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五行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养生理论来源于中医对人体生命以及对维持生命健康长寿方法的认识。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延年益寿的目标,从古代文献中有关长寿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如有“天年”“百岁”“天寿”“长生”等词汇,这些明显具有追求长寿意味的词汇透露出人们对生命延续的期待。历史进入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生命不仅要延长,而且还要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有质量,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养生实践的追求。为此,中医学在探索人类长寿的实践中,不断夯实了自身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其实这几个方面有着不断深入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的养生首先离不开自然环境,要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就是“天人合一”层面的养生;其次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小环境,有形和神的不同,形展示的是你的外形和气质性的东西,是神外露的表现,而神包括精气神,侧重于功能的部分,形和神要有机协调统一,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形神合一”;再者就是我们要防止疾病发生,这就是“未病先防”;最后就是当我们生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也就是“既病防变”。前二者是在健康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后二者是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 天人合一

我们在探讨五行养生文化的时候,必然要涉及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高度重视天人关系上的阐述。所谓“天人关系”,实质上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势必会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直接以人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深厚底蕴。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观点。此外,《黄帝内经》还明确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也正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在传统养生文化中,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黄帝内经》

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前面我们提到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重要的体现也是气。《黄帝内经》提出“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都是指求气,只是天地人三者是气分布在自然界不同部位而已。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从之则可以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可以生长化收藏。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与自然界万物具有相同的元素,提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存在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也反证了人与自然确实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只是我们中医学认识比较深刻,提出人同自然界万物一样是气的化物。

天地人与中国古典哲学

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古代医学家在生活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提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从这一认识出发,就理解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其中四时气候变化即是一例。在四时气候变化中,古人认为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暖、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正常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不例外,例如《黄帝内经》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在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同样的情况,四时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就是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在气血方面所引起的人体适应性调节的反映。不但四时如此,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亦复如此。如《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一昼夜中的变化,在幅度上并没有像四时季节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俞琰《周易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祖国医学理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而自然气候的变化,关系于阴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和五脏之气的协调。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是同一道理。同时又认为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呼应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人体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产生喜怒悲忧恐五态。此外,自然界阴阳要求相互平衡,五行之间存在相互的生克制化规律,因此自然界才能处于和谐状态,人体气血阴阳也要达到平衡,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权衡生克制化,才能处于健康状态。

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如一年四季中阳气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秋天阳气开始收敛,至冬天阳气潜藏于肾水之中,随着春天的到来,阳气把肾水逐渐蒸发,又出现阳气开始往外升发,到夏天阳气在外升腾到极点。因此古人根据自然界阳气的升降沉浮提出人的养生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是基于“天人合一”观点提出的养生原则。同时自然是灵敏的,如果我们违背这一原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开始就暴露出来了。大批量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燃料,因此人们过度开采煤矿,把地下挖个底朝天,地下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遇到突发情况,这个空洞就成了人们安全的隐患。另外,工业生产产生的浓浓的黑烟,不断地向空中排放,大量的粉尘颗粒以及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晴天尘土飞扬甚至沙尘暴,雨天出现酸性很高的酸雨,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阴阳失调,耗伤气阴,产生很多疾病。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原本日出而醒,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现在已经成日升而起,夜半而息的习惯了。人们白天上班没有空,晚上好不容易有空了,亲朋好友三五成群的到一起聚会,这样的聚会一般晚上六七点钟才刚刚开始,八九点钟正好玩的正开心的时候,而正常九点钟左右人们应该睡觉开始养阴,为夜半阳气生发蓄积能量,可是现在人们根本做不到这点,八九点钟正是高兴的时候,久而久之这样人体阴气不断耗散,阳气化生无源。因此,人开始先出现阴虚的症状,五心烦热,晚上睡觉盗汗,眼睛干涩,年轻人脸上还会长痘痘,年纪大者出现便秘等阴虚的表现。如果再不注意保养阳气,而至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等阳虚的表现。

二、 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等。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二者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也正如张景岳说:“神虽由精气化生,但统权精气而为运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人体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关系,而且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也是靠“神”来实现的,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神动则气行,神注则气往,以意领气,驱邪防病,又是气功健身的道理所在。如《灵枢经·本脏》所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神在机体卫外抗邪中起着主导作用。

人类的精神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中医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忧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人身之神,唯心所主……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种五志之类,孰匪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

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战国思想家荀况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体;“神”指精神。其意为,人的形体及精神活动都是自然界的规律在起作用,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必然结果,只要具备了人的形体结构,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内经》对形体与精神关系的论述,如《灵枢经·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不仅阐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而且说明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动于内,情表现于外,这就是五脏与神、情的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积精”可以“全神”,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说明精气足才能使神的活动健全。《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血气精微是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因为精神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来供应,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神志不宁,外表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观是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清静养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和情畅志,协调七情活动,使之平和无过极。②四气调神: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变调节精神,使精神活动与五脏四时阴阳关系相协调。③导引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④节欲养神:虽说性欲乃阴阳自然之道,但过度则伤精耗神、节欲可保精全神。⑤修性怡神: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雕刻、种花、集邮、垂钓、旅游等,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总之,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以及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因此,保养形体是非常重要的。张景岳说:“形伤则神气为之消”“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这很着重强调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体衰亡,生命便可告终。要做好保形全神,人体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形”重在保养精血,《景岳全书》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者,要滋养精血。可用药物调理及饮食养生,以保养形体。此外,人体本身还是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保养身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避其外邪、坚持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养神和养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要同时进行。“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论推导下,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在《内经》中也有许多形神不能共养的描述,如因形伤造成神伤或者因神伤造成形伤。《灵枢经·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神伤可形成“流淫而不止”,因为激烈或过度精神活动,可造成“气闭塞而不行”,甚则“竭绝而失生”等形体的异常。“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等也是神伤形的典型表现。此外还有《灵枢经·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心气衰是形的受伤,其后果“苦忧悲、血气懈惰、好卧”则是神的异常。“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经文也是形伤神的具体例证。

因此可以看出《内经》非常重视形神共养。较之单纯保养形体,形神共养无论从手段还是从效果上看,都要高出一个层次。

三、 未病先防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总结和积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献记载。早在先秦(公元前221~ 前206年)以前,中国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提出“治未病”就是最早的未病先防的思想。此外,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两处提到了治未病:《素问·刺热论》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充分展示了中医学中对未病先防的高度重视,在指导人类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黄帝内经》中还总结和介绍未病先防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均适寒温,房劳有度,避绝六欲。”这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实际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摄生之理”(《丹溪心法》)。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态度,即“不治已病治未病”,体现料得先机,突出预防的重要性。做到未病先防,注意平时生活起居中的细节,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消除发生疾病的隐患。

2012年8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治未病”养生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医学界、中医药企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与专家普遍认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认为养生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治未病”。中医“治未病”这一未病先防的理论涵盖亚健康的防治。其实,中医的治未病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层次是健康养生,就像是新买的汽车一样,什么故障都没有,但是,什么毛病也没有的汽车,仍然需要勤加擦洗,保持汽车各部位的清洁卫生,以防灰尘污染造成生锈;为了防晒,还要涂上一层蜡油;除了平时的清洁之外,还要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这一切,都是为了预防各种因素对汽车的损坏,预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第二层次是亚健康养生,就像是修理机器一样,不等机器不能运转,而发现机器有了缺润滑油或轻微的异常响声,或只是有的螺丝稍微松动,虽然没有任何零件损坏时,就要进行调整修理,以免造成缺油、螺丝松动等引起机器的损伤。又如:既然发现某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摩擦,已经产生了火花,就要及早消除产生火花的因素,消除隐患,这就是救治在火灾之前,也可以说是“救治未火灾”。在临床上,属于中医疗疾治未病范畴的症状有很多,如:困倦乏力、四肢酸软、失眠多梦、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饮食无味、大便失调,小便黄赤,形寒肢冷,过度肥胖,头晕目眩,胸满腹胀,肩背沉紧,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多食善饥,食少而胀,两眼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还有诸多气滞血瘀,固定的或移动的寒痹、湿痹、风痹,串气疼痛,移走性疼痛以及蚁行症状等,用现代仪器或检验手段又很难找出病位的所在,被现代医学定为亚健康状态,实际上,这些症状就属于“病”发之前之“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医根据四诊进行八纲辨证,就可以区别阴阳、虚实、寒热所属,采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对症治疗,就可以把诸多症状消除,避免了由疾向病发展,这就是实际意义的中医治未病之一。

中医养生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有着漫长的历史和广博的思想体系。中医养生的理论方法著述,流布于古代儒、释、道、医等诸子百家文库中,其不仅与医疗保健有关,还与家庭、伦理、教育等社会学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当代,涉及了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知识与手段的有机综合。中医认识事物的方式,是宏观的、动态的,讲究人体与环境的联系,重视社会、地域、气候等外部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综合的、调节性的干预,追求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体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也正是现代医学以往所忽视的但近年来却日益关注的课题。因此,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问题,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反倒能提供更加丰富的诊疗方案,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养生文化及其派生的人体科学、生命科学,已经不能单纯把它看作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运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现代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 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岁、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人为什么没有活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比例逐年上升。有一首歌叫《最近比较烦》,这首歌之所以能够流行,就是因为现代人的共有情绪是“很烦”。的确,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产生和诱发亚健康及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发展为精神和心理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亚健康状态人群则高达75%。而目前,我国亚健康人数约为7亿,多为35~ 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中70%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面对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庞大的亚健康人群,比起事后“治已病”,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关注亚健康,要从根本上树立“治未病”的意识和观念。

中医学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治未病”未病先防的思想,提出保养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此外还根据季节变化提出治病防病的医疗理论,如夏季人体阳气旺盛,此时体内寒气最易化解,若在此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则能促使人体阳气更旺,祛除体内陈寒;同时又可为秋季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到冬季时不易被严寒所伤,使“冬病”不再发作,提出“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可以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发)的特点,符合现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病治病新观念。冬病夏治主治的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难,且费用高,所以预防为主的治疗方法既缓解了病人的病痛,又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受到广大患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