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防治及安全用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牛传染病防治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跨境传染病,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等。临床特征是患病牛口腔、鼻镜、蹄部及母畜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疱,继而水疱破损后形成溃疡或斑痂,患病牛表现为大量流涎水(呈垂丝状)、跛行和卧地,导致生产性能大幅下降(消瘦、乳腺炎或停乳),犊牛可能因为心肌炎而死亡。该病发病率极高,有时可高达100%。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根据其免疫学特性的不同,口蹄疫病毒可以分为7个血清型,包括O型、A型、Asia 1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和南非3型。基于遗传关系和地理区域的不同,每个血清型可以分为不同的拓扑型;在拓扑型中,将表型独特的遗传群称为谱系。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而在单个的血清型内(拓扑型之间)也只有部分的交叉保护。因此,同一个地区可同时流行几个不同的口蹄疫血清型,也可流行同一血清型的几个不同的拓扑型。目前,流行范围最广的是O型口蹄疫病毒,其次为A型,再次为Asia 1型。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带毒组织或污染的垫草、饲料、皮毛及土壤可保持其病毒具有感染力长达数月之久。对阳光、高温、强酸(pH值<6.5)、强碱(pH值>11)等很敏感。有些消毒剂[如乙醇、酚类及季铵盐类表面活性消毒剂(新洁尔灭)]对口蹄疫病毒的杀灭效果不理想。用2%氢氧化钠、30%草木灰水、2%甲醛溶液、0.5%过氧乙酸、4%的碳酸钠溶液等在短时间内可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家畜中牛最易感,幼畜易感性更高。存在潜伏期和恢复期排毒现象,症状出现后的头几天,病牛以舌面水疱皮排毒为最多,其次为粪、乳、尿;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可经损伤的黏膜和皮肤感染;空气传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千米以外的地方,可以进行远距离、跳跃式传播,是典型的跨境传播疫病。该病冬春多发,夏季减缓或平息,与气温高低、阳光强弱有一定关系。口蹄疫的暴发呈一定的周期性,每当有新的疫情出现,就有一次大流行,而牛隐性带毒现象比较普遍,所以盘踞在疫区的病毒每隔三五年就流行1次。近年来,随着动物、肉品的大量交易和流通,防疫、检疫工作相对滞后,更是对兽医防控体系的极大考验。

【临床症状】潜伏期为2~14天,潜伏期排毒。牛患病时,主要特征为大量流涎、跛行。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5℃(稽留1~4天)、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流涎增多,垂在嘴边。1天后,口腔黏膜(包括舌面、齿龈、上腭和嘴唇)出现水疱(可见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水疱出现1~2天后(有时只需几小时)破裂,露出裸露的舌面红色溃疡(图2-1)。蹄部的病变最多见于蹄踵和趾间隙,其次为蹄冠,皮肤红肿、疼痛,迅速出现水疱。在口腔出现水疱的同时或之前,蹄部出现水疱。病牛蹄部的病变主要出现在蹄叉、蹄冠及蹄踵和趾间的柔软皮肤,初期表现为局部发热、红肿和疼痛,之后形成小水疱,继而融合为较大的水疱,蹄部水疱破裂后,经常会继发感染,引起蹄部化脓、坏死甚至蹄甲脱落(图2-2),这种蹄部结构的永久性损伤和长期的跛行也极为常见。奶牛患病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时出现乳头坏疽(图2-3)。怀孕母牛患病时通常会发生流产或早产。成年牛的死亡率在5%~20%;若出现恶性口蹄疫,死亡率会升高,达20%~50%。新生幼犊呈急性经过而不出现水疱性病损,但死亡率很高,可达50%~80%,为病毒侵害心肌,导致心肌炎。

图2-1 齿龈、舌面、唇内可见到蚕豆大的白色水疱

图2-2 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红肿、疼痛,出现水疱

图2-3 乳头坏疽

【病理变化】口腔、舌面、蹄部、乳房可见水疱、烂斑和溃疡。鼻腔、咽喉黏膜充血,个别牛的气管、支气管有卡他性炎症,伴有肺气肿现象。牛瘤胃可见特征性水疱、烂斑和溃疡病灶,中央凹陷,四周隆起,边缘不齐,直径约1.5厘米,比口腔溃疡略深一点;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病变具有特征性,心包膜有弥散性点状出血,有时心肌切面上会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俗称“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肉样。急性死亡的幼犊往往不见水疱和溃疡,仅见急性坏死性心肌炎及出血性胃肠炎。

【诊断】一般急性水疱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容易辨认,根据该病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包括大量流涎,口腔、鼻镜、蹄部和母畜乳房出现水疱,跛行),可作初步怀疑诊断。但若因为溃疡、继发感染或痊愈,就很难判定。另外,口蹄疫与水疱性口炎、牛的流行性胃炎、牛疱疹性乳头炎、传染性鼻炎、恶性卡他热、牛瘟、蓝舌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均有相似之处,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予以甄别。

口蹄疫是必须向兽医及政府部门申报的烈性传染病,诊断需要在高安全实验室进行。尽量采集新鲜水疱皮、水疱液(或水疱液拭子)、鼻拭子、食道-咽部刮取物、抗凝血或血清、牛奶等,死亡动物可采集淋巴结、扁桃体、脊髓及心脏;样品应冰冻保存,或置pH值7.2~7.6的甘油缓冲液(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采集样品是否合格直接影响诊断所需的时间与准确性。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接到病原样品,一方面用细胞(初代小牛甲状腺细胞、初代小牛/羔羊/猪肾细胞,或用传代细胞系,如猪肾细胞系IBRS-2、PK-15、S6和仓鼠肾细胞系BHK-21)、乳鼠或牛(舌面皮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一方面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核酸序列测定及抗原捕获ELISA、病毒中和试验进行病毒及血清型鉴定;若接到抗凝血或血清、牛奶等样品,用液相阻断/固相竞争ELISA、病毒中和试验、非结构蛋白3ABC-ELISA(鉴别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等方法进行检测、甄别。还有免疫色谱试纸条,可用于疫点现场检测。

【预防与控制】对口蹄疫的预防、控制,我国坚持预防为主、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制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疫情处置、防范周边疫情、生物安全管理和无疫评估认证等。对牛群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期注射口蹄疫疫苗(每年2~3次)。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灭活疫苗、口蹄疫多肽/合成肽疫苗或其他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7~14天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保护效果可维持4~6个月;疫苗接种后20~30天应进行特异性抗体监测,对于群体免疫合格率低于85%的牛群要及时进行补救免疫或加强免疫。犊牛要在母源抗体降到阴性时进行首次疫苗接种(5~6月龄),可有效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间隔1个月需加强免疫。当然,想要成功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单靠注射疫苗是万万不行的,还要佐之以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及对它的执行力。严格执行检疫、普查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牛场、用具、水源及牧场进行消毒;不从疫区引进牛只,新购的牛必须在单独的、有安全距离的牛圈饲养1个月以上,全面检查确保没有隐性疾患后再引入牛场;对食管-咽部刮取物经鉴定为阳性的隐性病毒携带者要坚决淘汰;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与羊、猪、猫、犬等其他动物混养。

发生口蹄疫时,应启动应急处理。立即上报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分别进行封锁、监管;确诊疫情,采集病料,迅速送检确诊定型;消灭传染源,捕杀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尸体焚烧或无害化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对污染的牛舍、用具、场地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提高易感动物的群体保护水平,疫区内的假定健康动物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待最后1头病牛处理之后14天,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报上级机关批准,彻底消毒后可以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