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一章 细菌的结构与生理
细菌为具细胞壁和核质、结构简单、无成型的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的原核生物,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及染色
一、细菌的形态
1.细菌的个体形态
2.细菌的群体形态
在适宜固体培养基及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一般18~24h),在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若菌落连成一片,称菌苔。据菌落大小、色泽、表面性状、边缘结构等,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体等。
1.细胞壁
细菌最外层结构,紧贴细胞膜,坚韧有弹性,厚度15~30nm,占菌体干重的10%~25%。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
2.细胞膜(cell membrane)
位于细胞壁内侧,紧绕细胞质,是一层有弹性及半渗透性的生物膜,厚5~10nm,约占细菌干重的l0%。
3.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膜包围除核体以外的所有物质。基本成分是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等。含多种酶系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核体(nuclearbody)
是细菌的染色体,由裸露的双链DNA堆积而成,因无核膜核仁,组蛋白包绕,又称拟核。呈球形、哑铃状或带状,有核的功能,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四、细菌的染色方法
细菌个体微小,可用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等观察。细菌多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甲紫),细菌染色方法可分单染法和复染法。
第二节 细菌的繁殖代谢与人工培养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2.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球菌一般沿不同平面分裂,杆菌沿横轴分裂。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一般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min,个别分裂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繁殖一代需18~20h。
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将适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后,连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出一条反映细菌增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分四个时期。
二、细菌的代谢
1.细菌的基本代谢过程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3.细菌的分解代谢与生化反应
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种细菌,即为生化反应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统称为IMVC试验。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
培养基pH7.2~7.6,需灭菌后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供细菌增菌及鉴定使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菌种的短期保存。加入1.5%~2%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计数、药敏试验等。据营养组成和用途,培养基可分为以下几种。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37℃培养18~24h后可观察生长现象。
3.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用人工方法,提供细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及进一步利用的目的。因此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十分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