情严重、有致命危险(如生命体征不稳定,有窒息、出血和休克等),需紧急手术或治疗,如开放气道、止血等,待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可在严密观察和继续必要的处理下,及时转送医院急症科。
(2)重度患者:
生命体征尚稳定,可在短暂时间内作术前准备,如测定血型、交叉配血、适当做辅助检查和X线摄片,对此类患者必须严密观察和及时转送医院急症科。
(3)轻度患者:
意识清楚,仅有软组织挫伤,现场无须特殊处理。但要严密观察,以防潜在损伤导致病情加重。
急症患者在急症科经过急救处理,生命体征稳定时,可进行症状量表评定,然后再根据病情进行诊断量表评定。症状量表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两类,自评量表主要通过知情人协助,以反映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症状严重程度。他评量表则反映客观评价的症状严重程度。如果能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则可较准确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现重点介绍APACHE-Ⅱ危重病情评定量表,精神疾病患者的风险评定量表将分散介绍在各相应章节。
2.3.2.1 健康与疾病定量测试法-大众版(RTHD-P)
是供普通大众对身心健康进行自我测评的量表,包括受检者自评量表、知情人评定量表和医务人员评定量表三种,是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现场督导帮助抑郁发作患者(填写受检者用RTHD-P)及其家属(填写知情人用RTHD-P)分别进行的自评量表。当场再由现场医务人员核对两份自评量表,对评定不一致的条目进行澄清,填写完成医务人员使用的RTHD-P。由此解决了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问题。RTHD-P的84项条目包括一般资料、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评定,为精神科医生使用RTHD-R,及进一步填写我国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创造了良好条件。
2.3.2.2 APACHE-Ⅱ危重病情评定量表
APACHE-Ⅱ是Knans 1985年提出,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使用。国内急救学专家早在10多年前已经予以介绍,现稍作调整介绍如下:
(1)APACHE-Ⅱ危重病情评定量表的Aa、Ab、B、C评分表
1)Aa、Ab生理学指标评分(physiology score):
将各项生理指标根据异常情况分为高异常范围(表2.3.1Aa表)和低异常范围(表2.3.2Ab表),分别评分,然后计算:
A表总分=15-实际累计分,即Aa表累计分+Ab表累计分。
表2.3.1 Aa表-APACHE-Ⅱ生理学评分的高异常分级
注:血肌酐值在急性肾衰竭时评分需加1倍计算
表2.3.2 Ab表-APACHE-Ⅱ生理学评分的低异常分级
续表
注:血肌酐值在急性肾衰竭时评分需加1倍计算
2)表B-年龄评分:
将评估病情危重程度的年龄因素予以考虑,用药评分(表2.3 .3)。
3)表C-慢性疾病评分:
将评估病情危重程度的慢性疾病因素予以考虑,用药评分(表2.3.4)。
表2.3.3 表B-年龄评分
表2.3.4 表C-慢性疾病评分
注:慢性疾病的评分标准如下:①肝:活检诊断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的过去史。②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分级Ⅳ级。③呼吸系统:慢性痉挛性闭塞性疾病和血管疾病,从而运动受限(无法爬楼梯或从事家务),或伴有慢性低氧血症、高CO 2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加、严重肺动脉高压症,依赖持续面罩吸氧。④肾:需要持续透析。⑤免疫功能障碍:抑制感染免疫功能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或使免疫抑制加重的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APACHEⅡ计分=Aa+Ab+B+C

(2)APACHE-Ⅱ危重病情评定量表的计分和临床意义
1)病情危重界值:
当APACHEⅡ>20分时,预测死亡率>50%。所以,20分为病情危重点。
2)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各种急症病症危重程度的比较。
3)疗效评估:
各种急症病症治疗方法和技术效果的比较。
4)病情告知依据之一:
给家属提示患者的可能预后。
2.3.2.3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
是Guy(1976)发表的临床医生对病情变化的总体印象量表,后演变出多种版本。该类量表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病情总体变化和药物试验评定,对多种疾病都适用。一般由医生进行评定。
2.3.2.4 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编制于1973年。在同类量表中,项目最全,覆盖面最广,既包括常见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又包括若干辅助检查结果。
(1)量表构成
1)TESS原版本要求对每项症状作的三方面进行评定:
A严重程度;B症状和药物的关系;C采取的措施。
A严重程度的评分:评定症状的严重水平(0~4分):0无该项症状;1极轻或可疑;2轻度,指不影响功能活动,患者因之稍有烦恼,只有模棱两可的证据证明症状存在,或完全基于患者的报告;3中度,一定程度的功能影响,但对生活无严重影响,患者因而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可直接观察到症状的存在;4重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生活。就具体症状而言,有些症状只要肯定存在,其严重度至少达到中度。原版本提出了一份用于成人的严重度评定指南,简介于下(有些项目的评定标准,原版中缺如,由量表协作组补定,以*号标出)。
B症状和药物的关系的评分:1无关;2基本无关;3可能有关;4很可能有关;5肯定有关等5个等级。
C采取的措施的评分:针对不良反应所作处理,分成0~6分7个等级:0不需任何处理;1加强观察;2予拮抗药;3改变剂量;4改变剂量并予拮抗药;5暂停治疗;6终止治疗。
2)评定注意事项
用于成年患者: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年患者。
较难判定的症状:有些症状较轻,难以判断是否系治疗所致,为谨慎计,宜将可能与治疗有关者也加以评定,并在表格中注明,分析时再定取舍。
症状和药物的关系较难评定:且带主观性。例如,在研究某一新药,要判断某一项症状与该药物的关系,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常仅取A栏与C栏。
(2)评定条目
1)中毒性意识模糊;
2)兴奋激越;
3)情绪抑郁;
4)活动增加;
5)活动减退;
6)急症病症;
7)嗜睡;
8)血象异常;
9)肝功能;
10)尿化验异常;
11)肌强直;
12)震颤;
13)扭转运动;
14)静坐不能;
15)口干;
16)鼻塞;
17)视物模糊;
18)便秘;
19)唾液增加;
20)出汗;
21)恶心呕吐;
22)腹泻;
23)血压降低;
24)头昏和头晕;
25)心动过速;
26)血压升高;
27)心电图(ECG)异常;
28)皮肤症状;
29)体重增加;
30)体重减轻;
31)食欲减退和厌食;
32)头痛;
33)迟发性运动障碍(TD);
34~36)见说明1)。
说明:
1)第34至36项,供填入未能包括在以上项目中的症状,其严重度按前述基本原则评定。
2)最后两项为总评。A为严重度总评(他评或医生评)。B为痛苦程度总评(患者自评)。均是和同一研究其他患者比较的结果(0~3分):无,轻,中,重。
3)TESS结果,可得到A栏和C栏的单项分和总分,以及总评的单项分。最常见的统计指标为A栏(严重度)的单项分和总分。这些症状可按系统分为:行为毒性,化验异常,神经系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症状和其他症状等6类,分别予以统计。
(3)应用评价
1)本量表的优点是包括各系统的症状,可反映全面的不良反应,此外注明该症状与药物的关系,可避免与疾病症状的混淆。
2)在各种评定精神科治疗不良反应的评定量表中,TESS是较为详细而又实用的一种。
3)此量表是WHO协作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不良反应量表。
4)缺点为内容过于庞杂,缺乏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