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社交——连接你我他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互联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微信、微博、QQ空间等应用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如今市场关于社交领域的细分已经基本完成,每个细分领域的竞争商家都有很多,但是依然还有人义无反顾地投身社交网络,在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中试图占领制高点。人类的社交本能需求加之互联网所能提供的便利,使得社交网络拥有海量的潜在用户。社交网络连接着你我他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择业和创业的热门选择。
1.1.1 这是一个小世界
说起人们为什么需要社交,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比较认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人们社交需求的解释,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认为,人类在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势必会产生社交需求。而六度分割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则为社交网络的兴起打下基础。六度分割理论也称为小世界理论,大意是你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这个理论每个人的社交圈都可以不断向外扩张并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这个网络中。社交网络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理论,如顿巴数、贝肯数和强弱关系理论等,它们作为基础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社交网络的特点。
1971年人类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被认为是人类第一次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随着万维网技术的发明与成熟,具有强烈社交属性的BBS、聊天室、IM(即时通信)和博客相继出现,人们发现互联网不但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非常适合进行社交活动,因为在互联网中可以寻找已经失去联系的同学或朋友,能够与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交友,能够通过兴趣划分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人们对于互联网社交的需求被彻底点燃了。1998年美国有一部电影叫《电子情缘》(You've Got Mail),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和梅格·瑞恩(Meg Ryan)上演了一出通过网络相识相爱的动人故事,看来在当时的美国网恋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网恋的兴起就是建立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2002年,一家叫Friendster的网站上线,这家网站创立了目前社交网络的基本特征,被业内公认为是社交网络的鼻祖。一年以后MySpace推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注册量突破了一百万人。2004年,Facebook成立并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目前这家公司的月活跃用户数量接近15亿人。之后,QQ空间、校内网(后改名为人人网)、豆瓣、Twitter、新浪微博、微信等国内外一大批主打社交服务的应用陆续推出,互联网社交真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而表面看上去是视频网站的YouTube因为允许用户自行发布视频,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披着视频网站外衣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兴起,给人们以往的社交方式带来极大冲击,它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够与任何人产生联系的方式,不断充实着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也不断加深着人们的认知——这真的是一个小世界。
1.1.2 社交大战那些事儿
人类的本能需求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性,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众多厂商争夺的目标。其实社交这个概念非常大,所涵盖类型也非常多,市场也已经完成了较为深入的领域细分,大致可以分为娱乐、商务和婚恋,每一个分类中都包含许多同类产品。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社交领域都发生过哪些著名的竞争。
2013年2月,一条关于“微信收费”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消息表示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希望参照短信的模式对微信按条收取费用。信息一出,立刻引发人们激烈的讨论。运营商对微信的态度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微信动了运营商的奶酪。
微信自发布以来,就一直将即时通信作为其主要功能。用户不仅能够发送文本信息,还能发送照片和语音,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由于微信信息都是通过流量发送,不会产生除流量外的其他费用。因此,微信自2011年推出后就大受欢迎,短时间之内用户数量就突破了百万。一种新兴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旧事物的淘汰。而被微信淘汰的,恰恰是运营商们牢牢把持的短信。在微信出现之前,人们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文字交流,按条收费的短信给运营商们带来丰厚的收入。即便运营商们通过包月或短信包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优惠,短信这一项业务每年带来的营收也在百亿元。
而如今,微信抢占了原本运营商独占的业务,使得运营商从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了单纯的数据传输服务商,被断了财路的运营商希望对微信收费也在意料之中。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其用户量不断攀升,用户用实际行为给这场微信与短信的竞争投了票。看到微信获得巨大成功,行业其他企业也纷纷涉水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目前市场上还有手机QQ、易信、来往、陌陌、手机YY等其他产品。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分,国内移动即时通信市场势必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发展。
提起微博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目前国内的微博类应用主要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微博的原型是2006年于美国上线的Twitter,每条消息140个字符的限制也是由其首创,目前该网站的流量排名世界前十,日访问量在9亿以上。Twitter的成功启发了国内的互联网从业者,国内的各大公司迅速上线了微博类产品,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于2009年上线,一年后用户数量就突破了1亿。2014年新浪微博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市值稳定在40亿美元左右。
看到新浪微博的成功,腾讯公司也决定进军这个领域。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腾讯公司希望通过其庞大的用户群迅速击败新浪微博占领市场,一开始的市场表现也确实像腾讯公司预期的那样,上线一年以后注册用户突破3.1亿。但是,两家公司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深,功能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短兵相接过程中,新浪进入市场的时间早、作为新闻媒体体量大的优势逐渐显现,加之2011年微信的横空出世,腾讯公司渐渐放弃了微博业务。至此国内微博市场出现了新浪微博一家独大的场面。
当然,在其他社交细分领域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例如,百合网和世纪佳缘网在婚恋社交领域的竞争,楚现网、天极网和LinkedIn在商务社交领域的竞争,每个商家都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占领社交这块阵地。但是,在社交领域还没有出现微软公司之于操作系统这种绝对占领了社交入口的产品,主要还是因为社交覆盖的范围太广,人们在不同领域都存在着强烈的社交需求。虽然很多社交领域看上去受众面非常窄,但在长尾效应作用下市场上依然有着对应的社交产品,而且真正的用户量也非常可观。
1.1.3 鸿鹄之志
陈胜、吴广在两千年前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后世也常用“鸿鹄之志”来形容远大的志向。在入口争夺过程中,如果认为商家争夺的目的是为了在该领域称霸,那么便没有理解商家的“鸿鹄之志”。商家争夺入口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入口应用积累用户,进而拓宽自己的产品链。一旦了解这个道理,很多关于“为什么这个产品这么重要却免费向用户提供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经通过社交关系链构建了一个海量的用户群体。在占领了社交入口之后,微信又相继推出其他功能,不断挖掘自身入口效应。2012年8月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3种类别的服务,使得企业或个人用户充分利用微信强大的社交属性和海量的用户,将微信打造成为圈定培养用户、提供各类网上服务和公开消息发布的强大平台,使得微信成为企业和媒体人关于推广和营销的首选。其次,微信的流量入口作用愈发突出。微信内置的《天天酷跑》等游戏,通过显示好友排名、发送礼物等方式,将社交元素融入游戏之中,一度刷爆了朋友圈。京东也看到了微信的流量入口效应,与微信开展深度合作,试图借助微信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后,微信推出支付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转账、生活缴费、话费充值等便捷服务。近年来异常火爆的发红包就是建立在支付功能的基础之上,而支付功能也催生了微商的诞生,利用朋友圈进行商品展示、微信支付完成交易支付,微信为人们提供了电商的另外一种形式。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同样是发布个人状态,上线时间较晚的微信朋友圈大有超越微博的态势。曾几何时,受到140字限制的微博很好地填满了我们每天的碎片化时间。但是,当2012年微信发布朋友圈功能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微博转而在微信上发布状态,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功于微信的熟人圈子。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文字、图片等状态,考虑到自身被关注的需求,如果无法与朋友产生互动,那么整个过程就会显得索然无味。微信的好友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关系高度契合,用户使用朋友圈更容易与朋友产生互动,熟人圈子的效应使得微信朋友圈后来居上,大有赶超微博之势。
2004年成立的Facebook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交网络了。Facebook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该网站单日的用户量甚至一度超过10亿,曾经在国内红极一时的校内网(后改名为人人网)就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版的Facebook。在拥有巨大用户数量的基础上,Facebook不断强化自身平台效应,通过开放开发接口,允许其他公司在自己平台上开发第三方应用,使得用户无须访问其他网站就能完成诸如机票预订、演唱会门票购买等操作。丰富的功能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而Facebook的海量用户又是第三方应用开发者需要的,这种双赢模式在日后发展潜力巨大,Facebook平台化发展的决策也令人称赞。始创于2007年的社交游戏公司Zynga,通过与Facebook的高度整合,推出的多个游戏均获得大量玩家,公司一度90%的营收都来自于Facebook上的游戏,而Facebook每年也从Zynga获得上亿美元的收入。2012年Facebook发布新产品App Store(应用商店),此举更是被人们看作Facebook打造社交生态圈的布局,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其对社交入口占领的基础上。