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务3-3 炒炭
一、必备知识
炒炭是清炒法中受热程度最深、令药材性状改变最大的一种方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器具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的炮制方法。
1.目的
炒炭主要目的是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如干姜、乌梅、荆芥、蒲黄等炒炭后可改变药性产生止血作用;地榆、藕节、大小蓟、白茅根、侧柏叶、茜草炒炭后可增强止血作用。
2.工艺
预热炒制容器→投入净药物→用武火或中火翻炒至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出锅→晾凉→筛去碎屑→装袋、检斤→存放。
3.注意事项
(1)药物净选分档,分别炒制,选用适当火力。炒炭一般用武火,但叶、花、草及片薄者(如蒲黄、荆芥等)用中火,遇易燃药物及时喷洒清水灭火星。
(2)观察药物色泽、气味变化,配合翻炒速度,控制加热时间,保证成品质量。炒炭取其黑,黑而存性,内部焦黄色或焦褐色,花、叶、草类应可辨别原形。
(3)出锅要及时,摊晾放冷方可入库。
4.常见药材
地榆
【常用别名】 赤地榆、紫地榆、血箭草、枣儿红。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历史沿革】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唐代《外台秘要》。历代尚有煨地榆、醋地榆、酒地榆、盐地榆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地榆和地榆炭两种炮制品。
【炮制工艺】
(1)地榆 取原药材,除去残茎及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地榆炭 取净地榆片,置已预热好的炒制器具中,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有火星时及时喷淋适量饮用水,熄灭火星,略炒,取出,筛去碎屑。
【饮片质量标准】
(1)地榆 呈不规则的圆片或椭圆形斜片。切面粉红色或淡黄色(绵地榆黄棕色或红棕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较平坦。周边灰褐色至暗棕色。味微苦涩。
(2)地榆炭 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质脆,味焦苦涩。
【炮制作用】
(1)地榆 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作用,生品以凉血解毒为主。用于血痢经久不愈、水火烫伤、皮肤溃烂、湿疹、痈肿疮毒。
(2)地榆炭 炒炭后,以收敛止血力胜。用于便血、痔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
【处方应付】 处方写地榆、地榆炭,付地榆炭;写生地榆,付生品;其余各随方付给。
【贮存保管】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知识链接
地榆和地榆炭均含有鞣质和钙离子,前者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后者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有实验证明,地榆炭中的鞣质含量于150℃为最高,随着温度升高其含量降低,而可溶性钙含量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通过观察地榆炒炭前后的组织结构发现,地榆炒炭后草酸钙簇晶的体积和数量减少,显示部分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结晶,在高温下释放出能促使血液凝固的可溶性钙离子,部分淀粉粒、导管、韧皮纤维和木栓细胞炭化,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碳素。碳素具吸附、收敛作用,可促进止血。这与近代文献中地榆炭有明显缩短出血时间的报道相一致。
干姜
【常用别名】 炮姜、姜炭。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干姜片”。
【历史沿革】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历代尚有煅干姜、蜜干姜、盐干姜、土干姜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干姜、炮姜和姜炭三种炮制品。
【炮制工艺】
(1)干姜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2)炮姜 将砂置炒制器具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净干姜,翻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内部呈棕黄色时,取出,筛去砂,晾凉。
(3)姜炭 取干姜块,置已预热好的炒制器具中,武火加热,炒至干姜鼓起、松泡、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有火星时及时喷淋适量饮用水,熄灭火星,略炒,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饮片质量标准】
(1)干姜 呈不规则的纵切片或斜切片,厚0.2~0.4cm,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总灰分不得过6.0%。
(2)炮姜 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质轻泡,气香、特异,味微辛、辣。《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总灰分不得超过7.0%。
(3)姜炭 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炮制作用】
(1)干姜 味辛,性熟。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炎的作用。生品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化痰为主,能守能走,对中焦寒邪偏胜而兼湿者及寒饮伏肺的喘咳尤为适宜;又因力速而作用较强,用于回阳复脉效果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2)炮姜 辛散之性减弱,其温里作用不及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而持久,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和吐衄崩漏等。
(3)姜炭 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而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的患者。
【处方应付】 处方写干姜,付干姜;写炮姜,付炮姜;写姜炭,付姜炭。
【贮存保管】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知识链接
药理实验表明,生姜与干姜水煎液均无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而炮姜、姜炭的醚提取物、水煎液和混悬液均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且姜炭水煎液的凝血作用优于炮姜。
荆芥
【常用别名】 香荆芥。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历史沿革】 荆芥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宋代《普济本事方》。历代尚有蜜荆芥、醋荆芥、童便制荆芥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荆芥和荆芥炭两种炮制品。
【炮制工艺】
(1)荆芥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档后喷淋饮用水,洗净,润透,于50℃烘1h,切段,晒干。
(2)荆芥炭 取净荆芥段进行粗细分档,分别置已预热好的炒制器具中,武火加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有火星时及时喷淋适量饮用水,熄灭火星,略炒,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饮片质量标准】
(1)荆芥 呈不规则的段。茎呈方柱形,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切面类白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30%,胡薄荷酮不得少于0.020%。
(2)荆芥炭 为不规则段,长约5mm。全体黑褐色。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8.0%。
【炮制作用】
(1)荆芥 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作用。生品长于疏风散热、利咽喉、清头目。多用于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初起。
(2)荆芥炭 味辛、涩,性微温。归肺、肝经。炒炭后辛散之性减弱,具有收涩止血作用。多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处方应付】 处方写荆芥、香荆芥,付生荆芥;写荆芥炭,付荆芥炭;写炙荆芥,付蜜炙荆芥;写醋荆芥,付醋制荆芥。
【贮存保管】 置阴凉干燥处。
知识链接
荆芥炒炭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其辛散之性减弱。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且止血作用与剂量有关,生品则无此作用;荆芥炭的脂溶性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可显著缩短小鼠凝血和出血时间,说明脂溶性提取物为荆芥炭中的主要止血组分。
二、实训操作实例
以姜炭为例。
操作流程:将药物大小分档→加热炒制容器,调节火力(一般用文火)→将适量的(一般药量不超过锅高度的2/3)药物投入预热好的炒锅内加热翻炒,翻炒时要“亮锅底”→用武火或中火翻炒至表面颜色变焦黄或焦褐色、内部棕褐色时迅速出锅→晾凉,筛去碎屑→检斤,将炮制好的药物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清洗炒锅和铲子。
(1)准备
①除去干姜中的杂质、非药用部位。
②检查炒锅、铲子和盛药器具是否洁净,必要时进行清洁。
(2)炒制
①将炒锅倾斜一定角度,预热至所需程度。
②将净选合格的干姜投入到已预热好的炒锅内。
③中火加热,翻炒时“亮锅底”,动作要娴熟,使药物受热均匀。
④炒至干姜鼓起、松泡、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时迅速出锅。有火星时及时喷淋适量饮用水,熄灭火星,略炒,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⑤成品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药屑、杂质含量不得超过2.0%。
⑥装入洁净料袋中,密封袋口。
(3)清场 按要求清洁相关器具、工作台面及灶具。
三、任务实施
(一)任务单
炒 炭
1.任务内容
将山楂、地榆、蒲黄炒炭。
2.技能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2)掌握实训药物的炮制方法,正确判断成品规格。
3.器具材料
电炒锅、铲子、刷子、盛药器、天平;山楂、地榆、蒲黄。
4.操作过程
操作流程:除去药物中的碎屑和杂质→将药物大小、粗细、长短分档→调节火力(一般选用武火)→将适量的(一般药量不超过锅高度的2/3)的药物投入预热好的炒锅内加热翻炒,翻炒时要“亮锅底”,有火星时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再将药物炒干,无焦香气味,表面呈焦黑色或焦褐色,断面焦黄色时迅速出锅→将炮制好的药物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清洗炒锅和铲子。
(1)山楂炭 将适量的净山楂投入预热好的炒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无焦香气味时迅速出锅。将山楂炭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清洗炒锅和铲子。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味涩。
(2)地榆炭 将分档后的适量地榆投入到已预热好的炒锅内,先用小火炒至色泽加深,即相当于炒黄程度,改用中火炒至外表焦黑色、断面棕褐色、有银白色斑点时迅速出锅。将地榆炭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清洗炒锅和铲子。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内部棕褐色,部分炭化,质脆存性。
(3)蒲黄炭 将适量的净蒲黄投入到已预热好的炒锅内用小火加热翻炒,炒至焦褐色时迅速出锅。将蒲黄炭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清洗炒锅和铲子。
成品性状:本品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二)操作单
1.注意事项
(1)及时出锅,以免炒炭的药物灰化。
(2)换品种时要对炒制器具进行彻底清洁。
(3)炒制好的药物要盛放在规定的容器中,以防混药。
(4)药物应晾凉后再包装。
2.思考题
(1)炒炭为何要存性?如何防止灰化?
(2)炒药前为什么要先将锅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