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
(sodium hypochlorite)
NaOCl,74.4,7681-52-9
其他名称 漂白水、安替福民
IUPAC名 sodium;hypochlorite
EC编码 [231-668-3]
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有氯的气味。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白色或淡黄色次氯酸钠乳状液,含有效氯8%~12%,pH值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值可降至7~9。溶解度:能与水相混溶,溶液呈碱性。稳定性:强氧化剂。稳定度受光、热、重金属阳离子和pH值的影响。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 8500mg/kg。同时,次氯酸盐释放出的氯可引起流泪、咳嗽,并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严重者可使人产生氯气急性中毒。作业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抗菌防霉效果 氧化性杀菌剂,其杀菌机理与液氯相似。该化合物对很多微生物都具有破坏、杀死能力,对病毒、无芽孢细菌、耐酸性细菌、细菌芽孢、霉菌、藻类、原虫类都有效。
一般在没有有机物存在时,用1~10mg/kg左右浓度的次氯酸钠在短时间内就可将微生物杀死,但对细菌芽孢和抗性较强的霉菌则效果不佳。
在有机物质特别是含氮化合物存在时,会导致杀菌效果下降;同时其杀菌力受温度和pH的影响,在5~50℃范围内,每上升10℃,杀菌效果就提高一倍以上;pH值越低,杀菌力越强,最适pH值为5.0左右,当pH值低于5.0时,会有余氯生成,因挥发而造成有效成分损失。
制备 液碱氯化法:将一定量的液碱加入适量的水,配成30%以下氢氧化钠溶液,在35℃以下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待反应溶液中次氯酸钠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制得次氯酸钠成品。
应用 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作为水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蔬菜、水果的消毒;可用于食品生产设备、器具的消毒;还可用于皮革行业干皮浸水的防腐、杀菌等;亦可以作为纸浆、纺织品和化学纤维的杀菌剂、漂白剂使用。
实际应用参考:
孙彩霞等考察了异噻唑啉酮和NaClO单体复配所得到的复合杀菌剂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后的杀菌剂在pH值在3~9 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静态挂片实验结果显示,在含菌的水溶液中加入杀菌剂后,试液的腐蚀性降低。现场应用以及实验室实验结果显示: 杀菌剂的添加量为50~100mg/L范围内能很好地将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控制在105 cfu/mL 以下。
法规
① 国家强制标准GB 19106—2013《次氯酸钠》,于2014年12月1日生效。规定了次氯酸钠溶液的普遍要求。GB 25574—2010《食品添加剂 次氯酸钠》由卫生部制定公布,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次氯酸钠的要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次氯酸钠必须符合该标准要求。
②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2017年,欧盟生物杀灭剂产品委员会(BPC)发布法规(EU)2017/1273,批准次氯酸钠(Active chlorine released from sodium hypochlorite)作为第1类(人体卫生学消毒剂)、第2类(不直接用于人体或动物的消毒剂和杀藻剂)、第3类(兽医卫生消毒剂)、第4类(食品和饲料领域消毒剂)、第5类(饮用水消毒剂)生物杀灭剂产品的活性物质。批准日期 2019年1月1日,批准期满2029年1月1日。第11类(液体制冷和加工系统防腐剂)、第12类(杀黏菌剂),该申请目前处于审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