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关于本书
动态系统理论为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了更好地探索在中国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规律,我们从2012年起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并有幸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批准号为12YJA740009)。本书由研究组的核心成员共同撰写,它将全面汇报该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尤其注意把握其系统性、动态性和完全相关性的核心特征。在全面梳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逐一考察各个个体差异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差异变量的性质进行分析,同时对个体差异变量之间、个体差异系统和学习成绩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进而建立一个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学习者个体差异理论系统。本项目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1)学习者个体差异变量的动态性。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它们变化的速度却是不同的。换言之,它们在其动态性上存在着具体的差异,有的因素变化速度快,动态性比较强,而有的因素则变化速度较慢,动态性较弱。本项目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现它们的动态性特征,并以此特征为基础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各种要素进行分类。(2)学习者个体差异变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主要问题包括不同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变量是如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它们的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势;有哪些因素对它们的动态变化产生了影响。(3)个体差异变量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有些变量可能会直接地作用于学习成绩,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还有些变量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那么它们具体的作用路径又是如何?(4)学习成绩对于个体差异变量的反作用。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上,而且后者对前者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5)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重点在于学习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导致个体差异变量的变化。(6)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动态系统的构建。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系统,充分体现各个变量的动态性、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学习环境和学习成绩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外语学习的规律。
围绕本项目研究的目标,我们在项目批准后,认真按照申请书的计划,积极地开展有关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梳理。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全面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2)动态系统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充分深入地学习与把握动态系统理论的核心特征,以及它们目前在二语习得、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项目研究的方法。(3)跟踪研究前的准备。根据本项目研究的需要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国际上通用的测量工具为基础,设计了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风格、性格、焦虑、努力程度、语言学能、动机以及学习成绩的测量工具,并选取来自于清华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7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4)跟踪研究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运用上述测量工具,结合学生学习日志、访谈等数据,开展了为期一个学年的跟踪研究,并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因果关系建模等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全面考察了8个变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颇有意义。(5)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动态系统的构建。根据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认真总结与分析了本项目研究以及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各种变量依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个体差异变量的互动关系,初步建立了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动态模型。
本书是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与成果的总结。在本书的第2章中,我们全面梳理了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核心要素,包括它们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法。人类是万物之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梳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例如,个体差异有先天与后天之分,有的差异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还有的差异是后天形成的。基于这一原因,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个体差异类型;即使是对同一个个体差异类型,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章对众多学者对个体差异研究的分类和定义进行全面的梳理,从中找出具有普遍共识的核心内容,从而为整个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的题目为“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通过对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描述整个研究的学术背景,内容包括动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方法论,以及它对二语习得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动态系统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这一章的目的在于展示本项目研究的理论背景。第4章是研究方法,重点讨论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设计。在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开展二语习得的研究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其中理论性的探讨多,实证性的研究少;尤其是在个体差异研究领域,实证性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本项目研究来说,研究方法的设计是一个要重点解决的高难度问题,因此在这一章有比较详细的讨论,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后面几章的研究内容及分析思路,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第5章以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对前期的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对各种个体差异变量进行了重新分类,梳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习者个体差异系统的基本框架,从而为本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第6章和第7章,以语言学能和性格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上述两个个体差异变量与其他变量以及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第8章至第13章分别以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学习观念、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外语焦虑为对象,用T-检验方法分析它们的动态变化,以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它们动态变化的因素。同时,研究了这些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习成绩对它们的反作用。另外,还采用因果关系建模和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路径。第14章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其中以本项目研究的发现为基础,初步建立一个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动态模型。第15章是对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总结其中的得与失,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另外,还将讨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外语教学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