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古代文化集大成者。他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丧父,少年贫贱,青年丧母,中年流离颠沛,晚年丧子,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不幸和苦难,但他却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注重自我保健,善于调摄精神、饮食、起居,寿至73岁。这与当时人均寿命不到30岁的情况相比,孔子的长寿无疑是个奇迹。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我国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论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实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本翔实记载孔子亲力亲为的养生保健经验的百科全书。
孔子在养生上有大量独特、科学的建树。他首倡仁者寿,指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志向远大,光明磊落,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能好人”,“亦能恶人”。这种无忧无惧的精神境界对人的心理、行为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利于延年增寿。同时他强调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养生,“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气血既衰,戒之在得”。他主张“过犹不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中庸的原则,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譬如体育锻炼有益身心健康,但超强度运动就会损伤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故三国时期的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适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又不能过量,喝得酩酊大醉。所以孔子又提出“不为酒困”,“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反对虚度年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又从实践中认识到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也会损害健康,劳而无功。所以他指出:“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近年,孔子在养生学上的真知灼见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孔子主张在品德、精神、心理上加强修养,注重仁爱、中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合理的锻炼和行为模式来延年增寿。这些健康理念与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作为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不谋而合。孔子强调“食无求饱”,“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倡导节食养生,已被实验研究证明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孔子不乱服药物,讲究饮食卫生,“食不语”,“寝不言”,“寝不尸”也得到世人的认同,成为人们遵循的养生原则。
孔子的养生之道简便易懂,行之有效,非常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20世纪90年代,针对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问题,我编译孔子养生语录,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绵竹市,帮助人们搞好劳逸结合,量力而为,防病于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日后的诊疗工作中,我始终不渝地坚决倡导孔子的仁学观,提出“用良知看病”,不断完善自我,并应用孔子的养生思想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模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预防疾病,改善疾病预后,实现了少花钱,为患者防好病、治好病的夙愿。
1997年我著文《孔子行为医学思想探讨》在《医学与哲学》上发表。2006 年4月我又撰文《对照论语来养生》在《健康时报》上发表。读者反映这些文章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企盼以后能够读到更多介绍孔子养生思想的文章。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解读孔子的养生思想,我不揣浅陋,历时数载,对《论语》的养生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并结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阐述,写成本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马雪松先生、张子峰先生、郭志明先生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彭淑春同志始终支持本书的写作,做了大量工作。张文笠同志不辞辛苦,将全书制成电子文本,谨此一并致谢。
编者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