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中的女主
哲宗孟皇后堪称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子,一生经历两废两立却因祸得福,半生逃难却为南宋的重建立下汗马功劳。
孟氏出身名门,是高太后替哲宗选的,但哲宗不喜欢,而是宠幸另一名妃子刘婕妤。一年后,孟皇后生下了一女,名唤福庆公主。福庆公主生病,久治不愈。孟皇后想到自己的姐姐颇懂医道,便将她请来为公主看病。公主的病依然没有起色。孟皇后的姐姐听说京城来了一个神仙道士,能用符咒治病,便拜访道士,求了符咒。当时,巫术在宫中属禁忌,孟皇后见后忙令人藏了起来。待哲宗来看女儿时,孟皇后说起这件事,哲宗理解孟皇后的心情,没有介意。福庆公主最终还是夭折了。
孟皇后痛失爱女,失去理智,让道士入宫为公主祈福,被刘婕妤探知,便将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哲宗面前搬弄长短,称孟皇后欲用符咒诅咒皇帝。哲宗大怒,令梁从政和苏圭调查。审讯官将孟皇后宫中的宦官侍女屈打成招,梁从政等伪造供词,令哲宗相信孟皇后图谋不轨。哲宗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废黜孟皇后。孟皇后迁居瑶华宫,成为一名女道士,法名“冲真”。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皇后被废之后的人生沉浮是谁也想象不到的。
哲宗废黜孟后,心里渐生悔意,等了三年也没有继立中宫。刘婕妤朝晚盼望,枕席上也格外献媚,却始终得不到册立的消息,只晋封了贤妃。后来,刘婕妤生下一个男婴,令哲宗大喜,命礼官备仪,册立刘婕妤为皇后。
右正言邹浩谏阻说:立后以配天子,怎么可以不慎重?仁宗时郭后与尚美人争宠,仁宗既废后,并斥美人,所以公平,可为天下后世效法。陛下废孟后,与郭后无以异,天下孰不疑立贤妃为后,凡皇后须德冠后宫,不能从妃嫔中晋升,应自贤族中选择;况且刘贤妃有废后之嫌,更不宜立为皇后。哲宗大怒,将邹浩削职除名,贬去新州。
不久,刘皇后所生之子染病夭折,哲宗病死,徽宗赵佶即位,册封刘皇后为元符皇后。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破例为元符皇后加恩礼,尊她为崇恩宫太后。但刘太后行为不谨,多次干预外朝之事。徽宗与宰相辅臣商议,想废黜刘太后。刘太后平日里待人刻薄,左右侍从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落井下石,刘太后一气之下用帘钩自缢而死,年仅三十五岁。
孟皇后被废不只是简单的后宫争宠,而是有复杂的党争背景。哲宗年幼登基,高太皇太后临朝听政。高太后支持旧党,排斥新党,哲宗甚为不满。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后,启用新党,打击旧党。支持刘婕妤的朝臣大多属新党,支持孟皇后的多属旧党。徽宗赵佶在向太后支持下继位,向太后反对变法,旧党重新得势,孟皇后被复位,称为“元祐皇后”。不料次年向太后病死,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贬斥旧党,孟皇后再度受到牵连,二度被废,又迁居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
二十年后的宣和七年(1125),金人大举南侵,徽宗匆匆将皇位传给了太子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冬,孟皇后居住的瑶华宫被一场大火烧毁,孟皇后只得暂时迁居延宁宫,不巧延宁宫也遭火灾,只好又搬到开封郊外相国寺前的一处民房暂住。不久便发生了“靖康之变”,金人攻下开封,将徽宗、钦宗及后宫有位号的嫔妃全部掳走。孟皇后因是废后幸免于难。
金人拥立宋宰相张邦昌为楚帝。张邦昌深知自己难得民心,为求自保,将孟氏迎入宫中,尊为“宋太后”,接受群臣朝拜。大臣胡舜陟、马伸上书建议一切政事应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决定。张邦昌随即恢复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令其垂帘听政,此时的孟皇后被看作是宋朝君权的象征。五十五岁的孟皇后从人生低谷登上权力的巅峰。
孟皇后执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以皇太后身份册立赵构为帝,“播告天下”。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即位,同日,孟皇后撤帘,被尊为元祐太后,后改称隆祐太后,随高宗南渡。
高宗南渡不久,金人再次南侵,高宗乘船入海。孟太后则是向江西方向逃亡,金人一再追击,孟太后随行兵众溃散,甚至到了要以农人抬轿的窘境。高宗知道孟氏处境后说:“朕初不识太后,自迎至宋州,爱朕不啻己出。今在数千里外,兵马惊扰,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之意。”派人将孟太后迎至高宗绍兴皇宫所在。
建炎三年(1129),护卫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高宗被迫退位,由年仅三岁的太子继位,孟太后在苗刘要求下,再度垂帘。她一面曲加慰抚苗傅等人,一面暗召韩世忠等勤王,不久,韩世忠、张浚等发兵平定叛乱,孟太后又归政于高宗。危难之际,孟太后挽狂澜于既倒,保住了赵宋江山。
绍兴元年(1131),饱经沧桑、历经坎坷的孟氏在南宋皇宫病死,享年五十九岁。
当初开封城破,北宋皇室几乎全数被俘北迁,孟氏与高宗是极少数的幸免者。孟氏性情恭谨,在绍兴十二年高宗生母韦太后自金国放归以前,一直是当时宋室母仪的代表。高宗对孟氏极敬重,史载:“帝事太后极孝,虽帷帐皆亲视;或得时果,必先献太后,然后敢尝。”孟皇后去世后,高宗“哀悼甚,不能视朝者累日”,并给予其极高的谥号,初谥为“昭慈献烈”,后世因此也称她为“孟献皇后”,绍兴三年再谥为“昭慈圣献”,足见她在高宗心中的地位。
这位一度享尽人间荣华的非凡的孟氏女子,在朝堂纷争与国破家亡的大势中,历经坎坷,终于寿终正寝,得以善终。她的心路历程,该是怎样的悲欣交集?
高宗吴皇后也是一位奇女子,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皇后位、太后位长达五十五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吴氏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赵构。高宗即位之初,外受金兵追击,内部时常发生兵变,吴氏常常身穿戎装,跟随高宗左右,英姿飒爽,为高宗当保镖。因此,后人也称她为“带刀皇后”。金兵南征,高宗乘船入海,从定海转赴昌国途中,封吴氏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州又进封才人。此后,吴氏博览书史,勤习翰墨,很快进为贵妃。高宗生母韦太后由金国还朝后,吴贵妃十分贤惠,对韦太后孝顺有加,受到太后认可,高宗于绍兴十三年正式册立二十八岁的吴氏为皇后。
《宋史·后妃传》记载说,吴氏颇知书,高宗南逃航行于海上时,曾有条鱼跳进高宗船中,吴氏马上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高宗闻之大喜。原来,吴氏用了“白鱼入舟”的典故。《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当时,武王率大军自镐京出发东进,来到黄河南岸的盟津,邻近部落方国都前来参加会盟,助威者达“八百诸侯”。通过盟津观兵,奠定了武王的盟主地位。白鱼入舟典故便发生在盟津观兵过程中。两年后,武王伐纣,灭了商朝。白鱼入舟也成为了殷亡周兴之兆,后用以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高宗唯一的儿子因“明受之变”病死,后宫再无生育。张贤妃收养宗室赵伯琮为养子,吴皇后为才人时,收宗室赵璩为养子。张贤妃病逝,伯琮也由吴皇后一并收养。高宗分别封赵伯琮、赵璩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经吴皇后力劝,高宗立他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昚。高宗禅位于孝宗赵昚后,孝宗尊吴皇后为寿圣太上皇后。淳熙十四年(1187),赵构驾崩。在兵荒马乱之中,吴氏和高宗携手走完五十九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大概是中国古代最长久的皇帝夫妻。
绍熙五年(1194),孝宗死,光宗即位,尊吴太后为太皇太后。当时,光宗疾病未愈,不能为父亲主持丧事,宰相请吴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吴太后不同意。宰执大臣效法唐肃宗故事,令群臣在太极殿发丧,吴太后代行祭礼。之后,吴太后听从枢密使赵汝愚的请求,垂帘听政,宣光宗手诏,立皇子赵扩为皇帝。第二天,册封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庆元三年(1197)十一月,吴太后病逝,年八十三岁。
与孟氏、吴氏相比,理宗谢皇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经历的亡国之痛,恐怕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
理宗谢皇后名叫谢道清,是宰相谢深甫的孙女,十七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十九岁时册封为皇后。谢道清性格豁达,顾全大局,五十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理宗准备迁都南逃,皇后首次参与朝政,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理宗,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景定五年(1264),理宗驾崩,十六岁的度宗赵禥即位,尊谢道清为皇太后,由权相贾似道专政。谢太后眼看南宋气息奄奄,却无能为力。
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于发动第三次侵宋战争。咸淳十年七月,度宗病死,五岁的恭帝赵显即位,尊谢太后为太皇太后,应众大臣屡请,谢太后随恭宗垂帘听政。十二月,元、宋两军在汉口、鄂州等地展开血战,几十万宋军大部被消灭,汉阳、鄂州守军投降。宋军兵败如山倒,长江南北沿岸各城纷纷投降。宋廷一片慌恐,谢道清命贾似道率军十三万迎敌,结果在芜湖丁家洲被元军击溃。群臣奏请诛杀贾似道,谢道清没有答应,只是将贾似道罢官放逐漳州。
宰相陈宜中等大臣建议迁都,谢太后不得已而从之。第二天启行时,宫车已经驾好,但陈宜中迟迟不到,谢太后在怒气中下令不迁都了。
南宋文武官员纷纷逃跑,谢太后命人在朝堂上张挂榜文说:“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谢道清还几番亲书急诏,调集各路军马奋力抗敌,但应者寥寥。
谢太后派大臣陆秀夫前去请和,被元军统帅伯颜拒绝,元军直逼临安。谢太后提升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再与伯颜谈判。谈判未成,文天祥被扣留。急难中,谢太后让陆秀夫等携幼主出逃南方,企望赵氏一脉得以延续。
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军进入临安,谢太后与恭帝当了俘虏。三月,恭帝被押往大都,谢太后患病在床,由元兵监视,暂留临安。八月,元军将她从宫中抬出,押送到大都,被忽必烈降封为寿春郡夫人。七年后,谢太后病死。
后人对谢太后评价较高,认为她在垂帘听政先后两年的时间,清除了像贾似道这样的奸相,朝廷内部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在南宋王朝危如累卵的时刻,她重用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安排幼主出逃,为南宋保留了最后的一线生机。虽然后来,文、张、陆等人并未能挽回国运,但都战至最后一刻。尤其是文天祥,他由谢太后一手提拔起来,没有谢太后,就没有后来的文天祥,仅就此而论,谢太后为宋王朝立下了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