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定期维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单元一 基础知识部分

项目一 安全操作认知

 知识目标

•理解安全作业的重要性。

•理解正确着装和车辆防护的重要性。

•安全用电与防火的预防与施救措施。

 任务目标

•能进行正确的 5S 作业。

•能进行正确的着装与车内外防护。

任务一 作业须知

一、学习目标

•能始终安全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能保持工作场地整洁、有序。

二、学习内容

(一)事故

1. 事故的因素 事故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不正确地使用设备或工具,穿着不合适的衣物或操作人员不小心。自然因素设备、工具出现故障或缺少完整的安全装置以及工作环境不良等。如图 1-1 所示。

图 1-1 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

2. 事故的危害 事故的后果是指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如果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不仅会对本人造成伤害,还会危及家庭,甚至对同事和公司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二)5S

5S 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是保持车间环境、实现快速可靠、安全工作的前提。5S 包括 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 SHITSUKE(素养)。如图 1-2 所示。

图 1-2 5S

1.SEIRI(整理) 是指确认某种物品是否需要,如不需要应立即丢弃,以便有效利用空间。该物品可以是工具、零件甚至信息。应在指定的地方丢弃不需要的物品。

2.SEITON(整顿) 是指对需要的物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整顿,以方便使用。原则:将很少使用的物品放在单独的地方;将偶尔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作场地;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身边。

3.SEISO(清扫) 是指使工作场地及场地内的所有物品都保持干净的过程。使设备处于完全正常的状态,保证随时都可正常使用。

4.SEIKETSU(清洁) 是指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过程。

5.SHITSUKE(素养) 是指通过持续(长时间坚持)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使之成为习惯的过程。

坚持 5S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自信心,实现快速可靠工作。清新的环境,也会给顾客带来良好的感受。

任务二 人和车辆的防护

一、学习目标

•能正确的着装。

•能对车辆进行正确的防护。

二、学习内容

(一)人的防护

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是职业化形象的具体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如图 1-3 所示。

图 1-3 人的防护

1. 工作服 为了安全和方便工作,工作服必须结实合身。为保证车内外安全,不要将带子、纽扣、手表等坚硬物体暴露在外,同时应保持工作服的整洁。为了防止受伤或烫伤,应规范穿着工作服,尽量不要裸露自己的皮肤。

2. 工作鞋 工作鞋前部有保护钢板,底部可以防滑并且绝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防止因重物坠落砸伤脚或因工作区域有油污而摔倒,在工作时,应穿符合要求的工作鞋。

3. 工作手套 工作服和工作鞋是在工作中必须按要求穿的,而工作手套并非必须戴,应根据自己的作业内容来决定。如提升重物或拆检类似排气管等热的物体时必须戴手套,以免受伤;在操作旋转性设备时,禁止戴手套。

在工作中,如操作会产生碎片的旋转性工具时,还应佩戴护目镜。

(二)车辆的防护

在对客户车辆进行维修或保养操作前,必须对客户车辆的内外作好防护工作,这不仅为了保护车辆,也能体现企业“客户至上”的理念。为了避免在操作时弄脏客户车内,应铺好地板垫、座椅套、方向盘套、换挡杆套等;为了避免在操作时损坏或腐蚀车辆外部,应铺好翼子板布、前围;为了可靠保证车辆不移动,还应放好车轮挡块。如图 1-4 所示。

图 1-4 车辆的内外防护

此外,为了保护操作环境,在启动发动机前还应接上烟道。在对车辆维护操作完成后,还应对车内外进行清洁。

(三)操作步骤

1. 安装车轮挡块和烟道,如图 1-5 所示。

图 1-5 安装车轮挡块和烟道

2. 车内防护的安装:套座椅套、方向盘套、排挡杆套,铺地板垫,如图 1-6 所示。

图 1-6 车内防护

3. 拉起驻车制动,降下驾驶席车窗玻璃,拉发动机舱盖释放杆,如图 1-7 所示。

图 1-7 拉发动机舱盖释放杆

4. 打开发动机舱盖,进行车外防护的安装,铺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如图 1-8 所示。

图 1-8 车外防护

5. 收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并关闭发动机舱盖。

6. 升车窗玻璃。

7. 拆除车内防护、车轮挡块和烟道。

8. 对车内外做好 5S。

三、考核评价

•车轮挡块和烟道是否安装及安装是否到位。

•车内外防护是否齐全和到位。

•驻车制动杆是否拉起。

任务三 工作安全

一、学习目标

•掌握防止火灾的安全措施。

•会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能正确处理火灾警报。

(一)防火(图 1-9)

图 1-9 防火

1. 预防

(1)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如在吸烟区吸烟后,应确认烟头熄灭在烟灰缸里。

(2)不得在正在充电的蓄电池旁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设备,因为在充电时蓄电池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

(3)在机油存储地或可燃性的零件清洗剂附近,不得使用明火。

(4)仅在必要时才将燃油或清洗剂带到车间,携带时还应使用密封的容器。

(5)吸满机油和汽油的碎布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自燃,所以应将其放入带盖的金属容器内。

(6)不得将可燃性废机油或燃油倒入污水管道,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将可能造成污水管道发生火灾,应将这些废油倒入指定的回收容器内。

(7)在维修车辆燃油系统前,应断开蓄电池的负极,在没有修好前,可以防止误启动。

(8)让学生知道灭火器、灭火沙、消防栓放在何处,怎么使用。如图 1-10 所示。

图 1-10 防火

2. 施救

如发生火灾,首先拨打火警电话 119,在消防员没有到达现场前,所有人员应配合扑灭火焰。

(二)防电(图 1-11)

图 1-11 防电

1. 预防

(1)拔电缆插头时,不要拉电线,而应拉插头本身。

(2)对于标有故障的电气开关,千万不要触碰。

(3)不要靠近断裂或摇晃的电线。

(4)千万不要用湿手接触电气设备。

(5)千万不要让电线通过尖角、潮湿、有油污、高温的地方。

(6)千万不要在电动机、配电箱等附近使用易燃物。

(7)如发现电气设备不正常,应立即关闭开关,如图 1-12 所示。

图 1-12 电源开关

2. 施救

如果因电路或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或人身伤害,应先断开电源开关,再施救。

(三)险情报告

无论何时,在车间发现险情,都应立即向上级汇报。

(四)实训内容

让学生知道实习车间电源总开关和消防设备的位置,并明确如何规范使用。

三、考核评价

•实习车间的电源总开关和消防设备的位置是否明确。

•灭火器、灭火沙、消防栓选用是否正确,使用是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