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宋型文化
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的上升期,宋朝则是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的定型期和成熟期。宋代文化由于其呈现出的成熟、稳定特质,以及在理论化、体系化和大众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被称作“宋型文化”。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体现了宋型文化的发展路向,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在唐代发轫和初步形成,在宋代最终定型,并被此后元明清散文家奉为正宗,成为散文发展的主流。
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为复兴儒学,提出了“载道”“明道”的口号,强调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发起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晚唐时,古文运动趋于衰落。
宋初真宗朝时,杨亿、刘筠、钱惟演聚集于京师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杨亿、刘筠、钱惟演均是著名的文士、达官显宦,这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华而不实的文体一经他们的倡导,竟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标准文体。
而以柳开、王禹偁、穆修、石介等为代表的中下层士大夫和文人,则提倡古朴文风,但影响尚弱。王禹偁成就最著,他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文论“文从字顺”的一面,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反对晚唐以来淫放颓靡的诗风。他的诗文注重现实内容,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悦目,显示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最初成绩。
庆历间,与保守政治互为表里的颓靡文风,共同成为变革的对象。庆历新政所涉的政治改革虽未成功,但诗文革新运动渐入佳境。主张改革文风之士接踵涌现,他们频繁往来,相互唱和,显示出浩大声势。
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提出改革文风主张,天圣七年、明道二年(1033),朝廷两次下诏申戒浮华,提倡散文。苏舜钦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是“警时鼓众”“补世救失”,反对以藻丽为胜,提倡“道德胜而后振”。梅尧臣论诗强调《诗经》《离骚》传统,重视比兴,力贬浮艳堆砌恶习,追求“平淡”高境。苏梅二人的诗风有豪放和淡远之别,但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反对西昆体无病呻吟的浮艳诗风,在诗文革新运动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欧阳修后来居上,成为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四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郑氏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欧阳修年龄稍大时,家里无书可读,就到乡里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机抄录下来,常常是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了。十岁时,他借得唐代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为他日后领衔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因子。
欧阳修一直将韩愈的“明道致用”奉为圭臬,主张“道胜文至”,但当时科举考试以“西昆体”为标准。欧阳修无奈,拜“西昆体”名家汉阳知军胥偃为师,在天圣八年(1030)第三次科举时中二甲进士。初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在钱惟演幕下,与尹洙、石曼卿、梅尧臣等名士交游。
欧阳修支持范仲淹发动庆历新政,担任过朝廷和地方的许多重要官职。嘉祐二年(1057)二月,他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礼部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叫“太学体”,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批阅试卷时,见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就着他的韵脚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说,你这秀才学问不行,文字却乖张,我不会录取你!欧阳修身体力行,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抨击权贵的优秀散文作品,开辟了散文创作的通衢大道,士子们群起仿效,一时间,文体大变,古文风行。
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文学,诗文革新运动堪称北宋的“文艺复兴”,一直延续至英宗、神宗、哲宗朝,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以及黄庭坚、秦观等人。
王安石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文章的内容应有关“礼教治政”“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主张诗文应“有为而作”“文以意为主”。他的诗文词赋,体现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者。他的学生,包括“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以及陈师道等人,都是杰出的文学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北宋文豪占据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集体出场,使韩愈以来倡导的古文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宋初,太祖、太宗振兴文治和科举,优容文人士大夫,为宋型文化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治氛围。与唐代不同,宋代士人大都集官员、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其知识结构之淹博、宏大,远非唐人可比,其思想学术研究的深度,达到了前代罕见的境界。宋以前的传统儒学,偏重于从儒家伦理的角度阐述经世致用之学,对天人之际的形而上学方面关注不多,未能从根本上解答人的生命本质等哲学层面问题,因此未能有效地与汉末魏晋以来发展的佛老之学抗衡。经过宋儒的集体努力,程朱理学作为宋型文化的集大成者应时而出。
此前,唐代韩愈是促使传统儒学向程朱理学转向的关键人物。他最早提出儒家“道统论”,认为儒家的“道统”从尧、舜、禹,到汤、文、武、周公,再到孔子、孟子就失传了。为此,他极力排斥佛、道二教,不惜得罪皇帝而公然“谏迎佛骨”,倡导古文运动,以恢复和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之后便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在《宋元公案》中梳理出的脉络:“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周敦颐被视为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他在《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的基础上,作《太极图说》,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其思想核心是高扬孔孟儒学精神,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修养。二程特别重视后来被称为“四书”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反对训诂章句之学,强调“独见”“自得”,主张“知道”“求道”,其学术思想又被称为“道学”。
“横渠”指张载,他是“关学”的创立者。关学强调“通经致用”,注重研究法律、兵法、天文、医学等各方面问题。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以及“民胞物与”的伦理思想。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誉为宋儒的集体文化纲领。
周敦颐、二程、张载主要活跃于神宗时期,这一时期是北宋思想学术发展的高峰期,理学体系基本确立,哲学思辨水平明显提高。但当时处于官方主流学术地位的还不是理学,而是王安石新学。王安石新学也称荆公新学。变法时,他与吕惠卿、王雱等训释《诗》《书》《周礼》,于熙宁八年(1075)完成《三经新义》并颁于学官,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新学从此大行其道。与新学、理学并立的还有苏氏蜀学,为苏洵所创,其子苏轼、苏辙继承并予发扬。
孝宗朝是南宋思想界最活跃的时代。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思想以及佛道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内容精深、更加理论化、思辨化的新儒学体系。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即以客观精神本体为第一性,以物质世界为第二性。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而后者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用“理在气先”来论证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认为三纲五常和自然界的四季一样,“千万年磨灭不得”,人们应自觉遵守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宁宗朝时一度发生打击理学的“庆元党禁”,韩侂胄被杀、史弥远专权后,解除了针对理学的党禁。理宗为争取士大夫的支持,大力推崇理学,使之正式成为南宋官方意识形态,其独尊地位一直延续至清末。
事实上,在理宗朝以前,理学各学派之间互争雄长,已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理学内部,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提出了不同看法,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象山学派”,后由明人王守仁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陆九渊学说的核心是“心即理”说,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把“心”当作通万物同天地的本体,这比朱熹以天理为本体、为第一性而更令人亲近。陆九渊和王守仁均视“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后人因此称陆王学派为“心学”。
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分庭抗礼的第三种学术势力是浙东事功学派,由吕祖谦的金华学派、陈亮的永康学派和叶适的永嘉学派组成,他们倡导功利主义,反对空谈义理,被视为是反理学的学派。陈亮与朱熹通过书信,展开了思想史上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主张王与霸、义与利同源,仁义德性应见于事业功利;朱熹则认为,王与霸、义与利水火不同。
此外,当时还有以胡安国、胡宏、张械为代表的湖湘学,以谯定、李焘、李石为代表的蜀学等。
淳熙二年(1175)六月,吕祖谦邀请朱熹、陆九渊在信州铅山县城东北的鹅湖寺,围绕求知治学的方法进行辩论,史称“鹅湖之会”。理学与心学以及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能相互沟通、学习,体现了宋型文化精深、开放、兼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