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地名及专有名词的说明
不光伊斯坦布尔有许多名称,伊斯坦布尔的统治者、居民,生活于其中的主要人物,其领土、敌人和盟友的名称也有许多不同的翻译、处理与拼写方式。举例来说,我一般都会用希腊语来拼写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姓名,但我也会在适当的地方采用通行的拼写方式,如Constantine与Michael。绝对前后一致几乎不可能做到,而且这么做可能只是一种自我满足,在一座经常被形容为“光明之城”的城市里,我希望我的表述清楚明晰而非晦涩难懂。关于土耳其文的发音,这方面要感谢罗宾·马登(Robin Madden)、劳伦·黑尔斯(Lauren Hales)以及优秀的审稿员彼得·詹姆斯(Peter James)与校对员安东尼·希皮斯利(Anthony Hippisley)的热心协助。
古典希腊语里的Byzantion(拉丁文是Byzantium),几乎可以确定源自原始印欧语bhugo,也就是雄鹿的意思。Byzantion也可能源自色雷斯当地的词Buz,有水与泉水的含义。无论如何,大伊斯坦布尔拥有丰富的动植物与地质自然资源,这些都涵盖在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历史名称,“拜占庭”之下。Constantinople来自拉丁文Constantinus,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本名,这位罗马皇帝于324年重建城市,他肇建的文明直到16世纪才被称为“Byzantine”(这是历史学家希罗尼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于1557年首度使用的词汇)。这座城市从330年开始被称作是新罗马(New Rome);而从古至今,拜占庭帝国在波斯与中东的标准名称一直是Rum。Istanbul可能是从希腊语eis ten polin(或eis tin polin)转化而来的突厥方言,有进入或朝向城市的意思;也可能指Islam-bol,意即伊斯兰无所不在。最晚从10世纪开始,希腊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Stinpolin、Stanbulin、Polin或Bulin。奥斯曼人征服之后,土耳其语里出现了几个类似的表述:Stanbulin、Stambol与Islam-bol。由于喜爱Islam-bol这个名字带有的宗教意涵,直到20世纪,土耳其人还把这座城市称为Kostantiniyye或Kostantiniye,这是阿拉伯语al-Qustantiniyya的写法。1930年3月28日,《土耳其邮务法》(Turkish Postal Service Law)规定邮件地址不许使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此后,Constantinople/Kostantiniyye这个名称才正式被废除。现在,这座城市的官方名称是伊斯坦布尔。一千五百多年来,无论在口语还是文字中,这座大都会一直被简单地称为He Polis(城市)或Ten Polin(到城里);拜占庭帝国的中文名称“拂菻”,其实就是Polin的讹音。
历史上最早将这座城市称为拜占庭的并非希伯来《圣经》,也非希腊文的《新约·圣经》(关于《圣经》曾提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说法,现在已经知道是误译)。虽然伊斯坦布尔聚集了一批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的犹太人,但在犹太的《圣经》传统下,这座城市一直是“他者”,一个模糊不清的存在,既非罪恶之城,也非应许之地。《伊利亚特》也未提到拜占庭。对于早期希腊人来说,这块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延伸进入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的弯曲的陆地是一片弥漫神秘气息的密林,是位于文明边缘的幽灵。传统认为,魔鬼曾向耶稣展示从亚洲的恰姆勒加(Camlica)望向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与拜占庭卫城,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指给他看。这是一座被描绘得尽善尽美的城市,因此成为诱惑的化身。
7世纪,在这座混杂着各种文化的城市里,有不说拉丁文的罗马人,而直到9世纪,还有会说希腊语的穆斯林。1204年的拉丁入侵者形容君士坦丁堡居民是Graikoi(希腊人,出自尼基塔斯·蔡尼亚提斯[Niketas Choniates]《年代纪》,History),而君士坦丁堡的男女基督徒则想避免古希腊文Hellen的称呼,因为这带有异教的联想,他们倾向于称呼自己是Romaios(罗马人)。21世纪,世界各地的希腊人仍然以Romaioi(罗马人,新罗马或第二罗马的子孙)自居,至于伊斯坦布尔的希腊人则仍被称为Romoi或Rumlar。
虽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这是个重要的选择,但在写作时把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1450年的城市居民全归类为罗马人似乎会造成一点混淆。因此在本书中,古罗马人称为Romans(罗马人),而生活在曾经是Byzantion、后来成为Byzantium和Constantinople这座城市的人,我称他们是Byzantines(拜占庭人)。Byzantium可能指拜占庭这座城市,也可能指拜占庭帝国这个观念。城市的名字当然既可以用来颂扬与之相关的存在,也可以用来限定城市这个实体。在中世纪的西方,长达数世纪,君士坦丁堡的文明被称为Constantinopolitan。但就在1453年城市遭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之前,君士坦丁堡已经沦为四周围着高墙的废墟,仅剩少许毗邻的土地。
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人原本用Turc来指称荒野山村的粗人。今日,美国西岸的城市俚语则用Turk来形容特别有冲劲的小伙子,与数世纪以来Turk一词流行时所带有的刻板焦虑印象刚好相反,然而近年来在土耳其寻求进入欧盟时,这个词所带有的刻板印象在政治说辞中出现死灰复燃之势。1578年,约翰·利利(John Lyly)问道,是否“从未有如此邪恶残暴的小恶魔,与如此肮脏粗鄙的土耳其人(Turke)”;1699年的字典把Turk定义为心狠手辣之人。Ottoman除了用来表示低矮粗大、无扶手的卧室家具,在西方起居室里更常听到人们用这个词来表示奥斯曼对基督教文明的威胁。
Bosporus(母牛海峡,[Cow Strait])在中世纪拉丁文与希腊文中逐渐被写成Bosphorus,它的名称也就此固定,我倾向于使用后者,因为后者比前者来得常用。在对城市进行概括而非描述特定年代时,我使用Istanbul这个名称。我也会依照引用的资料使用其他名称,如Byzantium、Constantinople或Kostantiniyye。有时这么做也许会有年代顺序不恰当的问题,但我相信已经长眠的Byzantion、Byzantium、Constantinople与Istanbul的居民应该会理解与原谅我(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