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幼激素与昆虫变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蜕皮与生长

(一)蜕皮

昆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蜕去的过程叫蜕皮(ecdysis),蜕下的皮叫着蜕(exuvia)。

昆虫蜕皮的次数因种类而异,大多数有翅亚纲的昆虫一生的蜕皮次数在4~12次之间,如直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的若虫或幼虫通常蜕皮5次左右。仅有少数昆虫蜕皮次数甚少或更多,如双翅目CampodeaJapyx属的昆虫只蜕一次皮,而蜉蝣目昆虫可蜕二三十次皮,缨尾目昆虫的蜕皮次数甚至可多达五六十次。

有些昆虫的雌虫比雄虫常多蜕一两次皮,如在衣鱼、蝗虫、介壳虫等昆虫中便是如此。

绝大多数昆虫仅在幼期蜕皮,广义无翅亚纲的昆虫进入成虫期仍可蜕皮。有些昆虫的蜕皮次数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良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蜕皮次数的增加或减少。如大菜粉蝶(pierid brassicae)在14~15℃时蜕皮5次,而在22~27℃时减少至3次。网衣蛾(Tineola biselliella)在恶劣的条件下蜕皮次数可由正常的4次增加到40余次,发育期则由正常的26d延长至900d左右;但在这种情况下,虫体不但不能生长,反而越变越小。一些猎蝽科昆虫等如果营养不足便不能蜕皮。

根据蜕皮的性质,可将蜕皮分为3类。幼期伴随着生长的蜕皮叫生长蜕皮;老熟(末龄)幼虫或若虫蜕皮后变为蛹或成虫的蜕皮叫变态蜕皮,而因环境条件改变后所增加的那部分蜕皮叫生态蜕皮。

(二)生长

在昆虫的胎后发育中,虫体的生长主要在若虫期及幼虫期进行,其生长速率很高。例如,家蚕老熟幼虫的体长为初孵幼虫的24倍,而体重可增至10000多倍;又如木蠢蛾(Cossus cossus)的老熟幼虫体重为初孵幼虫的7.2万倍。因此,对农业害虫来说,幼虫期或若虫期是主要为害时期,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

昆虫的生长和蜕皮交替进行。在正常情况下,昆虫幼体每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蜕一次皮,每次蜕皮前常表现为不食不动,蜕皮后虫体迅速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后生长又逐渐减缓,到下次蜕皮前几乎停止生长。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可用虫龄(instar)来表示。从孵化到第一次蜕皮以前的幼虫或若虫称为1龄幼虫或1龄若虫;第1次蜕皮后的幼虫或若虫叫2龄幼虫或2龄若虫,以此类推。相邻两次蜕皮所经历的时间叫做龄期(stadium)。

同一龄幼虫或若虫个体间的体长常差异较大,但头壳宽度一般变异较小,因而可以将头壳宽度作为识别虫龄的重要依据之一。Dyar(1890)曾对28种鳞翅目幼虫头壳宽度进行了逐龄测量,发现各龄间头壳宽度按一定几何级数增长(常为12~14),这一现象被称为戴氏法则(Dyar’s rule)。戴氏法则虽然不能适用于所有昆虫种类,但在实践中仍有一定应用价值。例如,已知某鳞翅目幼虫相近两龄头壳宽度,可推算其他各龄的头壳宽度;若已知第1龄或末两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可推测该种幼虫共有几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