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手艺:中国手作人的世代传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见证:无言的瓦片,见证生活的艰辛和甜蜜

受访人

瓦匠全兴建

一砖一瓦,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明代散曲家陈铎在这首《水仙子·瓦匠》中,生动描写了瓦匠的辛勤劳作,并在末三句作了发人深思的内涵升华:富贵如云,不如手艺在身稳当;世事沧桑,富贵荣华不足羡,勤劳美德最可靠。

这首写瓦匠的散曲,瓦匠全兴建没听过。他和同行们一样,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品味文艺,而是用最朴实的劳动,用一砖一瓦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他“数十年用尽勤劳”,践行了曲中真义。

这行当,关键是要胆大心细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不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凡瓦大小古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这是“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陶埏》中关于瓦的一段描述。

瓦,屋顶上俯仰相承的具有圆弧的陶片,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物之一。

在中国,瓦的生产比砖早。我们的祖先早在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前期就发明、使用瓦。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曾发现瓦的遗存,当时瓦仅用于天沟和屋脊部分。陕西扶风召陈西周中晚期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更多,当时有的屋顶已经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蔽护、美化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刻有文字、图案)。

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瓦被普遍使用。从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等地的春秋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当时的瓦,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图案。

瓦房,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

到了秦汉时期,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时,制瓦工艺又有明显进步,使用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瓦当纹饰多取材于动物和云纹,简明生动。“秦砖汉瓦”之称,由此而来。

民间传统建筑,无论土木结构还是砖木结构,都用一片片青瓦铺顶,以遮蔽风雨。屋顶的一排排青瓦如同鱼鳞,一片盖着一片,一楞连着一楞,瓦楞之间留一条排水沟,一旦下雨,哗啦啦的雨水便顺着瓦沟往屋檐流下。极富东方气质的滴水瓦,瓦尖秀雅,乡愁流动,呈现出中国风韵深处的静默之美。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秦观在《春日》一诗中有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瓦之韵,氤氲了大江南北的岁月沧桑、人情冷暖。

有了瓦,便有了瓦匠。建了新房,就要盖瓦。时间长了,尘土、枯枝树叶堵塞瓦沟,雨水倒灌瓦缝,或者瓦片碎裂了,便要翻瓦。

瓦匠这行当,关键是要胆大心细

头戴一顶遮阳草帽,手拿一根高粱苗笤帚,佝偻于瓦房之上,用粗糙的双手麻利地摆弄瓦片,这是常见的瓦匠形象。瓦匠们都说,这行当,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含量,关键是要胆大心细。

上房前饮酒,是大忌。上房前要仔细观察房顶的结构,以及房子内部的情况。如果是翻瓦,哪里的垣木或桁条断了、朽了,哪里有漏眼,必须心里有数。上房后要避免踩到坏的垣木或桁条,先修钉好,再找出漏雨的瓦片。

瓦匠多为三五人一伙,分工明确:有人在房顶盖瓦,有人在房檐边接瓦,有人站在梯子上递瓦,有人在下面备瓦、堆瓦。

翻瓦时,瓦匠在屋上猫着腰,踮着脚寻漏,一干就是半天,可不是轻松活儿。脚步重了,会踩破瓦;漏点没找到,下雨照样漏,有人就笑话:“天晴包不漏,下雨漏不包。”如果房屋漏点太多,屋顶瓦片已凌乱不堪,那就得把整个屋顶的瓦全揭了,将残破的瓦片换下,按序重新铺排。待房顶瓦梁全部露出来,用笤帚清除杂物,重新盖瓦。盖好后,还要重做瓦楞、屋檐,讲究些的人家还要求瓦匠在瓦脊两头刻莲花、龙头。瓦匠以石灰加剁断的麻筋作黏合剂,来处理房檐、枧水槽的缝口,比较坚固。

瓦匠辛苦一天,房主人供应茶水、香烟,中午和晚上的饭还得体面些,再结算费用。工钱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按天计算。

如今,随着瓦房的减少,瓦匠已越来越少见。不少人转行了,而另一些人选择坚守。

全兴建舍不得丢掉这门手艺,原因很简单——只要还有瓦房,瓦匠就还有存在的必要,他就还会干下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边的瓦不要堆偏了,那边还要提起来一点,有点偏,对正啊。”贵州独山净心谷景区,一座修复中的古建筑,全兴建正抬着头高声招呼房顶上盖瓦的同伴。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密切配合的工作,施工的时候需要有人在下面观察、指挥,房顶上的瓦匠据此及时做出调整。

在全兴建看来,房顶上的瓦片有自己的排列规则,并不只是简单堆砌,需要与砖、木甚至石板在不同的墙面维度完美结合。这其中不仅有物理知识,也体现了中国人和谐的处世哲学。

四十二岁的全兴建,却有着接近三十年的匠龄

四十二岁的全兴建皮肤黢黑,看上去精明能干。虽然岁数并不大,在瓦匠的行当里,他已是一个有着三十年匠龄的老师傅了。

全兴建出道早,和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有关:“十二岁的时候,我看父亲太辛苦,就退学跟着他做瓦匠。当时父亲不让我退学,打我,不过不管他打得多狠,我都不去上学。那时候就是想挣点钱,让他们轻松一点。”他笑嘻嘻地说起当年事,仿佛在讲述一个英雄的故事,眼神中流露出骄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全兴建学得瓦匠手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三十年来,他一直在参与古建筑的修复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让他获得了成就感,还让他收获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一次古建筑修复作业中,全兴建认识了一位在工地伙房工作的姑娘,两人走到了一起。结婚以后,夫妻俩在不同的工地间流转,彼此相依。无言的瓦片,见证了他们生活的辛苦与甜蜜。

全兴建并不愿意妻子随自己走南闯北,风吹日晒,但是妻子始终不放心丈夫。后来两个儿子长大了,也都当上了瓦匠,妻子更是无法安心待在家里了。在工地上,这个瓦匠家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全兴建除了有“父子兵”,还多了一位“后勤部长”。

从养家糊口,到血脉相传

没了后顾之忧的全兴建,把全部心思放在活计上。

作为修复古建筑的瓦匠,全兴建要做的不仅仅是砌砖铺瓦,还要使用传统工具和技艺,根据古建筑的原始风格,对屋脊、戗、盖、墙体、地坪等部分进行作业。

这是一门需要高空作业的工作,而“上房揭瓦”的本领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全兴建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瓦匠,必须具有过硬的体能,身手还要敏捷。“我们上瓦就是拿一个绳子吊上去,房子矮的地方就是人工把瓦传上去。”看着工人们一个个在房顶上蹿来蹿去,全兴建心中安然,有了多年的实践经历,他的团队早就练就了飞屋走檐的本领,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在高高的房顶上大显身手。

瓦匠们懂得利用自然条件做事,“天晴盖瓦,下雨和泥”是他们的行话,意思是人的工作要顺应天时,融合自然的节奏,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时候的事情。

然而,现实往往残酷得多。“冬天冷,夏天热,太阳晒。你看我晒得很黑,热天晒得受不了。冬天冷的时候,在房子上面就好像没穿衣服一样。”全兴建搓着双手说。正值初冬,他和同伴们已经在房顶干了几个小时活儿,一个个被冷风刮得面红唇紫。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瓦匠,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瓦匠们几乎所有的活儿都需要在室外完成,天晴下雨,刮风落雪,他们都得受着。和恶劣天气做斗争,是他们的命。

靠双手吃饭,是他们的命。

“我的梦想很简单:帮两个孩子成家,给他们每人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全兴建说。在乡下,当父辈的都有这么一个执着的念头。干活儿为子女,这是中国底层百姓生活观的重要一环。

有了动力,全兴建干起活儿来格外有劲。

当年,全兴建的叛逆使他成了一个瓦匠;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也成了瓦匠;说不定他的孙子,也会从事这个行当。一个匠人家族,就这样诞生,从养家糊口,到血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