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师查房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病例5:慢性硬膜下血肿

[实习医师汇报病历]

患者男性,71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行走拖步,持物不能,并进行性加重,后逐渐出现精神差,反应淡漠。期间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烦躁、乱语、言语不清、四肢抽搐、听力下降,遂到本院急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予住院处理。患者起病以来,胃纳差、进食少,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 T 36.6℃,R 20次/min,P 78次/min,BP 142/86mmHg。神志清楚,GCS(E3V5M6)=14分,反应淡漠,言语清,检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均为2.5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双侧面部感觉对称无减退,四肢肌张力无增强或减弱,左上肢近端远端肌力均为Ⅱ级,左下肢近端远端肌力均为Ⅲ级,右侧肢体肌力均为Ⅴ级,四肢及躯干感觉对称无异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 头颅CT(图1-14)显示右侧额颞顶枕部见条形混杂高等低密度影,范围广,累计长度17.3cm,右侧大脑半球明显受压,中线向右侧偏移约0.7cm。

图1-14 硬膜下血肿的头颅CT影像

诊断 右侧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

治疗 完善术前准备,包括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检验,完善心电图、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等常规术前评估。除外上述常规的外科术前检查以外,还有如下专科检查和处理。

头颅MRI(图1-15)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血肿性状、形态,受压脑组织的损伤情况,排除其余颅内病变,其表现为硬脑膜下短T1、长T2的信号改变。

图1-15 硬脑膜下血肿的头颅MRI表现

主任医师常问实习医师的问题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1)诊断考虑 右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

(2)诊断依据

①老年男性,慢性病程;

②轻微头部外伤病史;

③一侧肢体乏力并进行性加重;

④头颅CT提示硬膜下等密度影,MRI提示硬膜下信号改变。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定义是什么?

答: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逐渐出现症状或无明显外伤病史逐渐出现症状,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1%,占颅内血肿的10%。

颅内各膜性层次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颅内各膜性层次的结构由外自内,分别是硬脑膜、蛛网膜以及软脑膜。

为什么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答:因为老年患者多存在脑萎缩,脑组织松弛,脑皮质易与硬膜分离,皮质的引流静脉尤其桥静脉受牵拉,在外力作用下,桥静脉容易撕裂出血;且部分老年患者颅内压低、凝血功能障碍致使出血后不易自止,血肿逐渐形成。

为什么部分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

答:因为血肿位于硬膜下、脑组织表面,其引起症状是对脑组织的挤压;此种压迫是一个慢性过程,且老年人脑萎缩明显,颅腔容受性较高,只有当血肿形成到一定体积后才会造成脑组织功能受损引起症状;但有部分老年患者一旦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其病情会急剧下降,并出现昏迷,甚至脑疝引起生命危险,因此一旦确诊硬膜下血肿,应当及早予以治疗。

[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补充病历]

追问患者病史,患者诉1个月前有右侧前额不小心磕碰过餐桌边病史,当时稍感局部疼痛,自涂药油后好转;一直未感不适,因此未到院就诊。

主任医师常问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或主治医师的问题

对该患者的诊断是否有不同意见?

答:患者老年男性,慢性起病,以肢体乏力为主要症状,肢体乏力呈慢性进展过程,患者有右侧额部外伤病史,CT可见硬膜下等密度为主改变,相应脑组织受压、中线结构偏移,首先考虑硬膜下血肿。

需和哪些常见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答:(1)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常见基底节区、脑干、广泛脑皮质等部位梗死可以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更易表现为肢体乏力的进行性加重;该类患者常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头颅CT应表现为相应脑实质区域的低密度影,头颅MRI弥散成像更可清晰地显示不同序列的信号改变(图1-16)。

图1-16 急性脑梗死的MRI表现

(2)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等,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同样可以表现为隐匿起病,偏侧神经功能缺失;所不同的是该类患者无外伤病史,头颅CT/MRI可见脑实质相应功能区的占位性病变或水肿反应(图1-17)。

图1-17 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有哪些?

答:(1)一般为外伤起病,尤见于额前或枕后着力;但在部分老年患者病例中,其可遗忘受伤过程或无明确的外伤病史;当脑组织在颅腔内摆动过大,最易撕裂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静脉窦、蛛网膜粒等。

(2)非损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有关。

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

答:早期血肿出现,并逐渐形成包膜,该包膜发生一系列慢性炎症反应,其中促使血管生成因子大量生成并引起血肿纤溶亢进;其可引起假膜中新生毛细血管的大量形成,由于血管生成因子过高的浓度,同时抑制了新生的毛细血管管壁结构的成熟,增加了毛细血管的管壁通透性,这引起血液渗漏的同时引起渗漏在外的血液难以被吸收,促进血肿增大和形成。

[主治医师再次补充病历]

该老年男性患者,在手术室基础麻醉+局麻下行右侧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术中可见暗褐色或酱油色液体自引流管流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

主任医师常问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或主治医师的问题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如何合理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

答:(1)钻孔冲洗引流术(图1-18) 作为首选的术式,可做双孔引流,也可做单孔钻孔引流,要依据血肿的量和部位而作个体化选择,一般来说血肿量大、跨度较长、占位效应明显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更多采取双孔引流。以双孔引流术为例,局麻下,根据CT/MRI定位血肿范围,在头皮相应区域作出标识,分别取血肿前份和后份两处钻孔点;切皮并分离头皮各层组织后以颅钻钻孔;切开硬膜后可见陈旧性血液流出,并置入引流管进一步引流陈旧性血液;继而通过两个导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为止;术毕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根据引流液性状和量,或复查头颅CT显示脑复张情况后拔除,期间需3~5日。

图1-18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2)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适用于血肿壁很厚、血肿腔内为血凝块、血肿已有钙化者。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监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神经系统体征,如患者神志、瞳孔、肢体肌力和肌张力、病理征改变。

(2)引流液性状、引流管引流量,必要时引流液送检。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判断?如何处理?

答:(1)术后残腔积气 观察患者神志、肢体肌力恢复不理想,复查CT提示硬膜下隙积气,严重时可有一定占位效应;一般予动态观察,定期复查头颅CT,其吸收及脑复张一般需要10~20天时间。

(2)硬膜下积液 主要因为术中蛛网膜损伤并形成活瓣,脑脊液潴留血肿残腔而发生;术后复查CT可发现硬膜下低密度影、脑复张不理想;若患者无临床症状,即便硬膜下积液存在,可继续随访观察,最迟半年左右多可自然吸收;必要时再次手术处理。

(3)血肿复发 患者术后病情由好转变为加重,引流管内可见鲜红色凝血块;可能是相对或绝对颅内压降低而使得脑复张不良,加之腔内血凝块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冲洗、引流不充分、残留等因素叠加导致;血肿量少者予继续引流或观察处理,量大者可考虑开颅手术处理。

[主治医师再次补充病历]

术后该患者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引流量从300ml逐渐减少至0ml,引流液由暗褐色转回淡黄色;术后患者肌力逐渐恢复,由Ⅲ级恢复至Ⅴ-级,复查头颅CT(图1-19)显示硬膜下血肿较前明显减少,术腔少许积气积液,予拔除引流管,伤口愈合良好。

图1-19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头颅CT

主任医师常问进修医师或主治医师的问题

如何避免术后硬膜下残腔积气积液?

答:(1)术中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完毕后,关闭硬脑膜前,将钻孔点置于最高点,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且夹闭引流管方可关闭切口,减少气颅的发生。

(2)术后头低位、卧向患侧,适当增加补液量,不用强脱水剂,促进复张,减少积液的发生。

主任医师总结

(1)该老年患者为典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但容易造成误诊,因临床上依据慢性的肌力下降来判断,常见误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未及时行CT/MRI检查是造成误诊的原因;部分患者有明确外伤史,首次CT检查排除急性硬膜下血肿,但未及时随诊或复诊,直至血肿慢性形成引起症状再次复查CT才发现硬膜下血肿情况;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类老年患者,需要谨慎对待,及时进行CT/MRI检查具有必要性。

(2)这里再次强调,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操作难度不大,但需要严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真正达到手术效果。现在多采用改良式钻孔冲洗引流,前额部和顶结节两处钻孔引流,可以预防张力性气颅的发生,但同时尚需预防术后空气经导管进入颅内。而硬膜下积液的预防强调术前充分评估,术前应评估血肿有无分隔,设计好钻孔位置,多重分隔可以通过脑室镜观察,直视下分离分隔可减少脑蛛网膜损伤;另外导管需轻柔置入,角度尽量与脑表面平行,并应同时采取低压冲洗避免管端误入皮质脑组织。

(3)新近研究发现,除了常规手术干预,药物治疗亦起着重要作用,其能直接减少血肿的体积,也能促进术后残腔积液的吸收,增加手术效果;其中包括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氨甲环酸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在早期抗炎中可起重要作用,但存在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其应用尚存争议;他汀类药物因其改善血管生成和减少炎症作用,已被相关研究证实其有效性;氨甲环酸的抗纤溶和抗炎作用,同样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其可有效减少血肿体积。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张玉琪.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42-444.

[2] 何永生,黄光富,章翔.新编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61-366.

[3] Christianto B Lumenta,Concezio Di Rocc,Jens Haase,et al.Neurosurgery.Springer,2010:63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